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小貸迎來嚴監管的同時,消費金融、汽車金融則迎來放鬆的利好政策。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獲悉,有消費金融公司收到銀保監會下發給各銀保監局的《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下稱《通知》),印發時間為10月底。
《通知》為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帶來了3條監管支持政策:適當降低撥備監管要求,拓寬市場化融資梁道,增加資本補充方式三部分。
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從150%降至130%
《通知》表示,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可以向屬地銀保監局申請將撥備覆蓋率監管要求降至不低於130%,汽車金融公司可以申請將貸款撥備率監管要求降至不低於1.5%,前提是做實資產風險分類、真實反映資產質量,實現將逾期6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以及資本充足率不低於最低監管要求。《通知》要求,對於撥備指標下調釋放的貸款損失準備,要優先用於不良貸款核銷,不得用於發放薪酬和分紅。
「目前按照監管的要求是150%的撥備覆蓋率要求,該政策將進一步有效提高公司盈利水平與整體經營指標,以及風險化解能力。」一位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上述人士表示,這一政策給予了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靈活的監管指標,增加經營靈活度,並鼓勵消費金融在嚴格風險暴露的條件下,降低撥備水平,給予消費金融經營更大的靈活性和包容度。
支持開展正常類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
《通知》表示,支持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通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以下稱銀登中心)開展正常類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進一步盤活信貸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融資結構,降低流動性風險。
上述人士稱,這有利於降低消費金融外部融資依賴,有利於消費金融由主體融資向資產融資轉變。
「消費金融的資金來源,以往除了銀行間市場ABS以外,主要靠同業借款、金融債等主體融資,受宏觀政策及同業影響較大,嚴重依賴外部金融市場。允許消費金融在銀登中心開展信貸收益權轉讓,有利於消費金融更好地利用資產存量資產增強自主融資能力,通過存量資產流轉提升流動性水平,增加消費金融資金可得性,優化融資結構。」上述人士說道。
增加資本補充方式方面,《通知》支持符合許可條件的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二級資本債。
網絡小貸監管正在收緊
與消費金融、汽車金融業務監管放鬆相反的是,網絡小貸業務監管進一步增強。
11月2日,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
「這意味著網絡小貸業務開始強監管,且監管要求開始參照消費金融牌照等傳統金融機構。」一位互金行業的從業人士此前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辦法》將絕大部分網絡小貸公司的經營範圍限制在了註冊地所屬省級行政區域,只有「極個別」網絡小貸公司在經過銀保監會批准後可以跨省經營,並且將直接由銀保監會負責監督管理和風險處置;《辦法》提高了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門檻至10億元,跨省經營的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則不低於50億元;更重要的,《辦法》要求網絡小貸在開展聯合貸款業務時單筆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由此限制了網絡小貸公司通過聯合貸款可以放大的貸款規模。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此前表示,新規出臺後網絡小貸牌照淪為雞肋,而且還有「5年股權」的規定,對於網絡小貸而言無異於一記「悶殺」,網絡小貸牌照存量的轉讓拍賣將會被凍結,也不會有新增,預計後續市場實力玩家更傾向於選擇消費金融牌照,而不是網絡小貸牌照入場。
附《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全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