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莞生活垃圾分類演講比賽主要由東莞市演講學會擔任評審工作。在初賽、決賽來臨之際,廣州日報記者今天就比賽的評審工作和對選手的參賽建議等問題專訪了多年擔任東莞生活垃圾分類演講比賽評委的劉禹儀。劉禹儀是廣東省演講學會理事、東莞市演講學會秘書長
「講我所做,做我所講。講故事好過於講道理,講自己的故事好過於講別人的故事。」這是她眼中的演講秘笈。
廣州日報:本次演講比賽評委評審打分的主要依據是什麼,最看重選手什麼?
劉禹儀:既然是比賽,評委和選手都要講「武德」,評委會主要從三個方面去打分:意美(講稿內容邏輯性、條理理、完整性,故事化、具體化、通俗化);音美(語音語調語感,聲音高低起伏,抑揚頓挫,聲若洪鐘);形美(颱風形象,禮儀規範,肢體語言,目光表情)。
廣州日報:演講稿的撰寫是演講的基礎,一篇好的演講稿應滿足那些特徵,常見的開頭和結尾常用的打開方式有哪些?
劉禹儀:一篇好的演講稿應該堅持內容為王,立意要高、切入要新、標題要美、材料要精、語言要活。選手可以嘗試的開頭方法有:讚美式、名人名言、直奔主題、提問式、自我介紹、故事開頭、即興開頭;結尾方法有:總結式、號召式、祝福式、對聯式、詩詞式……
廣州日報:演講既要「講」又要「演」,選手在著裝、動作等舞臺綜合呈現上需要注意什麼?
劉禹儀:演講演講,三分演七分講,以講為主以演為輔。著裝正式、儀態大方、動作適當,切不可喧賓奪主。
廣州日報:有的選手可能對垃圾分類了解踐行不多,但擅長演講,而有的選手可能口才不是那麼好,但其本身就是垃圾分類和環保領域的達人,對於這兩種不同類型的參賽選手,各有什麼建議?
劉禹儀:對於這兩種選手而言,這次演講除了是展示自己擅長領域的機會,同時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儘可能講我所做,做我所講。講故事好過於講道理,講自己的故事好過於講別人的故事。
廣州日報:本屆比賽鼓勵選手在形式上的創新,選手可以輔助於PPT、音視頻和個人才藝等,如何才能更好地處理好內容和形式的關係,讓其成為加分項?
劉禹儀:形式一定是服務內容的。ppt數量不在多在精,音樂聲音不能蓋過選手聲音,並且要不受音樂影響忘詞,情感把控不要被音樂帶偏;視頻不宜過長,內容要精準,如出現臨時無法播放,是否有抗幹擾與現掛的能力?預備方案是什麼?這些都要想到。個人才藝可在自我介紹中稍做突出,千萬不要喧賓奪主。
廣州日報:往年比賽中,選手最容易犯哪些忌諱?你印象最深的選手的特質是?
劉禹儀:容易犯把演講當朗誦,朗誦感太強、講稿通篇講道理沒有故事案例做支撐、背誦式的演講。
廣州日報:選手如何應對演講中出現的突發情況?比如怯場、緊張忘詞,尬聊。
劉禹儀:這需要有抗幹擾與現掛的能力。如果對講稿內容實在不熟和沒把握脫稿的選手,建議把稿件帶在身上,實在記不起詞的時候,拿出來大大方方讀完再回座。有始有終,呈現完整。
廣州日報:不少選手都有參加朗誦主持類的培訓比賽的經歷,演講是綜合藝術,它和朗誦、主持、表演等語言藝術形式的區別是?
劉禹儀:會朗誦、主持的人不一定會演講,但會演講的人一定會朗誦、主持。語言是一門藝術,而演講是語言藝術皇冠上最閃亮的那顆鑽石。好的演講要有朗誦般的聲情並茂、主持般的字正腔圓、辯論般的思維敏捷、相聲般的會甩包袱、小品般的詼諧幽默;書法般的意蘊深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葛宇飛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石忠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蔡冬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