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個「南」字開篇,
好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迎難而上,
控制住了疫情,
汽車市場恢復超預期。
在疫情的催化下,
汽車人力資源領域湧現出了很多新現象,
加速了很多新趨勢的到來。
如果用一些關鍵詞總結汽車HR的這一年,
你覺得是什麼呢?
以下是筆者根據行業全年重大事件或現象,
總結出的一些關鍵詞,
希望通過這次總結,
銘記2020,
同時滋生更多前行、向上的力量。
1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汽車企業齊心協力投入到抗「疫」之中,出現了許多逆行者,保障了負壓救護車等特種用車需求,各出行服務公司也積極響應,為醫護人員出行提供保障。國內外的車企集團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而各車企的HR們,他們肩擔「落實疫情防控責任,保障職工健康安全」的重任,在一次次的問候中表達企業的關懷,在一天天的信息統計與匯報發布中築牢員工生命健康的防疫網,全面又及時地調整人力資源方案協支援疫區並助推業務發展。
在抗疫大戰中,他們忙碌地默默守護著企業的責任、員工們的健康,身體力行地承擔著自己的使命與責任,顯示著自己的擔當與胸懷。
2
在疫情控制取得階段性勝利後,企業的重心由疫情防控向復工復產傾斜。為了彌補疫情給經濟造成的重大損失,車企開始千方百計地投入到復工復產中。
一方面,很多車企全面啟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線戰役」,成立防控疫情專項小組,加強對返崗人員和湖北地區人員的管理,結合省外員工返程需求及當前交通管制實際情況,制定了「點對點」接力的方案,讓員工合規安全返崗;另一方面,線下的春季招聘被迫中斷,很多車企轉戰線上,開啟了「雲招聘」;此外,基於用工荒和工資壓力大,部分車企採用「人才租借」的「共享員工」模式復工......
值得欣慰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至3月3日24時,除重點疫區外,汽車行業企業基本實現復工復產。
3
年初,由於經濟下行壓力與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全社會勞動力需求下降與結構性用工短缺交織,就業問題備受關注。2月下旬以來,國資委接連發出通知加碼穩就業,提出「抗疫穩崗擴就業」專項行動,呼籲要求央企勇擔社會責任,大力推動穩崗擴就業工作,以吸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地區勞動力三類人群就業為重點,紮實促進穩就業。
作為央企或國企的國內汽車整車集團是穩就業的生力軍,一方面要積極推進企業的復工複查,另一方面需要踴躍參與專項招聘行動,切實履行穩就業、惠民生等社會責任,如參加「春暖花開國聘行動」,連續兩年擴大招聘畢業生規模……
他們在國家「六穩」「六保」的要求下,既要想辦法提高人員效率求生存謀發展,又要兼顧人員穩定實現「穩就業」、「保就業」,2020年的車企HR真是太難了。
4
在疫情下,不能聚集式辦公,對整個行業帶來較大影響,要復工復產,又擔心感染。因此,大多數車企開啟了遠程居家辦公或彈性工作制。
調研發現,相比居家辦公模式,實施彈性工作時間的單位更普遍,國內外不少大型企業針對管理人員、研發人員均有採用彈性上下班工作時間制度,部分企業還採用(居家+辦公室+客戶)的彈性辦公模式。
彈性用工存在一些優缺點,表現在:高成就動機員工明顯提升工作績效,自律性差的員工居家辦公不能「自我約束」,容易出現工作懈怠;IT工具滿足的情況下,切實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但信息安全存在風險;員工經常不見面,團隊歸屬感不如現場辦公強,不利於協同工作開展和團隊組織建設。
在特殊時期,居家辦公或彈性工作制雖是無奈之舉,但可以預見的是,遠程辦公模式和傳統辦公模式將在未來進行結合,未來的工作場景和一些崗位設置甚至可能將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5
隨著汽車產業新四化的深度發展,在電動化、數位化、汽車出行領域將出現更多的新職業和新崗位,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也將帶來組織戰略變革,新的人才需求 「呼之欲出」。
可以預見的是,在新領域和新方向上,數位化、汽車電子等軟體人才,新能源和智能網聯人才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極為稀缺的。在全球車企幾乎同時同向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在新一輪人才爭奪戰中有所收穫,成為一項的新課題。
而在當下,汽車行業正面臨著嚴峻的招聘形勢,除了要應對行業內「僧多粥少」的人才競爭,還要應對行業外的人才搶奪競爭,很多優秀人才紛紛被BATH等高新企業以及創業公司所吸引,不少HR坦言在各大招聘會上頻頻受挫遇冷。面對行業外的競爭,建議汽車HR要抱團取暖,通過用情懷留人,用個人實現留人,以及因人設崗、招募事業合伙人等方式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
6
新技術革命對汽車人才的能力和知識提出新要求,跨學科交叉融合的能力以及自我驅動、持續學習的能力都將是未來汽車人才的必備能力。但目前,車企人員素質的現實情況和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相比有很大差異。
以技術研發人員為例,由於傳統車企的研發重心主要在如汽車車身、底盤、動力系統、內飾等硬體及部分汽車電子等弱電上面,因此在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這二十年裡所積澱與培養的人才,並不能很好地承擔自動駕駛企業研發中關於輔助駕駛系統、高精地圖、大數據快速交付等方面的工作。
其實,不論是技術研發人員,還是營銷人員、管理人員、技能工人,在新技術革命下都需要進行知識更新升級。傳統汽車人不要畏懼智能化領域新概念,應內化危機意識,業餘勤充電;車企應在創新工作室中應營造一種「新四化」氛圍;企業和行業應定期組織智能化領域專家對汽車人開展針對性培訓;高校可開設、開放更多汽車智能化雲課堂,以支持傳統車企人才學習;車企HR要盤活人才資源,促進傳統人員轉型,提升人才效能。
7
隨著近幾年行業經營的下降態勢,汽車行業吸引力減弱和人員流出率持續加大的趨勢,據汽車人才研究會發布的《2019年度汽車行業勞動用工對標報告》,行業人員總量自2018年開始下降,2019年人員淨流出態勢擴大,入離差達到4.3%,尤以非管理技術人員流出為主,入離差達到6%。
非管理技術人員即為與本企業籤訂正式勞動合同,並在本企業工作的一線人員。這些一線人員流失去了哪裡?我們在由汽車人才研究會撰寫的《智能製造時代下車企技能人才培養研究報告》中找到了答案。報告顯示,技能人才流動率高,第三產業與製造業搶人的挑戰增大。一線勞動強度大、時間長、自由度低,導致部分企業技能人才流失嚴重;技能崗位對年輕一代吸引力不強,青年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後續乏力,技能人才供給市場規模縮減、年齡結構老化。
與此相應,在實際工作中,不同類型的車企在招人上有不一樣的「難」:江淮、江鈴、奇瑞、陝汽等企業表示因為地域因素,難招人;吉利和小康等企業則表示,受當地其他大型企業的影響,招人也受到制約;身居北上廣或沿海地區的企業則表示,汽車行業面臨行業外企業的人才爭奪競爭;新造車勢力則表示,自己好不容易培養了兩三年的人才,正是將要發揮才幹的時候又回流到了傳統車企……
8
從當下的汽車行業來看,我們面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衝擊,面對著新生代的消費群體,企業正處在一個VUCA時代,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模糊性、複雜性等考驗著企業,更考驗著管理者的領導力。面對未來的智能網聯汽車業務,隨之而來的大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技術、雲計算等,企業需要面對更多更廣領域的技術積累,需要更多跨界的優秀人才加盟,也考驗著組織的包容性、韌性和學習力。
在充滿不確定性、日益複雜的商業環境下,想讓企業時刻保持自身活力,想要不被時代拋棄,就要勇於擁抱變化,自我革新,而產業變革最重要的是管理機制的變革。打造更加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更高效的面向用戶和市場,成為不少車企改革的方向。
那麼如何從傳統車企目前的職能型、層級型、科層制的組織結構狀態,轉型為更靈活的扁平化的組織機構狀態呢?這是擺在HR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9
疫情發生後,在國內,從上遊供應商、汽車企業、汽車經銷商均出現復工難,銷售難,經營難。面對諸多壓力,不少車企不約而同的將目光聚焦到「開源節流」這一關鍵詞之上,多家車企開始降本增效。國企首先掀起了薪酬及福利調整方案,隨後汽車行業多家企業紛紛跟進,二手車市場也開始實施階段性薪酬方案。
頂不住疫情的影響,與限薪相伴的還有部分車企進行的減員計劃,有的高調宣布,有的默默進行。
降薪裁員雖然可以在短期內節約成本,但「治本」方法仍是提振消費。企業發展,人才先行,只有保留好人才的火種,才能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10
經歷此次疫情,大家看到了在線模式的真實價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很顯然,數位化技術的廣泛運用將會進一步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的效能。
加快數位化建設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的共識,在新一輪的發展期,新時代人力資源工作要實現與業務發展戰略深度結合,必須緊跟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探索人力資源管理的數位化。「數位化重新定義人力資源管理」成為眾多企業「十四五」期間人才工作的重點關注內容之一。
但目前汽車行業的整體數位化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行業人才數位化建設道路上正面臨三大難題需要大家攻克:首先,車企對數位化的認知層次各不相同,理念也千差萬別,如何推動汽車企業在數位化建設方面達成共識,進而實現標準化是當務之急;其次,數位化的潮流波濤洶湧,幾乎各個行業和每個企業都需要相應的人才,這導致汽車數位化人才的供不應求;第三,汽車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起步較晚,積累時間較短,行業和企業都應當充分認識到數位化,尤其是數據的積累需要時間,絕不能抱著一蹴而就的心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路,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
11
2020年既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謀劃之年。國家、產業部門、企業等紛紛開啟了下一個五年計劃。作為企業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車企HR 紛紛籌劃著「十四五」人才規劃。
面向「十四五」的人才工作,各家車企各有自己的思考,或探索改變製造業思維,向BATH和新興科技企業學習,提升組織力;或對企業的幹部體系、文化體系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進;或探索引入股權激勵的機制以及通過數位化轉型賦能人力資源工作等方式踐行轉型發展;或呼籲自主合作、抱團取暖,加速共享……大家嚴陣以待,以期用最好的姿勢迎接「十四五」的開局之年。
這些關鍵詞,
有的正式成為過去,化作歷史的註腳;
有的承上啟下,延續到了2021,
或續寫或創造新的歷史。
在你心中,
這一年汽車HR的關鍵詞是什麼?
投票pick!
投票區
還有哪些詞可以作為汽車HR的2020關鍵詞,歡迎留言區補充_______。
魔幻的2020終於過去,
總結過去,
在於為前行積蓄更大的能量,
2021年的鐘聲已經敲響,
讓我們初心依舊,共赴新程。
主筆:邱玉芳
編輯:邱玉芳
別忘了點個在看哦!轉發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