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後疫情」下的半導體市場將會如何?

2021-01-19 檬豆說工業

如今,疫情下的半導體市場動蕩不定,且充斥著各種令人難以招架的供應鏈短缺的場面,可謂「缺」字當頭。從ST的歐洲三大工會罷工,到晶圓短缺引發的價格上漲、全球缺貨、MCU五大廠漲價,到今天的晶片漲幅可以說是比深圳房價還誇張。並且,如今的歐美國家疫情仍然處於失控狀態。因此,疫情後的半導體市場又將何去何從呢?

讓我們先從疫情下手,去分析疫情的走勢所帶來的市場走向。

影響疫情走勢的因素

截止目前,全球確診新冠人數突破8838萬,逾191萬人死亡;且新年後的美國,更可能迎來新一輪的病例爆發式增長,美疫情33秒死一人,而洛杉磯更是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確診;英國也進入第三度封城,忍痛鎖國到二月中,來對抗變種病毒。

目前來看,面對不堪重負的醫療體系及無力的國家管理,制止新冠病毒的唯一路徑就只有疫苗的早日普及。因此,疫苗的進度,就與疫情的控制、經濟的恢復緊密聯繫在了一起。世界銀行警告稱,今年全球經濟復甦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疫苗的成功接種,任何拖延都有可能導致全球增長減緩一半以上。那麼,現在全球的疫苗進程如何,檬妹在此為大家做下梳理。

全球疫情的進展

據《洛杉磯時報》測算,要戰勝疫情,需要全球80%的人口接種疫苗。鑑於目前疫苗都需要注射兩針,那麼總計久需要120億;但疫苗的量產,穩定性,安全性、處理等都處於一個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的狀態。

比如,美國疫苗日前接種的速度,遠遠落後於政府2000萬劑的計劃承諾,現在就連1/4都沒達到。除了老人小孩和特殊醫護人員優先接種外,普通的民眾預約疫苗排隊竟落到2.7億人之後。

2020年的最後一天,中國疫苗上市並啟動接種,這極大增強了發展中國家戰勝疫情的信心。隨著中國國家藥監局批准國藥集團的一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附條件上市,北京、武漢等多個城市已開始對重點人群有序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此外,巴西、印尼等國也開始分發訂購中國科興公司疫苗,且即將開啟大規模接種。

儘管外媒對中國疫苗進行了抹黑跟質疑,中國疫苗還是在這場疫苗競賽中取得成效且進展速度可觀。近日起,中國部分地區開始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保障民眾生命健康安全。據悉,1月1日至2日,北京全市共接種新冠疫苗73537劑,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其中,巴基斯坦烏克蘭和土耳其等40國排隊爭先求購中國疫苗。

各國疫苗接種人數

1)中國:新冠首批接種5000萬人,第一針將於1月15日開始接種,第二針將於2月15日完成。

2)美國:目前接種新冠疫苗的人數只有420萬,遠低於政府計劃的二千萬人計劃。

3)英國:英國實施新冠疫苗接種項目的第一周,共計137897人接種。

4)德國:據德國衛生部介紹,預計到明年1月底,德國將獲得300萬至400萬劑上述疫苗接種人數不詳。

5)日本:400萬醫護2月下旬開始接種。

6)韓國:韓國將在今年2、3月阿斯利康制疫苗1000萬人份量運抵後開放民眾施打。

7)法國:不到500人。

8)......

——15國成年人新冠疫苗自願接種率民意調查

「疫情後」半導體市場的恢復

根據各國的疫苗計劃,2021年將逐步接種,而隨著疫苗的大範圍普及,2021年的全球經濟全體將進入復甦的步調中。

世界銀行(下稱「世行」)在最新發布的2021年1月期《全球經濟展望》(下稱「展望」)中稱,假設2021年大規模推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世行在該《展望》中稱,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在2020年收縮2.6%之後,預計將在2021年將增長5%,其中中國將增長7.9%。相比2018年預測的全球經濟上漲3.7%可謂相當樂觀了。

在疫情影響下的服務業一片愁雲慘霧,卻反而帶動了遠距離的商機。居家辦公的人們對電子設備的需求劇增,讓半導體供應鏈訂單接不完。同時,隨著2021年疫苗普及後的經濟復甦,使市場對半導體需求的2021展望普遍樂觀。

摩根大通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預測到,半導體行業在2021年將整體增長8-10%,收益有望同比增長15-18%。在未來的18-20個月中,半成品庫存有望上漲15-20%。在半導體設備方面,根據SEMI數據,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預計將在2021年達到719億美元,高於2020年的689億美元。

在2020年產能擴充本就效果甚微的晶圓產能,面對市場需求大爆發的情況下,供不應求,缺貨無可避免的爆發,訂單滿載到2021年。由此可見,對半導體產業造成影響的更多是供應鏈的產能。

檬妹小結

回望充滿挑戰與驚奇的2020年,站在2021年的開端,我們處於最壞也最好的時代。

機遇與困難並存,疫情下催生多行業迎來數位化變革。例如,數字醫療由被動式治療轉向主動式預防;工業預測性維護為製造業「快進」保駕護航;5G開啟高質量通訊時代等等,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反而加速了技術的變革,需求前所未有的增加,2021年的晶圓代工產值仍有望創新高。

同時,對2021年的需求預測普遍樂觀,加之5G、AI、物聯網、汽車電子作為新的增長引擎,其作用日益突顯。因此,半導體的需求上漲的勁頭強大,對晶圓產能的擴充挑戰較大。

相關焦點

  • 2021汽車半導體市場:前景、需求與挑戰
    2021年,汽車出貨可能會受到半導體晶片短缺的影響,這表明汽車行業對半導體行業的依賴。半導體行業和產品是開發更智能硬體的關鍵,各大品牌都在使用更智能的軟體,來推動產品和行業的增長及升級。如今的混動和純電車,即便是在低端市場,產品也大多配備了自主功能組件和先進的信息娛樂系統、人機互動界面等。
  • 受疫情危害的公司影響 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將會受到損傷
    今年因為疫情的到來,韓國半導體公司處在高度戒備狀態。 據有關資料顯示,三星和SK海力士在2017年佔有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場的74%左右,無線通訊機器設備產業鏈和顯示屏產業鏈都是其全球骨幹企業。就拿手機來說,三星OLED顯示屏,三星集成ic生產製造和代工生產,也有運行內存,一旦限產,就會對一切正常的全產業鏈產生極大挑戰。先不用說第三季度公布的iPhone12,即便是三星S20系列產品、國內別的旗艦級型號,生產能力都將受影響。
  • 產能吃緊功率半導體價格飆升:2021年功率半導體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在整條產業鏈產能吃緊的情況下,半導體晶圓製造、封裝、元器件等多個環節紛紛開始漲價。功率半導體行業目前平均漲幅5%-10%,部分產品漲幅更高。「缺貨嚴重,不排除有更多漲幅。2021年H1訂單排滿,甚至有訂單排到明年年底。
  • 2021年當紅炸子雞產業,半導體、電動汽車出列
    揮別驚濤黑浪的2020年,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及產業仍將面對疫情威脅等因素,半導體、電動汽車、漲價效益及5G、遠程需求被視為今年明星產業,建築、觀光等產業將持續受到政策打炒房及疫情管制衝擊。2021年明星產業圍繞半導體及車用題材預期2021年,法人機構選出半導體、電動汽車、漲價效益及5G、遠程需求等明星產業,將帶動晶片代工、IC設計、Wi-Fi 6、矽晶片、設備材料、車用電子、DRAM、被動組件、5G設備及原物料等次產業需求。半導體產業延續2020年的供需吃緊狀況,在2021年依然樂觀。
  • 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2021年半導體產業將持續正成長,呼籲強化國際...
    集微網消息,剛剛過去的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然的疫情打亂了產業回暖的預期,中美貿易摩擦演化為科技冷戰,全球半導體產業深受其苦。在這種背景下,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下降大約3%,但半導體產業預計逆勢增長7%,而中國市場增長快於行業整體。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雖仍有可能受到疫情擾動,但由於我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積累較多經驗,足以避免類似於歐美的二次暴發情形,在相對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內外需將會同步向好,從而推動經濟繼續沿著復甦路徑回升,不過,在基數作用下,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局面。
  • 天目觀察 2021年A股大勢如何?多家券商發布策略報告
    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疫情成為左右市場的關鍵。時值歲末,如何看待明年A股走勢,成為資本市場熱點。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國泰君安、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30家券商發布年度策略報告。據天目新聞記者不完全梳理,多數券商樂觀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迎來復甦,看好明年A股。作為最早發布2021年A股策略展望的股市之一,早在今年10月底,東北證券就給出了預判,A股有望站上4800點。預計A股將在明年進入牛市第二階段初期,3800點後再上看1000點。
  • 2021年臺灣房價先蹲後跳,桃園將會一枝獨秀
    受惠資金潮,過去一年臺灣房市逆勢上揚,展望2021年,雖然打炒房,房市仍將先蹲後跳,價格溫和上揚,桃園表現將會一枝獨秀,傳統商店面臨多路挾撃,市場售價與租價齊跌,將引爆更大逃命潮。2020這一年,臺灣房市處在多空因素挾雜的環境中,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但臺灣政府疫情控制得宜,化險為夷,而海外資金大回流,成為房市彈藥庫,購屋信心續增,帶動房市逆勢上揚。
  • 半導體產業2021年盈利預計將超3成
    12月10日,瑞銀財富管理髮布新報告稱,預測2021年半導體產業的盈利將增長超過三成,增速高於整體科技板塊及全球市場。瑞銀還預測,電信設備的資本開支將激增,金額將由2019年的約75億美元增加近20倍,到2025年達每年1,500億美元。
  • 友威科蝕刻設備切入先進封裝;2021年坐收半導體應用果實​
    國內濺鍍設備業者友威科以真空濺鍍技術為基礎,自主研發電漿蝕刻設備,協助半導體與載板客戶,解決傳統溼蝕刻、機械研磨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據了解,友威科的電漿蝕刻設備,已獲不只一家國內高階載板廠的出貨實績,濺鍍、蝕刻設備更已導入面板級扇出封裝(FOPLP)產線,對應極細線路的乾式蝕刻機則歷時3年,打敗日系設備廠獲得國內半導體大廠認證,相關布局終於開花結果。
  • 華訊投顧:捕捉2021年的市場風口,下一步我們該如何配置資產?
    華訊投顧發現,受多方因素疊加影響,2021年即便是作為"牛"年,全球市場未必真的會走出"大牛"市。但牛年有哪些投資機會呢,市場風口在哪裡?我們應該如何配置資產呢?接下來華訊投顧將帶領廣大投資者一起了解一下。
  • 日本的半導體實力如何?
    日本的半導體實力如何? 東芝 東芝創立於1875年7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製作所合併而成,此前,東芝預計擴大8英寸的生產線,企圖打造一個具有月產15萬枚,以IGBT為核心的業務線。提出2021年在分立型半導體元件上的銷售額達到2000億日元的目標。
  • 半導體產業的2020年,硝煙瀰漫,刀光劍影中,沉澱下這十大關鍵詞
    (麥博 / SunnyOFweek)回望逝去的2020年,疫情籠罩下的世界充滿了「意外」。這一年裡,我們邂逅了許多隻黑天鵝,也無數次見證歷史。疫情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影響頗大,從停工停產到復工復產,從晶片需求暴漲到缺貨漲價,從「實體清單」卡脖子到「併購潮」……這一年註定會載入史冊。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疫情防控的錯位和政策救助的差異,發達國家加大了從中國進口力度,使世界暫時恢復到2008年之前「中國生產,西方消費」的狀態。展望2021年,由於疫情衝擊逐漸減弱,特別是疫苗有望於下半年全面推開,經濟社會將恢復正常,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IMF預測全球經濟2021年將恢復至5.2%。
  •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2021年將創新高 三大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據卓創資訊不完全統計,2020年9月至今,超過40家輪胎企業陸續發布了漲價通知單。2、大商所發布市場風險提示函稱,近期大豆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工作,提醒客戶理性參與、合規交易。3、上海市自2021年1月1日起降低全市大工業用電價格,大工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平均降低0.97分錢。
  • ...重構半導體格局,文化傳媒觸底何時反彈……2021如何挖掘大科技...
    根據Yole,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約240億美元,CAGR約5%。根據Gartner,中國功率半導體在全球的市佔率有望從2020年的6%提升至2025年的11%。射頻晶片景氣度較高,明年主流射頻代工產能預計較為飽滿,後續有望迎來供應緊缺甚至漲價。射頻前端晶片市場規模主要受移動終端需求的驅動。隨著5G及各種AIoT等終端需求增加,射頻市場不斷增長。
  • 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
    來源:一財網在疫情影響下,居家辦公需求增長,筆記本電腦,包括雲存儲、雲端運算在內的雲端應用,以及遊戲產業的發展,大量增加了半導體的需求。半導體行業在2018年達到巔峰,產值為4700億美元,中國佔比約13%。2019年整個行業下跌12%,今年恢復到7%的增長。半導體產業為何實現逆勢增長?居龍認為,在疫情影響下,居家辦公需求增長,筆記本電腦,包括雲存儲、雲端運算在內的雲端應用,以及遊戲產業的發展,大量增加了半導體的需求。
  • 2021年A股有哪些機會?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三大行業或「跨欄...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林珂2020年全球市場,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市場普遍大跌,A股曾一度跌至2646.8點,創年內新低。隨後,全球主要央行紛紛放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全球市場情緒逐漸修復,A股也不斷震蕩反彈,創業板指、深成指、上證綜指均刷新反彈以來新高紀錄。目前儘管仍是寒冬時分,但站在新的一年,A股市場又有哪些機會?金融投資報記者從多家券商2021年年度策略報告發現,雖然對於指數行情持謹慎態度,但普遍認為在機構抱團背景下結構性機會依舊凸顯。
  • ...半導體格局,文化傳媒觸底何時反彈…2021如何挖掘大科技投資邏輯?
    根據Yole,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約240億美元,CAGR約5%。根據Gartner,中國功率半導體在全球的市佔率有望從2020年的6%提升至2025年的11%。射頻晶片景氣度較高,明年主流射頻代工產能預計較為飽滿,後續有望迎來供應緊缺甚至漲價。射頻前端晶片市場規模主要受移動終端需求的驅動。隨著5G及各種AIoT等終端需求增加,射頻市場不斷增長。
  • 功率半導體2021年景氣度高 「需求+國產替代」雙驅動
    「從部分公司發布的業績預告來看,2020年,功率半導體行業產銷兩旺。展望2021年,在需求高增長、國產替代的雙輪驅動下,行業全年有望保持高景氣度。」近期,有行業人士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需求增長,功率半導體廠商「有產能者得市場」。上證報記者觀察到,華潤微、士蘭微、聞泰科技、斯達半導、揚傑科技等多家廠商都在積極增加投資,擴建晶圓、封裝新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