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2020-12-22 小七聊書畫

文 / 小七

說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每一位網友都會非常的自豪,書法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在我國的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在他們的努力下我國的漢字被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最喜歡中國的哪一位書法家,大家會想到楷書鼻祖鍾繇,還有唐朝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等等,這些書法名家在我們書法歷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如今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在臨摹學習他們的書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叫王羲之。

聽到王羲之的名字以後大家會非常的佩服吧,他在書法界的地位也是最高的,被稱為是書聖,一生創作了很多書法作品,比如《快雪時晴帖》、《換鵝帖》、《黃庭經》都非常的有名,無不體現出王羲之書法功底的深厚,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但是說到王羲之一生當中最有名的書法作品應該就是《蘭亭序》了,

《蘭亭序》在書法界的地位無人能超越,因為是寫得最好的所以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當我們看到王羲之的這幅《蘭亭序》以後大家是不是也被這幅書法作品中的字體所吸引呢?無論是筆法、字體結構還是整體的布局,都給我們書法愛好者展示出了藝術美,這樣的書法作品真的是太精妙了,難怪李世民那麼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要想領悟到王羲之《蘭亭序》真正的美,我們還得把這幅《蘭亭序》放大10倍欣賞,你會發現每個字的細節非常的完美。

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個「和」字了吧,這個字懂行的人一看就會被吸引,無論是下筆還是收筆都把握得非常的到位,整個運筆的過程中也是非常的熟練,筆畫的粗細變化非常的完美,而且運筆速度非常的快,這也是我們書法愛好者需要練習的境界,為何書法愛好者一遍又一遍地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的就是能熟練掌握字體的結構還有運筆的習慣程度,看到這個字以後你是不是對王羲之的書法功底更加的佩服呢?

大家要想學好書法,我們不僅要學習書法名家的字體結構和整體布局的把握,我們也應該學習字體的細節,只有把這些細節學懂了,你才能領悟到中國書法的真正藝術美,大家欣賞完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後有何不同的感想?你是不是對中國書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呢?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一起交流在我們的評論區,這樣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到中國的書法文化。這對我們書法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

可能有些網友認為練習書法就是浪費時間,自己也不能通過練習書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也不能給自己帶來掙錢的機會,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練習書法的好處真的是非常的多,可以讓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內心修養得到提高,讓我變得更加的優秀,而你也會因為自己書法的才華贏得周圍人的稱讚,當你的書法水平達到一定的境界以後就會產生改變,或許你因為漢字寫得好真的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學習書法,只要我們懷著認真的態度學習書法,特別是認真研究王羲之的《蘭亭序》,那你一定能學到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精髓!

看了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後你喜歡這幅書法作品嗎?雖然我們看到的只是唐朝著名書法家們的摹本,但是也能間接地欣賞到王羲之書法的精美,如果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問世你認為值多少錢呢?大家可以一起交流討論,讓我們把中國的書法文化傳承並發揚光大!

本文原創,不得抄襲,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王羲之《蘭亭序》最美3個字,放大10倍欣賞,美極了!
    《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歡,而且還封這部書法作品為天下第一行書。雖然當今我們看到的《蘭亭序》是唐朝著名書法家的摹品,但是完全100%的還原了王羲之的真跡,我們也透過這些仿品看到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美。當我們看到王羲之的《蘭亭序》時,大家都被那優美的書法所吸引,為何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呢?
  • 王羲之《蘭亭序》被稱為第一行書,字體放大10倍後,筆法讓人欽佩
    王羲之《蘭亭序》被稱為第一行書,字體放大10倍後,筆法讓人欽佩中國歷史悠久,留下了許多的財富。當然,書法字畫就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提及到字畫的話,我們也都會想到每一個年代裡的,那些優秀書法家們,他們的字體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 王羲之《蘭亭序》單字放大,有多美!(324字全文,值得收藏)
    《蘭亭序》是王羲之流傳後世在諸種書跡的法帖中聲譽是最高的、流傳也最廣、影響力最深的一部作品。在東晉永和的第九年(353)三月三日,當時在稽內史擔任的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浙江紹興蘭亭主持被禊大禮,王羲之並為它獻詩。據說當時王羲之在寫蘭亭序的時候正是酒酣興逸之時,後來他寫的創作了好多作品都不及它。
  • 王羲之《蘭亭序》真無人超越嗎?看看這幅書法作品,能超越嗎?
    大家肯定會想到名氣最大的王羲之吧?他的《蘭亭序》那可是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而且還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歡,而在我們的心目中也認為書法界最好的書法作品應該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那麼王羲之的《蘭亭序》到底有多美呢?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 董其昌20歲楷書真跡,放大10倍欣賞,美的讓人難忘!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書法在我國有著3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3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特別是像我國著名書法家王羲之、鍾繇、宋徽宗們的影響下
  • 王羲之《蘭亭集序》鑑賞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宴聚於紹興市郊會稽山陰的蘭亭溪畔,26人賦詩41首,並聚詩成集,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  《蘭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
  • 結合《蘭亭集序》從王羲之書寫的專業角度,說說怎樣欣賞書法作品
    一談起書法,必談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很多人不明白,這帖書法作品被公認為行書第一,是名人效應,還是真的這麼好?這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這件作品是真的好,它的好在神採、用筆和筆勢三個方面都屬於領先者。我們不妨結合《蘭亭集序》,從這三個方面逐一分析一下,看看書法作品到底要怎樣來欣賞。王羲之的墨跡原作,到今天已經見不到了,但是可以藉助唐朝的摹本。其中神農本是各摹本中最聞名的,據說是運用近似於工筆的響拓的方法。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雖28字卻珍藏在臺北博物院,不輸《蘭亭序》
    特別是他的行書作品更是無人能超越,《蘭亭序》千年無人超越,所以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王羲之的《蘭亭序》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說到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我想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吧?特別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到底寫得有多美吧?今天我也為大家找到了一幅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這幅書法作品不輸《蘭亭序》。
  • 書聖王羲之書法真跡,珍藏在日本博物館,藝術美不輸《蘭亭序》!
    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名家的喜歡,但是讓很多網友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已經不知下落,這也是書法界的一大遺憾,雖然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不知下落,但是王羲之的另外一幅書法真跡卻尚存,看到這裡以後各位書法愛好者是不是也非常的高興呢?那麼王羲之的這幅書法作品是哪一幅書法作品呢?
  • 揭秘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的下落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41人,宴聚於紹興市郊會稽山陰的蘭亭溪畔,26人賦詩41首,並聚詩成集,為《蘭亭集》,王羲之為之書寫序文手稿,曰《蘭亭集序》。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  王羲之生於303年,卒於361年,東晉琅琊(今山東臨沂)人。
  • 13歲男孩臨摹《蘭亭序》,相似度高達99%,書法得王羲之精髓!
    李昭華雖然只有13歲,但是練習行書已經有7年的時間了,在這7年的時間裡李昭華一心學習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羲之在我們的書法界那名氣是非常的大,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組織了一場風雅集會。可光有詩,誰來做序呢?於是有人起鬨推舉聚會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錄這次的雅集。這就是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了。《蘭亭序》最美吟唱版欣賞:酒後神筆,妙在哪裡?
  • 王羲之行書《蘭亭集序》真跡高清字帖欣賞
    提示:請點上方↑硬筆書法作品 免費訂閱關注《硬筆書法作品》 鋼筆字帖精選《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
  • 王羲之書法《蘭亭集序》鑑賞
    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書聖」之稱,代表作《蘭亭集序》《黃庭經》。《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行書起源於楷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用筆簡潔,字體較放縱流動。
  • 智永《千字文》和王羲之《蘭亭序》寫法比較
    《蘭亭序》的真偽問題至今懸而未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郭沫若在中國引發一場關於《蘭亭序》真偽大討論。郭沫若斷言《蘭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筆跡」。書法密碼微店 我們知道,《蘭亭序》真跡是經由智永之手流傳下來的。
  • 蘭亭序真跡欣賞,高清字帖 | 《蘭亭序》(五種)
    王羲之他們列坐溪邊,由書童將盛滿酒的羽觴(音商,一種飲酒的耳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流到各人面前,依此飲酒賦詩,在「一觴一詠」間「暢敘幽情」。此次雅集共得詩37首,編為《蘭亭集詩》。而王羲之在酒酣意暢、神採飛揚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為此詩集作序,寫就了千百年來令無數習書者傾倒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此序記錄了這次詩文盛宴帶給作者的愉悅心情,但也抒發了他對人生苦短、生死無常的感慨。
  • 蘭亭集序 | 王羲之
    蘭亭集序魏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譯文】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城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裡,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裡。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輝映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引溪水作為流觴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藏的感情了。
  • 墨涯| 王羲之《蘭亭集序》及賞析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
  •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全文單字放大,震撼你眼球!
    蘭亭集序,又名《蘭亭序》、《禊帖》、《臨河序》、《蘭亭宴集序》。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兒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孫統、李充、孫綽、謝安、支遁、太原王蘊、許詢、廣漢王彬之、高平郗曇、餘姚令謝勝等「少長群賢」共41人在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
  • 王羲之的《蘭亭序》,二十一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有時候我們說到《蘭亭序》,不說整幅書法如何,單說其中的一個字,那就是「之」字,就足以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功底了,此帖連落款一共出現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各具美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