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天南
沒有打打殺殺,全程談笑風生,CEO帶領客服採銷快遞員出道,定製版脫口秀大會熱場——腦洞大開的「2020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啟動發布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輕鬆最歡樂的雙11啟動發布會。
原本這場發布會可能會玩得更嗨——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一度被李誕串掇上場,他本人似乎也捋臂張拳,但被公關部攔下了,怕這位「搖滾老炮」過火越界。
其實,這場脫口秀壓根不是徐雷的「首秀」,5月22日,徐雷就曾現身直播間賣房,一小時「帶貨」26億元;隨後,又和馬東、大張偉、郭麒麟為京東618站臺打Call。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平臺業務中心負責人韓瑞,採銷經理志強、客服張雨萌、物流小哥周強的首秀,則是爆梗連連,引得李誕、徐雷接連拍燈。
一場輕鬆幽默的雙11啟動發布會背後,是一個不再緊繃,更加從容的京東,徹底走出至暗時刻,進入收穫時節。
1
「戰贏」2020
這場脫口秀裡,李雪琴、Rock等都在集體吐槽購物體驗,其中一些痛點,京東也並未做到十全十美。比如House吐槽人工智慧客服的流程化回答,不夠人性等。
無論是隨後接招出場的京東客服,還是韓瑞,都坦然以對。韓瑞發現,京東針對Plus會員的售後服務,已趨完善,但對普通用戶的售後反饋還需要提速。
很少有公司具備足夠的勇氣和坦率,在公開發布會中,可以直面並坦承產品和服務的不完美。
其實,這不是京東第一次主動「揭短」,今年5月中旬,劉強東發布的內部信中,也毫無保留的復盤過京東最近兩三年的磨難和挫折。
勇氣,歸根結底,來源於底氣。
時鐘撥回2018年,那是京東的至暗時刻——上市後的京東一度迷失自我,欲望驅動代替了邏輯戰略,內部管理上的瓶頸也逐漸顯山露水,公司上下士氣一度非常低落。
這樣的挫折,其實是企業由小至大面臨的必然性挑戰,如同青春期的陣痛,夢想高遠,但組織進化追不上業務發展,大多數公司都會因此沉淪,一路下行,跌入深淵。
但京東「沒有時間哭泣,埋頭苦幹才能走出困境」,用了一年多時間,京東上下重振旗鼓,按照戰略、組織、機制、人才、文化、業務六條線進行了徹底梳理,順利渡過陣痛期。
兩年的磨礪與苦幹,也在2020年逐漸變現。
2020年疫情兇猛,外部環境堪憂,但內勁十足的京東,反而逆勢而上,重回高增長通道。
從業績來看,今年618京東表現亮眼,累計下單金額達到2692億元,創下新紀錄,遠超去年的2015億元;
從品類來看,上半年,京東以28.86%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家電零售全渠道第一,3C品類領先位置繼續鞏固;京東超市是國內線上線下最大的商超;京東健康則是國內最大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和最大的在線零售藥房;全品類發展的京東生鮮已成為中國線上最大的生鮮零售平臺,等等;
從營收增速來看,京東走出了2019年初21%的增長谷底,一路攀高上行,到今年Q2季度,同比增速已經重回到34%的高位。
從市值來看,從年初至今,京東股價一路高走,累計上漲幅度超過140%,邁過千億美金市值大關,重回網際網路頭部天團。
縱觀2020年,京東集團在資本市場也斬獲頗豐,京東集團完成了港交所二次上市;京東的同城零售平臺達達已經在美上市,成為行業獨角獸;已經啟動IPO的京東數科,估值超過2000億;剛剛提交招股書的京東健康,估值超過300億美金;乘風起勢的京東工業品,估值也達到20億美元。
多戰線同時開火,捷報頻傳,京東不再是一艘快艇,而是多艘旗艦快艇組成的航母艦隊。
2020年的的京東「豐收季」,似乎來得全不費功夫,很多行業人士戲稱,過去兩三年低調蟄伏的劉強東,「躺贏」了2020年,但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從來沒有「躺贏」,只有「戰贏」。
所謂「戰贏」,需要高瞻遠矚的格局和寵辱不驚的定力:2007年,京東兜裡揣著的資金只有千萬美元,但因為忍不了第三方快遞野蠻糟糕的物流服務,劉強東就敢於拍板,力主投入10億美金自建物流,如今,京東物流已經成為其核心競爭力;此外,從起家的3C家電擴充到全品類、迎難而上拓展金融以及醫療健康服務,在當時來看,也都是「不合時宜」的冒險之舉,但回頭來看,卻都是一次次「再造京東」的鐵腕行動;
也需要堅決果斷的魄力和執行力——2018年,京東「大企業病」病發之時,劉強東帶領高管團隊力挽狂瀾,迅速成立了戰略決策委員會、戰略執行委員會、HR委員會、財務委員會、技術委員會,也正是因為反應及時,快速轉向,京東才得以走出陣痛期,沒有就此沉淪。
以及對技術投入從一而終的堅守:早些年間,關於京東是不是技術公司,京東內部人很確信,但外部人很不屑;時間是最好的答案,過去20年間,京東不管在虧損之時還是盈利之際,在技術投入上從沒吝嗇過,已經成為公認的對技術投入最多的中國企業之一,外部的質疑早就煙消雲散;
也有對於產品和體驗細微末節的敏感和關注:京東敲定自建物流大計之後,劉強東就提出了看似天方夜譚的「211」標準,彼時,內部噓聲一片,認為標準太高難以達成,但劉強東卻執意如此,因為他認為用戶會需要會喜歡——如今京東的211物流標準,已然成為友商難望項背的至高點。
生不妄喜,敗不惶餒,「躺贏」靠運氣靠拼爹,只能勝在一時,「戰贏」靠實力靠進化,才能勝於一世。
2
關鍵一戰
儘管2020年尚未終結,但「萬事俱備」的京東顯然已然穩操勝券,在接下來的雙11陣地戰中,京東能否繼續「戰贏」?
昨日京東的雙11啟動發布會上,「直男」徐雷竟然號召用戶「理性消費」,「我知道現在很多的消費者是過度消費、超前消費,我們是不會過度地讓消費者沉迷不可自拔的。其他如物流退貨等等服務,也是希望理性消費。」
一位「賣貨為生」的CEO,不再自賣自誇使勁吆喝,還呼籲剁手黨「理性」一點,在電商行業可能是獨一份;無獨有偶,今年京東的雙11,也不再叫「購物節」,改名為「全球熱愛季」。
這種態度轉變背後,看似京東似乎差了那麼一點點勝負心,但其實,京東還是那個京東——吆喝、賣貨,是從本位利益出發,「理性」、「熱愛」,才是以用戶需求為先,徐雷的「理性呼籲」,簡單直接的透明底價,延長到22天的從容搶購周期等等,都是堅守用戶為先的一脈相承。
孫子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歸根結底,京東參與雙11購物節,不是為了比勝負,而是為了讓用戶買得好買得爽買得值——所以,GMV重要,但也沒那麼重要,不是唯一標尺,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標尺。
以用戶為中心,也與這場脫口秀形式的發布會內核一致——所有的脫口秀演員,都是用戶代表,其吐槽的槽點和痛點,都是普通剁手黨的感同身受,從客服、採銷、快遞員,到徐雷、韓瑞一起亮相脫口秀大會,以及高管團隊到一線接投訴、送貨物,就是以用戶需求為上,直面用戶痛點的姿態和行動。
以此為基準線,今年京東雙11繼續鞏固了618不玩套路、簡單粗暴的「憨厚直男」、「貼心暖男」形象。
低價好物,依然是基本底色。
除了極致性價比的行貨正品,還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萬款進口好物,以及引領潮流的3億首發新品等等。
不但有3C家電、手機數碼等傳統優勢產品,房產、汽車等生活服務業務,也將亮相雙11——京東已經成為了一站式的生活服務平臺,正在覆蓋9億剁手黨全周期全維度全品類的消費需求。
在電商行業,百億補貼似乎是標配,但京東直接祭出了「雙百億計劃」——由超級百億補貼和超省百億消費券組成,讓剁手黨們「省上加省」。
縱觀全行業,腦洞大開的補貼優惠雖然已成標配,但實打實讓利的並不多,鋼鐵直男何廣智吐槽說,他本人曾被各大零售商的優惠套路得暈頭轉向,原本輕鬆的剁手變成了疲憊的「加減乘除」,「我覺得優惠就簡單一點,不要搞那麼複雜,對不對?」
在京東,簡單粗暴的優惠補貼是慣例,「現在你到京東上買東西,我們會在這個商品的詳情頁自動幫你計算出到手價,不用你去算了」,韓瑞回應何廣智。
今年雙11,也是驗證京東無界零售進展的實戰考場,為此,京東全渠道生態系統覆蓋的近100萬家門店齊聚大促。
今年雙11,也成為了展示京東下沉成績單的秀場——前幾年京東專注於消費升級,一度忽視了下沉市場。但能否拿下下沉市場,歸根結底還是得回歸「用戶」、「貨品」、「物流」三個基本要素上。
流量和用戶獲取上:在內部,去年上線的京喜APP主攻下沉市場;在外部,京東聯手騰訊,佔據珍貴的微信九宮格席位,同時利用微信平臺社交裂變獲客,流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今年6月,京東發揮供應鏈優勢,結盟快手,挖潛後者的流量優勢,一起下攻新興市場。
所謂「貨品」,考驗的是供應鏈能力,能否把性價比做得極致,京東為此刷新了供應鏈,通過工廠直供、產地直發、C2M模式,快速下沉。雙11期間,僅僅京喜就精選了來自180多個產業帶的億件爆品,並通過產業帶直播結合社交玩法,讓下沉市場用戶享受到「1元包郵」且「好用才香」的安心購物。
「我要向誕總推薦我們的京喜業務,重點做拼團的,裡邊有很多一元爆品」,韓瑞底氣十足。
而京東蓄積多年的物流實力,也成為京東下沉的底氣——如今,京東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網絡已實現大陸行政區縣幾乎100%覆蓋,自營配送服務覆蓋了全國99%的人口,90%區縣可以實現24小時達。即便是國內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京東也已經把大件商品送到了當地。
在下沉市場,京東大有後發制人之勢。
業態進化,版圖擴張,走出低谷,重回巔峰,一個從容自信的新京東已經水落石出;但與用戶同心、與時代共振、與夥伴互惠的初心始終未脫軌,京東依然是那個京東。
改變很重要,不變更重要,這是戰術和戰略的智慧取捨,也是發展之道和長青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