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金斯減肥法、生酮飲食、防彈咖啡;哥本哈根減肥法;輕斷食;營養代餐(思慕雪/奶昔),各種眼花繚亂的減肥方法,都在宣揚健康時尚,既有醫學領域的學者、專家下場演示,又著作為其科學理論背書,仿佛各個手裡都拿著王炸的牌。
來源於電視劇片段
輕斷食(5:2斷食法)
輕斷食也稱「5:2斷食法」,即每周中不連續的2天每天只攝取500千卡(女生)或600千卡(男生)能量的食物,儘量選擇一些蛋白質含量高但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不建議全面禁絕碳水化合物,但應儘量避免食用高熱量、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其餘5天自由飲食,不控制。
輕斷食是基於胰島素作用的原理,即在完全不進食的時候,人體內的胰島素水平就會降低,而此時脂肪細胞就會釋放儲存的糖來給機體功能,待到糖作為原料供能完畢後,機體就會開始利用脂肪供能,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
輕斷食中斷食的2天切勿連續,易出現低血糖昏厥等現象,我的經驗是一周五天工作日中選兩天進行輕斷食,女生攝入的500大卡熱量分兩頓吃,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3點左右進食,相當於我們一日三餐中兩個加餐的時間,非正餐時間進食,會比較容易感覺飽,加上工作日忙碌,大腦也不會有時間發射「餓餓餓」的信號。
哇哦~太想吃了
我大概在2016年時,讀的《輕斷食》一書,那時我開始接觸到馬拉松跑步,會去關注健康飲食的各種概念。
我個人的基本情況:首先,我沒有需要控制飲食的慢性病,比如脂肪肝、糖尿病;其次,我不屬於當代審美的瘦,我屬於在健康範疇內的標準體型;再者,我的飲食屬於主食不多,蔬菜和肉的攝入量1:1。
我承認我比一般人能吃肉,我可以很輕鬆的吃一個肯德基全家桶,事實上,李佩奇先生看我吃完全家桶還會帶我去吃其他的東西。我是喜歡吃東西,但日常也不會毫無克制的天天吃。
輕斷食於我,操作起來只要適應5:2的斷食節奏,並不會有什麼異常的感受,斷食的2天中每天攝入500大卡不會覺得有多餓,在正常的忙碌狀態裡,我沒有關注我是否餓了,一天度過的一如既往。
嘗試大概一個半月後,我開始覺得身體變輕快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平日飲食中肉的比例有點高的緣故,每周的斷食讓我感覺清爽,皮膚的油脂分泌好像有所減少(我屬於面部T區油田),整個斷食周期,我的體重降低了兩三斤,但停止輕斷食後就恢復回去了。
有不少營養學專家提示,輕斷食中提出的「排毒」作用目前尚未被科學證實。對於長期熱量攝入過多的人而言,每周兩天控制熱量攝入具備可行性,而平時攝入熱量正常人而言,輕斷食可能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基礎代謝下降、貧血、低血壓等情況出現。
個人認為,輕斷食不能說是減肥法,它更像是一種生活理念,使你更關注於身體對於細微變化的反饋。
哥本哈根減肥法
哥本哈根減肥法是一個網上流傳的13天減肥食譜,早餐多為一杯一顆糖的黑咖啡,中午盡享200g低脂火腿和200g酸奶,晚上還能吃到200g牛排和生菜沙拉,每天總攝入量在900大卡,由於這份食譜中出現大量肉食,因此得到廣大肉食愛好者的追捧。
根本哈根減肥法主要利用攝入咖啡因和大量蛋白質來增強代謝,因為蛋白質比起碳水和脂肪而言更難消化,所以食譜多為一些瘦肉類、蔬菜、雞蛋、咖啡或茶。
該食譜每日攝入量為900大卡,遠低於普通女性的日消耗量,一些人會引起身體不適(頭暈乏力為主),會導致營養素缺乏,根本哈根食譜與阿特金斯飲食或生酮飲食沒有任何的理論關聯性,實際上,你完全不參照該食譜,只保持每日900大卡的攝入量,你就會瘦瘦瘦。
來源於網絡
哥本哈根減肥法就像隔壁小姐姐自己根據自己的飲食喜好制定的一套減肥餐,傳說主食吃多了會發胖,於是不吃主食了,但實在餓的難受,怎麼辦?吃肉,吃肉飽腹感強不會餓,但只吃肉好有些非主流,搭配拍照的話也需要有水果蔬菜,畫面才和諧。而且這還是個早上沒有吃早飯習慣的小姐姐,工作忙一定要喝咖啡續命,於是,根本哈根減肥食譜誕生了,你是不是和這個小姐姐有些似曾相識?
趙阿姨為你揭秘了時下最流行的減肥法,無非都是基於一個大原理,減少每日攝入量,在日消耗量不變的情況下,也就是你可以保持繼續懶得動的狀態下,體重略有下降,而一旦你打破這種「攝入量<消耗量」的能量公式,你就會反彈,這是必然現象,無論飲食有多健康,都不能阻止脂肪的膨脹。
當然,從身體健康的角度看,某些減肥飲食的理念是可以適量參考,而真正想「毫無顧慮」地吃,我的建議是,首先保證正確的飲食,大吃大喝也要吃對,要將營養素吃進體內而不是將脂肪和葡萄糖輸滋養肥肉,這會涉及到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以及烹調方式;其次有效的運動,高效的運動不是以時長和出汗多少來衡量,高效的運動以我們運動時心肺有氧狀態來衡量。
聲明:原創內容,轉載需標註來源於本文作者,否則視為抄襲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