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實際上是自己選擇的

2021-01-10 婉寧悅心靈美文

這幾日在讀胡因夢的《生命的不可思議》。胡因夢是與林青霞齊名的大美人,古典、神秘、冷豔、舉手投足間散發著貴族氣息,年輕時的她美豔,不可方物。

她的美貌來自於她父親的遺傳。

她的父親胡賡年,高大、英俊,「結合了鬚眉男子的陽剛與深幽俊美的陰柔」,年輕的時候,「所到之處總免不了引起女人慾蓋彌彰的騷動」。

這樣的男人,在感情路上必然經歷頗多。他在東南大學讀書的時候,認識了一位潘姓小姐,在某一次生病中,得到潘家母女無微不至的關懷,打動了胡賡年,於是與潘小姐,結為夫妻。但某日,無意間聽到潘氏母女的對話,話中透出對其不滿。敏感的他,漸漸和妻子疏遠,遠走日本。

抗戰的時候,胡賡年回國,在重慶的歌樂山,認識了胡因夢的母親,當時她的母親,正陷入一場不甚美滿的婚姻,兩個人對彼此留下深刻印象,後來,就同居在一起,別人自然地稱呼他們為胡先生,胡太太。以前的婚姻,也都不了了之。

當年的胡太太是這樣描述胡先生的:「唇紅齒白,一臉的青胡茬子,樣子好看的沁人心」,而胡太太當年也眉目靈動,頗具風韻。

然而,這樣的兩情相悅並沒有持續多久,兩個人最後有了嚴重分歧。於是分居,胡賡年獨自在臺北生活,每個月將薪水悉數上交,以盡職責,然而鮮少回家,後來遇見另一個女人,與其相守,直至死亡。胡母則沉溺於麻將桌,常在女兒面前念叨丈夫的自卑與無能。

多年後,胡因夢前往美國,原本是為了一場婚姻,但無果。為了能在美國留一段時間,去求了一位故人。這個故人便是胡賡年的第一任妻子——當年的潘小姐,在與他分手後,她去了美國讀書,拿到碩士學位,考進了聯合國,做到了統計部門的主管。

而胡因夢的母親,在一生的鬥爭中消耗了原本豐沛的創造力——胡因夢說她的母親原本冰雪聰明,且在文學方面有興趣,也曾寫過文章投過稿,但是她選擇了一生流連於麻將桌,選擇了與女兒的相愛相殺——她一直想控制女兒,卻沒有想過把精力用在自我提高和實現上。到最後,生了卵巢水瘤,開刀後,元氣大傷,駕鶴西去,臨終前,對自己的一生,評價是:「乏善可陳」!

在評論胡小姐和母親的時候,胡因夢寫道:「這位自力更生,獨立在美國闖出一片天地改足派老太太的自我實現能力與寬大的胸襟,令我深感佩服……。同樣是上一代的女性,一位被丈夫拋棄了之後並沒有否定自己的潛能,反而發展得如此獨立與完整,另一位卻在麻將桌上消耗了大半生的創造力。」

這兩位女性都是棄婦,這一點是相同的——她們被同一個男人拋棄;然而她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一位選擇莊敬自強,一位選擇消沉日,當然也有了不同的生命境界和時光。

所以,真的,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實際上是自己選擇的。

當生活給你一杯苦酒的時候,請你不要一飲而盡,然後抱怨它的滋味如何難堪,而是,努力把它變成一杯瓊漿!

不要覺得不可能,只要你選擇積極、光明的那個方向。

相關焦點

  • 嫁給什麼樣的人,就是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
    作者:媽小咪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年關將近,催婚又會成為新年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我想,每一個女孩都曾聽到過這樣的話:你找個好人嫁了,我也就放心啦!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選擇了什麼人,就意味著你將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曾經我認為這樣的意識是一種落後,但是隨著閱歷的增加我才明白,這都是有道理的。
  • 陳立農 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算
    20歲仍保有少年天真,但初涉社會的他們,開始在理想與現實中躊躇……而被譽為「中年前奏」的30歲,有人在事業上初見成績;有人仍在為生計奔波;有人苦惱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簡短唯美的句子,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
    它,流出淡然的光澤,如一首清歌隱約千裡之外;它,闡釋至純的情感,如一抹剪影讓人怦然心動。3.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在生活這場考試中,選擇題的選項不能讓別人代選,那樣到最終你很可能會不及格。大多數人認可的價值觀從來就沒有適合過所有人,我們不必為成功放棄親情,我們不必為機會骨肉離散,我們不必為穩定埋沒才華,在很多問題上,我們並不是沒的選擇。
  • 嫁什麼樣的男人,就過什麼樣的生活?三種男人絕不可嫁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三國演義》中曹操曾經在逍遙津一戰中對自己的部下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後來被眾世引出許多版本,比如「娶妻要娶馮素珍」,「嫁人要嫁xxx」,這都是一個標榜和一個量度,什麼樣的人適合做什麼樣的事,都有相應的對照。
  • 陳立農: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算
    有的人開始反思自己想要什麼,有的人會在理想與現實中躊躇,有的人學會了熬夜,還陷入脫髮焦慮……  而被譽為「中年前奏」的30歲,有人在事業上初見成績,情感上享受孤獨;有人仍在為生計奔波,試圖尋找人生突破;有人已經建立了安穩的家庭,卻苦惱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你選擇什麼樣的態度,就會過什麼樣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導演。有的人,期望人生盡興,熱烈地過著別人眼中折騰的生活。有的人,只希望平淡是真,無悔地過著寧靜的生活。然而,還有一種人,一邊羨慕著別人的快意生活,一邊抱怨自己的平淡,卻始終不願改變。
  •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說了算!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這輩子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可能讀書的時候的時候都有想過甚至都寫過,因為語文命題作文裡面通常會有我的理想我的夢想之類的題目。學生時期一定會大方的把理想寫出來,也會想心中的夢想以後一定會實現……。
  • 隨筆:成為什麼樣的自己
    我自己的公眾號也開了好幾年,還有其它幾個寫作號,已經積累了10多萬的粉絲,閱讀量也過了千萬大關。總有朋友留言,說喜歡我的文字,說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了心的共鳴,說我的話就是她(他)們想說的話,我的感觸就是他(她)們的感觸。但我今天讀了x君的自選文集,不免汗顏。
  • 郭麒麟和黃多多:想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在於家長的選擇
    經常聽人說,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肯定會有一對優秀的父母,因此孩子的成長曆程就像父母的一段修行一樣,你想讓他成為什麼樣,那麼父母就要朝著那個目標付出很大的努力。可是從網友們對這兩人的評價來看,勵志低調的郭麒麟顯然佔有一定的優勢,而才華橫溢的黃多多卻總是被推上熱搜的風口浪尖,所以說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在於家長的選擇。
  • 陳立農 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算_娛樂新聞_文體新聞_新聞中心...
    20歲仍保有少年天真,但初涉社會的他們,開始在理想與現實中躊躇……而被譽為「中年前奏」的30歲,有人在事業上初見成績;有人仍在為生計奔波;有人苦惱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
  • 毛姆《刀鋒》: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人生一種長久性的糾結
    以主人公拉裡及伊莎貝兒的故事推進為例,幾乎每次作者都是在聚餐上和他們相遇,但毛姆在描寫他們時從未給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剛和他們遇見的第一秒起,毛姆就已經寫出了他們的不一樣,和上一次見面時的區別:也就是人物的成長。《刀鋒》的主題和《月亮和六便士》有共通的地方,都是在講尋找生活意義,究竟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緣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緣。【微信公號:國學生活】心善的人,總有好運《道德經》上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荒漠中隨處可見逝者的骸骨,於是,考古隊長讓大家停下來,選擇高地挖坑,把骸骨都掩埋起來,還用樹枝或石塊為逝者樹了個簡易的墓碑。但是荒漠中的骸骨實在太多,掩埋工作佔用了大量時間。隊員們紛紛抱怨:「我們是來考古的,不是來替死人收屍的。」
  • 在蕪湖,選擇什麼樣的開發商比選擇什麼樣的房子更重要
    (2)2020年把"改善做成標配,讓稀缺成為主流" 如果說3年前「致敬改善」還是一種關於產品尺度與生活方式的探索與創新, 偉星2020年則再次走在了前面,不是因為突發的「黑天鵝」事件而覺得需要做出什麼樣的產品,而是在「致敬改善」之後,偉星更堅定地認為蕪湖人本應享有更好的生活。
  • 選擇什麼樣的男人,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跟一個什麼樣的男人,就決定了你將要經歷怎樣的生活。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無法決定自己的原生家庭,卻可以決定自己的婚姻。選擇一個積極向上的男人,你的未來勢必充滿陽光;選擇一個碌碌無為,好吃懶做的男人,你的未來將是一眼望到頭的操勞。
  • 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寫給侄子的一封信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定的時代,我們的國家發展日新月異,各行各業都在大施身腳,社會節奏快,同時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我是誰,我的位置在哪裡,我能為這個國家和社會,為身邊的人做些什麼,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包括你在內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 心理學: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容易做什麼樣的夢
    人生如夢,夢和人生有的時候互為鏡像,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偽裝,會掩飾,但是夢則不會,夢會真實地反應一個人的內心。即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容易做什麼樣的夢,你容易做什麼樣的夢,可以反映出你大概是什麼樣的人。除了在夢中夢見被以前的老師懲罰,有的人還會夢見被父親,或者爺爺這樣人懲罰,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一個人心中的權威人物。小時候我們對這些人都是有懼怕心理的,我們對於他們的懼怕留在了我們心中,成為一個心理反應機制,存在於潛意識裡。
  • 看守所的人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
    看守所是羈押刑事犯罪的人,一般來說,看守所羈押的都是未依法判決前的被告人,因為判決生效以後,大多數罪犯會被依法送到監獄服刑,那麼,看守所的人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看守所一般都有四道鐵門,一般人是無法進入到監區裡面去(因工作需要有時候我們送達或者宣判需要提審的被告人太多,我們會選擇直接進入監區裡面)。進入監區你會看到犯人平時基本都是在宿舍或者說是監所裡面,基本是十個人一間房子,犯人平時也只需要做一點手工類的活,幹完了以後也就沒啥事了,但是自由嚴重受限。
  • 你真的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嗎?
    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或許,我們自己都不清楚,一直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感到很矛盾。閨蜜的真實想法是,她想要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可是因為母親的否定,她把自己看成了一個不配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的人。認識自己並不容易,一方面,因為人是很複雜的動物,看清一個人很難;另一方面,因為原生家庭是對我們影響最大最持久的因素,我們的認知會被打上原生家庭的烙印。
  • 楊崗: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將來,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呀?」如果你是90後,相信你一定接受過這樣的靈魂拷問,其實,這個問題伴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科學家」「醫生」「教師」「遊戲大神」「早九晚五的白領」......一個個回答從腦海中飄過,從最初的童言無忌到後來的爽然若失,我們想要成為的人有很多。
  • 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工具來陪伴自己成長呢?
    這兩天的打卡中有3個小練習,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也是自己平日在生活中可以應用到的部分。 1、每天預留出暴衝時間。2、每天預留出自己的時間 。3、每天預留出2分鐘立馬行動。 第一個時間點是在處理我們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