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全文單字放大,震撼你眼球!

2021-02-19 金鴻素描

一個以素描藝術為主的分享平臺·最受歡迎素描圖文公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金鴻素描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序》、《禊帖》、《臨河序》、《蘭亭宴集序》。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兒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孫統、李充、孫綽、謝安、支遁、太原王蘊、許詢、廣漢王彬之、高平郗曇、餘姚令謝勝等「少長群賢」共41人在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

王羲之以特選的鼠須筆和蠶繭紙,首先寫聚會盛況,描述環境——「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後筆鋒突變,格調轉為悲傷,寫人生短暫,然而他並不宣揚「人生無常」、「及時行樂」,而是斥了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論調。通篇語言流暢,不勉強藻飾、通俗自然,結合駢句、駢散,靈活自如,堪稱歷代名篇。

《蘭亭集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0個「之」字,各具風韻,皆無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

加標點後的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稧(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領(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攬(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攬(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作為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經典傑作,有「行書天下第一」之稱。其書法飄逸流暢,如行雲流水而又筆力雄健。據傳,此作在唐時為太宗李世民所得,太宗對王羲之書法推崇備至,敕令侍臣趙模、馮承素等人精心複製一些摹本。他喜歡將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賜給一些皇族和寵臣,因此當時這種「下真跡一等」的摹本亦「洛陽紙貴」。此外,還有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臨本傳世。而原跡,據說在唐太宗死時作為殉葬品永絕於世。

《蘭亭序》(神龍本)卷,唐,馮承素摹

紙本,行書,縱24.5cm,橫69.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超高清)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和交流

金鴻素描

公眾微信號:smiaoo    私人微信號:vaen1020

有關美術問題可加金鴻私人微信交流哦!

回顧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王羲之《蘭亭序》最美3個字,放大10倍欣賞,美極了!
    《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歡,而且還封這部書法作品為天下第一行書。雖然當今我們看到的《蘭亭序》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品,但是完全100%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我們也透過這些仿品看到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美。當我們看到王羲之的《蘭亭序》時,大家都被那優美的書法所吸引,為何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呢?
  •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古代名流的一場詩意狂歡第一行書背後的風流韻事>永和九年,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組織了一場風雅集會。這就是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了。《蘭亭序》最美吟唱版欣賞:酒後神筆,妙在哪裡?
  • 《蘭亭序》不足以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陳傳席 :《蘭亭序》不足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祭侄稿》應為「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序》的真偽問題且不談,本文只談它的藝術水平
  • 歷史懸疑: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 估價5億的王羲之書法真跡《蘭亭序》(史稱天下第一行書)驚現中國
    《蘭亭序》是王羲之書法作品中最著名的篇章,現今之前所公展之《蘭亭序》幾乎為唐代的名家臨摹本。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序》等。然其中,能美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只有《蘭亭序》一本。此版本《蘭亭序》大手卷橫800 釐米,縱65釐米,其中主體書法橫560釐米。46行282字。
  • 王羲之《蘭亭序》被稱為第一行書,字體放大10倍後,筆法讓人欽佩
    王羲之《蘭亭序》被稱為第一行書,字體放大10倍後,筆法讓人欽佩中國歷史悠久,留下了許多的財富。當然,書法字畫就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提及到字畫的話,我們也都會想到每一個年代裡的,那些優秀書法家們,他們的字體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鑑賞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
  • 王羲之《蘭亭序》單字放大,有多美!(324字全文,值得收藏)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 東晉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為行書,三帖寫的都是行書,書字的風格各有特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東晉王羲之色,端莊秀雅、姿態多變。至於王羲之的楷書《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等都有其刻本流傳於世,都是小楷的上乘範本。《蘭亭序》是王羲之流傳後世在諸種書跡的法帖中聲譽是最高的、流傳也最廣、影響力最深的一部作品。
  • 智永《千字文》和王羲之《蘭亭序》寫法比較
    《蘭亭序》的真偽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在中國引發一場關於《蘭亭序》真偽大討論。郭沫若斷言《蘭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筆跡」。書法密碼微店 我們知道,《蘭亭序》真跡是經由智永之手流傳下來的。
  • 楊振洋臨摹蘭亭序,單字放大,太美了!
    提到《蘭亭序》,大家都知道是王羲之的絕品佳作,是書法臨摹和學習的範本。蘭亭序下面我們來看看書法家楊振洋臨摹的蘭亭序單字放大版,真是臨得惟妙惟肖!楊振洋臨摹蘭亭序單字選《蘭亭序》是世界書法藝術之經典佳作,是一件無價之寶,欣賞此作,是一種至高的藝術享受。楊振洋臨摹蘭亭序單字選楊振洋臨摹的蘭亭序筆法剛勁,點畫凝練簡潔,流動的筆畫中包含著無數的變化。
  • 簡析王羲之行書《蘭亭序》書法技巧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書不僅是王書的代表,也是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影響深遠。如何寫好行書《蘭亭序》?以下技法,僅供參考。 一、點畫 1.橫、豎 《蘭亭序》中的橫畫和豎畫的用筆大多體了王羲之運筆「一拓直下」的特點。″事」、「古」等橫畫均側鋒起筆,中段調鋒,收筆藏而不露。「年″、「引″的末筆或藏鋒或出鋒,但都沉著而不浮滑,厚實有力。
  • 簡析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寫法技巧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書不僅是王書的代表,也是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影響深遠。如何寫好行書《蘭亭序》?以下技法,僅供參考。一、點畫1.橫、豎《蘭亭序》中的橫畫和豎畫的用筆大多體了王羲之運筆「一拓直下」的特點。″事」、「古」等橫畫均側鋒起筆,中段調鋒,收筆藏而不露。「年″、「引″的末筆或藏鋒或出鋒,但都沉著而不浮滑,厚實有力。
  • 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蘭亭序》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能超越,因為是寫得最好的所以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當我們看到王羲之的這幅《蘭亭序》以後大家是不是也被這幅書法作品中的字體所吸引呢?無論是筆法、字體結構還是整體的布局,都給我們書法愛好者展示出了藝術美,這樣的書法作品真的是太精妙了,難怪李世民那麼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要想領悟到王羲之《蘭亭序》真正的美,我們還得把這幅《蘭亭序》放大10倍欣賞,你會發現每個字的細節非常的完美。
  • 王羲之行書《蘭亭集序》真跡高清字帖欣賞
    提示:請點上方↑硬筆書法作品 免費訂閱關注《硬筆書法作品》 鋼筆字帖精選《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
  • 書壇頂級高手臨摹《蘭亭序》,惟妙惟肖,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原帖!
    《蘭亭序》作為「天下第一行書」,筆法可謂出神入化,連王羲之都無法復原,更是令後人崇拜不已,無數人加以臨摹,可惜無一人能超越,能得其精髓之一者,便可開宗立派,自成一家。文徵明臨《蘭亭序》單字放大文徵明,明代書法的代表人物,其天資一般,靠個人勤奮成為一代宗師的,估計也就他一人!他逝世時89歲,仍然端坐在桌案前,真可謂:生命不息,揮毫不止!
  • 王羲之書法《蘭亭集序》鑑賞
    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書聖」之稱,代表作《蘭亭集序》《黃庭經》。《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行書起源於楷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用筆簡潔,字體較放縱流動。
  • 252集王羲之行書教學視頻,純乾貨!|王羲之|行書|蘭亭序|筆法|書法|...
    今天,書法功課特意整理了這套王羲之行書教程合集,就是為了讓你精確學習王羲之書法的字法、筆法、章法▼點圖查看,購買▼點圖查看具體內容,購買《蘭亭集序》的筆姿變化多端,筆力勁健,而內涵深邃,正、側鋒互用,側、圓筆相生相發,成了天下法書的度世金針。
  • 王羲之《蘭亭集序》鑑賞
    王羲之《蘭亭集序》創作背景:會稽山水清幽、風景秀麗。大家把詩匯集起來,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雅集,於是,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須筆,在蠶紙上,即席揮灑,心手雙暢,寫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 《蘭亭序》和《聖教序》,先學誰好?
    同樣是出自王羲之書法,比照《蘭亭序》和《聖教序》,雖然《蘭》名譽更高,且兩者之間沒有明顯可比性,但站在臨習的角度而言,學王體還是先從《聖教序》開端為好。為什麼?我們無妨分別先引見這兩件作品:《蘭亭序》歷來被傳為「行書第一」,是王與謝安、孫淖等四十一人到山陰之蘭亭舉行過一次浩大的風雅集會。這天天朗氣清、景物怡人,名士們列坐在溪水的兩旁,飲酒唱和,吟詩作賦。聽說王羲之當時已半醉了,他用蠶繭紙、鼠鬚毛,興致而書,寫得飄逸遒媚,又端莊秀麗。
  • 梁詩正行書比《蘭亭序》還要略勝一籌,爽爽的書風發揮到了極致
    一提到行書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被冠以「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在整個書法史上卻始終處於「神壇」的地位,有好奇的朋友曾經就問到這樣一個問題 ,自《蘭亭序》後有沒有出其右者?筆者要說有的話,你信不,其實《蘭亭序》的地位是被唐太宗李世民推崇到了「神壇」的地位,人民都廣泛的接受了,後世看似沒有超越者,其實還真有比《蘭亭序》還美的行書作品,比方說清朝梁詩正的《跋仇英清明上河圖》就不輸《蘭亭序》,不信,就分享梁詩正的《跋仇英清明上河圖》,請你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