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

2021-02-16 連雲港金仕堡健身會所朝陽東路店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最南端,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地處北緯約21°10』,東經99°55』至101°50』之間,屬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溼潤區。東西面與江城縣、普洱市相連;西北面與瀾滄縣為鄰;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鄰近泰國和越南,與泰國的直線距離僅200餘公裡。東距太平洋的北部灣400多公裡,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灣600餘公裡。邊界線長達966.3公裡,約等於雲南省邊境線總長的1/4。

「西雙」是傣語「12」的意思,「版納」是指比縣小一些的行政區域,「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個行政區」。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13-15日舉行,被譽為「東方狂歡節」。

西雙版納有中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氣候溫暖溼潤,樹木蔥蘢,蔓藤盤根錯節,不少珍禽異獸,如亞洲象,犀鳥,孔雀,黑冠長臂猿都生活在這片熱帶叢林裡。而西雙版納特有和稀有的植物中有望天樹、紅光樹、雲南肉豆蔻、四藪木、黃果木、胡桐、美登木、三尖杉等等。

地理環境

編輯

位置境域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的最南端,介於北緯21°08′~22°36′,東經99°56′~101°50′之間,與寮國、緬甸山水相連,和泰國、越南近鄰,土地面積近2萬平方公裡,國境線長達966公裡。

氣候特徵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年平均氣溫在18~22℃之間,年均溫20℃的等溫線相當於850米等高線。西雙版納最冷月均溫8.8~15.6℃,≥10℃的活動積溫5 062~8 000℃,海拔800米以下地區2013年活動積溫皆在7 500℃以上,長夏無冬,秋春相連且為期較短。西雙版納年日照時數1800~2 100小時,季節分配較均勻,其氣溫年較差不大,日較差則較大,如最冷月與最熱月溫差只有9.9℃,而日溫差最大可達27.3℃,這和我國大部分地區迥然不同。從西雙版納地貌垂直分異而言,800米以下為熱性氣候(熱帶),800~1500米為暖熱性氣候(南亞熱帶),1500米以上為暖溫性氣候(中亞熱帶)。州內史無雪跡,只是海拔較高處有輕霜,特大寒潮時有短時0℃左右的低溫,會對熱量敏感性的熱帶作物造成災害。

西雙版納有明顯的乾濕季之分,年降水量在1193.7~2 491.5毫米。其中盆地稍低,而山區略高。溼季降水佔2013年總量的82%~85%,7~8月份月降水量皆在250毫米以上,最少的2月份降水量只有20毫米。但是,乾季降水少卻霧濃露重,提高了乾季溼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了降水不足。

地形地貌

西雙版納地貌多為中低山和丘陵區,海拔800~1300米的低山區,佔西雙版納總面積的65.3%,構成西雙版納地貌格局的主體。次為海拔500~800米的低丘區域,佔西雙版納的19.4%。 1300~2 500米的中山區佔 10.6%。山間盆地與河谷區,只佔西雙版納的4.7%。西雙版納1平方公裡以上的盆地有49個,以勐遮-勐混盆地最大,面積為229平方公裡,其餘皆在100平方公裡以下,其中10~99平方公裡的盆地共有19個,總面積684.2平方公裡。

自然資源

編輯

礦產資源

西雙版納女孩

截至2005年西雙版納已查明有金屬、非金屬礦點131處。具有相當儲量的礦種有鐵、銅、鉛、稀土、錫、鎢、錳、硫鐵礦、石鹽、鉀鹽、煤、汞、銀、砷、金、化工灰巖、綠柱石等19種。

鐵礦儲量1.18億噸,分布在景洪市疆峰、惠民、大勐龍、曼養、勐臘縣新山、勐海縣西定、曼來、吉良等地。鹽礦儲量250億噸,含鹽層面積約548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勐臘縣東部勐伴、尚勇、磨歇等地。

煤礦儲量1450萬噸,主要分布在勐海縣大河溝、曼養、勐崗、勐往,景洪市勐養、普文、景訥和勐臘縣勐遠、尚勇等地。

銅礦儲量10530噸,主要分部在景洪市三達山、大勐龍,勐臘縣瑤區、易武、象明等地。

鉛鋅礦主要分布在勐海縣三棵樁、勐板、舊豪,景洪市勐嶺山,勐臘縣的鑄鍋河、易田、曼康等地。[5] 

地熱資源

西雙版納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佔雲南省第二位,僅次於騰衝,共有熱泉、礦泉149處。熱水泉多出露於瀾滄——勐遮——勐海主幹斷裂帶及景洪壩子。分布在景洪市的嘎灑有16處、小街至大勐龍5處;勐海縣的勐阿8處、勐往至蚌崗11處、勐滿5處;勐臘縣的勐捧、關累等地。水溫最低25度,最高達103度,流量0.1——3.9公升/每秒。鹽滷泉多分布在勐臘縣東部,密集於勐伴、尚勇、大荒壩、曼隆等地。含有豐富的鉀鹽與鹽,故稱「鹽泉」。[5

文化習俗

編輯

文學特徵

孽債 (2張)

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7] 

藝術特點

傣族的音樂悅耳動聽,除了為舞蹈伴奏外,常與詩歌相結合。雕刻、繪畫也具有鮮明的特點。[7] 

民族習俗

西雙版納傣族,是與水有緣的民族,稱為水的民族。民諺說「泡沫跟著波浪漂,傣家跟著流水走」、「水創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萬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中講到,開天闢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質造成了地球。

在傣族的《回塔五蘊》醫學論著中,把「巴他維塔都」(土)、「阿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約塔都」(風)解釋為人體的物質本源。水在其中起膠合作用,起生命源泉的作用。傣族認識到水不僅有飲用、洗滌、航運、灌溉、帶動水車等功能,還具有養育世間萬物的作用。傣族與水有割不斷的深情。

傣族法典中規定:「建勐要有千條河。」豐富水源,是傣族選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條件之一。

所有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傣族對水的依戀,還與風俗習慣和居住地氣候有關。傣族過新年節時,有浴佛、潑水、划龍舟等活動,都離不開水;亞熱帶的高溫,人們要一日幾浴;傣族開水田種稻,灌溉也要水。傣族的生活離不開水。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制的父權制小家庭。由於各地在社會發展階段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在西雙版納,解放前還保留著較多的對偶婚的殘餘,表現為家庭和婚姻關係不很穩定,結婚、離婚比較自由。但由於家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關係他們對家族和村社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需要家族長和村社頭人的同意。男女雙方戀愛成熟,男方即請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親。這時,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發言,由家族長和本村社頭人答話,詢問「上門」年限和如何宴請親友等,經族長頭人認可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如約到女家勞動數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時,由村社分給「份地」。假若雙方意見不合,徵得頭人同意,互遞一對蠟條就算辦了離婚手續;如果男方離家數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紀多大,也要辦離婚手續,即以蠟條一對放在死者棺上,將館材送至樓口,即表示與死者離異。

傣族民居──竹樓,是中國現存最典型的幹欄式建築,造型古雅別致,住在裡面清涼舒爽。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表示勇敢、美觀,亦能吸引異性的愛慕。[8] 

民間工藝

傣族通巴與花包

傣族通巴與花包

通巴、即挎包。傣族通巴,以各色毛線、棉線為原料織制。包長30餘釐米,寬20餘釐米。包正面、側面、後面。或織花卉鳥獸、或織幾何圖形,包底部綴有彩穗。

民族服裝

美觀、素雅簡潔的傣族女裝;繡有各色圖案、鑲有銀飾品的哈尼族、基諾族男裝;古樸的拉祜族、布朗族女裝。州民族工藝品廠,根據遊客的需求,開發了夫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和基諾族服裝生產,以傳統布料與現代布料相結合;傳統款式、色澤、飾品和現代款式、飾品相結合,設計縫製出民族特色鮮明的民族服裝進入市場。[9] 

木板畫

以木質細膩、色澤鮮明的木材和優質的層板為原料,採用繪樣、鋸裁、

木板畫

拼帖等方法,將反映西雙版納少數民族衣著服飾、生活習俗、民居建築、自然風光的雕刻藝術品,拼帖在成板框內,精心打磨、修飾而成。

木雕、根雕

傳統木雕,多為木刻佛像、神牛、金象,主要用於拜佛。進入80年代以後,木雕隨之出現。主要木雕產品,是木象、木獅、木牛、木馬、人像、變形人、木手鐲、木項圈等。[9] 

黑陶

1991年5月,勐海縣鄉鎮企業局為滿足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在景真八角亭所在地興建工藝美陶廠生產黑陶。1992年開始出壇、罐、壺、瓶、菸具、茶具、陶馬、陶牛等63個系列產品。

銀飾品與蝴蝶裝飾製品

傳統銀飾品,主要有釵、耳環、項圈、手鐲、臂環、胸飾、腳鐲、戒指、腰帶等。[9] 

佛教建築

小乘佛教傳入雲南省西雙版納,成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佛寺建築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還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眾生活的中心場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地,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聖殿,佛教建築藝術也成了傣族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西雙版納傣族佛寺建築,以重簷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東,屋頂坡面由三層相疊而成,中堂較高,南北兩側遞減,交錯起落。屋頂使用長方形片瓦,瓦尾鉤在平形的竹製橫椽之上。屋頂正脊及簷面之間的戧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種瓦飾。[10] 

少數民族節日

傣族:「桑勘比邁」節:即潑水節,公曆4月13日至15日。舉辦盛大佛事活動,此外還有丟包、划龍舟、放高升

潑水節

、堆沙、鬥雞等活動。節日高潮是潑水,所謂「溼透全身,幸福終 生」。[11] 

哈尼族:「嘎湯帕」節:(思念祖先、棄舊迎新的意思),公曆1月2日至4日。人們舂餈粑,祭家神、辦酒席。男女青年邀約上山採野花、摘野果。男人無論老少都打陀螺。[11] 

拉祜族:「拉祜族」節:時間與漢族春節相同。主要食品是舂糯米粑粑。初一早晨去山泉搶新水。初一至初三稱為女人年,由男人招待客人,操持家務,初十四至十六為男人年,男人可以上山打獵,縱酒歡歌,節日主要活動是跳蘆笙舞。[11] 

布朗族:「豪瓦薩」節:即關門節,公曆7月中旬。家族成員向家族長舉行「松瑪」(懺悔)儀式,祈求來年平安無事,消災免難。[11] 

基諾族:「物懋克」節(過年):公曆2月6日至8日,敲響大鼓,舉行剽牛、備耕、打鐵、鐵匠收徙傳藝等儀式。

瑤族:盤王節:也稱「跳盤王」或「還盤王願」,「盤王」即「盤瓠」,它是瑤族的祖先和圖騰的象徵。[12] 

少數民族禁忌

不能撫摸「小和尚」的頭部

西雙版納小乘教規定男人一生中要過一段脫離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會生活中凡遇到難事,才能解除苦難,從降生到成人後才會有社會地位。凡是男孩在七、八歲時都要時佛寺裡當一段時期的和尚,稱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裡生活要自理,要勞動,還要學習佛教經書,進行嚴格的修身教育。兩三年後可以"還俗",還俗衙的男子才可以結婚成家。若未當過"和尚"的男人,被視為生人或野人,在社會中沒有地位被人看不起。在寺院修身時,不準與女人談笑,不準外人撫摸小和尚的頭,(這和漢族喜愛兒童撫摸頭完全相反),若被外人(特別是女性)摸過頭,被視為仇人。"小和尚""修身"時間一切作廢,必須從頭開始。所以,外來遊客,若到寺院參觀千萬記住此習俗。

臥室禁忌

傣家住宅,都習慣住在樓上,而樓上臥室只有一塊隔板與客廳相分,臥室中沒有隔板分成小間,幾代人都住在裡面,是用蚊帳分開,中間有一定間隔,分門進出。臥室是不容外人窺看的,過去的習俗規定,若主人發現外人窺看主人的臥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門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遊客無論到傣家參觀或做客,千萬不要因神秘感而窺看主人的臥室,雖然現在打破了過去的俗規,但窺看傣家臥室始終是不受歡迎的。

客廳禁忌

傣家樓上客廳中有三根柱子,兩根是臥室與客廳並排分開的,一根是火塘旁邊的。臥室中的兩根,靠外的一根叫"吉祥柱"可以靠著休息,靠裡的一根是人死後用的,稱為"升天柱",家中的人死了,家人把死去的人靠在這根柱子上(不分男女)沐浴、穿衣、裹屍體,等候火葬。火塘邊的一根是絕對不許靠的,那是傣家的"頂天柱",若靠了柱子意味著不尊重主人。

上竹樓須知

進佛寺必須脫鞋。進門後要按照輩份大小、資歷深淺,依次而坐;傣族認為門檻是人、鬼必經之道;不能用凳子作枕頭,因為凳子只供人坐;不能用腳跨過火塘,不能隨意移動火塘裡支鍋用的鐵"三角架";在街上買菜時,不能用腳指菜來討價還價;不能踩和尚的影子,更不能摸他們的頭。傣族認為"頭"是人的首領;上樓腳步要輕,晚上不能吹口哨;大庭廣眾面前不能說別人的壞話;婦女產後不滿月不能到別人家去玩;家中有喪事,未出喪不準到任何人家去。[13] 

哈尼族風俗禁忌

在哈尼山寨,有親朋好友或賓客來訪,家裡大小主人會主動出門熱情相迎,並幫助客人取下挎包等東西。當客人坐定後,如果遞給你滿滿一杯或一碗灑,表示受到歡迎。如果第一次給客人倒滿茶水,就意味著他不受歡迎;如果第一次只給客人倒半杯或半碗灑,顯得主人很小氣。主人在給客人倒灑時,自己也必須倒上一杯,並先喝一口。好客的哈尼人還會拿出苞谷、瓜子、煙等招待客人。主人家定會殺一隻雞,加上鹽、辣子、等佐料煮一鍋雞肉稀飯。雞肉稀飯是哈尼人待客餐桌上的必備佳餚。吃稀飯時有許多規矩。入席後,主人把雞頭、雞肝敬給客人,雞腿給客人中的小孩。表明主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客人告辭時,主人會包一些茶葉、草煙等給客人。包中必定有幾個熟雞蛋,這是主人對客人的祝福。同時,主人給客人的禮物一定要用芭蕉葉、黑棉線包紮,這象徵主客間深厚的友情。

彝族風俗禁忌

忌戲耍動頭;眾人面前說髒話;彝族家有病人時忌說死傷之類的話;忌說「殺年豬」,而要說「抓年豬」或「拿年豬」;忌對嬰兒用「胖」、「漂亮」、「重」之類的讚詞;忌夜間吹哨;忌拿靈長動物(熊、狗、猴、貓等)肉進屋,也忌食其肉;不論男女,忌跨火塘;禁婦女跨越男人;忌婚喪嫁娶日宰殺山羊;忌以苦蒿杆做筷子及打人;忌從客位方燒蕎粑;火燒蕎麥粑從炎塘裡拿出時,忌馬上翻動及用棍棒穿通;禁食馬、騾、狗、猴、烏鴉、蛇、蛙肉;忌作客不留肉;忌將飯端給主人;忌把鋤頭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內將鋤或斧子找於肩上;有孕之婦忌給新娘梳頭,也忌給新娘縫嫁裝。[14] 

旅遊景點

編輯

野象谷圖片 (1張)

原始森林公園

原始森林公園,是西雙版納最大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點之一,公園融匯了獨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情。

勐侖植物園

西雙版納勐侖植物園全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坐落在勐臘縣勐侖鎮。植物園被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環繞著狀如葫蘆形。

植物園中設有植物標本館,珍稀瀕危植物種資源庫和物技術實驗室,已成為中國熱帶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研究中心。

野象谷

西雙版納野象谷位於景洪以北的勐養自然保護區內,地處東西兩片林區結合部的河谷。

傣族園

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建成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橄欖壩

欖壩,在泰語中叫做「勐罕」,「罕」的意思是捲起來。

勐臘望天樹

勐臘補蚌望天樹空中走廓距景洪190多公裡,距離勐臘縣城18公裡。

民族風情園

民族風情園位於景洪市城南、風景秀麗的流沙河畔,佔地面積66.7萬平方米。

合併圖冊 (2張)

熱帶花卉園

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建於1997年,佔地面積1200畝,其前身為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的熱作標本園。

曼聽公園

曼聽公園在允景洪城內的曼聽寨邊,千年以前是西雙版納如片領的御花園,傣語稱其為"春歡"(魂園)。隨著荒地開墾為花果園,來這兒居住的人增多,而成為如今的曼聽寨。公園佔地400餘畝,建有一座紀念周恩來總理1961年到曼聽寨參加潑水節的紀念銅像。

基諾山寨

基諾民俗山寨位於野象谷至勐侖植物園之間的基諾鄉巴坡村,位於景洪市東部,距景洪市28公裡,西距勐養鎮70公裡,是基諾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諾族是國家承認的56個單一民族的最後一個。人口較少,大多居住在此地。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於勐海縣西邊約20千米處,距離景洪70餘千米的勐遮區景真鄉的小團山上。八角亭是仿照佛祖釋迦牟尼的金帽式樣而設計的,始建於1701年。[15] 

民族博物館

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位於景洪市瀾滄江東岸依山臨江、環境優美的南聯山半山坡,宏偉的建築群面朝景洪城,三面被蔥蘢的天然林、橡膠林環抱。博物館佔地150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總投資概算1.55億元。

特產美食

編輯

地區特產

茶葉

在勐海有一株1700餘年樹齡的古茶樹。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版納境內。早在明清時期,普洱茶就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並經古道遠銷中亞及西亞地區。[16] 

咖啡

小粒咖啡是西雙版納的重要的咖啡品種,濃鬱的香醇之中,有一種特有的回甜,是熱帶非洲出產的咖啡所不能比擬的。[16] 

熱帶水果

版納的熱帶水果種類繁多,常年水果不斷。有香蕉、菠蘿、芒果、酸梅、酸角、柚子、楊桃、番荔枝、菠蘿蜜、荔枝、桂圓、椰子、羊奶果、酸多依、木瓜、山竹、甜角、橄欖和西番蓮等。

藥材

版納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眾多奇異的藥材。「活血聖藥」血竭就是其中的一種。血竭又稱「麒麟竭」,主要醫治跌打、損傷、血瘀疼痛、風溼麻木、婦科雜症等疾病,同時也是配製藥品「七釐散」的主要原料。[16] 

南藥

西雙版納有南藥的異種、緣種生長,蘊藏著豐富的藥物資源,生長著縮砂蜜、安息香、雲南蘿芙木、千年健、蔓京子、使君子、重樓、琥珀等幾十種藥材。

砂仁,是西雙版納生產的主要南藥。這種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實,具有行氣、健胃、消食等效用。

爪哇白豆蔻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有消食健胃作用,主治吐逆反胃、腹帳、嘔吐。西雙版納從70年代引種成功,每株每年可分生植株15株左右,自然結實率一般為20%~40%,最高可達70%,在自然狀態下,每公頃可產225千克。西雙版納已廣種植200多公頃,部分白豆蔻已開花結實,現有產量約3000千克左右。引種面積,位居全國榜首。

蘿芙木,西雙版納傣語稱為「麻三端」,原有野生種。蘿芙木根有鎮靜、降血壓、活血鎮痛作用。用下於治療高血壓、眩暈、失眠等症,是提取「利血平」「和壽比南山」的原料。西雙版納雖有野生蘿芙木,但藏量有限。因此,醫科院藥植所於60年代開始引種催葉蘿芙木,中國蘿芙木、印度蘿芙木等十多種蘿芙木屬植物。引種成功的催蘿芙木中利血平含量高達0.1%,位居國內引種地之首,已用於製成「降壓靈」投放市場,首批出口阿爾巴尼亞。

版納地毯

是中國羊毛手工編織地毯中具有獨特地方民族風格的一種。版納地毯選用本省所產優質羊毛作原料,精心紡織而成。

野生蜂蜜

西雙版納的原始自然環境成就了版納山系列產品「品質天成、綠色健康」的生態特徵。

特色食品

西雙版納的民族風味食品獨具特色,傣族風味自成體系,基本的烹飪方法是烤、炸、蒸、剁、醃,很少炒菜;味道特點是:香、脆、酸、辣、鮮。[17] 

香茅草烤魚[17] 香茅草包蒸雞酸筍煮魚(雞)[18] 炸牛皮酸筍煮雞菠蘿紫米飯黃螞蟻蛋酸筍煮螺螄油炸青苔醃牛筋醃牛筋
  醃牛筋雞肉稀飯包燒鮮魷卵石鮮魚湯
文化習俗

編輯

文學特徵

孽債 (2張)

傣族的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早在 一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在貝葉、綿紙上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小說、詩歌等,僅用傣文寫的長詩就有550餘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 《葫蘆信》等是其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戲劇等,深受群眾的喜愛。傣族的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動作為多類比和美化動物的舉止,如流行廣泛 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7] 

藝術特點

傣族的音樂悅耳動聽,除了為舞蹈伴奏外,常與詩歌相結合。雕刻、繪畫也具有鮮明的特點。[7] 

民族習俗

西雙版納傣族,是與水有緣的民族,稱為水的民族。民諺說「泡沫跟著波浪漂,傣家跟著流水走」、「水創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萬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中講到,開天闢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質造成了地球。

在傣族的《回塔五蘊》醫學論著中,把「巴他維塔都」(土)、「阿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約塔都」(風)解釋為人體的物質本源。水在其中起膠合作用,起生命源泉的作用。傣族認識到水不僅有飲用、洗滌、航運、灌溉、帶動水車等功能,還具有養育世間萬物的作用。傣族與水有割不斷的深情。

傣族法典中規定:「建勐要有千條河。」豐富水源,是傣族選址建寨定居的重要條件之一。

所有傣族村寨都傍水而建。傣族對水的依戀,還與風俗習慣和居住地氣候有關。傣族過新年節時,有浴佛、潑水、划龍舟等活動,都離不開水;亞熱帶的高溫,人們要一日幾浴;傣族開水田種稻,灌溉也要水。傣族的生活離不開水。

傣族家庭的基本形態,是一夫一妻制的父權制小家庭。由於各地在社會發展階段上有所不同,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態上也有差異。在西雙版納,解放前還保留著較多的對偶婚的殘餘,表現為家庭和婚姻關係不很穩定,結婚、離婚比較自由。但由於家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關係他們對家族和村社所應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因此需要家族長和村社頭人的同意。男女雙方戀愛成熟,男方即請自己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親。這時,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發言,由家族長和本村社頭人答話,詢問「上門」年限和如何宴請親友等,經族長頭人認可即可結婚。婚後男方必須如約到女家勞動數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時,由村社分給「份地」。假若雙方意見不合,徵得頭人同意,互遞一對蠟條就算辦了離婚手續;如果男方離家數月沒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紀多大,也要辦離婚手續,即以蠟條一對放在死者棺上,將館材送至樓口,即表示與死者離異。

傣族民居──竹樓,是中國現存最典型的幹欄式建築,造型古雅別致,住在裡面清涼舒爽。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表示勇敢、美觀,亦能吸引異性的愛慕。[8] 

民間工藝

傣族通巴與花包

傣族通巴與花包

通巴、即挎包。傣族通巴,以各色毛線、棉線為原料織制。包長30餘釐米,寬20餘釐米。包正面、側面、後面。或織花卉鳥獸、或織幾何圖形,包底部綴有彩穗。

民族服裝

美觀、素雅簡潔的傣族女裝;繡有各色圖案、鑲有銀飾品的哈尼族、基諾族男裝;古樸的拉祜族、布朗族女裝。州民族工藝品廠,根據遊客的需求,開發了夫族、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和基諾族服裝生產,以傳統布料與現代布料相結合;傳統款式、色澤、飾品和現代款式、飾品相結合,設計縫製出民族特色鮮明的民族服裝進入市場。[9] 

木板畫

以木質細膩、色澤鮮明的木材和優質的層板為原料,採用繪樣、鋸裁、

木板畫

拼帖等方法,將反映西雙版納少數民族衣著服飾、生活習俗、民居建築、自然風光的雕刻藝術品,拼帖在成板框內,精心打磨、修飾而成。

木雕、根雕

傳統木雕,多為木刻佛像、神牛、金象,主要用於拜佛。進入80年代以後,木雕隨之出現。主要木雕產品,是木象、木獅、木牛、木馬、人像、變形人、木手鐲、木項圈等。[9] 

黑陶

1991年5月,勐海縣鄉鎮企業局為滿足旅遊業發展的需要,在景真八角亭所在地興建工藝美陶廠生產黑陶。1992年開始出壇、罐、壺、瓶、菸具、茶具、陶馬、陶牛等63個系列產品。

銀飾品與蝴蝶裝飾製品

傳統銀飾品,主要有釵、耳環、項圈、手鐲、臂環、胸飾、腳鐲、戒指、腰帶等。[9] 

佛教建築

小乘佛教傳入雲南省西雙版納,成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佛寺建築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寨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還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眾生活的中心場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地,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聖殿,佛教建築藝術也成了傣族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西雙版納傣族佛寺建築,以重簷多坡面平瓦建築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東,屋頂坡面由三層相疊而成,中堂較高,南北兩側遞減,交錯起落。屋頂使用長方形片瓦,瓦尾鉤在平形的竹製橫椽之上。屋頂正脊及簷面之間的戧脊,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種瓦飾。[10] 

少數民族節日

傣族:「桑勘比邁」節:即潑水節,公曆4月13日至15日。舉辦盛大佛事活動,此外還有丟包、划龍舟、放高升

潑水節

、堆沙、鬥雞等活動。節日高潮是潑水,所謂「溼透全身,幸福終 生」。[11] 

哈尼族:「嘎湯帕」節:(思念祖先、棄舊迎新的意思),公曆1月2日至4日。人們舂餈粑,祭家神、辦酒席。男女青年邀約上山採野花、摘野果。男人無論老少都打陀螺。[11] 

拉祜族:「拉祜族」節:時間與漢族春節相同。主要食品是舂糯米粑粑。初一早晨去山泉搶新水。初一至初三稱為女人年,由男人招待客人,操持家務,初十四至十六為男人年,男人可以上山打獵,縱酒歡歌,節日主要活動是跳蘆笙舞。[11] 

布朗族:「豪瓦薩」節:即關門節,公曆7月中旬。家族成員向家族長舉行「松瑪」(懺悔)儀式,祈求來年平安無事,消災免難。[11] 

基諾族:「物懋克」節(過年):公曆2月6日至8日,敲響大鼓,舉行剽牛、備耕、打鐵、鐵匠收徙傳藝等儀式。

瑤族:盤王節:也稱「跳盤王」或「還盤王願」,「盤王」即「盤瓠」,它是瑤族的祖先和圖騰的象徵。[12] 

少數民族禁忌

不能撫摸「小和尚」的頭部

西雙版納小乘教規定男人一生中要過一段脫離家庭的宗教生活,在社會生活中凡遇到難事,才能解除苦難,從降生到成人後才會有社會地位。凡是男孩在七、八歲時都要時佛寺裡當一段時期的和尚,稱為"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裡生活要自理,要勞動,還要學習佛教經書,進行嚴格的修身教育。兩三年後可以"還俗",還俗衙的男子才可以結婚成家。若未當過"和尚"的男人,被視為生人或野人,在社會中沒有地位被人看不起。在寺院修身時,不準與女人談笑,不準外人撫摸小和尚的頭,(這和漢族喜愛兒童撫摸頭完全相反),若被外人(特別是女性)摸過頭,被視為仇人。"小和尚""修身"時間一切作廢,必須從頭開始。所以,外來遊客,若到寺院參觀千萬記住此習俗。

臥室禁忌

傣家住宅,都習慣住在樓上,而樓上臥室只有一塊隔板與客廳相分,臥室中沒有隔板分成小間,幾代人都住在裡面,是用蚊帳分開,中間有一定間隔,分門進出。臥室是不容外人窺看的,過去的習俗規定,若主人發現外人窺看主人的臥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門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因此,遊客無論到傣家參觀或做客,千萬不要因神秘感而窺看主人的臥室,雖然現在打破了過去的俗規,但窺看傣家臥室始終是不受歡迎的。

客廳禁忌

傣家樓上客廳中有三根柱子,兩根是臥室與客廳並排分開的,一根是火塘旁邊的。臥室中的兩根,靠外的一根叫"吉祥柱"可以靠著休息,靠裡的一根是人死後用的,稱為"升天柱",家中的人死了,家人把死去的人靠在這根柱子上(不分男女)沐浴、穿衣、裹屍體,等候火葬。火塘邊的一根是絕對不許靠的,那是傣家的"頂天柱",若靠了柱子意味著不尊重主人。

上竹樓須知

進佛寺必須脫鞋。進門後要按照輩份大小、資歷深淺,依次而坐;傣族認為門檻是人、鬼必經之道;不能用凳子作枕頭,因為凳子只供人坐;不能用腳跨過火塘,不能隨意移動火塘裡支鍋用的鐵"三角架";在街上買菜時,不能用腳指菜來討價還價;不能踩和尚的影子,更不能摸他們的頭。傣族認為"頭"是人的首領;上樓腳步要輕,晚上不能吹口哨;大庭廣眾面前不能說別人的壞話;婦女產後不滿月不能到別人家去玩;家中有喪事,未出喪不準到任何人家去。[13] 

哈尼族風俗禁忌

在哈尼山寨,有親朋好友或賓客來訪,家裡大小主人會主動出門熱情相迎,並幫助客人取下挎包等東西。當客人坐定後,如果遞給你滿滿一杯或一碗灑,表示受到歡迎。如果第一次給客人倒滿茶水,就意味著他不受歡迎;如果第一次只給客人倒半杯或半碗灑,顯得主人很小氣。主人在給客人倒灑時,自己也必須倒上一杯,並先喝一口。好客的哈尼人還會拿出苞谷、瓜子、煙等招待客人。主人家定會殺一隻雞,加上鹽、辣子、等佐料煮一鍋雞肉稀飯。雞肉稀飯是哈尼人待客餐桌上的必備佳餚。吃稀飯時有許多規矩。入席後,主人把雞頭、雞肝敬給客人,雞腿給客人中的小孩。表明主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客人告辭時,主人會包一些茶葉、草煙等給客人。包中必定有幾個熟雞蛋,這是主人對客人的祝福。同時,主人給客人的禮物一定要用芭蕉葉、黑棉線包紮,這象徵主客間深厚的友情。

彝族風俗禁忌

忌戲耍動頭;眾人面前說髒話;彝族家有病人時忌說死傷之類的話;忌說「殺年豬」,而要說「抓年豬」或「拿年豬」;忌對嬰兒用「胖」、「漂亮」、「重」之類的讚詞;忌夜間吹哨;忌拿靈長動物(熊、狗、猴、貓等)肉進屋,也忌食其肉;不論男女,忌跨火塘;禁婦女跨越男人;忌婚喪嫁娶日宰殺山羊;忌以苦蒿杆做筷子及打人;忌從客位方燒蕎粑;火燒蕎麥粑從炎塘裡拿出時,忌馬上翻動及用棍棒穿通;禁食馬、騾、狗、猴、烏鴉、蛇、蛙肉;忌作客不留肉;忌將飯端給主人;忌把鋤頭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內將鋤或斧子找於肩上;有孕之婦忌給新娘梳頭,也忌給新娘縫嫁裝。[14] 

旅遊景點

編輯

野象谷圖片 (1張)

原始森林公園

原始森林公園,是西雙版納最大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點之一,公園融匯了獨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風光和迷人的民族風情。

勐侖植物園

西雙版納勐侖植物園全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坐落在勐臘縣勐侖鎮。植物園被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環繞著狀如葫蘆形。

植物園中設有植物標本館,珍稀瀕危植物種資源庫和物技術實驗室,已成為中國熱帶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重要研究中心。

野象谷

西雙版納野象谷位於景洪以北的勐養自然保護區內,地處東西兩片林區結合部的河谷。

傣族園

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中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建成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橄欖壩

欖壩,在泰語中叫做「勐罕」,「罕」的意思是捲起來。

勐臘望天樹

勐臘補蚌望天樹空中走廓距景洪190多公裡,距離勐臘縣城18公裡。

民族風情園

民族風情園位於景洪市城南、風景秀麗的流沙河畔,佔地面積66.7萬平方米。

合併圖冊 (2張)

熱帶花卉園

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建於1997年,佔地面積1200畝,其前身為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的熱作標本園。

曼聽公園

曼聽公園在允景洪城內的曼聽寨邊,千年以前是西雙版納如片領的御花園,傣語稱其為"春歡"(魂園)。隨著荒地開墾為花果園,來這兒居住的人增多,而成為如今的曼聽寨。公園佔地400餘畝,建有一座紀念周恩來總理1961年到曼聽寨參加潑水節的紀念銅像。

基諾山寨

基諾民俗山寨位於野象谷至勐侖植物園之間的基諾鄉巴坡村,位於景洪市東部,距景洪市28公裡,西距勐養鎮70公裡,是基諾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基諾族是國家承認的56個單一民族的最後一個。人口較少,大多居住在此地。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位於勐海縣西邊約20千米處,距離景洪70餘千米的勐遮區景真鄉的小團山上。八角亭是仿照佛祖釋迦牟尼的金帽式樣而設計的,始建於1701年。[15] 

民族博物館

西雙版納民族博物館位於景洪市瀾滄江東岸依山臨江、環境優美的南聯山半山坡,宏偉的建築群面朝景洪城,三面被蔥蘢的天然林、橡膠林環抱。博物館佔地150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總投資概算1.55億元。

特產美食

編輯

地區特產

茶葉

在勐海有一株1700餘年樹齡的古茶樹。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版納境內。早在明清時期,普洱茶就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馬古道上的重要商品,並經古道遠銷中亞及西亞地區。[16] 

咖啡

小粒咖啡是西雙版納的重要的咖啡品種,濃鬱的香醇之中,有一種特有的回甜,是熱帶非洲出產的咖啡所不能比擬的。[16] 

熱帶水果

版納的熱帶水果種類繁多,常年水果不斷。有香蕉、菠蘿、芒果、酸梅、酸角、柚子、楊桃、番荔枝、菠蘿蜜、荔枝、桂圓、椰子、羊奶果、酸多依、木瓜、山竹、甜角、橄欖和西番蓮等。

藥材

版納的熱帶雨林中生長著眾多奇異的藥材。「活血聖藥」血竭就是其中的一種。血竭又稱「麒麟竭」,主要醫治跌打、損傷、血瘀疼痛、風溼麻木、婦科雜症等疾病,同時也是配製藥品「七釐散」的主要原料。[16] 

南藥

西雙版納有南藥的異種、緣種生長,蘊藏著豐富的藥物資源,生長著縮砂蜜、安息香、雲南蘿芙木、千年健、蔓京子、使君子、重樓、琥珀等幾十種藥材。

砂仁,是西雙版納生產的主要南藥。這種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實,具有行氣、健胃、消食等效用。

爪哇白豆蔻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有消食健胃作用,主治吐逆反胃、腹帳、嘔吐。西雙版納從70年代引種成功,每株每年可分生植株15株左右,自然結實率一般為20%~40%,最高可達70%,在自然狀態下,每公頃可產225千克。西雙版納已廣種植200多公頃,部分白豆蔻已開花結實,現有產量約3000千克左右。引種面積,位居全國榜首。

蘿芙木,西雙版納傣語稱為「麻三端」,原有野生種。蘿芙木根有鎮靜、降血壓、活血鎮痛作用。用下於治療高血壓、眩暈、失眠等症,是提取「利血平」「和壽比南山」的原料。西雙版納雖有野生蘿芙木,但藏量有限。因此,醫科院藥植所於60年代開始引種催葉蘿芙木,中國蘿芙木、印度蘿芙木等十多種蘿芙木屬植物。引種成功的催蘿芙木中利血平含量高達0.1%,位居國內引種地之首,已用於製成「降壓靈」投放市場,首批出口阿爾巴尼亞。

版納地毯

是中國羊毛手工編織地毯中具有獨特地方民族風格的一種。版納地毯選用本省所產優質羊毛作原料,精心紡織而成。

野生蜂蜜

西雙版納的原始自然環境成就了版納山系列產品「品質天成、綠色健康」的生態特徵。

特色食品

西雙版納的民族風味食品獨具特色,傣族風味自成體系,基本的烹飪方法是烤、炸、蒸、剁、醃,很少炒菜;味道特點是:香、脆、酸、辣、鮮。[17] 

香茅草烤魚[17] 香茅草包蒸雞酸筍煮魚(雞)[18] 炸牛皮酸筍煮雞菠蘿紫米飯黃螞蟻蛋酸筍煮螺螄油炸青苔醃牛筋醃牛筋
  醃牛筋雞肉稀飯包燒鮮魷卵石鮮魚湯
友好城市

編輯

城市榮譽

編輯

中國避寒旅遊城市[19] 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藥王國中國最美十大森林之一[20] 

相關焦點

  • 西雙版納石化集團與海倫投資(西雙版納)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10日下午,西雙版納石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海倫投資(西雙版納)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雙方正式開啟戰略合作。西雙版納石化集團董事長柳天偉指出,西雙版納石化集團和海倫投資(西雙版納)有限公司雙方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平等協商、著眼未來、共同發展、共享共贏的原則,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 西雙版納6天5晚旅遊攻略,西雙版納六日遊費用多少?
    神秘富饒的西雙版納,有無數的理由吸引我們前往,這裡冬季氣溫適宜,這裡有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有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夏季有新鮮又便宜的熱帶水果、還有各種珍稀神奇的動植物,冬季去雲南旅行,不要錯過阿夏分享的這篇攻略。微博找「阿夏安心遊」有更多雲南旅遊攻略。
  • 西雙版納親子自助遊攻略,西雙版納旅遊攻略及花費
    西雙版納是個親子遊的好地方,5天4夜,疫情好轉之後說走就走的第一站是:西雙版納!5天4夜感覺強度和線路都非常親子!雲南除了西雙版納之外還有很多的地方適合旅行,雲南景點之間的距離是比較遠的,自由行很不方便,所以選擇定製遊出行,是最合適的方式,不僅路線和你想去的景點都能按照你的喜好來幫你規劃,吃住行和景點門票都不用自己操心,是很自由省心的方式了!雲途阿詩瑪是雲南旅遊高級定製師。
  • 12月去西雙版納有什麼注意事項?西雙版納自由行旅遊攻略5天推薦
    安全更加有保障哦12月去西雙版納有什麼注意事項?西雙版納自由行旅遊攻略5天推薦三、西雙版納旅遊雲南攻略行程Day1:抵達西雙版納→住告莊Day2:野象谷風景區→象餐→傣族園景區→住告莊Day3:勐泐大佛寺→特色餐簸箕宴→曼聽公園→住江畔酒店Day4:
  • 西雙版納 親子 3日線路
    西雙版納 親子 3日線路三天兩夜帶著孩子去西雙版納做一回熱帶雨林探險家,去野象谷與憨萌的大象來一次近距離接觸,去傣族園將潑水狂歡進行到底,去植物園科普博學看奇花異草......收下這份攻略,去探索奇妙的西雙版納吧!
  • 跟我走吧,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景洪市北部,距未來高鐵客運站直線距離約3公裡,距老城區直線距離約5公裡,醇熟交通,盡享便捷生活。l 2021泛亞高鐵通車:泛亞高鐵目前途經西雙版納的泛亞高鐵玉磨段已經全線開工,預計2021年12月底通車。總體建成後,可從西雙版納坐高鐵,途經寮國、泰國、馬來西亞,直達新加坡。
  • 西建房〔2020〕280號 西雙版納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西雙版納頤...
    西建房〔2020〕280號西雙版納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西雙版納頤樂園置業有限公司閱藍山二期II項目商品房預售許可的批覆西雙版納頤樂園置業有限公司:你公司報來的閱藍山二期II項目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資料收悉。
  • 大理/麗江/西雙版納旅遊攻略
    大理、麗江、西雙版納,你選擇哪個呢1.西雙版納(民族風情)預算:2640元/人=1180元/人(含4晚住宿+4個正餐+行程中30座車+行程中景點門票)+機票1460元/人Day1 北京-西雙版納 (15:05大興機場-18:55西雙版納機場)+ 告莊夜市(自由活動)
  • 西雙版納經典5日線路
    西雙版納經典5日線路第一次來西雙版納?讓你不出國門就可以體驗的異域風光,這裡的風景不僅獨特,人文景觀是十分罕見,沒有濃厚的商業化氣息,只有藍天,白雲,綠樹和純粹的自然之美。適合人群:所有人群  適合月份:四季皆宜D1景洪: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 > 告莊西雙景 > 曼聽公園 > 江邊夜市day1: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告莊西雙景——曼聽公園——江邊夜市 第一站: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2-4h)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是全州離景洪城最近的一塊原始森林來到這裡主要看三個站:①第一站是孔雀山莊附近的孔雀放飛
  • 西雙版納 | 去熱帶花花世界一起搖擺!
    如果要感受熱帶風光和少數民族風情,我想西雙版納是不錯的選擇。五月的西雙版納,開滿了熱鬧的鳳凰花,明豔豔的,仿佛要一舉燒到天邊去。西雙版納的景點,有這樣的特色:一是景點比較分散,不少景點單獨去要兩三個小時車程。二是景區的門票費都不便宜,比如野象谷的門票135,望天樹景區門票75。第一天我們就一邊玩一邊休息,先在景洪市區內好好逛一逛。
  • 西雙版納旅遊攻略指南
    對如今喜歡旅遊的人來說,都喜歡到一些很有意義,並且有著獨特風情的地區,西雙版納就成為了很多人比較嚮往的地方,不僅擁有著少數民族的風情,還有著熱帶雨林的自然景觀,深受很多遊客的喜歡。除了擁有著很不錯的地理優勢以外,它每年在4月份舉行的傣族潑水節,也能夠吸引更多人們前去參加。
  • 我叫西雙版納,請聽我說...
    「西雙」是傣語「12」的意思,「版納」是指比縣小一些的行政區域,「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個行政區」。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13-15日舉行,被譽為「東方狂歡節」。
  • 雲南第一大美女被曝光,竟然在西雙版納?
    「西雙」是傣語「12」的意思,「版納」是指比縣小一些的行政區域,「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個行政區」。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13-15日舉行,被譽為「東方狂歡節」。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將螞蟻屍體背在背上獵蝽、雌雄雙態的絡新婦、和蜘蛛長得一樣的蟻蛛、喜歡埋藏種子的姬鼠……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神秘和獨特。
  • 西雙版納的櫻花開了,太!美!了
    櫻花盛開時,西雙版納的冬季正式臨近了,是最冷的季節。各地一路的櫻花綻放,多想在冬季多觀賞美景,看鳥語歡歌,一路的芬芳,自然美的一切陶醉心間。 西雙版納的景邁,西定,勐板都是山區鄉的特點,他們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錦繡出了鄉村鄉大世界。天下遊客可觀賞一路的櫻花歡喜,又可看到雲海奇觀世界。
  • 西雙版納五天四晚旅遊攻略,西雙版納5天自由行攻略及費用
    第一次來西雙版納?讓你不出國門就可以體驗的異域風光,這裡的風景不僅獨特,人文景觀是十分罕見,沒有濃厚的商業化氣息,只有藍天,白雲,綠樹和純粹的自然之美。冬季版納怎麼玩?冬季去版納遊玩是最佳的季節,阿夏來分享西雙版納經典五日遊攻略。微博找「阿夏安心遊」有更多雲南旅遊攻略。
  • 老照片:1995年的西雙版納,獨特民族風情的生活場景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南端,意為「理想而神奇的樂土」,「西雙",傣語為十二的意思,「版納」,是一千畝之意,西雙版納以美麗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95年的西雙版納。圖為1995年的景洪市孔雀湖轉盤路街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首府是景洪市。
  • 高登峰工作室西雙版納寫生採風
    作者:王小豔高登峰第一期西雙版納寫生散記踏著地上的積雪,望著飄落的雪花,在西雙版納寫生的一幕一幕又浮現在眼前……2019年12月16日晚19:55,鄭州到西雙版納的飛機在嘎灑國際機場平安降落,22名第一期高登峰西雙版納寫生的學員,跟著高老師走出候機廳,剎那間便被滿眼的綠色亮了眼,便被這勃勃生機所感染。
  • 西雙版納2018潑水節最新日程!
    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天就一起讓我們來分享2018潑水節活動日程 活動日程表    5、安全出行,文明你我他6、祝每一位中外友人,2018西雙版納潑水節快樂!關注下方二維碼了解版納事
  • 馬雲再次出手,兩年後,西雙版納將變成這樣...
    「西雙」是傣語「12」的意思,「版納」是指比縣小一些的行政區域,「西雙版納」意為「十二個行政區」。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中國的熱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潑水節於4月13-15日舉行,被譽為「東方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