如今,疫情下的半導體市場動蕩不定,且充斥著各種令人難以招架的供應鏈短缺的場面,可謂「缺」字當頭。從ST的歐洲三大工會罷工,到晶圓短缺引發的價格上漲、全球缺貨、MCU五大廠漲價,到今天的晶片漲幅可以說是比深圳房價還誇張。並且,如今的歐美國家疫情仍然處於失控狀態。因此,疫情後的半導體市場又將何去何從呢?
讓我們先從疫情下手,去分析疫情的走勢所帶來的市場走向。
影響疫情走勢的因素
截止目前,全球確診新冠人數突破8838萬,逾191萬人死亡;且新年後的美國,更可能迎來新一輪的病例爆發式增長,美疫情33秒死一人,而洛杉磯更是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確診;英國也進入第三度封城,忍痛鎖國到二月中,來對抗變種病毒。
目前來看,面對不堪重負的醫療體系及無力的國家管理,制止新冠病毒的唯一路徑就只有疫苗的早日普及。因此,疫苗的進度,就與疫情的控制、經濟的恢復緊密聯繫在了一起。世界銀行警告稱,今年全球經濟復甦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疫苗的成功接種,任何拖延都有可能導致全球增長減緩一半以上。那麼,現在全球的疫苗進程如何,檬妹在此為大家做下梳理。
全球疫情的進展
據《洛杉磯時報》測算,要戰勝疫情,需要全球80%的人口接種疫苗。鑑於目前疫苗都需要注射兩針,那麼總計久需要120億;但疫苗的量產,穩定性,安全性、處理等都處於一個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的狀態。
比如,美國疫苗日前接種的速度,遠遠落後於政府2000萬劑的計劃承諾,現在就連1/4都沒達到。除了老人小孩和特殊醫護人員優先接種外,普通的民眾預約疫苗排隊竟落到2.7億人之後。
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疫苗上市並啟動接種,這極大增強了發展中國家戰勝疫情的信心。隨著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國藥集團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附條件上市,北京、武漢等多個城市已開始對重點人群有序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此外,巴西、印尼等國也開始分發訂購中國科興公司疫苗,且即將開啟大規模接種。
儘管外媒對中國疫苗進行了抹黑跟質疑,中國疫苗還是在這場疫苗競賽中取得成效且進展速度可觀。近日起,中國部分地區開始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保障民眾生命健康安全。據悉,1月1日至2日,北京全市共接種新冠疫苗73537劑,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巴基斯坦烏克蘭和土耳其等40國排隊爭先求購中國疫苗。
各國疫苗接種人數
1)中國:新冠首批接種5000萬人,第一針將於1月15日開始接種,第二針將於2月15日完成。
2)美國:目前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數只有420萬,遠低於政府計劃的二千萬人計劃。
3)英國:英國實施新冠疫苗接種項目的第一周,共計137897人接種。
4)德國:據德國衛生部介紹,預計到明年1月底,德國將獲得300萬至400萬劑上述疫苗接種人數不詳。
5)日本:400萬醫護2月下旬開始接種。
6)韓國:韓國將在今年2、3月阿斯利康制疫苗1000萬人份量運抵後開放民眾施打。
7)法國:不到500人。
8)......
——15國成年人新冠疫苗自願接種率民意調查
「疫情後」半導體市場的恢復
根據各國的疫苗計劃,2021年將逐步接種,而隨著疫苗的大範圍普及,2021年的全球經濟全體將進入復甦的步調中。
世界銀行(下稱「世行」)在最新發布的2021年1月期《全球經濟展望》(下稱「展望」)中稱,假設2021年大規模推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世行在該《展望》中稱,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在2020年收縮2.6%之後,預計將在2021年將增長5%,其中中國將增長7.9%。相比2018年預測的全球經濟上漲3.7%可謂相當樂觀了。
在疫情影響下的服務業一片愁雲慘霧,卻反而帶動了遠距離的商機。居家辦公的人們對電子設備的需求劇增,讓半導體供應鏈訂單接不完。同時,隨著2021年疫苗普及後的經濟復甦,使市場對半導體需求的2021展望普遍樂觀。
摩根大通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到,半導體行業在2021年將整體增長8-10%,收益有望同比增長15-18%。在未來的18-20個月中,半成品庫存有望上漲15-20%。在半導體設備方面,根據SEMI數據,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預計將在2021年達到719億美元,高於2020年的689億美元。
在2020年產能擴充本就效果甚微的晶圓產能,面對市場需求大爆發的情況下,供不應求,缺貨無可避免的爆發,訂單滿載到2021年。由此可見,對半導體產業造成影響的更多是供應鏈的產能。
檬妹小結
回望充滿挑戰與驚奇的2020年,站在2021年的開端,我們處於最壞也最好的時代。
機遇與困難並存,疫情下催生多行業迎來數位化變革。例如,數字醫療由被動式治療轉向主動式預防;工業預測性維護為製造業「快進」保駕護航;5G開啟高質量通訊時代等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反而加速了技術的變革,需求前所未有的增加,2021年的晶圓代工產值仍有望創新高。
同時,對2021年的需求預測普遍樂觀,加之5G、AI、物聯網、汽車電子作為新的增長引擎,其作用日益突顯。因此,半導體的需求上漲的勁頭強大,對晶圓產能的擴充挑戰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