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用」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至少要讀一次

2020-12-22 騰訊網

對於詩來說,喜歡的人不需要理由,不喜歡的人就總會問,學詩有什麼用?但如果你要我必須說一個有用的理由,我會說詩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成長。

你要知道,古代詩人,尤其是唐代詩人,他們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所以看似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幫助我們成長的智慧。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放言五首·其三》,便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有用的詩。

《放言五首》是白居易創作的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組詩中,他根據自己的豐富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貧富、貴賤、真偽、禍福、生死等問題發表了鮮明的態度以告誡世人。

在這首詩中,白居易則是就社會人生的真偽問題,發表了啟人深思的哲理性議論。即如果你想對人或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它離不開時間的考驗,需要你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判斷,切忌不要根據一時一事的表面現象就下結論。舉一個例子,微博中很多人,就會不經過思考,根據表象去站隊,最後啪啪打臉的現象不勝枚舉。

《放言五首·其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首聯「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意思是說,我贈你一個解決猶豫不定的好方法,不需要你去龜卜和拜蓍。「鑽龜」、「祝蓍」,是指古代通過問卜求籤,來判斷吉兇禍福的方式。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白居易自然認為這種方法不靠譜。那麼,白居易手中的好方法究竟是什麼呢?

頷聯「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便著重說明了這個方法。它的意思是說,要想知道玉的真假需要燒足三天,要想辨別是枕木和樟木需要七年之後。「試玉」句,白居易自注說:「真玉燒三日不熱」。

「辨材」句,白居易自注說:「豫章木,生七年而後知」。這裡的言外之意是說,堅貞之士必能經受長期磨練,棟梁之材不是短時間就能認出來的。即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時間才能考驗出。

頸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則是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用白居易的方法,就會做不出準確的判斷。意思是說,周公鋪佐成王時,某些人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說他篡權為假。王莽在未代漢時,憑藉著假裝謙恭,迷惑了很多人,他篡權才是真。

尾聯「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意思是說,假如這樣的人當初就死去了,那麼他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這兩句詩緊承前面一句,是整首詩的關鍵。決狐疑的目的是為了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自然就沒有了狐疑。但如果你過早的下結論,不用時間去考驗,就會被一時表面的現象所蒙蔽,從而冤屈好人。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他以具體事物來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具有發人深思的藝術效果。我想在日常生活中,白居易所列舉的這種情況,大家都會體驗過。總的來說,這首詩可以說是史上最有用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至少要讀一次。

相關焦點

  • 王安石這首詩可以不會背,但一生至少要讀一次,蘊含大智慧
    而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還可以從中汲取民族思想智慧為己所用,為時代所用。 再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告訴了我們時代所需要的最深層、最根本、最永恆的價值觀應是愛國主義。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飛來峰》,便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很有智慧的一首詩。尤其詩中「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不僅形象地揭示了「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還告訴了我們為人處事應有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
  • 陳師道很有用的一首詩,你可以不會背,但一定要讀一次
    陳師道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其詩受黃庭堅的影響,做詩力求「無一字無來歷」,但他的學問不如黃庭堅,因此常常陷入窘境,有拆東牆補西牆的感覺。《文獻通考》記載:陳無已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惡聞人聲,謂之「吟榻」。家人知,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抱寄鄰家。徐待詩成,乃敢復常。
  • 魯迅的絕筆詩,可以不背但定要讀一次,讓你見識什麼叫「硬骨頭」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每次教到魯迅的雜文時,都會有學生好奇地問我:「魯迅怎麼這麼敢寫?」每次我總是笑著說:「因為先生有100多個筆名!」這讓我想到某國產神劇中的一句經典臺詞:抓周樹人和我魯迅有什麼關係!如今這句話當真是被不少網友玩壞了,但這樣的玩笑話卻體現了魯迅硬骨頭的一面。
  • 孩子半天背不會一首詩?利用情景教學法,讓背詩成為享受
    很多家長在觀看過《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永流傳》之後都越發的想讓孩子學習古詩,鍛鍊孩子內在的氣質,那從小就讓孩子背詩有什麼好處呢?提升氣質那是肯定的,除了這一點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自2018年9月份開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小學一年級課本當中首次加入古詩,其中古詩文約佔課本當中的30%的內容。
  • 皮日休這首詩至少要讀一次,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也可以成功
    古人對於做學問的態度,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僅僅是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學習,畢竟在古代讀書人只要能夠通過科舉考試,那樣就可以成為人上人,享盡榮華富貴;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人對於讀書做學問的態度最令人感動,精益求精,正是這種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使得古人在文學上大放異彩,才有唐詩和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是千古絕唱,倒著讀也是千古絕唱
    說到我國古典文學裡最傑出的成就,自然是詩了。詩語言凝練,字字珠璣,形式上也是千變萬化,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等等。在表達情感這一塊,也是百轉千回,盪氣迴腸。即便是放到現在來看,詩在文學體裁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我們先來說說男人為何要順著讀:《兩相思》宋·李禺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 中國史上最神奇的一首詩,順著讀天亮了,倒著讀天黑了
    不知道大家看過這副對聯嗎——「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黃山落葉葉落山黃」,大家不妨再倒回去讀一遍,是不是發現了它的巧妙之處?沒錯,這是一幅「迴文聯」,順著讀倒著讀句子都沒有發生變化。
  • 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在唐朝,著名的詩人有杜甫、李白、王勃、王維、白居易、孟浩然等,而在宋朝,著名的詞人有蘇軾、柳永、辛棄疾、李清照等。 這些人的名聲都很大,他們的作品也是家喻戶曉,誰都能背出幾首來。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史上最大氣的一首送行詩,把誇張的修辭手法,用的出神入化
    古時候,路途遙,書信遠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只靠最原始的車馬遊船,才能抵達新的地方一次別離,或許便是此生不復相見倘若背井離鄉,歷史上,就有這樣一首大氣的送別詩豪情萬丈,讀來心潮澎湃誇張的修辭手法被詩人用得出神入化仿佛自己也被拽入那一年的離別之景中品味詩人送行時的心緒
  • 史上字數最少的一首詩,僅由8字構成,卻妙不可言,讀完直呼過癮
    最為常見的詩歌形式是五言和七言,四言詩相比較而言也不算少,但由於一字不成詩,所以詩歌最低的字數要求至少是兩個字。中國古詩史上有一首被稱為「南音之始」的類詩,僅由4字組成,全文為:「候人,兮猗!」講述的是大禹治水時期,他的妻子等候其歸來的場景,可惜的是這首《候人歌》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詩歌。
  • 王維一首充滿禪理的詩,心煩的時候讀一讀,可以忘記所有的煩惱
    其實在任何時候都應該要堅持自我,無論有的時候生活是有多麼糟糕,那都還是要勇敢地堅持下去,特別是在心煩的時候更加要調節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更加優秀。煩惱的時候其實可以多去讀一讀古詩,其實有很多的古詩詞裡都充滿了禪理,如果真正讀了,從中感悟了一二,那都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 哲理的詩,每句話都有深意,每個人至少應該讀一次認真
    用同樣的方法萬紫千紅總是春可以得到東風面。這首詩很受歡迎,他已成為宋詩中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有一個美麗的意境,似乎就在你的指尖上,然而每一句話都充滿了詩情畫意,美如畫。這首朱熹的詩看起來很簡潔,但是很美,而且很容易閱讀,所以這樣的作品也值得仔細閱讀,他必須能夠感受到那種獨特的美,每一句話都像一幅畫一樣美麗,而連那是一幅淺色的風景畫。
  • 餘生遙遙,慢慢相遇 |「為你讀詩」
    著有詩集《睜著一隻眼睛睡覺》《我們生活的故事》《一片暴風雪》等。美好的生活,一定在路上《美好生活》的反面,是斯特蘭德的另一首詩《可怕的事已經發生》,講述詩中人在周圍的成年人的慫恿下 ,用攝影的方式再次重溫殺死自己的過程 。兩首詩,一首平和靜謐,一首悚然晦暗。
  • 五環邀你一同「讀一首詩」
    臨近期末,各種結課作業與考試的壓力是否讓你有些感覺到喘不過氣來?五環文學社邀請你讀一首詩,與所有心裡有詩或靈魂深處渴望詩的人一同分享感受。你是否對自幼學習的唐詩宋詞有獨特的感悟?崇拜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飄逸多情。你是否曾被濟慈「你就剛讓哀愁痛飲早晨的玫瑰」的唯美意蘊伴著做過甜美的夢?或許還有人在某一刻被聞一多先生「我的世界不在這尺方的牆內「這一句詩給驚醒,覺醒了不忘拼搏、矢志愛國的性情。
  • 一首絕美現代愛情詩,開篇兩句便直入人心,久讀不厭
    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講,印象最深的就是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提到這首愛情詩歌,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背出其中兩句「如何你遇見我,在我最美的時刻」,聽吧,單是這一句,便足以讓人暢想和陶醉。我想,如果你有幸讀過且讀懂全詩,那一定會深深地喜歡上這首美妙而溫暖的現代詩歌中所描繪的情境。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首詩歌的完整版吧。
  • 王安石早年最經典一首詩,每一句都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少年時代的王安石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而且還有著過大的人生志向,青年時代還主動提出去到地方上任職,無非是希望紮根於底層,可以去做一番事情,正是這樣的一種經歷,才使得王安石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也讓他的作品更具有震撼力,以這首《登飛來峰》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高遠,每一句都寫得很有韻味,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 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陶淵明《雜詩》十二首裡的第一首。雖然陶淵明的《雜詩》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但《雜詩十二首·其一》卻以樸素無華的語言,道出了人生中的一些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下面我們便來一起看看陶淵明的這首《雜詩十二首·其一》: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 古代最神奇的一首詩,只有20字卻有40種讀法,每種讀法都成一首詩
    迴文詩也被稱之為「愛情詩」,亦或者是「迴環詩」,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手法,也被稱之為回文體。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對迴文詩的 解釋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也就是說,迴文詩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