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聲明:本文部分文字來源於湖北大學《運動與健康》課程課件音譯稿(並作一定修改);講學老師為湖北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代方梅教授; 粗體字部分為個人見解;若有不當之處,本文會及時修改、刪除;本文目的是為了科普運動與健康的重要性,其中夾雜一些個人的觀點,請大家批評指正、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引言:健康是人類發展永恆的主題;追求健康是人們共同的願望;擁有健康是人人享有的權利;維護健康必須走科學的道路;健康遵循自身的規律;那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完全健康的人呢?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是這樣界定的:健康是一種全面的身體心理及社會幸福的理想狀態,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那身體健康的特徵和標準是什麼呢?
身體健康的特徵之一是身體形態與結構發育狀況良好。身體形態與結構是指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徵,主要包括身體姿勢,營養狀況及身體成分等方面,反映了人體的生長發育水平,一般通過測量身高、體重、胸圍、皮下組織的來考察。
體形態的發育水平,其中身高、體重、胸圍是衡量身體形態最基本的三項指標。
身體形態與結構發育狀況良好,首先從形態上看既不是我們所說的「豆芽菜」型的,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南瓜型」的,其次從結構上看人體的上部與下部,大腿與小腿,上臂與前臂等等的比例比較協調,其比值若能達到0.618:1,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黃金比例,就是最完美的了,當然也是最為健康的。
健康的身體形態通常指的是不胖不瘦的中等身材。過度強化的肌肉會加大心臟等臟器的負擔,而過於瘦小的體型則會直接影響身體的發育和健康。所以說,單從健康層面上看,體型是浮動變化的,在進行體育鍛鍊時,雖然強化了肌肉,但也同時鍛鍊了心肺機能,至於如何平衡它們在一個健康的程度,之後的文章會帶來給大家。
黃金比例0.618
身體健康的特徵之二是生理機能水平高,人體生理機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是否良好,功能是否健全,運轉是否自如等等,常見的人體生理機能衡量指標有血壓、心率、肺活量等。以心率為例,研究表明,人的心率與壽命成反比關係。即心跳越慢壽命越長,心跳越快,壽命越短。自然界中烏龜的壽命長達500年以上,但它心臟每分鐘的跳動次數最少只有8次,還有一種小鼠,每分鐘心跳高達1200次。其壽命卻只有一年多。
人類研究也證實,如果成人安靜時的心率維持在60次/分鐘左右,其壽命可高達93歲;相反如果安靜時的心率大於84次/分鐘左右,其壽命會明顯縮短;可見心率是壽命的標識,安靜時的心率偏慢,壽命就會延長,而經過長期運動訓練的人,安靜時的心率一般維持在60次/分鐘左右。
這裡,主要說明下:經常進行心肺訓練的人群,心率很可能會出現因運動所導致的竇性心律過緩,這是正常的。而我們傳統上在健身房等場地進行的器械訓練等訓練,並不會直接對心肺功能有針對性的提升。也就是說,只「擼鐵」不做心肺訓練的人,身體並不能算健康。因為一味的強化肌肉能力,而不同時強化心肺能力,反而會形成健康隱患,也會限制身體機能發展,若不能科學的計劃運動後的休息恢復,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因過度運動所產生的猝死、休克、暈厥等嚴重危害身體健康的情況。
身體健康的特徵之三是身體素質好,運動能力強。身體素質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身體素質的強弱是衡量一個人體質健康狀況的重要標誌之一。身體素質的發展對於增強人的體質和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要身體各方面能力均衡發展,切不可一味關注「肌肉強、圍度大」這種極端主義。
身體健康的特徵之四是身體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人體適應能力是指人體在適應內外環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機能能力。如抗寒能力,抗炎熱酷暑的能力,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對加速度旋轉運動的適應能力等等,以上就是身體健康的基本特徵。
而心理健康的特徵是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對於外界的刺激有良好的應急能力。心理經常處於平衡和滿足的狀態,具體表現為有充分的安全感,有自知之明,善於平衡人際關係,正視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工作,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善於學習,努力進取,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適度發揮個性等等。
道德健康的基本特徵是有積極向上的信仰,具有高尚的品德與情操,有完美的人格,具體表現為有堅定而完美的人格信念。作風正派、遵紀守法、努力工作、樂於奉獻、有責任感、善於學習、努力進取等等。
而社會適應能力是指人為了在社會上更好生存而進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為上的各種適應性的變化,與社會達到和諧狀態的一種執行適應能力。一般認為社會適應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個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勞動能力,選擇並從事某種職業的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用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能力。
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也許我們並不能做到以上的種種。但,這也是我們提升自己,訓練心性的目標。人無好壞,事無絕對,我們依舊要有一個美好、善良的目標。
對照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界定,朋友們你還能說你是一個完全健康的人嗎?也許不那麼理直氣壯了吧,因為根據有關資料統計,真正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標準,健康人不超過15%,有各種疾病的大概也只有15%,也就是說70%的人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第3種狀態,我們稱之為亞健康狀態。那到底什麼是亞健康呢?你離亞健康到底還有多遠呢?請期待下一篇《你離亞健康有多遠?》
聲明:本文圖片資源來源於網絡;
《運動與健康》視頻課程詳情見https://next.xuetangx.com/course/HUBU10011000132/4231537?fromArray=learn_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