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疫情期間,為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小額貸款公司迎來政策性支持。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3月4日發文稱,監管指標優良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貸公司的融資槓桿率可暫時性放寬至不超過5倍,並拓寬融資渠道,允許通過同業拆借緩解資金困難。此前,廣東省、山東省已相繼出臺政策放寬小貸公司的融資槓桿。分析人士指出,上述政策鬆綁,有助於降低小貸公司經營壓力,增加貸款投放能力,從而幫助更多小微企業。
具體來看,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稱,在疫情期間適當放寬監管要求,各項監管指標優良(上年度盈利、合規經營、不良率不高於行業平均)、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額貸款公司,通過外部合規渠道融入資金總比例接近公司上年度淨資產的200%時,如因支持疫情防控重點客戶需提高融資槓桿的,可申請在疫情期間融資餘額放寬至不超過淨資產的5倍,並按周逐筆報備。
除了融資槓桿政策鬆綁外,監管還拓寬小貸公司的融資渠道。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表示,在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的前提下,允許各小貸公司通過深交所、上交所等證券交易平臺融入資金;允許從廣東省小額再貸款公司融入資金,小貸公司可通過股東借款、同業拆借等多樣化的融資渠道解決其短期資金需求。疫情期間行業協會可適當簡化股東借款和同業拆借的備案形式。
在深圳市行動之前,廣東省、山東省等地早已發布類似政策,明確表示將適度放寬優秀小貸公司融資槓桿。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五部門2月13日發布通知稱,各項監管指標優良、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貸公司,其融資餘額可放寬至不超過淨資產的5倍,單戶貸款餘額上限上調為不超過註冊資本的5%且不超過1000萬元。2月21日,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也表示,將適度放寬優秀小貸公司的融資槓桿至不超過5倍。
據北京商報記者此前調查發現,目前存在的網際網路小貸公司註冊資本金普遍在3億-5億元左右,槓桿倍數均在2.3-3倍左右。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表示,我國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且很多無法達到銀行貸款的申請門檻,在此背景下,小貸公司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長期受限於資本槓桿要求,小貸公司的放貸能力有限,若要更好地在疫情中發揮作用,適當提高槓桿上限很有必要,能充分釋放其貸款投放能力,助力更多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在各類金融機構中,小貸公司業務更加聚焦在小微企業,主要服務於「三農」、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等群體。疫情當前,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小貸公司也面臨著經營壓力。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指出,放寬小貸公司的融資槓桿以及融資渠道,一方面是緩解小貸公司自身的經營和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也是使得小貸公司有餘力加大對小微企業客戶的金融服務。
但是,並不是所有小貸公司都可以放寬槓桿。就如深圳市、廣東省、山東省等地發布的通知中所稱,只有各項監管指標優良、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貸公司,才可能享受這一政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監管政策的鬆綁並不意味著原來政策的轉向,只是應對疫情期間的短暫操作。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廣東省和山東省兩地的政策執行期暫定為自發布之日起的六個月,深圳市明確提出為疫情期間。
對於短暫性鬆綁後,小貸公司的申請意願,於百程指出,從近幾年來看,多數小貸公司面臨著經營壓力,只有小微企業客戶平穩度過這次危機,小貸公司才能夠降低經營風險。預計經營較好的小貸公司,應該會積極利用政策給予的支持,進一步發揮其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優勢。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也猜測,小貸公司會有積極性去申請,因為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未來小貸公司仍將繼續開展業務。
此外,小貸公司的跨區經營也有望打破。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2月18日對蘇州市新合盛科技小貸公司、聚創科技小貸公司在全省範圍開展業務予以備案。而以往,小貸公司的經營範圍被嚴格限定在註冊地,在分析人士看來,這將加速小貸行業洗牌。
來源: 北京商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