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灘製衣廠生產的三無口罩能用麼?

2020-12-23 騰訊網

微觀熱文

在冷水灘區中小企業創新園內原永州名臣製衣廠現湖南佑華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拿到口罩的時候,第一個疑問是:這算不算三無產品?

無註冊商標、無說明書、無生產日期

新聞是這樣說的:

2月8日紅網時刻、2月10日永州日報分別報導了永州眾企業助力戰「疫」,加快關鍵物資自主生產的消息。

2.永州人是這樣想的: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看到這個消息,永州人民心裡樂開了花,再也不用為買不到口罩發愁了。

環保協會志願者募捐了一筆錢計劃購買口罩與 消毒液贈送給社區、特殊學校和市場百姓,聽聞冷水灘區有口罩投入生產了,於是多方打聽購買。

3.我們是這樣做的:

看到對方朋友圈信息,再對照紅網時刻和永州日報發布的新聞後毫不猶豫下單。

對於這樣轉款操作,心裡沒有底,無非是知道周邊的學校在這裡訂了口罩,無非是新聞上領導親臨現場過。

為特殊學校貧困家庭送口罩的通知已經發出,口罩還沒著落,微信發消息對方不回,點微信語音得到的回覆是生產中機器壞了,如果急需,可以提供手工製作的口罩。

既然過兩天就有,就想到跟已經拿到貨的學校借一些應急,目前沒開學,口罩用得少。

學校領導很爽快,不過只有兩三百個,他們交了一萬多塊錢,也只給拿了一小部分貨。

看來別人的所謂到貨,實際情況跟我一樣吧。不得已的情況下接受了1000個手工口罩。

急急急!!!

4.生產條件是這樣的:

口罩生產不得在無菌環境下操作?這口罩確定可以跟臉、鼻、口直接接觸?

5.工廠工作人員回復是這樣的:

口罩生產設備目前還未到貨,只有人工生產的。

那麼說所謂的機器壞了不過是子虛烏有。

坑,好大一個坑!慶幸入坑的不止我一個。

通過聊天記錄,可以看出湖南佑華在口罩設備進入生產車間之前已經接受全額訂單若干,接訂單時間跨度大家可以自己計算。

多渠道反映得不到結果,於是撥通永州市市場監管局提供的消費者熱線12315,語音提示人工服務忙。

6.當初是這麼想的:

買永州人自己生產的口罩和消毒液,既不怕被騙又可以支持支持本地企業,作為永州人,何樂而不為?

7.最後結果是這樣的

在設備還沒有的情況下大量接受訂單,然後用機器故障為由拖延交貨時間,再用人工縫製的口罩免悠悠眾口,這樣的神操作真的可行?這種口罩送到學校真的可用?這種欺上瞞下的行為是否玩的有點過了?

曾經因為買不到口罩而發愁,現在卻為買到的口罩而發愁,明天捐贈活動是否如期直接在這口罩質量是否可以放心使用。

好愁,好難,好急啊!!!

來源:圖說永州編輯:丸子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永州一製衣廠生產銷售「三無」口罩?現場查封處理!
    3月1日晚,有投訴舉報稱原永州名臣製衣廠(現湖南佑華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產「三無」口罩。接到舉報後,我局連夜匯報市市場監管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3月2日上午對該公司生產、銷售口罩的行為進行檢查調查。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成品口罩未見產品標識標籤,未標註廠名、廠址、產品名稱,未見產品合格證。
  • 冷水灘區:口罩生產企業陸續可投產 防疫物資得保障
    紅網時刻永州2月29日訊(通訊員 張笑君)2月29日上午,冷水灘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陳雄帶領區發改局、科工信局、人社局、高科園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湖南佑華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湖南大自然製藥有限公司、湖南鈺丹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南遠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四家口罩生產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存在的困難
  • 女子在車站外賣三無口罩,被警方逮住後嚇得癱坐在地:不知犯法
    現在各地都在進行防疫情工作,口罩也成了出門必備品之一,看似很平常的口罩也開始稀缺起來了,有些黑心藥店更是趁機漲價發財,經過這段時間的打擊後,口罩價格是回落到正常了,但是我國人數將近14億,每日人均使用1隻,工廠怎麼加班生產也都顧不過來,市面上口罩依舊很稀缺,有些人就盯上了這個點,趁機兜售一些三無口罩
  • 棗莊薛城區查獲近13萬隻「三無」口罩,來自湖北
    隨著疫情的發展,網上出現涉嫌編造傳播虛假信息以及涉嫌藉機實施詐騙或敲詐勒索、販賣「三無口罩」等違法犯罪行為。疫情當前,口罩作為防疫的必需品,在一些人眼中卻是,可以鑽空子去抓的「商機」,有些不法商販開始打起了歪主意。
  • 汕頭有醫療器械用品店售賣「三無」口罩,最終經營者被刑拘
    受疫情影響,最近,口罩成了搶手的防疫物資,一些不法分子竟利用「三無」口罩賺起黑心錢。近日,市公安局食品藥品與環境汙染犯罪偵查支隊就查處一起銷售「三無」口罩案件,扣押不合格口罩近3.6萬個,貨值約10萬元,經營者也因此被警方依法刑拘。
  • 這些KN95口罩竟然是「三無」產品
    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今天(2月18日)通報:近日,從化警方通過縝密偵查,打掉一個通過網購平臺售賣假口罩窩點,當場抓獲湯某等17名涉案人員,現場扣押口罩6500餘只,經初步估算,累計交易金額超800萬元。
  • ...的「三無」口罩,專家說「戴了不如不戴」……微商就更加不能信了
    昨天下午,有市民給欄目打來電話,說在江北一家小型超市售賣劣質口罩。記者隨後來到這家超市,在門口顯眼處,商家擺放了兩大箱這種口罩。記者:這口罩有沒有生產廠家的啊?反正老闆就是去廠家那裡拿的。記者:哪裡拿的,是惠州的嗎?除了在惠州拿,哪還有地方拿啊,沒有地方好拿啊。
  • 如果汽車企業能生產口罩,為什麼我們的工作不可以無所不能?
    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戰疫情 中國製造跑出中國速度》中說, 上汽通用五菱聯合廣西德福特集團僅用了3天時間就完成了10萬級無塵車間改造、設備安裝調試等一系列工作,並取得了民用防護口罩的研發、生產、銷售資質。(圖片來源:上汽通用五菱微信公眾號)口罩、口罩機,還有,可在兩米範圍內對大面積移動人群進行移動測溫的智能移動測溫車,都是上汽通用五菱2020年新的傑作,它也成為第一家生產口罩的汽車廠商。其實也不需要那麼大的腦洞:生產醫用口罩,車間必須「無塵」,在很多汽車工廠的塗裝車間,「無塵」早已是標配。
  • 賣三無口罩,10倍市場價:健客網上了黑貓投訴
    而且還是在疫情如此嚴重,急需口罩的情況下,健客網此番定價,明顯涉嫌高價銷售。於是這位憤憤不平的網友,將健客網的行為,發上了微博進行舉報。- 2-不僅高價,還換賣三無口罩這不發不知道,一發嚇一跳。在微博上,不僅僅是這位網友,還有不少人也遇到了健客網的問題口罩,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其中還帶有三無產品。
  • 金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查獲37萬餘只「三無」口罩
    近日,筆者從金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1月28日,該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線索,會同公安部門對轄區內的某口罩廠進行檢查。現場查獲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合格證明的「三無」口罩三種共計37萬餘只。該局當即對上述口罩予以查封,相關產品予以抽樣送檢並對負責人葉某、吳某進行詢問調查。
  • 冷水灘:啟動第19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曾令華)根據《2020年冷水灘區「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瀟湘行」活動實施方案》(冷安〔2020〕18號)要求,6月8日,冷水灘區安委辦組織全區所有鄉鎮(街道)、區安委會成員單位及相關企業召開「安全生產月」活動安排部署會,啟動以「消除事故隱患
  • 微信群,朋友圈買到假冒偽劣、「三無」口罩該怎麼投訴?怎麼辨別?
    1.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價格欺詐、串通漲價;2.未依法取得許可或辦理備案,在網上擅自銷售醫用口罩等醫療器械;3.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臺銷售假冒偽劣、「三無」醫用口罩等疫情防護物品或哄抬物價。
  • 王一新到山西東華製衣有限公司調研 研究增加防護口罩生產
    1月30日,副省長王一新到山西東華製衣有限公司調研,現場研究增加防護口罩生產,實地協調解決原材料來源、技術指導、消毒檢測等制約因素。  山西東華製衣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以成衣製造為主的生產企業,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經省政府協調臨時轉產防護口罩,昨天首產4000多隻,今天產量達到1萬隻,明日產量有望達到3萬隻,後天爭取達到5萬隻。
  • 冷水灘:公共場所防疫不放鬆 個人防護「不降級」
    紅網時刻1月8日訊(冷水灘站記者 王庚娣 通訊員 尹華莉)面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現狀,商務部近日連續發布四個防控指南,要求顧客進入商場、超市、乘坐電梯時全程佩戴口罩,冷水灘區各大公共場所全力抓好防疫工作不放鬆。
  • 黑龍江省依安縣三興鎮製衣廠帶動群眾就業助脫貧
    央廣網哈爾濱7月22日消息(記者喬仁慧 通訊員陳丹華田暢)三興鎮金華製衣廠內機械運轉的聲音不絕於耳,一排排製衣機器有序的運轉著,兩條流水線上的20多名員工正專心致志地趕製滑雪服。有的壓實棉花,有的縫製布料,最後,一件件衣服成品呈現在人們眼前。
  • 小販當街賣口罩 民警一查竟是「三無」產品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郭劍烽)最近,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口罩成為了居家必備的緊俏商品。但如果選購的口罩質量不合格,那麼不但不能起到防護作用,還可能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日前,寶山公安分局友誼路派出所民警就在工作中查獲了3500個「來路不明」的一次性口罩。
  • 來回2000公裡,139公斤耳繩助力口罩廠生產不停歇
    來回2000公裡,139公斤耳繩助力口罩廠生產不停歇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9日訊(通訊員 羅維雄)「請聯繫下轄區內的企業,看哪裡有生產口罩的耳繩賣,芙蓉口罩廠的耳繩需要緊急補充一批。」接到瀏陽市發改局的求助信息後,金剛鎮副鎮長王廣立即聯繫相關企業老闆,只為保障長沙地區唯一的口罩生產廠生產不停歇。皮鞋廠、製衣廠,只要是用到繩子的廠家,王廣都逐一打電話和企業負責人聯繫,詢問他們是否能夠聯繫到耳繩,但原料商基本在沿海一帶,目前也沒有現貨。「王鎮長,我聯繫到河南長垣的一家醫用衛材企業,他們那還有100多公斤耳繩現貨,但是運輸過來需要5天時間。」
  • 「就知道賣這口罩要出事」,三無產品當醫用外科口罩賣,杭州民警找...
    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杭州江幹公安分局凱旋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何女士報案:她在微信上購買口罩時,懷疑買到了假冒偽劣產品,總共花了12萬餘元。原來,何女士因單位復工,需要採購一批醫用外科口罩,於是就在一個微信群裡發布了一條求購信息,沒過多久,群裡就有人主動聯繫,說自己手上有貨源,這讓何女士喜出望外。但等到錢付了,收到的口罩,卻讓何女士大跌眼鏡。打開一看,這些口罩根本就不是什麼醫用外科口罩,而是一堆連包裝都不規範的三無產品。
  • 依安:製衣廠開到鄉鎮 貧困群眾家門口就業
    在依安縣三興鎮金華製衣廠車間裡,高速縫紉機運轉的聲音不絕於耳,兩條流水線上20多名員工正專心致志地趕製滑雪服。有的壓實棉花,有的縫製布料,最後,一件件衣服成品呈現在人們眼前。拿著今天剛開到手的工資,金華製衣廠職工馬兆翠喜笑顏開。三興鎮金華製衣廠是三興鎮在縣工商聯幫助下,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帶貧增收項目,經過前期培訓,到目前只有一個月時間,工人們就可以上崗操作,開始進行服裝生產。
  • 微信群、朋友圈買到「三無」口罩?趕緊12315投訴舉報
    你的朋友圈有沒有人代購醫用口罩?為規範網上銷售和購買醫用口罩等疫情防護物品行為,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都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出《關於規範網上銷售和購買醫用口罩等疫情防護物品行為的重要提示》(下稱《提示》),未依法取得許可或辦理備案,在網上擅自銷售醫用口罩等醫療器械等等行為一經發現,成都市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嚴厲查處,涉嫌犯罪的將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