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船大炮狂轟日軍倭寇

2021-01-13 環球軍事

【環球軍事報導】戰爭史詩巨製《鳴梁海戰》即將於11月28日登陸全國院線,12艘戰船戰勝日軍330艘龐大艦隊的「海戰奇蹟」是如何實現的?61分鐘海戰場面又如何震撼?一直吊足廣大影迷胃口。

影片中,當年這場經典戰役裡殘酷的白刃戰、12比330以少勝多的取勝過程,在視覺呈現和細節還原上都做到了極致。威震日軍倭寇的龜船大炮火舌狂轟、冷兵器貼身肉戰的飆血抵命等場面,無不刺激觀眾的荷爾蒙分泌。在實際拍攝中,為了體現龐大的海戰場面,製作了一些真船,另外為了完成後期的電腦特效場景,在前期進行特殊效果布置和戶外影棚的搭建。劇中人物服裝等道具也花費了大量資金投入,《鳴梁海戰》的製作過程中準備的服裝超過了1000套,其中朝鮮軍的鎧甲在韓國製造,日本水軍鎧甲在日本製作。而柳承龍飾演的來島通總的鎧甲造價高達2800萬韓元(約16.9萬人民幣),李舜臣的鎧甲花費超過1000萬韓元(約6萬人民幣)。

導演金漢珉在向中國觀眾推薦這部影片時說:「希望通過描述李舜臣面對極度惡劣環境時仍能將恐懼轉化成勇氣,最後以少勝多戰勝敵軍的事跡,向觀眾傳遞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鳴梁海戰》中的61分鐘震撼海戰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果敢精神相結合,已經感動了千萬的韓國觀眾,能否引發中國觀眾共鳴,還有待11月28日公映之後才能得知。

相關焦點

  • 看似蠢萌而笨重的朝鮮龜船為何能戰勝日本海軍?合適的就是最好的
    而在朝鮮水師中除了李舜臣外,最著名的就要數他設計製造的秘密武器——龜船了,朝鮮人在水師取得勝利後甚至陷入了對這種戰船的狂熱崇拜中,直到19世紀依然妄圖用它來對付西方殖民者。龜船之所以叫「龜船」,是因為它全身渾圓,覆有裝甲外殼,很像一隻烏龜。別看它外表蠢萌,實戰能力卻不差。
  • 被韓國吹為東方第一軍神:憑十二艘破龜船擊潰日軍三百餘條戰船
    而鳴李舜臣率領的的龜船都快被吹成無敵風火輪了,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這個神奇的不得了的龜船到底是個什麼神器。李舜臣劇照其實龜船說實話也就是個長約三十來米的木船,船身包裹著鐵釘、鐵甲之類的,可以勉強抵抗當時威力較小的火器,也用來防止敵軍攀舷登船啥的,客觀的說這個龜船還是很不錯的近海作戰戰艦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多少大型艦船遇到風暴都無法獨善其身
  • 戰爭事典吹得神乎其神的朝鮮龜船,在壬辰倭亂中沒什麼卵用?
    此時距離日軍登陸釜山,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不過在李舜臣看來自己的戰機恰恰就在此時,畢竟日軍主力已經北上漢城,巨濟島一線留下的不過是負責掩護後方兵站的少數警戒部隊。在會合元均所部之後,1592年農曆五月七日,李舜臣集中24艘板屋船、57艘小型戰艦(挾船、鮑作船)衝入藤堂高虎所部泊停的玉浦港。
  • 韓國影視中,李舜臣的龜船能戰勝強大的日本海軍,真實情況怎樣
    李舜臣運用朝鮮的龜船多次打敗日本海軍,至今仍被朝鮮半島奉為「三大救國英雄」之一。在影視業較為發達的韓國,李舜臣擊敗日軍的故事,也被翻拍成了諸多影視作品,其中李舜臣用兵如神的英雄形象也深入人心。(萬曆朝鮮戰爭)那麼,李舜臣率領的龜船船隊,究竟有多厲害呢?
  • 空中大炮鳥,海上火刺蝟——讓二戰日軍心驚膽寒的傳奇轟炸機
    黑粗線:日軍運輸船行軍路線數月來憑藉惡劣天氣掩護,日軍運輸船已在盟軍眼皮子底下向紐幾內亞島多次運送士兵,每次損失都不大,所以這一次也充滿信心。幾架B-25轟炸機掠過——渾身插滿槍管,機頭大炮轟鳴,像一隻「火刺蝟」從船頭掃射到船尾。炸彈雨點般落下,運輸船很快下沉,海面上波濤滾滾,就像沸騰了一般……
  • 倭寇與明朝和西班牙三國殺的結果證明,戚家軍戰力與西班牙相當
    當西班牙艦隊繞過博蓋多海角後,與倭寇的一艘中國式大型帆船遭遇了,卡裡昂當即指揮他的蓋倫船向倭寇發起進攻。倭寇用船上的佛朗機小型火炮對他們開火,但這種小炮威力有限,沒有對西班牙蓋倫船造成什麼傷害,西班牙人的火炮則打斷了日本船的主桅,並拋出爪錨靠幫,然後幾十名西班牙士兵迅速攀上了倭寇帆船。但是倭寇人數眾多,作戰兇猛。
  • 一場戰鬥全殲31船倭寇,運回50車敵軍屍體,倭寇一百年不敢來犯
    這31艘大船,不是軍船,也不是漁船,更不是商船,它們這是倭寇船。船上共有1599名倭寇,在倭寇頭目的帶領下,秘密潛入遼東,打算大肆搶掠一番。只是,這幫倭寇萬萬沒想到,他們此次有去無回,而且,在之後的三百年,倭寇也不敢再進犯遼東,因為他們遇到了一個抗倭英雄——劉榮。倭寇,是13-16世紀中國、朝鮮、南洋沿海出現的日本海盜集團。
  • 韓國旅遊韓國麗水 鎮南龜船慶典
    韓國旅遊韓國麗水  鎮南龜船慶典文/
  • 令倭寇膽寒的大明悍將 李如松
    盤踞平壤的是日將 小西行長指揮的侵朝日軍第一軍團。次日拂曉,明軍發起總攻,上百門百出佛郎機猛轟平壤城頭,火焰蔽空,震天動地,經過連續十輪的炮擊,把守城日軍炸的人仰馬翻,慘不忍睹,連小西行長的將旗都被炸飛,隨後明軍炮火開始延伸,轟擊平壤城內各要點。
  • 日軍故意留的
    《血戰鋼鋸嶺》中日軍佔據的伊江山島是一座城山,美國海軍的戰艦停靠在伊江山島的碼頭周圍,給予美軍無限的炮火支援。二戰美軍的實力雖然強大,但戰術並不複雜,一句話就能概括:大炮轟,飛機轟,飛機轟完坦克衝,坦克衝,步兵攻,步兵攻上就成功。
  • 為你解析古代朝鮮——龜甲船的構造和作戰模式
    此時距離日軍登陸釜山,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不過在李舜臣看來自己的戰機恰恰就在此時,畢竟日軍主力已經北上漢城,巨濟島一線留下的不過是負責掩護後方兵站的少數警戒部隊。在會合元均所部之後,1592年農曆五月七日,李舜臣集中24艘板屋船、57艘小型戰艦(挾船、鮑作船)衝入藤堂高虎所部泊停的玉浦港。
  • 最新電影《炮手燃魂》明軍和朝鮮人民打敗倭寇,守護了和平與正義
    ,普通的大炮對城牆沒有效果。搞笑的一個片段就是幾個飄在海上的大名士兵,發現了倭寇的戰船,正好幾個士兵正在行拜師禮,老戰士要現場演示一次教學,給倭寇一個厲害的炮彈嘗嘗,幾個士兵乘坐的是一個小漁船,上面只有一門笨重的大炮,而倭寇的可是大型的木帆戰船,看上去是不是有點以卵擊石,勇氣可嘉,沒想到的是,這一炮真的是嚇了倭寇一跳,聽到炮響卻沒見到炮彈,再拿望遠鏡一瞧,這幾個士兵的小漁船已經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船上的人都沉到了海裡
  • 日軍的一次蓄意行動,在日本,連自己人都稱行動為「官制的倭寇」
    1871年10月18日 一艘琉球國宮古島向那霸上繳年貢的山原號,回航時遭遇颱風,漂流至臺灣東南部八瑤灣,船有66人登陸。被當地高士佛社人好心收留,但因雙方語言不通以及有著較大的文化差異,讓琉球人感到害怕,於是偷偷跑離高士佛社。
  • 清朝軍隊普遍裝備威力巨大的克虜伯大炮,為何清軍還屢戰屢敗
    而鴉片戰爭中用堅船利炮攻破清政府的英、法等國家,為了進一步欺凌清朝,並不希望清朝軍隊強大起來,因此對清朝考察團極為冷淡。但是德國軍火商們,卻對考察團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其中的克虜伯公司招待周到,讓考察團倍感溫暖。再加上李鴻章一直對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崇拜有加,因此,他最終將克虜伯大炮作為購買洋武器的首選。那麼,當初能入李鴻章法眼的克虜伯大炮,究竟有多大威力呢?
  • 日軍團長帶人前線督戰,我軍連長集合8門大炮齊發,一舉將其打殘
    日軍團長帶人前線督戰,我軍連長集合8門大炮齊發,一舉將其打殘 抗日戰爭已經進行到了1944年,當時的日軍第11軍司令橫山勇調派了兩個師團大約有5萬人向衡陽發起攻擊。衡陽城比較小,防禦上只有中國的第10軍17000多人,所以日軍非常有自信迅速拿下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