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兩套帳就能管理算得清楚,稅務也算得清楚,實際上我就接觸過很多公司,基本上兩個都算不清楚。
本質原因是因為專業和管理水平不夠導致的,只有極少數企業是為了少交稅。
內帳的邏輯是正確反饋經營數據。但很大概率,在內控管理上缺發票。
外帳的邏輯是正確履行稅務義務。重點是交少稅,但發票來源亂七八糟。缺點是除了稅務信一半,沒有任何人去看這個數據。
如果把財務高層給趕到一線做個兩個月,再讓他重新初始化,年中建帳才能解決問題。我不信有會計為了一丟丟工資,唯命是從,沒邏輯。我發現很多會計很會剛人的。兩套帳真的能為企業節省大量人民幣?至少絕大部分企業並沒有。
說到底,不知道怎麼根據準則正確的核算業務,也不知道如何從正確的業務裡提取稅務數據。有個東西叫輔助核算,400 塊錢的金蝶和用友都有。
財務核算的本質是數據化。你科目餘額表裡面的每項數據,經得起推敲?
大企業所有的財務分得特別細,幾乎不存在內帳。如果有,它的內帳和外帳是完全獨立的,內帳是反映內部真實財務和經營情況的,外帳是給稅務局,工商局,銀行,統計局等。
帳很明顯就是公司內部用的比較接近經營業務實際的帳,一般這鐘帳只能給公司內部領導層看,外帳就是遞送外部,如稅務財政等相關部門的帳,這些帳一般情況下都經過了會計的靈活處理,大部分都是人工做了手腳,外邊人員很難查出疑點,一般情況也只是小的地方做了改動,大了會計也不敢做,尤其是設計到稅務方面的問題,一般會計都比較謹慎,不能因小失大不是。如今的公司一般做兩套帳,一套給稅務局或外人看,一套公司裡面使用。
所以,一般企業私設內帳其實避不了多少稅,只是沒有合法的單據無法入帳而已。至於大型企業設有內帳的話,幾乎都有高級人員在控制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