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牽頭達成沒有巴勒斯坦的和平協議,「新中東」真能迎來黎明?

2020-12-14 澎湃新聞

「幾代人的時間,中東人民的發展因歷史久遠的衝突、敵對、謊言和背叛而被阻礙。但實際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敵人』,這是一個謊言……這樣的謊言代代相傳,加劇了恐怖和暴力在地區和世界的惡性循環。今天籤署的這份協議證明,這個地區的國家正在掙脫過去失敗的嘗試,今天的籤約在一項新的事業上創造了歷史。」 9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演講時如是說道。

川普所說的協議是由他牽頭達成的一份阿聯、巴林與以色列的和平協議,冠以「亞伯拉罕協議」之名,意在「承認阿拉伯和猶太人民是共同祖先亞伯拉罕的後裔」,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和平。

「經過數十年的分裂和衝突,這標誌著新中東的黎明到來了。」川普站在俯瞰白宮南草坪的「杜魯門陽臺」上樂觀地展望道。他的講話中並未提及巴勒斯坦的命運。

分析認為,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實現和解,確實大大促進了地區和平,但是巴勒斯坦問題依然懸而未決。一份沒有巴勒斯坦人參與的和平協議,是否會如川普所說迎來「新中東」的黎明?

「致敬」《奧斯陸協議》

在川普的主持下,《亞伯拉罕協議》的籤署頗具儀式感。籤署地點特意選在白宮南草坪——這也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領導人1993年籤署《奧斯陸協議》的地方。籤署儀式的背景音樂、舞臺旗幟等元素幾乎都照搬當年的場景,一些曾參與《奧斯陸協議》談判的前外交官也被邀請到了現場。

1993年《奧斯陸協議》籤署現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身旁分別是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但不同的是,彼時站在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旁的是以色列總理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如今,巴勒斯坦缺席了這份事關中東和平的協議籤署。川普及隨後出場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均未在講話中提及巴勒斯坦人,但是兩個阿拉伯國家仍然強調了巴勒斯坦建國的重要性。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稱,「巴林仍將與巴勒斯坦站在一起」。阿聯外長阿卜杜拉則感謝內塔尼亞胡「制止」了對約旦河西岸土地的吞併以換取阿聯認可,雖然內塔尼亞胡堅稱只是「暫停」了吞併活動。

在《亞伯拉罕協議》之外,阿聯和巴林還分別與以色列籤署了雙邊協議。不過,除了阿聯與以色列的雙邊協議,另外兩份協議都缺乏作為外交規範的更詳細條款,僅由促進合作和地區和平的一般性聲明組成。以色列與阿聯的雙邊協議相對完善,兩國同意批准了15個共同關切問題的協定,涉及金融、貿易、航空、能源、電信、衛生、農業和水資源領域。

《亞伯拉罕協議》籤署現場,川普身邊分別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阿聯外長阿卜杜拉、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這份協議將幫助阿聯人建立起自己的軍事力量,並將阿聯進一步發展成為「商業和度假之地」。此前有分析認為,阿聯同意接受和平協議的前提是美國願意向阿聯出售F-35戰機。雖然以色列並不情願,但川普15日在籤署儀式後再次表示,「願意向其他中東國家出售以色列購買的相同武器系統。」此外,川普再次強調,許多阿拉伯國家正在「非常迅速地」恢復與以色列的關係,他透露稱,「大約有五個國家已經接近與以色列達成協議」。雖然川普沒有對這些國家指名道姓,但他暗示沙特會是其中之一。

沙特此前一直強調不會在2002年的「阿拉伯和平倡議」(編註:該倡議由沙特提出,將以色列全面撤出1967年以來佔領的所有阿拉伯領土、承認巴勒斯坦國作為阿拉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前提)框架之外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對於川普的「點名」,沙特同樣未作出明確回應,只是再次重申了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立場。然而,沙特媒體一片喝彩之聲。沙特政府所有的英文報刊《阿拉伯新聞》16日用英語、阿語、希伯來語三種語言的「和平」一詞並列作為了頭版頭條。

「中東棄兒」巴勒斯坦

與白宮草坪上的四張喜悅的笑臉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巴勒斯坦人的憤怒與無奈。

協議籤署當日,數百名巴勒斯坦人在被佔領的西岸和加薩走廊進行抗議。與此同時,以色列遭到兩枚來自加沙的火箭彈襲擊,一枚被攔截,另一枚造成兩人受傷。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15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直到以色列佔領結束,地區才會實現和平、安全和穩定。」 巴勒斯坦人民抵抗運動全國統一司令部則呼籲將本周五定為「哀悼日」,要求所有廣場和建築物懸掛黑旗。一些巴勒斯坦活動人士也在社交媒體上創建了「黑暗之日」的標籤。

巴勒斯坦活動人士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的「黑暗之日」譴責活動。「巴勒斯坦認為這份協議破壞了巴勒斯坦人不可剝奪的權利。」巴勒斯坦常駐阿盟代表穆哈奈德阿克魯克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我們不認為這份協議是一份和平協議,因為這種所謂的和平並不是建立在國際認可的標準上的。」堅持「真理」的似乎只剩下了巴勒斯坦。9月9日召開的阿拉伯聯盟的外長會議上,巴勒斯坦提出的對阿聯與以色列達成協議進行譴責的決議草案遭到否決。為了避免尷尬,阿盟在會議公報上仍然強調遵守2002年的「阿拉伯和平倡議」。

「這個倡議只是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前提,現在外交關係既然都已經建立了,那麼這就變成了一個政治呼籲而已。」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王晉對澎湃新聞指出,這種呼籲只是出於道義的責任,並不具有約束性。

不可否認的是,巴勒斯坦從曾經阿拉伯國家外交的優先事項淪為了孤獨的「棄兒」。

「過去是否支持巴勒斯坦,是否與以色列劃清界限,是政治正確,是一種標準。」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殷罡對澎湃新聞指出,「巴勒斯坦問題雖然是一個根源性的問題,但是已經是一個邊緣化的問題,過去在很多問題上人們總是拿巴勒斯坦民眾的命運做文章,但現在這個牌越來越不好打了,阿拉伯國家的外交越來越不被巴勒斯坦問題『綁架』」。

隨著更多的「阿拉伯兄弟」與以色列實現了關係正常化,四分五裂的巴勒斯坦政治派別也正努力進行多邊會談,以期彌合分歧、恢復團結。

9月3日,阿巴斯與哈馬斯(伊斯蘭抵抗運動)政治局領導人哈尼亞、伊斯蘭聖戰組織負責人納赫拉及巴勒斯坦各政治派系領袖舉行了期待已久的聯合會議。哈馬斯領導層稱,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關係正常化迫使巴勒斯坦人摒棄一切分歧「拯救巴勒斯坦事業」,這次會議也實現了「重大進展」,將推動「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統一的領導實體」。

「由於外部的壓力,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哈馬斯還有其他的一些派系確實是走到了一塊,表達了保家衛國的決心,要捍衛巴勒斯坦的利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澤勝對澎湃新聞表示,「但是大家對他們也比較懷疑,因為他們的矛盾太深了。哈馬斯控制加沙已經十多年了,它和法塔赫雖然有形式上的聯合,但實際權力的運作上他們是分割的。」

上世紀90年代初巴以和平進程啟動後,由於哈馬斯堅決反對巴以和談,與昔日情同手足的兄弟法塔赫反目。2007年,哈馬斯與法塔赫爆發衝突,哈馬斯奪取了加沙控制權,時至今日雙方未能和解。

「巴勒斯坦內部不統一,巴以之間的和平是沒有可能的。」殷罡指出,巴以問題解決的前提是結束巴勒斯坦在領土和行政管理上的分裂。但由於和解無望,近年來也出現了「三國方案」的呼聲。

「新中東」的黎明要來了嗎?

雖然川普自誇這份協議會讓一個「新的中東」迎來黎明,但這份「歷史性協議」沒有出現外界預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此前媒體盛傳的沙特、阿曼、蘇丹等國將加入協議的消息並未成真。

「這22個阿拉伯國家,他們實際上從來就沒有真正團結過,在對以色列的戰爭上也沒有打贏過,這給阿拉伯老百姓帶來很大的屈辱感。」王澤勝認為,阿拉伯民眾對於以色列的敵對情緒仍未緩解,「這些國家如果走得太快,對它們的政權穩定也是不利的。」

在與以色列的和平協議籤署後,巴林爆發了小規模抗議活動,包括巴林律師協會在內的一些民間組織發表了拒絕與以色列建交的聲明。什葉派佔多數、卻由遜尼派統治的巴林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期間就有過反政府抗議,當時是沙特越境出兵協助平息了局勢。

另外,此次協議的籤署代表著阿聯和巴林認可並加入了美國提出的「世紀交易」,但這份交易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與以色列政府的政策連續性影響。

「美國和以色列這兩個國家推動的『世紀交易』,實際上是川普和內塔尼亞胡兩個人之間的交易。如果川普無法連任總統,這個交易很可能就作廢了。以色列的民主體制更不穩定,聯合政府是折騰了好久才成立的,內塔尼亞胡的地位也很不穩。」王澤勝表示。

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兩個月,川普是否能戰勝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依然存疑。而內塔尼亞胡則深陷腐敗醜聞,很可能因此入獄,呼籲其下臺的示威抗議已經持續數月。如今,由於內塔尼亞胡暫停了對西岸的吞併,西岸的定居者和極右翼人士也反應強烈。

「即便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還有阿拉伯國家實現了和平,也並不意味著中東完全實現了和平,因為還存在其他的衝突點。」殷罡也指出。

隨著巴以問題逐漸淡出人們視野,中東問題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向以色列聯合沙特等遜尼派國家與伊朗的地區競爭。美國的制裁已經讓伊朗經濟承受巨大壓力,現在伊朗又面臨戰略上的威脅。BBC報導稱,以色列本國的空軍基地距離伊朗很遠,但阿聯的空軍基地和伊朗只隔了一個波斯灣。

「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逐漸實現和平,對中東整體的和平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殷罡認為,伊朗最擔心的就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實現整體和平,讓自身陷入「圍剿」,「但這不會引起新的衝突,而是讓任何想要挑起新衝突的人三思而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九月份以色列與阿聯達成和平協議:攪動中東格局的五大看法
    以色列和阿聯的高級代表團於9月15日在白宮籤署一項由美國牽頭達成的歷史性和平協議,阿聯與以色列將正式建交。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巴林外交大臣將出席此次活動,並單獨與以色列籤署全面關係正常化的協議。 這些協議的籤署將改變中東格局。
  • 阿布達比王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中東地區是否能迎來真正的和平?
    特林布爾曾因推進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而於1998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阿聯、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來龍去脈阿聯、美國和以色列於8月13日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議,成為第一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海灣國家,美國總統川普在大選即將到來之際,促成巴林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無疑又贏得一場外交勝利。
  • 川普宣布巴林和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據法新社華盛頓消息,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9月11日宣布以色列和巴林達成一項「和平協議」。巴林成為幾周時間內第二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川普發推文稱,「今天又取得一項歷史突破,我們的兩個『偉大的』盟友以色列和巴林達成和平協議——30天內第二個與以色列和解的阿拉伯國家。」美國-以色列-巴林聯合聲明說,巴林和以色列兩國將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巴林將出席9月15日白宮舉行的協議籤署儀式。
  • 川普的「和平協議」,對中東來說究竟有多坑?
    編輯:曾印最近,川普又歡天喜地的在自己的功勞簿裡記上了一筆——巴林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將這個新聞和川普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的新聞一起看,就會發現川普其中存在著很多貓膩,本來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中東「和平協議」,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為川普競爭諾貝爾和平獎增加一點砝碼,除此之外一無是處。在川普看來,他上任以來在中東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已經先後讓阿聯、巴林和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但對中東地區的國家來說,除了以色列會高興外,其他國家很難高興起來。
  • 「新中東和平計劃」是美國逼迫巴勒斯坦籤的城下之盟
    【本文是作者孫曉向察網的獨家投稿】1月28日,美國總統川普推出所謂的新中東和平計劃。此計劃主要思路為「投資換主權」,即以對巴方的經濟援助換取巴方在耶路撒冷地位、猶太人定居點等問題上的讓步。在筆者看來,這壓根不是什麼和平計劃,這是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逼迫巴勒斯坦方面籤署的城下之盟。從內容上來看,雖然看似美國做出巨大讓步,比方說把東耶路撒冷附近地區當作巴勒斯坦的首都等,但是如此的馬虎眼簡直就是掩耳盜鈴。這個計劃與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和阿盟的「阿拉伯和平倡議」簡直就是背道而馳,與巴勒斯坦政府、人民的訴求也相差甚遠。
  • 巴斷絕與美以關係 川普「世紀協議」難迎中東和平!
    中新網2月2日電 綜合報導,連日來,美國川普政府公布的所謂解決巴以問題的「世紀協議」不斷遭遇反對,這份「中東和平新計劃」反而給中東和平進程帶來更多風波。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不僅稱這份協議是「世紀耳光」,更表示要斷絕與以色列和美國的「一切關係」。
  • 以色列巴林建交,中東和平又向前邁出一步
    據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公布的聲明,川普、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巴林國王哈馬德當天進行三方通話達成協議,同意以色列與巴林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聲明說,此舉是「一個歷史性突破」,以色列與巴林開啟直接對話和聯繫將繼續推進中東地區「積極轉型」,增進地區穩定、安全與繁榮。
  • 巴斷絕與美以關係 川普"世紀協議"難迎中東和平
    中新網2月2日電 綜合報導,連日來,美國川普政府公布的所謂解決巴以問題的「世紀協議」不斷遭遇反對,這份「中東和平新計劃」反而給中東和平進程帶來更多風波。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不僅稱這份協議是「世紀耳光」,更表示要斷絕與以色列和美國的「一切關係」。
  • 美國所謂的「和平協議」能否真的為動蕩的中東打開和平之門,還要打...
    新華社開羅9月16日電 (國際觀察)美國「政治秀」能給中東送去和平嗎  新華社記者華盛頓當地時間9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主持了以色列同阿聯和巴林關係正常化協議的籤署儀式。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推動阿聯和巴林同以色列建交,很大程度上是川普政府出於總統大選考慮而上演的「政治秀」。
  • 李紹先:阿以和議並不能打開中東和平大門
    【直新聞按】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經他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稱,將與阿聯建立全面外交關係,宣布開啟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新時代」。
  • 參考快訊:以色列與阿聯和巴林籤署外交協議 川普稱之為「新...
    參考消息網9月16日報導據美聯社華盛頓消息,當地時間9月15日,以色列在白宮舉行的儀式上先後與兩個海灣阿拉伯國家籤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外交協議。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宣稱這些協議將標誌著「新中東的黎明」。
  • 500億美元振興巴勒斯坦經濟!川普女婿出招,邀請中東土豪出資
    靠「發大財」,能造就中東和平嗎?川普的女婿庫許納邀集阿拉伯國家出資,砸500億美元振興巴勒斯坦經濟。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婿、白宮高級顧問庫許納肩負促成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和談的責任,而他本月24日啟程前往波斯灣島國巴林商議延遲已久的美國中東和平方案前,接受半島電視臺獨家專訪,明確為川普承認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護航,而他日前公開的方案僅有「發大財」內容,即投入500億美元促進巴勒斯坦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經濟發展,完全沒有提及以巴之間的歷史政治爭議。
  • 川普居間促成,以色列與阿聯達成歷史性和平協議
    我們的兩個很棒友邦,以色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成歷史性和平協議。」  川普隨後在記者會上暗示,以色列與中東地區穆斯林鄰邦間,預期還會有更多外交突破。川普說:「事情正在發生,我不能談論。」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形容這是「歷史性日子,邁向中東和平的一大步」。
  • 中東面面觀丨2020年巴以問題——政治秀終無法帶來真和平
    ,並將美駐以使館遷至耶路撒冷;2019年,川普正式承認以色列對1967年從敘利亞手中佔領的戈蘭高地享有主權;2020年1月,川普拋出醞釀已久的「中東和平新計劃」,在耶路撒冷歸屬和猶太人定居點合法性等重大問題上明顯偏袒以色列一方,卻無視巴勒斯坦方面的種種關切;2020年下半年,為獲得美國國內選民的支持爭取連任總統,川普再次繞開巴勒斯坦,拋出推動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的「亞伯拉罕協定」。
  • 以色列和摩洛哥達成協議: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
    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10日致電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表示摩洛哥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他是在摩洛哥宣布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後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說,他本人繼承了父親哈桑二世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立場,這一立場貫徹始終,沒有改變。
  • 魯哈尼發推炮轟川普「中東和平計劃」:本世紀最卑鄙計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公布了迎合以色列的「中東和平計劃」後不久,當地時間29日晚,伊朗總統魯哈尼發布推文稱,這是「本世紀最卑鄙的計劃
  • 中東棋局:阿聯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前因後果」
    面對阿以協議的達成,中東伊斯蘭國家各「旁觀國」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表示該協議打擊了巴勒斯坦人的權利,並稱由於阿聯與以色列達成協議,土耳其可能撤回其駐阿聯大使。8月13日,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以色列就關係正常化達成的協議表示歡迎。 塞西在推特上說:「我非常重視並贊成就以色列停止吞併巴勒斯坦領土達成三方聯合聲明。該聲明旨在停止以色列吞併巴勒斯坦土地,並採取措施實現中東和平。」他表示將珍視負責該協議的人為實現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所做的努力。
  • 劉暢:「冷和平」恐成中東局勢新常態
    域外力量新變化 一方面,受美國大選年影響,川普政府在中東頻刷「存在感」,成為攪動地區局勢的核心變量,美國中東政策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再次,「代理人衝突」持續影響地區和平。近來,中東代理人較量出現新變化,對地區局勢產生深刻影響。 一是代理人戰爭仍存失控風險。
  •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二公布中東和平計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二表示,他提出的中東和平計劃將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國指明道路,但承認將很難說服巴勒斯坦和其他國家。川普表示,該計劃將給巴勒斯坦總統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四年時間來滿足美國承認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的必要條件,包括放棄恐怖主義、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以及通過法律來根除腐敗和阻止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Palestinian Islamic Jihad)和哈馬斯(Hamas)等武裝組織的活動。
  • 美國公布「世紀協議」,以色列歡呼雀躍,巴勒斯坦總統連說3個不
    有意思的是,美國總統和以色列人在華盛頓討論並公開「世紀協議」的時候,巴勒斯坦人卻遠在萬裡之外。事實上,川普在兩年前就已經關掉了巴解組織駐華盛頓辦事處,因此,所謂的「世紀協議」,矛頭直指巴勒斯坦核心利益,但卻沒有巴勒斯坦參加。即使如此,川普仍然用隱藏威脅信號的口吻,強調「世紀協議」是巴勒斯坦的「歷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