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古老,越前沿,這就是人類歷次文化復興都是「復古運動」的原因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存在著一種「反彈模型」——人類的文明要有向前的發展,必須先「復古」,「復古」的深度越「古」,向前發展的動力越「強」。
就好比打壁球,球打到牆壁上的力度越大,反彈的力度就越大,球反彈的距離也越遠。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復興,就是由孔子引發的復古運動,造就了中華傳統文化二千多年的歷史。中華傳統文化,根源是道家文化,而發展的主幹卻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之所以擁有如此巨大的文明推動力量,就是因為孔子的「復古」,他重新復了周朝的文化。
而引發西方現代文明的,也是一次偉大的復古運動,文藝復興復的是古希臘的古,哲學、雕塑、繪畫都是從古希臘的文化中重新復興起來的,這次復古運動的能量一直持續至今,今天依然在發揮作用。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人類文明發展的下一站,一定是對人類「源頭文明」,更為深入透徹的「復古」——真正認識到人類「上古源頭文明」的真正內涵。
這個推斷,在我們破解了「源頭甲骨文」,並用「源頭甲骨文」解讀了《帛書·老子》以後,得到了論證。
人類的「上古源頭文明」,並不是像我們現在所認識的那樣,是原始的、落後的,而是一種非常前沿、先進的對世界本質性的認識。
先進到什麼程度呢?
現代科學所認識到的世界是一種「單一宇宙」,按照現代科學的原則、原理、方法,TA也只能認識到「單一宇宙」,而在《道德經》中所揭示的「完整宇宙」是一種「重疊結構」的宇宙,有二個物理性質完全不同的宇宙同時「重疊在一起」。
我們人所能感覺到的宇宙,只是這個「重疊宇宙」中的「顯性宇宙」,還有一個「隱性宇宙」存在,而「顯性宇宙」中的所有物體的「主體」,都存在於「隱性宇宙」中。
現代科學的存在,是有「假設前提」的,超出這個「假設前提」,現代科學本身就無法成立。現代科學的探索也是有「邊界」的,超出這個邊界,現代科學也無能為力。這個「假設前提」與「邊界」,就是「單一宇宙」,所以,人類對於「重疊宇宙」的認識、研究,不能寄希望於現代科學。
能帶領人類進入文明下一站的,必定是又一次更深、更遠的復古運動,這就是「源頭甲骨文」,以及用「源頭甲骨文」寫就的《道德真經》。
專欄《解放「道德真經」》限時優惠中,點擊獲取:
關注「心智玩家」,了解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