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於做學問的態度,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僅僅是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學習,畢竟在古代讀書人只要能夠通過科舉考試,那樣就可以成為人上人,享盡榮華富貴;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人對於讀書做學問的態度最令人感動,精益求精,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使得古人在文學上大放異彩,才有唐詩和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這都是文學史上的幾座高峰。
唐朝詩人皮日休的這首《讀書》,那就寫得很有趣,正是告訴了世人應該如何讀書,怎麼樣才能夠把書通透,所以這樣的作品至少要讀一次,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也可以成功,也能夠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讀書看似很簡單,不僅需要方法,還需要會選擇,去讀什麼樣的書,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讀書也是有技巧。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高齋曉開卷,獨共聖人語。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唐朝著名的散文家和詩人,他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儘管這首《讀書》的名氣並不是很大,可是寫得很有趣,詩人正是把自己讀書的經驗,還有對於做學問的態度,通過這首詩告訴了世人,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如果你想要做好學問,一定是要過艱苦的生活,在思想上變得單純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把書讀透。
首聯詩人就告訴了世人,他家中沒有任何的財富,可以說是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堆書籍,這就是我全部的財富,那全部的書籍是我精神上的寄託。從這兩句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詩人對於做學問的態度,還有他那種苦行僧一樣的生活,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他能夠做好學問,真正把書讀透了。
頷聯和頸聯又是再次告訴了世人,如何去讀一本書,怎樣才能夠做好學問,我喜歡一個人在書房裡安靜地讀書,坐在書桌前緩緩地找開眼前的書,這個時候與古人對話,從書本中學會了很多的知識,同時這個過程也是很享受。雖然我與那些德才兼備的古人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是我對於他們仰慕不已,正是從他們的書本中,我懂得了很多的大道理,也學會了很多的東西,這就是讀書的好處。
尾聯作為結尾,又是進一步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書籍的喜愛,還有對於做學問的態度,只要讀到了一本好書,我就會欣喜若狂,我喜歡這種感覺,所以我也喜歡讀書;每次讀到了一本好書,又像是遇到了久別重逢的好友,我們彼此都感動不已。可見詩人極為喜歡讀書,而他做學問的態度,同樣也是很令人感動,孜孜不倦地做學問,沒有任何的其它的追求。古人正是由於這樣的一種態度,才使得他們的學問很高,讀過了很多的書。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要你真正讀進去了,一定可以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皮日休正是把做學問的態度,還有如何去讀書,以及讀書時的心情,全部融入到了這首詩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很獨特;雖然當下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讀書了,認為只要會做生意,會賺錢就夠了,其實如何你沒有學問,那也是不可能做好生意,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一定要去多讀一些書,只有通過書本,我們才能夠學會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