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態鏈:百度、獵豹移動、商湯們背後的智能版圖

2021-01-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人工智慧的探險地圖上,BAT是原始拓荒者,基於強大的技術力量以及資本支持,BAT將AI帶入並且融入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AI並不是一個巨頭壟斷的領域,生態鏈上也不缺獨角獸,深耕細節,將AI技術精打細磨。現在,AI的發展早已突破網際網路領域,枝節蔓延到各個領域,這其中敢於跨界創新的「橋梁」們功不可沒。

在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慧四字已經成為了常客。

在2017年,人工智慧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之中;去年,政府報告中提出了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而在今年的兩會中,則首次提到了「智能+」這一概念,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人工智慧對於中國市場而言,從列入規劃到今天衍生出產業落地的全新概念,整個過程人們有目共睹。

當「智能+」作為人工智慧首要的落地概念被提出時,一幅探險地圖已經被徐徐展開。「智能+」的第一枚腳印落向何處,很可能決定著接下來幾年內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化發展的動勢與方向。

起跑線上再回首:「智能+」元年的前紀元

「智能+」元年的前哨,或許是由兩會機器人的集體上場吹響的。

在今年的兩會上,出現了大量智能媒體機器人的身影,例如:新華社推出了「以假亂真」的AI合成主播「新小萌」;獵豹移動為人民網「2019年兩會報導」特別定製的AI機器人—「小融」,不僅可以接待引領記者和代表,還能同步人民網兩會播報;還有,能夠預測新聞熱詞的「小度」機器人。

一系列智能媒體機器人的出場,如同一隊頭排兵,由小見大地展示了中國人工智慧「智能+」元年前紀元的技術累積。

對中國人工智慧在「前紀元」的成績進行整理,我們可以發現:「智能+」元年並非憑空出現,而是經由大量累積而來的時代跨越。

從AI產品創新能力來看,在CB Insights最近發布的2019全球Top 100 AI創業公司年度榜單中,十一家獨角獸企業中有五家都來自中國,橫跨人臉識別、自動駕駛、金融風控等多個領域。

這一數據證明:在廣泛的AI適用場景之中,中國已經出現了大量擁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已經做好了批量化推出AI產品的準備。

至於中國AI的學術成就,也在過去幾年間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隨著企業越來越關注底層AI技術能力,阿里達摩院、百度研究院這類企業組織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中國AI學術能力的發展。就拿去年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級會議ACL 2018來說,在不足30%的論文錄取率下,ACL公布的四篇最佳候選論文,其中三篇的第一作者都是華人。

足夠的學術成就,為中國AI進行「智能+」落地提供了足夠的底層支持,讓「智能+」不會虛浮於表面。而AI落地上,中國一直被公認以落地場景廣泛為優勢。

首先,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尤其是對新生事物更具接受能力和高消費能力的年輕群體。在此基礎之上,中國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迅速發展,強大的行動裝置滲透比例和豐富的軟體服務能力累積下了巨大數據優勢。

就拿最近幾年在消費市場最火的AI硬體智能音箱來說,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發布的2018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消費市場,一季度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80萬,增速達到了5370%。

這些數據無疑展示出了中國市場對於AI技術落地的熱情,也體現出了中國市場的教育成熟度。

前紀元的積澱已經足夠,新紀元的奇點便瞬間到來。智能媒體機器人頭排兵的齊齊亮相如同一種宣告,奏響進入下一個紀元的戰歌。

伊始的勇者:「智能+」時代的三個剪影

一個全新紀元的聳立可以由一聲號令開始,但想讓「智能+」真正繁榮起來,需要的是無數忙碌於時代分工鏈上的建設者。

那麼,在新紀元的伊始,是誰在奮力搭建起整個時代?

向前回溯,我們可以從人工智慧發展的歷史中尋找到三個剪影:

1. 陌生土地上的拓荒者

對於中國的BAT、海外的谷歌、微軟來說,這些擁有強大資本和技術實力的科技巨頭無異於是在新紀元開疆闢土的猛士。

AI和任何技術一樣,想面向未來的繁榮,最需要的就是降低準入門檻,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普通開發者學習深度學習技術的門檻、小企業進行AI創業的門檻、傳統企業應用AI技術的門檻等等。而能完成這些的,恐怕非科技巨頭莫屬。

拿BAT來說,他們擁有來自於自身業務的海量數據資源和計算資源,還有強大的人才團隊,更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資本在AI領域進行更多投入。

於是,我們能看到科技巨頭一直致力於中國AI技術的平臺化發展,通過自研深度學習框架、AI晶片、算法模型接口來整體化地降低AI研發和使用的門檻,幫助整個生態共同繁榮。揮舞著鮮明的旗幟,在產學結合、人才培養等更高的方向上發揮作用。

例如:百度推出的開源深度學習框架PaddlePaddle,就是通過集成全流程的深度學習模塊和組件,加以百度工程師自己撰寫的中文開發文檔,來幫助中國開發者們加快對深度學習開發的學習和適應。

另一個典型案例,則是:阿里雲的ET城市大腦。

ET城市大腦將阿里雲自身驚人的算力和達摩院的算法成果整合在一起,打包輸出到城市應用場景之中,幫助交通、政務等不具有技術能力的部門接受技術賦能,直接讓市民享受到AI協管交通擁堵這樣的技術成果,也以榜樣之力吸引著更多生態合作夥伴加入智能城市的賽道。

相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科技巨頭們仍然會承擔著同樣的責任,託起中國AI落地的生態基石。

2. 制工具的匠人

在AI產業鏈上,曠視這樣的獨角獸企業一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他們如同制工具的匠人,在技術細節上鑽研打磨,不斷配飾更細化的應用場景。

相比巨頭,這些企業具有更強的專注性,在諸如機器翻譯、人臉識別此類專項領域中有著自己的技術領先優勢;還可以集中精力和資源將同源的技術打造出無數版本,去適配複雜的現實場景。

如此以來,獨角獸們可以更多獨有的細節反饋,打造出讓AI裂變的實用工具。

就拿人臉識別一項技術來說,就可以裂變出適應弱光環境的人臉識別、低計算資源下的人臉識別、動態視頻中的人臉識別等等無數種細化場景,每一個場景都可以通過技術調整來達成更好的實現效果。

例如:曠視科技在今年的CES上,就展示了一套車載AI視覺系統,包含人臉識別帳戶切換、人臉解鎖與啟動、駕駛員疲勞檢測、手勢切歌等功能。只有這種極致細節的技術,才能適配到極致細節的現實應用場景中去。

商湯科技和高通的合作也是如此:在不久前的MWC上,高通展示了基於驍龍855的SensePhoto AI視頻虛化、AI超解析度和 AI雙攝虛化算法,通過算法與晶片的高度契合來提升手機的圖像處理能力。

這種針對某一款晶片的定製化調整,也是非獨角獸不能做到的。

就拿「智能+」的未來來說,每個場景上都可能擁有不同的技術需求——有的需要通過邊緣計算快速在終端處理任務;有的需要將數據上傳雲端進行交叉計算。

例如:同樣是人臉識別技術,在安防場景中,人臉比對一定要在智能攝像頭終端及時響應。但在AI皮膚檢測場景中,同樣的數據需要上傳到雲端進行脫敏後再進行分析;同樣技術在不同場景下與端、管、雲等條件的豐富組合,需要有足夠垂直經驗的獨角獸們來一一解決。

3. 搭建橋梁的搭橋者

想要讓AI的平臺與技術最終為普通人所用,如同在彼岸徘徊,需要有人搭起一架橋梁連接兩片大陸。

而能夠搭起橋梁的,恰恰是獵豹移動這樣的企業——出身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擁有大量豐富的技術產品化以及產品落地經驗,並擅長將沉澱的經驗快速遷移至AI場域。

AI的產品化,從基礎上來看仍然需要技術打底。

拿獵豹移動來說,它就投資了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後者除了曾經在微軟百萬名人識別競賽中奪得冠軍證實自己的技術實力以外,更多的是以網際網路思維將散落的技術由點及面連接起來,構建出更快速推進產品研發和落地的AI力場。

經過近三年的高速發展,獵戶星空搭建了行業唯一的全鏈條AI技術,集合了大腦一樣的「晶片+算法」、眼睛一樣的全感知視覺識別、負責聽覺的麥克風陣列和負責交流的語音合成技術。

而落到產品上時,七軸機械臂和室內導航平臺又構成了全鏈條AI的手和腿,「四肢五感」俱全,才有了應對複雜應用場景的能力和資本。

除去獵戶星空的技術和產品能力,獵豹移動也長時間在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中航行,有著「產品為先」的經驗積澱。這些經驗遷移到人工智慧領域,可以將具有「四肢五感」的AI技術和產品,落地到實際場景應用中,通過搭建有效的智能解決方案,讓「真有用」的機器人普及到多個行業。

於是,我們才能看到旗下一批已經進入應用場景的機器人家族。

例如:早在石景山政務服務中心、北京鳥巢3D美術館、八達嶺長城、海南冬交會、山西地質博物館進行服務的智能服務機器人「豹小秘」,作為服務型機器人,豹小秘一方面需要在前線與個人用戶直面溝通,沒有任何緩衝地帶,對於用戶行為習慣一點點的體驗不到位都有可能招致差評。

另一方面,服務型機器人本就面臨著種類繁多的複雜工作,需要擁有更全面能力。

而這些能力建立在人機互動產品經驗和複合技術能力上,正是結合獵戶星空的全鏈條AI技術,豹小秘將語音喚醒、語音問候、人臉識別、人臉跟隨、自動避障等功能融入產品框架,化作了智能引領、服務接待、講解諮詢等等圍繞用戶需求為核心的功能和服務。

在「智能+」的普及過程中,獵豹移動這類企業將承擔起搭設橋梁的責任,將自身技術實力、技術產品化能力、產品落地經驗相結合,幫助完成AI從實驗室中的代碼走進普通大眾生活的最後一步。

時代之差:「智能+」的第一個腳印去向何處?

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剪影中看出,所謂「智能+」——即AI技術,在中國深入場景細節、賦能產業的整個過程,是由巨頭開放平臺能力,獨角獸組建工具化細節,最後再由擁有技術實力的產品化企業打包整合,輸送到人們身邊。

對於「智能+」的未來,我們很難從縱向發展中意識到它將為我們的世界帶來哪些變化。但從橫向的對比中,卻能推測出「智能+」這一步的重要性。

更大規模的技術落地,或許並不意味著技術尖端能力的提升,但一定能帶來技術實踐經驗和配套解決方案的完善。

就拿政府報告中提到的「智能+」與製造業來說,製造業的智能升級帶來的或許不是某一種底層算法的突破,但一定會因此提升整個產業的運行效率,會幫助製造業提升接納新技術的能力,讓中國企業更早學會處理人力與AI技術之間的協作關係。

這些解決方案和寶貴的經驗是具有通用性的,可以從一個領域推行到另一個領域之中,自動駕駛下的未來出行、AIoT下的工業4.0、結合AI技術的未來教育……

技術升級從不獨行,「智能+」以及未來即將出現5G、量子計算、新材料等技術一樣,應用在產業之中時,都會歷經艱難的適應期。而「智能+」更高一層的意義,就是去磨礪產業端,讓他們加快對新技術的學習和適應,好去迎接即將到來的技術劇變時期。相比同行者,如此帶來的是一整個時代的差距。

真正拉動時代車輪前行的,恰好不僅僅是技術本身,還有被技術所改變的一切。

而「智能+」所印下的腳印,就正在撬動技術以外的一切改變。

 

作者:腦極體,微信公眾號:腦極體

本文由 @腦極體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於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獵豹移動Q3營收淨利「腰斬」背後:陷轉型陣痛,AI收入佔比仍不足6%
    獵豹移動憑藉移動工具出海起家,但隨後,獵豹移動歷經多次業務轉型。獵豹移動CEO傅盛曾為獵豹移動制定了「三級火箭」計劃——通過工具型產品獲取流量,支撐內容產品發展,最終為AI業務提供支持。然而,隨著業務的擴張,獵豹移動的業績和股價均出現了頹勢。在股價方面,獵豹移動最高股價曾達到19.18美元,而目前已跌落至2美元左右。
  • 百度U型反轉背後的戰略定力:布局移動生態 AI見到曙光
    2020年年末,百度發放一筆特別的「U獎金」,感謝百度員工一起「爬雪山過草地」,稱過去兩年公司經歷了艱難的時刻,而今重回上升通道,股價畫出了一個U型。反轉的背後,是百度不畏艱難險阻,不羨繁花似錦的戰略定力。移動生態「攻守戰」如果將百度核心業務做劃分,一是以移動為主的成熟業務,二是快速發展的智能雲業務,三是自動駕駛等引領行業的前沿業務。
  • 對話獵豹移動AI事業部副總裁李良:用AI賦能產品 觸達用戶核心需求
    4月26日,獵豹移動全新AI交互學習產品小豹AI單詞寶在達令家首發,僅開售十分鐘就破千臺,當日2800臺全部售罄。  小豹AI單詞寶是一個什麼樣的產品,為何剛推出就會受到如此青睞?獵豹移動為何會選擇在達令家首發?接下來獵豹移動在AI上有何戰略和計劃?
  • 獵豹移動2020的最後一搏
    但是獵豹移動的慘澹財報,使其收盤後股價下跌3.32%,收於2.04美元,市值跌破3億美元。在移動獵豹慘澹財報的背後,是其工具、遊戲、AI業務「三輛馬車」營收不盡如人意造成的結果。另外,獵豹移動與獵戶星空合作打造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服務人次超過1.5億,日均語音交互頻次突破400萬次;推出了智慧機器人疫情防控、智慧機器人公共服務等八項解決方案,落地場景超過20個行業,機器人落地數量達到8000臺;再有,獵豹移動推出的AiM商場機器人大屏網絡,智慧機器人的總量超過5500臺,覆蓋全國33個城市,734家商場
  • 2020百度雲智峰會智能計算論壇:AI-Native打造AI新基建引擎
    12月17日,「2020 ABC SUMMIT百度雲智峰會」在北京舉行。上午的主論壇展現了百度智能雲的最新成績和產業智能化成果。「雲智一體」成百度智能雲獨特的競爭力,在各行各業加快規模化落地。在AI-Native的框架下,此次百度智能雲發布了4大新品,升級了8大智能計算產品及平臺,全面覆蓋數據中心、雲伺服器、網絡、存儲、資料庫、智能移動邊緣等領域。
  • 解碼百度核心:移動的無色牆,AI的無形劍
    中國網友有一個愛好,就是特別喜歡分析和解讀網際網路巨頭們。若干年來大家都養成了習慣,好像不能在網上娓娓道來BAT秘辛,不能在酒桌上來一段網際網路思維,就感覺過得空落落的。但是即使大公司們已經被解析了萬億遍,但在談論他們時大家還是經常掉進兩個陷阱。
  • 機器人:新基建的重要賽道與獵豹移動的執著長跑 | 礪石
    比如淘寶、京東、拼多多與蘇寧在零售領域,美團點評、餓了麼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支付寶、微信支付在金融領域,曠視科技、商湯科技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科大訊飛在語音領域..提供了服務於廣大B端企業與C端消費者的數位化基礎設施。
  • 不是第一次遇到危機,獵豹移動再次轉型的目標是破而後立
    海外業務留下巨大創傷 除了獵豹瀏覽器和《鋼琴塊》,其實我們在商場和智能音箱裡也能看到獵豹的身影。而這已經是獵豹的第三次創業。出海又回國的獵豹,在應對危機這件事上已經熟練有餘。
  • 獵豹移動翻譯棒 小豹AI音箱濟南嘗鮮價
    同時,獵豹移動和微軟達成合作,小豹AI翻譯棒採用了獵豹和微軟雙引擎。獵豹移動 小豹AI翻譯棒微信掃一掃關注:中關村在線山東站獵豹移動 小豹AI翻譯棒[參考價格]  [聯繫方式]  0531-82396978 / 15966635199 / 13290247666[店鋪名稱]  濟南鴻興隆信息有限公司[店鋪連結]  http://s.zol.com.cn/shop_200568/[商家地址]  濟南市歷下區山大賽博數碼廣場二樓220A體驗店[報價查詢]  翻譯機產品報價獵豹移動產品報價
  • 獵豹移動財報:陣痛期後,將等來春天?
    幾年前,在傅盛認識到當下的主營業務成長空間有限時,毅然開始了獵豹移動的「ALL IN AI」旅程。而通過幾年的發展,獵豹移動也找到了自己的專注點——智能服務機器人,並且投身於廣闊的市場之中。我國已經將AI等尖端技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並且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生育鼓勵等社會趨勢,將會讓醫療、教育場景的需求持續旺盛,智能服務機器人或將會迎來一個黃金增長期,這也意味著一個新的巨大市場。對於目前將智能服務機器人當做重點的獵豹移動來說,這個巨大的市場自然不容錯過,而且從獵豹移動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 AI三劍客:依圖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
    而依圖科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的拿手絕活,都是人臉識別,所以它們在智能安防領域有一騎絕塵的實力。1、依圖科技2018年12月,依圖科技發布了一個「聽寫大賽」微信小程序,內嵌各語音識別引擎,由網友自行對比識別率。幾乎在所有場景下的語音識別,依圖科技都遙遙領先阿里、百度、騰訊及科大訊飛等。
  • 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智能疫情防控機器人落地鄭州「小湯山」醫院
    網易智能訊2月16日消息,獵豹移動旗下獵戶星空智能疫情防控機器人進駐鄭州「小湯山」醫院,這是繼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北京市海澱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之後,獵戶星空智能防控機器人再次馳援的一家醫院。
  • 外媒高度關注小豹AI翻譯棒進軍美國 獵豹移動AI業務全球化正式起航
    該文介紹稱,小豹AI翻譯棒由微軟提供Azure雲服務及人工智慧技術支持,包括提供機器翻譯和語音TTS功能等,可以更好地適配多語種和更符合本地市場需求。此外,這款翻譯產品也搭載了獵豹移動投資的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的自動語音識別和翻譯等技術,助力其性能領先同類產品。
  • 四海一家,AI在商湯!2019商湯科技年會光芒綻放
    從2014年公司成立到今天成為AI領軍企業,徐立回顧了商湯的創業歷程,並闡述了商湯人的初心、精神與責任。第二份合同,在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當時並沒有對活體識別有很清晰的認知,是商湯提出和定義動作序列組合,並給出大規模抗擊活體甚至3D攻擊技術,成為標準。第三份合同,是在手機行業。2015年時,中國鮮有手機廠商能夠實現智能相冊照片分類功能。憑藉過硬的原創技術,商湯成為當時某品牌手機唯一的智能相冊供應商,定義了這個行業及評價標準。
  • 暖科技讓 AI 變成「愛」|獵豹橙色大巴智能領票 Party
    1月27日,獵豹移動全球總部的無人前臺人來人往,好不熱鬧。一對小情侶興奮地在豹小秘前刷臉驗證信息,還好奇地和她聊起了天兒;眼前一位可愛的小盆友手抱小豹公仔,歡脫地轉起了圈圈;年近七旬的老大爺,也不辭辛苦為工作繁忙的兒子代領回家車票;還有很多很多「北漂」青年,獵豹記錄了他們 2019 年的回家之旅……正在進行的,正是獵豹移動「橙色大巴智能領票大 Party」。
  • 獵豹移動與達令家戰略合作 小豹AI單詞寶突圍社交電商
    4月24日,獵豹移動與新電商達令家在京舉辦戰略合作籤約暨小豹AI單詞寶全網首發儀式,雙方將結合各自資源與優勢,籤署品牌戰略合作協議,共創共贏。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達令家創始人兼CEO齊燕等人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股市華興社知識小課堂:解讀獵豹移動財報
    股市華興社知識小課堂新聞,在股市華興社知識小課堂看來,不管是進入常態化的疫情防控,還是提供便利的語音助手,智能技術早曾經浸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裡。而隨同著智能技術的浸透,人們的生活在很大水平上曾經很難分開智能技術了。 技術是為了更好地效勞生活,這也是行業內的大小企業所分歧追求的。
  • 商湯科技AI數字人「入職」中國農業銀行 打造智能創新客戶服務
    憑藉聰慧的大腦和超強的親和力,商湯AI數字人可以助力銀行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及效率,帶來更高的客戶滿意度,進而推動銀行業服務能力的智能優化和創新升級。大堂經理是每個銀行網點都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其需要每天應對前來辦理業務的客戶,重複性地回答各種問題,並提供業務諮詢的服務。
  • 獵豹移動財報:營收下降厄運下,求生技能滿分
    2018年底,Facebook中止與獵豹移動合作,並在獵豹移動遊說之後,仍拒絕恢復合作。而獵豹移動是Facebook頂級流量供應商和Facebook移動廣告平臺重要的合作夥伴,Facebook此舉不外乎砍斷了獵豹移動的「財路」。
  • 獵豹移動小豹AI單詞寶達令家首發 上線首日現貨2800臺全部售罄
    4月26日,獵豹移動旗下新品小豹AI單詞寶在達令家新電商平臺首發,開售10分鐘銷量破千臺,上線首日現貨2800臺全部售罄!這是繼小豹AI翻譯棒後,獵豹移動發布的又一款網紅潮品。區別於市面上流行的點讀機、移動應用和平板電腦,小豹AI單詞寶自主研發AI語音識別內核,打造全新AI交互學習模式,具備教材同步、語音查詞、學習報告三大核心功能,可以1鍵背單詞、輕鬆練發音,讀記練查評教功能樣樣具備,可謂英語學習神器。前來獵豹移動體驗小豹AI單詞寶的網紅媽媽,均是帶貨能手,曾創過千萬元級別的銷量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