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贏過幾場美巡賽?中國人離冠軍還有多遠?

2020-12-16 小鳥體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任成宰奪冠後心系韓國疫情

美巡賽的冠軍領獎臺上,又升起了一面韓國國旗。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上賽季美巡賽最佳新人、年僅21歲的任成宰(Sungjae Im) 在本田精英賽中力壓湯米·弗利特伍德等名將,勇奪個人首座美巡賽冠軍。

任成宰霸氣獲勝

任成宰的奪冠絕非偶然,過去兩年,他參加了多達72場比賽,在全球所有職業球手中排名第一!而這其間他抓下的714隻小鳥,在整個美巡賽也是數量第一!光輝國際巡迴賽新人王、美巡賽新人王、總統杯國際隊頭號得分手 (3.5分) 都已充分說明了他的實力。如今稱霸美巡,只是宣告了又一個「任成宰時刻」的到來。

任成宰也由此成為了繼崔京周、梁容銀、裴相文、盧乘烈、金時沅、姜晟訓之後,歷史上第7位問鼎美巡賽冠軍的韓國球員——這7個韓國人,迄今已在美巡賽賽場上累積了第17座冠軍獎盃。

而如果將視野拉大到整個亞洲範圍,任成宰今晨捧杯,也是亞洲男子球手第31次在象徵職業巡迴賽最高水平的美巡賽上登頂!

美巡賽亞洲冠軍一覽

31座美巡賽亞洲冠軍,由15個不同的球員所貢獻,他們分別來自韓國、日本、印度、中國臺北四個國家或地區。其中,青木功1983年為亞洲球員贏下美巡首冠;崔京周獨攬美巡賽8冠雄踞亞洲之最;梁容銀則是唯一贏得過大滿貫冠軍的亞洲球手;松山英樹則在2016年滙豐冠軍賽上為亞洲人實現了世錦賽冠軍零的突破。

潘政琮去年贏得美巡賽華人第二冠

陳志忠和潘政琮時隔32年的奪冠,更是證明了華人球手也有問鼎美巡賽的實力!眼瞅著一位位黃皮膚黑眼睛的近鄰,紛紛登上了PGA TOUR的最高領獎臺,加之五星紅旗早已在歐巡賽、LPGA、日巡賽、亞巡賽的冠軍領獎臺上高高飄揚,那麼——中國內地球員何時能贏得一場美巡賽?無疑成為了國內球迷們翹首以盼的終極夢想。

張新軍休斯頓公開賽第4名,創中國內地球手美巡常規賽最佳

迄今,中國內地球員在美巡賽上的最好成績,是2017年英國公開賽李昊桐獲得的單獨第3名;而若將大滿貫或世錦賽統計在外,張新軍在去年10月休斯頓公開賽中取得的並列第4,則是中國內地球手在美巡常規賽上的歷史最佳排名。

去年世錦賽-滙豐冠軍賽首輪,坐鎮佘山主場的李昊桐狂飆64桿,讓中國內地球手的名字第一次在美巡賽的記分板上單獨領先!那一天,無數國內球迷心潮澎湃。但如果我們對照周邊幾個鄰國的實力現狀,以及他們曾經走過的漫漫衝冠之路,就會發現,距離美巡賽的冠軍獎盃,中國高爾夫其實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去年滙豐冠軍賽李昊桐一度領跑群雄

想爭冠?先要保證有比賽可打。拿今晨奪冠的任成宰為例,韓國小將的一飛沖天,是建立在韓國高爾夫早已在世界最高舞臺立住腳跟的堅實基礎之上——本賽季,美巡總共有13名來自於亞洲的「會員」球手,韓國人就佔到了多達7席,比其他亞洲國家或地區的總數還多。

韓流佔據了美巡賽亞洲勢力的半壁江山

況且同為美巡賽會員,身份卻是大不同。會員類別的數字越小,進入一場比賽陣容的參賽順位就越優先。一般來說,只要你能保證至少「上賽季聯邦杯前125名」的「類別20」,就可以進入新賽季絕大部分比賽,也就是所謂的「美巡賽全卡」球手。而韓國的7名美巡賽會員,除了近年來養傷的盧乘烈,全部是「全卡」球手!這意味著「韓國軍團」在美巡賽中暢行無阻,每一場比賽都有數名球員具備競爭力,開花結果,只是時間問題。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韓國人能拿下亞洲最多的美巡賽冠軍,能拿下史上唯一的大滿貫獎盃,能成為僅有的兩位球員錦標賽亞洲冠軍……一切,都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2009年PGA錦標賽,梁容銀捧起亞洲首座大滿貫冠軍

相比之下,中國內地目前只有張新軍一個美巡賽會員,且屬於參賽順位相對靠後的「類別26」,儘管能排進大多數比賽,卻要面臨著每個賽季4次的資格「重新排序」,且無法進入大滿貫、世錦賽、球員錦標賽、幾大邀請賽等高獎金賽事——這意味著,張新軍首先要疲於奔命為生存權而戰,力爭抓住每一個參賽機會,否則隨時都將面臨無球可打的窘境——無論是爭冠概率,還是效率管理,這顯然無法與集團軍形態的韓國人相提並論。

而且,請不要忘了歷史的漫長積澱:沒有1982年的首位美巡賽亞洲會員青木功,就沒有後來丸山茂樹、松山英樹的前僕後繼;沒有2000年的首位美巡賽韓國會員崔京周,就沒有如今龍騰虎躍的韓流軍團;沒有32年前陳志忠的「冠軍效應」,就沒有今天潘政琮的繼承衣缽——相比起來,三十年從無到有的中國職業高爾夫,才剛剛敲開美巡賽的大門。迄今我們只有過張新軍和竇澤成兩位美巡會員,僅憑一代人尚不足兩個賽季的修煉,去打通美巡冠軍的「任督二脈」,顯然,還欠缺一點點火候。

歷史等待中國高爾夫健兒們去突破

不過如同其他任何一個運動領域,中國人的體育強國夢已經甦醒,亞洲兄弟們的發展之路更是指明了方向。「李昊桐和張新軍們」已經為中國高爾夫帶來了激情,為衝擊美巡賽贏得了自信,接下來就要依靠矢志不渝的時間和努力,一步步迎來五星紅旗在美巡榮譽榜上高高升起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美巡賽 | 坎特雷贏美巡賽首冠
    他們最終等來了領先球員的崩盤,斯伯恩最後兩洞連吞兩個雙柏忌,將冠軍拱手相讓。三位球員以-9桿的成績進入延長賽。  塞卡是三人中唯一有延長賽獲勝經歷的人,2015年波多黎各公開賽上,他在5人參加的延長賽上脫穎而出最終奪冠。而金珉輝和坎特雷均是首次在美巡賽上經歷驟死賽考驗。
  • 科林·森川加洞賽KO託馬斯,贏美巡第二冠
    科林·森川加洞賽KO託馬斯,贏美巡第二冠 2020-07-13 15:58  易賽高爾夫TB
  • 美巡亞洲季,精彩中的精彩!
    能想到「小平智」的,謝謝你,真是美巡賽的忠實粉絲,能叫出今年RBC傳承高球賽冠軍的名字。能想到「石川遼」的,也謝謝你。人氣一時比肩老虎的害羞王子,已經離開了美巡賽,重新回歸日巡。能想到「今田龍二」的,來,放下手機,和我一起照照鏡子,仔細看看頭頂,白頭髮是不是又多了幾根?
  • 潘政琮贏美巡首冠
    周日的海港城林克斯,見證了美巡賽歷史上的第二位華人冠軍。RBC傳承高球賽決賽輪比賽在此間結束,27歲、來自中華臺北的潘政琮全天抓下5隻小鳥,吞下一個柏忌,交出67桿(-4),以272桿(-12)的總成績一桿優勢,問鼎了美巡賽首冠,獲得124.2萬美元的冠軍獎金和500個聯邦快遞杯積分。
  • 中國男籃離亞運冠軍還有多遠?
    於是,有人發問,中國男籃到底距離亞運冠軍還有多遠?  有人說,中國男籃在本屆亞運會上之所以能披荊斬棘、大殺四方而如入無人之境是因為小組抽籤抽得好。身處D組的中國隊與哈薩克斯坦,菲律賓同組。而這一組只有三支隊伍,因此少打一場小組賽,對體力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優勢。雖然菲律賓的「退賽門」鬧劇多少有點讓中國男籃鬧心,但小組賽第一場就將其拿下,不得不說是大快人心。
  • 美巡賽上的「黃金身高」是多少?和你身高最相似的球星是?冠軍身高...
    美巡賽的冠軍們,從不足1.7米的「小鋼炮」選手到1.9米以上的「高炮臺」選手都有,看看你的身高和哪位冠軍最相似?說不定你能從體型相似的他身上得到更多啟發! (2019年總統杯美國隊,身高各異的球員們) 據統計,從2013-2014賽季到2017-2018賽季,五個賽季的235場美巡賽中,有多達50
  • 美巡中國賽中國雙雄結伴而行 每輪都如同決鬥
    韋伯網巡迴賽是進入美巡賽的唯一通道,所有球員的目標,都是賽季末決出的50張美巡賽會員卡。常規賽季獎金榜前25位的球員,將獲得下賽季的美巡賽會員資格;常規賽後,四場系列總決賽的獎金榜將決定另外25張會員卡的歸屬。  每一輪比賽都是刺刀見紅的決鬥。  竇澤成不害怕決鬥。2016年,他在美巡中國系列賽上創紀錄地贏下了四場比賽,掙得了超過100萬人民幣的總獎金。
  • 美巡賽的亞洲雄心
    每一場美巡賽的獎金都很高——不然世界第一巡迴賽這個地位是怎麼來的——但在2010年,一場遠離美國本土的比賽,人均獎金之高,還是讓見慣了很多個零的美巡球員個個都躍躍欲試。 只要你進入參賽陣容,並且在比賽中不因為客觀原因退賽或者被取消資格,哪怕打得再差,天天騎三輪車,也有至少五萬美元入帳。冠軍?乾乾淨淨的整數,100萬美元。
  • 哪位美巡賽球員是你?
    75後:「可怕」的冠軍荒 這些徵戰在美巡賽場上的老將們經歷過全盛期,同時,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也遇到過不同程度的冠軍荒,或長或短、或是長期低迷,也可能是一桿之差。
  • 盤點美巡賽冠軍之「最」!年齡,體重,身高通通不是問題!
    在上周的熱門推送中:美巡賽上的「黃金身高」是多少?和你身高最相似的球星是?冠軍身高大盤點,我們盤點了各個身高區間的美巡賽冠軍球員,本篇我們將繼續盤點美巡賽上的年齡、體重與身高之「最」。在高爾夫領域,這些數據或許決定了球員們的揮桿半徑,但是無法限制球員們的成就上限!
  • 斯瓦福德贏美巡賽第2冠,張新軍末輪+2獲T11
    #美巡賽# 科拉萊斯·蓬塔卡納度假村俱樂部錦標賽圓滿落幕,美國球手哈德森·斯瓦福德末輪也穩穩拿下紅字,以69桿(-3)收杆,四天全部交出六字頭:65-67-69-69,憑藉總成績-18桿,領先一桿的優勢,成功擊敗對手,在暌違三年後,收穫了個人職業生涯中的第二場美巡賽勝利。
  • 高爾夫周報 | 科普卡逆襲贏美巡第九冠,DJ成沙特國際賽最大贏家!
    一周高壇資訊為大家送上:#美巡賽#  WM菲尼克斯公開賽 —— 布魯克斯·科普卡一掃頹勢
  • SRIXON助力丨李寶美贏第五場女子日巡賽冠軍
    SRIXON籤約選手李寶美第五場女子日巡賽冠軍 SRIXON高爾夫籤約選手李寶美在「伊藤園賽」獲得冠軍北京時間11月13日,女子日巡賽獎金排名第一位的SRIXON籤約球員李寶美在延長賽中擊敗對手,在千葉縣巨島俱樂部贏得伊藤園女子賽,問鼎今年第五場女子日巡賽冠軍
  • 官宣:美巡賽2020-21賽季50場比賽日程!
    共有50場比賽的「超級賽季」,自1975年來最緊密的賽程。美巡賽今天宣布了2020-21賽季的完整賽程,賽程包括50場正式的聯邦快遞杯賽事,其中有14場是因疫情被推遲或取消的賽事,賽季的最終贏家聯邦快遞杯總冠軍會在2021年美國勞動節周末加冕。
  • 官宣:美巡賽2020-21賽季50場比賽日程
    美巡賽今天宣布了2020-21賽季的完整賽程,賽程包括50場正式的聯邦快遞杯賽事,其中有14場是因疫情被推遲或取消的賽事,賽季的最終贏家聯邦快遞杯總冠軍會在2021年美國勞動節周末加冕。19-20賽季推遲的三場賽事-美國公開賽,科拉萊斯·蓬塔卡納度假村俱樂部錦標賽以及美國大師賽,將於今年秋季進行,並將在明年的傳統時間再次進行。另外還有11場比賽由於疫情(包括球員錦標賽)被取消,並且沒有重新確定舉辦時間。此外,由於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的推遲,奧運會男子高爾夫比賽將於2021年7月26日至8月1日舉行。
  • 美巡賽上最倒黴的人,終於轉運了
    好吧,他上一次入圍美巡賽周末決賽時,老虎·伍茲剛剛在巡迴錦標賽結束了5年冠軍荒,歐洲隊在巴黎的萊德杯上打敗了美國隊,李昊桐與張小龍的「左龍右李」組合正在歐巡賽衝擊冠軍,科林·森川、馬修·沃爾夫都還是大學生。
  • 美巡賽上的「黃金身高」是多少?和你身高最相似的球星是?冠軍身高大盤點!
    美巡賽的冠軍們,從不足1.7米的「小鋼炮」選手到1.9米以上的「高炮臺」選手都有,看看你的身高和哪位冠軍最相似?說不定你能從體型相似的他身上得到更多啟發!(2019年總統杯美國隊,身高各異的球員們)據統計,從2013-2014賽季到2017-2018賽季,五個賽季的235場美巡賽中,有多達50場比賽由身高6英尺(約1.83米)左右的球員贏得,佔到了總數的21.3%,這個身高區間的球員們或許擁有理論上的「高爾夫黃金身高」。
  • 2021年美巡賽最值得關注的球員Top10!
    下周,美巡的超級賽季將在哨兵冠軍賽上回歸,將以豪華陣容開啟新的一年。而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美巡賽場上又有哪些球員值得關注?目前,他在積分榜上排名第8位,這一排名很可能再度被提升,原因同樣很簡單,目前坐擁13個美巡冠軍的JT曾兩次在哨兵冠軍賽上奪冠,也曾獲得過索尼公開賽的冠軍。  馬修·沃爾夫
  • 華人美巡第二冠 潘政琮逆轉贏RBC傳承高球賽冠軍
    潘政琮成為繼陳自忠之後,第二位在美巡賽上捧起冠軍獎盃的華人球員。1987年,同樣來自中華臺北的陳自忠,在洛杉磯贏得當時的洛杉磯公開賽(如今的捷恩斯公開賽),成為第一位贏得美巡賽的華人球員。「很瘋狂,(贏得美巡賽)是我打球20多年來一直努力的目標,」潘政琮說,」這個禮拜終於可以達到了。」這是小潘在美巡賽的第三個賽季。
  • 高爾夫美巡賽歐巡賽即將回歸
    近幾天,高爾夫球職業賽事的美巡賽和歐巡賽相繼確認了2019-2020賽季回歸計劃,在社交網絡上引起大量轉發。高爾夫運動職業賽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被迫暫停三個多月。美巡賽本月重啟的第一站嘉信挑戰賽原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賽事」,不過目前積分前20位的球員之中已有17人確認參賽,特別是世界前五球員全體出席,讓賽事迎來難得一見的星級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