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2021年將創新高 三大細分方向值得關注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巨豐投顧

今日導讀

1、原材料的緊缺以及價格持續上漲,讓不少輪胎生產企業不得不上調輪胎價格。據卓創資訊不完全統計,2020年9月至今,超過40家輪胎企業陸續發布了漲價通知單。

2、大商所發布市場風險提示函稱,近期大豆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工作,提醒客戶理性參與、合規交易。

3、上海市自2021年1月1日起降低全市大工業用電價格,大工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平均降低0.97分錢。

4、針對蛋殼公寓出現的房東驅趕租客、租客房租難退的情況,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回應稱,已約談企業,要求企業妥善處理矛盾糾紛。

5、昨日,民航局向俄羅斯依可亞航空公司EO429航班(莫斯科至鄭州)和阿祖爾航空公司ZF1678航班(莫斯科至廈門)發出熔斷指令。

6、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研製出24億年不差一秒的超高精度車載光頻標。

周邊市場

巨豐頭條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2021年將創新高 達4694億美元

由主要生產廠商組成的行業團體「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半導體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8.4%,達到4694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5G的普及和汽車行業的復甦將為半導體市場帶來利好。

分析認為,由於新冠疫情在國內外不同步發生,2020年出現季節間的供需錯配、區域間的訂單轉移,近期半導體產業再度供需緊張,一方面是延續「芯」拐點,另一方面更多創新應用持續增加。半導體行業景氣提升,產業趨勢明確向上。

公司方面,通富微電(002156)公司WLCSP、FC、SiP、高可靠汽車電子封裝技術、BGA基板設計及封裝技術及高密度Bumping技術等已全部實現產業化。富滿電子(300671)主要產品包括LED控制及驅動、PMIC、MOSFET等,公司8205系列產品出貨單價自2020年10月14日起,在原價基礎上,再上調0.05元。

產業分析

計劃投入50條產線 鴻利Mini/Micro LED半導體顯示項目一期正式投產

鴻利Mini/Micro LED半導體顯示項目一期投產儀式在鴻利智匯廣州總部園區舉行。該項目分兩期。一期項目計劃投入50條生產線,達產後每月可產出2萬臺75寸電視背光,P0.9 RGB直顯產品產能每月可達1000平方米。

Apple mini LED裝置出貨量顯著優於預期,機構調升2021與2022年出貨量約350%與450%至1000–1200萬部與2500–2800萬部,故主要LED晶片供應商晶電為最大受益者。受益於Mini LED對產能利用率的顯著改善,預測晶電最快將在2021年一季度末期開始獲利,預估算晶電的Mini LED出貨量在2021年可達1000萬部裝置。

A股上市公司中,聚燦光電(300708)擬建設的高光效LED晶片擴產升級項目包含Mini/Micro-LED、高功率LED等在內的高端LED晶片產品。聚飛光電(300303)擁有Mini-LED模塊技術,採用Mini倒裝晶片巨量轉移封裝技術,適用於車載顯示、 智能移動終端、筆記本電腦、電視等高端顯示屏。

國辦:到2025年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550萬平方公裡以上 發展高性能增雨飛機

國辦發布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550萬平方公裡以上,人工防雹作業保護面積達到58萬平方公裡以上。發展高性能增雨飛機,推進作業飛機駐地專業保障基地和設施建設,提升精準催化、實時通信和專業保障水平。

人工影響天氣,指用人為手段使天氣現象朝著人們預定的方向轉化,如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雲、人工消霧、人工削弱颱風、人工抑制雷電、人工防霜凍等。在很多地區利用飛機或高炮、火箭等運載工具向雲中播撒碘化銀、乾冰等催化劑進行的人工增雨、防雹作業。

相關上市公司中,中天火箭(003009)我國最早進行增雨防雹火箭研製生產的企業之一,參與了人工影響天氣火箭類作業系統行業標準的制定,市場佔有率行業第一。新餘國科(300722)為此前人影行業(國內人工影響天氣)第一股,產品包括人影燃爆器材、人影裝備、人影火箭、炮彈貯運裝置、人影燃爆器材物聯網管理系統、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指揮平臺等。

公司動向

1、風華高科擬投資10.12億元用於新增月產280億隻片式電阻器技改擴產項目。

2、洲明科技與京東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擬在顯示器件相關產品領域進行聯合開發創新。

3、九天八板鄭州煤電公告,目前各品種煤炭供需均呈現旺季特徵。從近期溝通情況看,目前大部分用戶庫存均比前期已經有了較大幅度提高,在沒有惡劣天氣影響的情況下,後期採購將趨於平穩。

4、蘇寧易購公告,「18蘇寧01」等債券已完成購回,公司將於12月9日足額支付債券購回金額至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指定的銀行帳戶。

5、兩連板凱盛科技公告,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新型顯示和新材料,未有OLED相關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

6、六連板彩虹股份發布公告,董事王曉陽擬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不超過3000股,不超過其持有公司股份的25%。

市場透視

TCL科技被買入最多

龍虎榜:12月2日,機構參與龍虎榜中個股共涉及16隻,其中9隻被機構淨買入,TCL科技被買入最多,為1.13億元。另外7隻被機構淨賣出,其中中聯重科被賣出最多,為1.63億元。

新股申購

來源:好股票

作者:李國強 執業證書:A0680616080001

相關焦點

  • 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 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
    原標題: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 摘要 【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 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在
  • 半導體產業逆勢增長,中國材料市場規模明年將創新高
    2020年,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下降大約3%,但半導體產業預計增長7%,中國市場增長快於行業整體。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在12月11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上透露了上述數據。
  • 「機會挖掘」明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有望創新高 關注產業鏈...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中國區總裁居龍稱,2020年,全球電子產品的銷售額下降大約3%,但半導體產業預計增長7%,中國市場增長快於行業整體。對於材料市場的情況,居龍表示,預計2020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增長將達到7%,2021年將大幅增長12%,市場規模創新高。
  • 2021年A股有哪些機會?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三大行業或「跨欄...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林珂2020年全球市場,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市場普遍大跌,A股曾一度跌至2646.8點,創年內新低。隨後,全球主要央行紛紛放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全球市場情緒逐漸修復,A股也不斷震蕩反彈,創業板指、深成指、上證綜指均刷新反彈以來新高紀錄。目前儘管仍是寒冬時分,但站在新的一年,A股市場又有哪些機會?金融投資報記者從多家券商2021年年度策略報告發現,雖然對於指數行情持謹慎態度,但普遍認為在機構抱團背景下結構性機會依舊凸顯。
  • 環球晶將成為全球營收規模第二大的半導體矽片廠商
    環球晶將成為全球營收規模第二大的半導體矽片廠商 Jimmy 發表於 2020-12-07 09:40:31 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矽片廠商環球晶圓宣布45億美元收購全球第四大半導體矽片廠商
  • 淺談功率半導體產業發展三大趨勢
    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約為391億美元,預計至 2021年增長至441億美元。 目前,國內功率半導體產業鏈正在日趨完善,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2018年市場需求規模達到138億美元,佔全球需求比例達 35%,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億美元。
  • 2021年A股將輪動至「價值+周期」方向
    不過,展望2021年,機構普遍對經濟復甦的延續性持樂觀態度。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經濟復甦進程或將延續至明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將出現明顯反彈。資本市場方面,具備業績改善、產業趨勢變化、政策支持的細分領域有可能會吸引更多關注。
  • 張奧平:2021年股權投資市場模式創新終結,增量價值時代來臨
    醫療健康為僅次於硬科技的重點關注領域,醫藥研發成為醫療領域最受青睞的細分賽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疊加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周期,使得醫療健康行業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醫療健康領域獲投規模241.19億美元,較2019全年增長60%,其中醫藥研發領域獲投規模佔據整個醫療投資領域半壁江山。
  • 「行業深度」半導體行業(細分領域晶片、設備材料)深度報告
    2000年和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市場佔全球份額 在移動終端設備穩定出貨的背景下,隨著通信網絡向5G升級,射頻器件的數量和價值量都在增加,射頻前端晶片行業的市 場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從2010年至2018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以每年約13.10%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接近190億美元 射頻前端各組件增速不同。
  • 2020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預測及重點企業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傳感器技術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並稱現代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標誌之一。各國都極為重視傳感器製造產業的發展,傳感器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近年來,全球傳感器市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隨著經濟環境的持續好轉,市場對傳感器的需求將不斷增多。
  • 2021年中國晶片設計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近年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和技術水平都在不斷提高。集成電路通過一定的工藝,將數以億計的電晶體、三極體、二極體等半導體器件與電阻、電容、電感等基礎電子元件連接併集成在小塊基板上,然後封裝在一個管殼內,成為具備複雜電路功能的一種微型電子器件或部件。
  • 國內半導體產業鏈有哪些龍頭企業?(值得收藏)
    當前,中國是全球半導體第一大消費市場,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第三大材料市場,繁榮的市場促進半導體產業鏈轉向國內,帶動國產化需求提升。在Score公布的全球半導體按照總市值排名,排名顯示:7月10日為基準,臺積電總市值為3063.45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比排名第二的三星電子(2619.55億美元)高出444億美元左右。
  • 2020年全球半導體分離器件行業市場分析:市場銷售規模基本保持穩定...
    全球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發展成熟,市場競爭充分。相對於國內廠家而言,歐美、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生產廠商具有先發優勢。歐美是全球半導體分立器件技術為發達的地區,以威旭(VISHAY)、達爾科技(Diodes)、英飛凌、恩智浦、意法等企業為代表,其產品線齊全,競爭實力雄厚。
  • 中金醫療健康2021年展望:加大醫藥行業配置,關注三大方向投資機會
    醫藥細分板塊依然會高度分化,成長性為核心因素,我們提出的三大方向是:創新驅動成長,品質驅動消費,本土走向國際。摘要創新驅動成長:創新是醫藥的核心主題,隨著藥審制度逐步與全球接軌,國內創新藥產業鏈得到了蓬勃發展,全球研發產業鏈開始往中國轉移。
  • 2021年「後疫情」下的半導體市場將會如何?
    如今,疫情下的半導體市場動蕩不定,且充斥著各種令人難以招架的供應鏈短缺的場面,可謂「缺」字當頭。從ST的歐洲三大工會罷工,到晶圓短缺引發的價格上漲、全球缺貨、MCU五大廠漲價,到今天的晶片漲幅可以說是比深圳房價還誇張。並且,如今的歐美國家疫情仍然處於失控狀態。因此,疫情後的半導體市場又將何去何從呢?讓我們先從疫情下手,去分析疫情的走勢所帶來的市場走向。
  • 三大指數小幅高開滬指漲0.17% 釀酒行業領漲兩市
    東北證券指出,光伏平價漸近,持續看好能源革命浪潮下光伏產業的發展機遇,更高的目標指引將助力行業加速發展。兩市高開,滬指漲0.17%,深成指漲0.22%,創業板指漲0.37%。板塊方面,白酒、光伏、半導體板塊漲幅居前,農業、石油礦業開採板塊跌幅居前。
  • 產能吃緊功率半導體價格飆升:2021年功率半導體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同時,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導體消費國,2018年市場需求規模達到138億美元,增速為9.5%,佔全球需求比例高達35%。預計未來中國功率半導體將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9億美元,年化增速達4.8%。
  • 電子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關注高景氣細分領域
    Yole Development 預計到 2024 年,支持無線 充電的智慧型手機每年出貨量將超過 12 億臺;IHS 認為全球無線充電市場規模將從 2015 年的 17 億美元增長至 2024 年的 150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27%;市場調研機構 Market Watch 則指出,未來 5 年無線充電 IC 市場收入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 19.1%, 預計 2019 年全球市場規模為 21
  • 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給行業帶來很多機會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旺盛的需求長期存在、亟待提高供給能力,這成為專家和行業領軍企業高層的共識。 「這段時間,業內朋友見面第一件事先談產能,第二件事談這波景氣能維持多久?往前怎麼看?摩爾定律到底終結了沒有?」作為全球邏輯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及產能提供者,臺積電(中國)副總經理陳平的演講這樣開場。 陳平稱,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數位化進程。
  • 中國半導體市場仍將持續上升,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消費國
    無論全球市場如何起伏波動,中國半導體市場仍將持續上升,這種觀點得到業界的一致認同。經過二十年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半導體消費國,並且將一直是世界半導體產業的重點關注地區,在未來幾年內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2005年,中國半導體市場的增長幅度仍然可以達到20%左右。  如此高的增長離不開國家對產業的扶持和政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