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奧平:2021年股權投資市場模式創新終結,增量價值時代來臨

2021-01-13 經濟觀察報

張奧平 孟竹青/文

一、2020年一級股權投資市場回顧

截止2020年11月底,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為15026家,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9,307隻,存續規模9.43萬億元,存續創業投資基金10,022隻,存續規模1.57萬億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一度被凍結,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股權投資市場也逐漸回歸常態。總體來看,2020年中國的股權投資市場的募投兩端相比2019年只出現了輕微的下滑,受益於全面註冊制的推行,A股IPO數量大幅增加,投資機構也迎來了退出高峰。

1、2020年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端情況

對於募資端來說,2017年是一個分水嶺,2016-2017年,新成立基金數量連續突破萬隻,並於2017年達到峰值,同時認繳規模也水漲船高,於同年達到8819億美元,為近五年最高點。

2018年資管新規實施後,監管限制了各類資金的入場通道,VC/PE行業進入募資困難期。從2018到2020年前11月數據來看,整體募資環境不夠理想,新成立基金數量及認繳規模雙雙下跌,其中認繳規模較2018年跌幅高達29%。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劇了機構募資難的困境。當市場上的「熱錢」清退,「錢荒」遇上新冠,註定了2020年是VC/PE行業最困難的一年。過度飽和的投資機構,因無錢可投,正在迎來殘酷的「去庫存」現實。

2、2020年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端情況

2020年1-11月,中國VC/PE市場投資數量、投資規模較2019全年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別為32%、7%,較2018全年降幅更為顯著,分別為58%、31%。

VC/PE機構出手次數創近三年新低,募資難問題加之退出有限,中小機構面臨無錢可投的窘境。此外,頭部機構紛紛搶奪優質項的投資份額,對於本就處於競爭劣勢的中小機構來說,更是另外一種打擊。

自2018年以來,中國VC/PE市場大額交易數量連續下滑,其中金額超10億美元的交易量更是呈直線下降。與2019全年相比,2020年前11月交易額超1億美元的交易總數下跌12%,導致平均交易規模整體縮水7%。

從投資行業來看,新基建、醫療健康、硬科技、新能源為2020年重點投資方向。其中,硬科技是2020年最熱的投資賽道,尤其在2019年推出科創板後,退出端得以完善,以人工智慧、基因技術、航空航天、腦科學、光子晶片、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在過去兩年颳起了一股從VC、PE到IPO、併購的股權投資熱潮。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僅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兩大硬科技賽道就吸金超170億美元。

醫療健康為僅次於硬科技的重點關注領域,醫藥研發成為醫療領域最受青睞的細分賽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疊加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周期,使得醫療健康行業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醫療健康領域獲投規模241.19億美元,較2019全年增長60%,其中醫藥研發領域獲投規模佔據整個醫療投資領域半壁江山。

2020年,受益於特斯拉的強勢崛起,新能源汽車行業受到資本更多關注。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新能車領域獲投超81億美元,佔整體汽車市場投資規模近八成,為整個汽車領域最受關注投資賽道。其中,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理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最受資本青睞。

此外,得益於新基建的提出,5G、特高壓、高端製造等在製造類項目中獲投規模最高。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較去年表現低迷,製造業為VC/PE機構最關注領域,投資規模佔整體規模的15%,其中5G、特高壓等新基建項自佔比最大,中興通訊、通達股份獲投規模超百億人民幣。

3、2020年股權投資市場退出端情況

在註冊制改革的政策紅利驅動下,2020年中國企業IPO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從數據來看,IPO數量今年再創新高,同時伴隨VC/PE滲透率的增長,機構IPO退出總規模高達7653億人民幣,與2019全年相比漲幅83%(剔除阿里巴巴11月港交所上市,軟銀持有的8524億人民幣的超高帳面回報)。無論從IPO數量還是IPO退出規模來看,2020無疑是VC/PE機構們退出的春天。

二、2021年股權市場投資三大趨勢

趨勢一:模式創新時代終結,硬科技仍然是2021年的主要投資賽道

隨著瑞幸咖啡被強制退市、Wework跌落神壇、ofo小黃車被掃進歷史垃圾堆,一個模式創新的時代結束了。而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的硬科技越來越受到資本的關注。硬科技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公認的領域包括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技術、光電晶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硬科技覆蓋的領域與科創板面向的領域高度契合,科創板設立以來大批硬科技企業上市,PE、VC機構迎來了退出盛宴。

中國提出了「雙循環」的發展戰略,同時2020年11月3日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補齊國內產業鏈短板,重點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國家層面加大對硬科技行業支持力度。可以預見,隨著國內製造業向全球領先水平邁進,以及產業鏈國產替代的實施,真正具有技術壁壘的硬科技行業仍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一級市場對於硬科技行業的過度追捧,導致科技公司的整體估值偏高。又由於大量科技創新企業早期沒有業績支撐,今年有相當一批科技公司上市後表現不佳,甚至跌破發行價,尤其是進入下半年後,科創50指數震蕩下行,導致很多投資機構產生了帳面虧損。隨著科創板IPO的開閘放水,大量的科技公司會持續湧向科創板,二級市場的供給變大,硬科技公司的高估值可能難以為繼。未來只有真正具備增長潛力、有紮實業績支撐的硬科技公司才具有投資價值。

趨勢二:大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會層出不窮

Z世代的崛起無疑是近年來消費領域最大的變量。新的消費群體孕育新的品牌,例如在方便速食領域崛起了自嗨鍋,在美妝領域崛起了完美日記和花西子,在茶飲領域崛起了喜茶和元氣森林。中國Z世代的年輕人口有2.63億,相比70後、80後,他們具有更強的消費力,會孕育更加龐大的消費市場,因此市場上仍有新品牌崛起的機會。

例如,我們觀察到,雖然美妝領域已經出現了完美日記這樣的頭部品牌,但是同一個賽道有著多種不同的玩法。美妝集合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妝集合店以Z世代為主要消費人群,主打平價消費,店鋪集合了「國貨彩妝+國際護膚+海外小眾」品牌,高顏值簡約風的主題門店、沉浸式的消費場景,被外界稱為美妝界的「無印良品」。近150㎡的空間內聚集了50多個國內外人氣網紅品牌,眼影、粉底、口紅、眼線筆、腮紅、護膚、護甲、化妝工具等商品一應俱全;並且,根據爆款風向,店內品牌會進行快速迭代。目前這一細分賽道已經吸引了眾多資本下注,例如新品牌HARMAY話梅已經獲得了高瓴資本和黑蟻資本的投資。

在中國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的大背景下,我們堅信中國一定會崛起像可口可樂、麥當勞這樣的世界級消費品牌。雖然各個細分賽道已經出現了頭部品牌,但是一種消費需求可以有多種滿足方式,那些找到好的切入點的新消費品牌仍然具有投資價值。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消費領域的底層投資邏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但是未來整個市場的競爭程度會越來越激烈,只有真正擁有好的產品,只有真正抓住Z世代年輕用戶的心的消費品牌才能存活,而那些僅僅靠營銷取勝,或者只是在短時間內抓住了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紅利的消費品牌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趨勢三:數位化新基建方興未艾

新冠疫情可謂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疫情先是給中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隨後又以極快的速度席捲全球。受疫情影響,中國經濟一季度負增長6.8%,這是自1992年以來中國經濟唯一的一次單季度負增長。面對疫情導致的突發衰退,同時也為了加快經濟實現數位化轉型,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數據中心,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新基建不同於傳統基建,而是更多的側重數字基建,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打下基礎,本質上是為了推動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在數字新基建中,5G網絡是數字經濟的關鍵支撐,是支撐經濟社會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數字基礎設施。據工信部統計,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累計開通的5G基站已達到69萬個,覆蓋300多個城市。全國已有20多個行業擁有5G融合應用,如醫療、港口、鋼鐵、電網、礦山、製造等。以5G應用為牽引,針對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各類辦公軟體系統、工業軟體、5G網絡設備/終端產業鏈關鍵元器件,未來十年也將迎來國產替代的黃金十年。同時5G網絡的普及將會帶來超高清視頻、VR、雲遊戲等行業的爆發。

在數字新基建中,數據中心被認為是「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這主要是因為隨著經濟範式的變遷,「數據」已經成了一種全新的生產要素。因此數據中心已經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爭奪的新重點。阿里雲正式宣布3年再投2000億,投入到重大核心技術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騰訊雲宣布五年將投入5000億,用於新基建的進一步布局。伴隨著數據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數據中心產業很可能會成為像工業時代的汽車產業一樣拉動經濟的發展,並產生大量的投資機會。

未來十年將是數位化新基建的安裝期,以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群落,將為未來經濟發展提供高經濟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技術底座。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將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一個全面感知、可靠傳輸、智能處理、精準決策的萬物智聯時代。在此過程中毫無疑問將會誕生大量的投資機會。

(作者系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張奧平、如是資本高級投資經理孟竹青)

相關焦點

  • 張奧平:2021資本市場十大預測—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但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利潤總額相當於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左右,中國資本市場仍具備無限增量潛力。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在而立之年迎來了全面註冊制改革,這將推動其在2021年告別內卷、增量重現,也正基於此,明年或將浮現以下十大演變趨勢。
  • 張奧平:2021中國資本市場十大預測,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但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利潤總額相當於規模以上企業的五成左右,中國資本市場仍具備無限增量潛力。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在而立之年迎來了全面註冊制改革,這將推動其在2021年告別內卷、增量重現,也正基於此,明年或將浮現以下十大演變趨勢。
  • 李家慶:中國股權投資的長期價值|2020好買股權投資年度峰會
    2020年11月29日,好買財富股權投資年度峰會圓滿落幕。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李家慶,就「中國股權投資的長期價值」分享自己的深刻理解。
  • 註冊制提升A股吸引力 股權投資激蕩大時代
    在註冊制背景下,2020年以來我們參與的已經過會企業總數為9家,已經完成掛牌的企業有6家。」羅月庭表示。科技創新趨勢拐點出現圓桌嘉賓表示,A股市場在經歷三十年的發展之後,對於科技創新的吸納能力顯著提升。
  • 盛世景吳敏文:構建資本市場大股權生態鏈
    吳敏文比喻道,PE機構在股權大時代裡是「披荊斬棘的哥哥」。PE機構的職能是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支持創業和創新。目前,私募股權基金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VC/PE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的滲透率超過90%,投資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加大,VC/PE機構已經成為股權大時代中資產配置的引領者。
  • 銀行系AIC全線布局 籌謀股權投資市場
    近期,交通銀行旗下AIC公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交銀投資)在今年設立的交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交銀資本)正式完成私募備案登記。這標誌著五大國有行AIC均取得私募股權牌照,為銀行直接參與股權市場鋪平了道路。  銀行系AIC「靜水深流」  國有五大行AIC已在資本市場上全線布局。
  • 共議存量時代的價值投資 第10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召開
    12月17日,「第10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在珠海舉行。前海傳媒從現場了解到,今年主題是「重構與平衡:存量時代的價值投資」。來自政界高層、行業機構、創新企業的20餘位演講、論壇對話嘉賓,與200餘位參會嘉賓在現場就股權投資行業現狀與趨勢、「政策市」下的募資與退出、投資的跨界與堅守等話題展開了分享和討論。「股權投資行業面臨著資本寒冬疊加疫情的雙重考驗。」
  • 閃送獲評「2019-2020年度中國創新價值投資企業TOP20」
    12月17日,由珠海市人民政府、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導、21財經APP主辦的「第10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在珠海舉行,會議同期公布了「2019-2020年度中國股權投資競爭力」榜單。同城1小時即時遞送行業領軍企業閃送憑藉一對一急送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和極具顛覆性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潛力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2019-2020年度中國創新價值投資企業TOP20」榜單。創辦於2010年的中國創新資本年會,是中國股權投資界、創業創投新領域交流和對話的重要平臺。
  • 股權時代助力國家產業經濟和創新型增長,未來已來!
    股權時代,未來已來 隨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網際網路+」思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金融開放為股權投資帶來了無窮新機遇 一方面政策紅利開始釋放近幾年私募股權投資的政府扶持力度開始逐漸加大,我國監管層曾多次表示,優化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環境,是促進投資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在多個行業的產業規劃中,都提到了對私募股權基金的鼓勵和發展方向。
  • 2021年,物聯網+股權投資,這才是真正的生財之道!
    激發這股能量的源動力,就是國家號召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只有變市場驅動為資本驅動,發動全民性的生產和勞動,將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力量聚集起來,才能發揮不可戰勝的力量! 第二時代,公司全員持股是2000年後的產物,該時代企業家有新的覺悟,企業要做大要靠員工及優秀的人才,那麼用什麼激勵員工呢,就是股權激勵,為代表的企業有小米、華為等 第三時代,全民持股這就是我們已經看到苗頭但還沒有全部進入的時代,該方式告訴我們一個不會整合資源、
  • 2021年,牛市會來嗎?我們該如何投資布局?
    重陽投資認為,2021年市場仍將延續結構性行情特徵,但範圍上可能更加聚焦,投資者需要降低收益率預期,在策略上做到攻守兼備。權益投資進入新時代2020年8月,在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平穩運行一周年後,創業板的註冊制時代正式開啟。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深水區」,或引發「蝴蝶效應」。
  • 2021年比2020更難?在K型分化中,如何抓住下一個改變財富的機會
    2021年比2020更難?充滿魔幻和意外的2020年終於接近尾聲。在人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的時候,卻出現了這樣的聲音「2021年將比2020年更難」。全球經濟開啟內捲化模式,進入「沒有發展的增長」。經濟內卷對應的就是存量博弈。在增量共贏的時代,合作是主題,到了存量經濟時代,博弈重於合作。經濟高速增長、市場蛋糕不斷做大的時候,人人都有機會從中分得一杯羹,即便是弱小者也有機會。
  • 資本時代下信託公司的金融股權布局
    隨著我國逐步從資本缺斷時代走向資本相對過剩,資本市場也逐步成為金融體系的核心。從行業發展來看,如 何適應我國以資本市場為核心的金融體系建設,將成為信託公司下一步做好金融股權投資布局的戰略方向。而在混 業化經營發展過程中,如何讓金融股權投資不止是利潤增長點,還能夠形成協同效應,更是值得信託業思考的重點。
  • ...2020 年度中國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30」-中新社上海
    」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創新資本年會在珠海拉開帷幕,超過200家PE、VC、創新企業彼此分享、交流、競合,尋求存量時代的價值投資機遇。會議同期發布「2019-2020年度中國股權投資競爭力榜單」,海爾資本上榜「2019-2020年度中國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30」,海爾資本CEO蔡政元入圍「2019-2020 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30位精英投資家」。  《21世紀經濟報導》作為數位化智庫型財經媒體領導者,依託十餘年來在資本市場、PE/VC以及高成長創新企業領域的積累,連續多年發起中國創新資本年會及榜單評選。
  • ...個股高度分化 新興公司頻出…賣方分析師如何貢獻投資價值增量?
    基金抱團,個股高度分化,新興公司頻出…賣方分析師如何貢獻投資價值增量?   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雙贏的秩序背後,藏著一個共同的秘密:定價。錨定資產價值正是證券研究的天然使命。
  • 鷹潭市項目股權投資價值分析專業公司【金康迪】
    鷹潭市項目股權投資價值分析專業公司【金康迪】一份好的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將會使投資者更快、更好地了解投資項目,使投資者對項目有信心,有熱情,動員促成投資者參與該項目,終達到為項目籌集資金的目的。
  • 中巖投資獲「年度影響力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獎
    12月17日,第十屆創新資本年會在珠海落下帷幕,本屆年會以"重構與平衡:存量時代的價值投資"為主題,共有超過200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彼此分享、交流、競合,尋求存量時代的價值投資機遇。"2019-2020年度中國股權投資競爭力"榜單旨在發現資本價值,洞悉資本方向,把握投資機遇,表彰年度投資人物以及年度投資機構,以期激勵機構創新,挖掘市場獨角獸,助推創投產業健康發展。
  • 如何理解證監會2021年資本市場六項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會議指出,將重點抓好以下六點工作:   工作一: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風險投資、股權投資是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利器,可以使資金有效匹配至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優秀科技創新型企業,給予其長期資本化發展在源頭上的支持。
  • 中泰證券2021年醫藥生物投資策略:創新創造價值 尋找醫藥中的...
    我們從創新升級角度,尋找變革中的長牛品種,持續推薦創新藥及其產業鏈、醫療服務、創新疫苗、特色原料藥、創新器械及連鎖藥店6個方向。 一、創新藥:創新引領未來,看好具備全球創新力的頭部藥企,及創新服務相關CRO、CDMO龍頭企業。中國創新藥經過2009年的萌芽、2015年的大力投入,2018-2019年的獲批上市,當前已經進入首批創新大品種的放量階段。
  • 金牛股權投資論壇:百家機構聚首珠海 共話股權投資新未來
    截至2020年11月末,已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557家,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有1412隻。2020灣區發展大會暨金牛股權投資論壇聚集了近百家頭部股權投資機構以及來自監管部門、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基金、券商、銀行的嘉賓。創投菁英們聚焦珠海投資機遇,聚焦「雙循環」發展格局下的灣區發展,把脈當下,展望未來,暢談中國智造突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