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註冊小貸公司越來越多,行業監管並沒有懈怠。
近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下稱「湖南金管局」)發布了包括湖南省財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湖南中和農信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等在內的208家小貸公司2019年度分類監管評級情況。結果顯示,評為A級 66家,佔比31.7%,較上年提高 0.8 %;評為B級 48家,佔比23.1%,較上年下降1.1 %;評為C級12 家,佔比5.7 %,較上年下降0.4 %;評為D級82家,佔比 39.4%,較上年提高4.2 %。
與上年相比較,2019年度評級等級提高的小貸公司有15家,等級下降的公司有31家,連續兩年評為D級的有61家。
一位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由於小貸公司是由地方金融監管局批覆和監管,所以各地的評級標準也有所差異。從湖南金管局相關規定來看,評為D級的小貸公司被註銷業務資質的風險較大,而且已有61家小貸公司被評為D級。
82家被評為D級
此次,湖南金管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湖南省有小貸公司共有218 家,除去參評的208家小貸公司,10家公司未參與此次評級,其中開業未滿1年的有3家,退出的有7家,市州實報資料的有142家。自動放棄參加分類監管評級或未報送資料的有66家,根據湖南金管局有關文件規定,這66 家公司直接評定為D級。
對於被評為D級的82家小貸公司,湖南金管局明確表示,根據相關文件規定需進行整改,整改驗收工作按照「整改一家,驗收一家,報告一家」的原則,需要及時向湖南金管局書面報告整改驗收情況。對拒不整改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將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取消其發放小貸業務資質。
評級結果顯示,目前湖南省的小貸公司還存在一些問題,包括市場定位不清晰、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接受監管的自覺性不夠、個別監管機構未能認真履行職責等。其中,部分小貸公司已經連續兩年未開展業務,且存在治理結構不完善、貸前審查流於形式、貸中無審議記錄、貸後缺乏管理、現金收本收息、向股東及關聯方放貸等現象。實際上,這不單單是湖南省小貸公司獨有的,其他省市也普遍存在這些問題。
除了被評為D級的需要停業整頓外,2019年的監管力度持續加大,湖南省內7家小貸公司已經退出。2018年僅退出1家公司。
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小貸公司評級就類似於支付牌照續展,只不過小貸公司評級需要每年一次,有問題就限期改正,如果整改不到位就會被註銷牌照。
一邊在收緊,另一邊又在鬆綁。今年以來,湖南省針對小貸行業下發了多個文件。
繼多個省市宣布對小貸行業監管「放寬」後,今年3月5日,湖南金管局也在官網發布了《關於全省小額貸款行業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影響和復工復產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指出將適度降低符合條件小貸公司的準入門檻,註冊資本金下限可降低至3000萬元,有效期6個月。此前,按照監管規定,湖南各市州城區小貸公司的註冊資本金下限為1億元,縣市原則上下限設為5000萬元。
《通知》還在擴大小貸公司規模、簡化經營地域的限制條件要求等方面做出了優化處理。
為了更好的規範小貸公司,湖南金管局於今年4月初下發了《湖南省小額貸款公司委託貸款業務監管工作指引(試行)》(下稱《工作指引》),為指導小貸公司規範開展委託貸款業務。《工作指引》規定只有上年度分類監管評級為A的才有資格開展委託貸款業務。
麻袋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曾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開展委託貸款業務對小貸公司意義重大:一是有利於緩解資金供需矛盾,在資金的運用效率上發揮較好的作用;二是小貸自有資金有限,委託貸款能夠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實,通過該業務使企業之間的借貸合法化;三是委託貸款能夠為小貸公司增加新業務、使其收入來源多樣化。
部分小貸公司面臨被註銷的風險
目前,對於小貸行業尚未有統一的監管規定。各省市金管局根據地方小貸行業的發展情況制定了分類監管評級辦法。
2019年1月,湖南金管局印發了《湖南省小額貸款公司分類監管評級辦法》(下稱「《辦法》」),還制訂了《關於對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取(注)消業務資質的規定》(下稱「《規定》」),均自2018年12月17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辦法》顯示,凡設立滿一個會計年度的小貸公司統一納入分類監管評級範圍。每年上半年對上個年度的情況進行評級考核。分類監管評級考評標準實行百分制,採取定量評分和定性分析相結合、日常監管和年度考核相結合、現場檢查與材料審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單項考核涉及計量扣分的,扣完該項分值為止。考核結果分為A、B、C、D四類:得分85分(含85分)以上為A級,70—85分(含70分)的為B級,60—70分(含60分)的為C級,60分以下為D級。
其中,達到A級的小貸公司方可納入省政府對金融機構年度考核獎勵範圍;達到C級(含)以上的小貸公司可享受財政風險補償資金分配,在不突破小貸公司風險補償資金總額的前提下,根據省地方金管局對其分類監管評級等級確定補償比例;對評為D級的小貸公司監管機構應予以重點監管,並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徹底的可採取暫停業務或取消小貸業務資質。
《規定》對註銷小貸業務資質進行了詳細補充,指出行政裁決取消主要包括一年(含)以上未向省小貸公司網絡監測系統報送數據、或不接受監管機構現場檢查、或拒絕接受監管機構組織的分類監管評級和監管約談、或省級監管機構下達業務整改通知後,經認定一年內未整改到位的;兩年(含)以上未開展貸款發放及收回業務,經市州、縣(市、區)監管機構核實確認業務已停止;弄虛作假,惡意套取風險補償資金;經司法機關認定,公司存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或暴力收貸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司法裁決取消指司法裁決小額貸款公司解散或宣告破產。
無論是《辦法》還是《規定》都明確表示,評級為D的小貸公司將面臨被註銷小貸業務資質的風險。
湖南金管局2019年的評級結果指出,該省小貸公司被評為D級的共有82家,佔比 39.4%,較上年提高4.2 %,在各評級結果中佔比最高。而且,部分小貸公司已經兩年內未開展業務,這樣被註銷小貸業務資質的風險就會加大。
事實上,一直困擾小貸行業的問題之一是槓桿率。在疫情影響下,多個省市開始提升槓桿率至5倍左右,而湖南的放寬政策並沒有提及杆杆率。湖南省監管文件曾指出,該省小貸公司的槓桿率為3倍以內,已經超過行業平均水平。而且,杆杆率倍數和評級結果密切相關,分類監管評級結果為A級的,融資比例為300%;B級為200%;C級為100%,D級公司不得對外融資。
「被評為D級的小貸公司如果不能對外融資,業務開展就會越來越來,被取消小貸業務資質的風險就會更大。」上述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稱。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