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唐詩宋詞」,中國人的話就多了,上至八十老人,下至三歲小兒,都能吟誦出幾首千百年前的佳作,唐朝的「大李杜」名氣最甚,「小李杜」也不甘落後;宋朝的「蘇辛」最是豪放,襯得李清照更加婉約動人。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
我們先來說說男人為何要順著讀:
《兩相思》宋·李禺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這首詩並不難,顯而易見是從一個男人的視角描繪的畫面,此人正深深思念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但他們相隔實在太遠,即使望穿秋水也沒有用,漫漫長夜,只有孤獨的油燈陪著他。短短56個字,把這個孤身在外的男人的心情描繪地淋漓盡致,讓讀者感同身受,它也被稱為《思妻詩》。
現在我們再把這首詩倒過來讀: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開篇第一句,就描繪出兒子思念父親、妻子思念丈夫的畫面,他們寄了無數封信給他,卻杳無音信,無奈的妻子把對丈夫的無限思念化在酒中,一杯又一杯地喝酒,卻愁更愁,無數的山水阻隔了他們,讓女子望眼欲穿。顯而易見,這是一首《思夫詩》,是已婚女子所作。
順著讀是《思妻詩》,倒著讀是《思夫詩》,56個字只是顛倒了順序,就讓詩的主角換了位置,構成完全不一樣的畫面,不禁讓人感慨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過作者李禺的名氣確實不太響亮,恐怕很多朋友是第一次知道他,但無論如何,能寫出這樣真情實感的詩,想必李禺也經歷過一番刻骨銘心的思念。
其實像《兩相思》這樣的奇詩還有很多首,它們的共同名字叫「迴文詩」,也被稱為「迴環詩」、「愛情詩」,正讀和倒讀皆成章句,乃中國文化中獨有的體裁,充分展現出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2大特點。當年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文學大家都醉心於寫「迴文詩」,以展現自己過人的才華。
毫不誇張地說,《兩相思》並不是「迴文詩」裡最牛的,它雖然奇,但還不能說「絕」,因為它只是「通體回文」,其實還有「環復回文」、「就句回文」等等形式,有一首叫《茶壺迴文詩》的,它可足足有40種讀法,無論你從哪個字讀起,無論順讀倒讀,它都能成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讀一讀。
各位讀者朋友們還知道什麼「迴文詩」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