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重生》剛開播時,豆瓣評分7.8,但隨著劇情的發展,評分一路下滑,直到今天的6.6分。這部劇的爭議很大,網友們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以至於變成了如今高開低走的形勢。
大家對這部劇不滿意的地方,主要在劇情拖拉、獨白太多、探案過程差強人意幾個方面。而大家對這部劇滿意的地方,主要是演技精湛、人物立體、主題感人,這幾個點上。
最後幾集算是全劇的精華,也十分感人,本來可以大大圈粉一波,但新的爭議又來了。
01<br>
在最後一集的結尾部分,秦辭與串吧老闆進行了激烈地打鬥,最後秦辭用手銬銬住了老闆。
精疲力竭的秦馳癱坐在地上,說了一句:「我回來了」。一串眼淚從他的臉上掉了下來。接著是一段馮瀟的獨白,伴隨著獨白的是幾個畫面。
畫面中公安人員給邱處掃墓時,馮瀟遇見秦馳的父親,兩人對視,馮瀟淚目了。陳蕊看到一輛警車開來,陸佳銘走了下來,陳蕊便流下了眼淚。
那句「我回來了」和這幾個畫面,說明了什麼呢?可以理解成秦馳死了,所以馮瀟和陳蕊都傷心地哭了。也可以理解為,秦馳沒死,她們激動地哭了。
這個開放性的結局,讓網友們很不滿意。畢竟追了幾十集,最後沒有明確的說法,讓人很不痛快。甚至還有網友調侃說「有沒有第二部,決定了秦馳死沒死」。
所以秦馳的生死,大家就別糾結了,見仁見智吧!
02<br>
拋開男主秦馳的生死問題,這部劇確實有一些小問題。但看了大結局後,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
比如,案件設計不夠精彩,和它的兄弟篇《白夜追兇》相比,還有一段差距。這個差距是因為,大家都以為它會和《白夜追兇》一樣是一部刑偵片,而實際上它是一部故事片,主題不是破案,而是人。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劇中有那麼多大段的對白?是為了展現每個不同角色的內心活動。如果把它看做一部故事片,那麼這樣的安排,甚至於這樣模糊的結局,就很符合片子的格調了。
03<br>
那麼作為故事片,它想表達什麼內容呢?正如這部劇的劇名,它想表達的主題就是: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地重生。
秦馳在714案之前,功利心很重,一心只想破案立功,在局裡也是八面玲瓏,到處籠絡人心。而714之後,他失憶了,忘記了很多人、很多事。
雖然失憶會讓他與別人交往時,出現障礙,但這也不是壞事。過去,他和父親的關係十分疏遠,但失憶後,他反而忘記了,和父親之間的那些矛盾與隔閡。
過去,他和馮瀟因為感情破裂而離婚,但現在,他卻發現了馮瀟種種的好,又對她產生了深深的依戀。
過去,他只想著升官發財,現在他工作只是為了職責和道義。正如馮瀟說的,他變好了。而在查明714案真相的過程中,他的記憶一點點恢復了。
最後找到真兇時,他也想起了所有的事情。但與失憶前不同,現在的他心中有了信念,為死去的弟兄討回公道的信念,和為正義而戰的信念。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不就是重生了嗎?
04<br>
不僅秦馳獲得了重生,路銘嘉也獲得了重生。過去,他是官二代,在局裡沒有人敢指揮他做事。即便每天在辦公桌上打遊戲,也沒有過問。
後來不同了,秦馳失憶後,沒有把他特別看待,還讓他跟著一起辦案。而小路也迅速成長起來,很快就可以獨立辦案了。在秦馳昏迷期間,他一個人成功地偵破了幾個案件。
這讓他重新建立了自信,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警察,再不是那個,活在父親威名下的路少爺了。然而,這還不夠,他也像過去的秦馳一樣,為了儘快立功而鋌而走險,還連累馮瀟被罪犯綁架。
後來為了救陳蕊,他坐上了綁有炸彈的車,在生死關頭的幾分鐘,他體會了什麼是責任和冒險的代價。值得慶幸的是,他被救了。差點死掉的路銘嘉,變得更加沉穩,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方向。
05
和路銘嘉一樣,通過這些案件,而明確了自己方向的人,還有胡一彪。胡一彪做了多年臥底,所以他和其他警察不同,他沒有那麼中規中矩,平時就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
那些刀口嗜血、如履薄冰的日子,那些被人出賣和出賣別人的過往,都成為了他的噩夢。他走不出來,也不想想起,卻又忘不掉。
做過臥底的人,多多少少都會出現身份認同的困惑。即使是有心理醫生的幹預,胡一彪還是無法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所以他想辭去警察的工作,然而為了救秦馳,他又拿起槍,再次與罪犯搏鬥。在抓住宮永年的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職責,再一次確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這不就是如同獲得重生一樣,胡一彪從臥底後遺症中走了出來,終於認同了自己。
當然,還有邱處從一個刻板的督察,變成了一個懂得體恤他人的人。陳蕊也從一個莽撞的小孩,成長為一個明辨是非的成年人。
原來我以為「重生」指的是秦馳一個人的重生,現在看來,它指的是所有人的重生,其意義更加深遠。
生活教會我們很多,向陽而生也是人之本能。只要我們在每一次挫折之後,不去偷生,便能獲得重生。
推薦文章:
1,喜歡《龍嶺迷窟》的4個理由,難怪豆瓣給出8.2分的高分
2,《錦衣之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陸繹今夏情
3,《唐人街探案》林默錯判真兇,是被Ivy演技所騙,還是被美貌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