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清代福建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沿海島嶼等分布地圖《福建全圖》

2020-12-16 騰訊網

《福建全圖》地圖描繪了福建省所轄10府、2直隸州、4廳、62縣所轄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沿海島嶼等分布;另附臺灣島中央山脈以西的半部及澎湖群島;臺灣西半部的行政區劃大致表達了。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圖右上方附圖說,敘述境內若干府、州道路裡程及省會福州府與京師順天府(北京)的方位、距離、裡程。圖中以不同符號表示府、州、廳、縣位置,詳盡標示了主要的市鎮村堡;鄰省境外接界的州縣,也分別有標示。

《福建全圖》尺寸: 70釐米 x 76 釐米 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以下為部分截圖

本圖為《皇朝直省地輿全圖》套圖之一,全套圖是在康熙以來繪製全國政區輿圖的基礎下及參考胡林翼(1812–1861)主持編繪的《大清一統輿圖》所完成的。全圖以方格不附經緯繪製;各圖圖幅大小不一,不便裝訂成冊。全套二十六幅;其後崇文書局(湖北官書局)再補繪《新疆圖》,共二十七幅成一套。套圖的行政區劃內地各省以同治元年(1862)為斷;是十九世紀中期所編制較準確的分省輿圖。

福建,簡稱「閩」,位於祖國東南沿海,兼跨中、南亞熱帶。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山多林茂,水系發達,有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海岸曲折,多良港。

相關焦點

  • 描繪清代浙江省行政區劃境內河道沿海島嶼等分布地圖《浙江全圖》
    《浙江全圖》地圖描繪了浙江省所轄11府、1直隸廳、1廳、1州、75縣等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沿海諸島嶼等分布。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圖右下方附圖說,敘述境內若干府、州道路裡程及省會杭州府與京師順天府(北京)的方位、距離、裡程。
  • 描繪清代江西省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等分布地圖《江西全圖》
    《江西全圖》地圖描繪了江西省所轄13府、1直隸州、2廳、1州、75縣等行政區劃及境內河道、湖泊等分布。全圖以計裡畫方的方式(每方百裡)繪製,方位標於圖之四邊。《江西全圖》尺寸: 71釐米 x 61釐米 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本圖為《皇朝直省地輿全圖》套圖之一,全套圖是在康熙以來繪製全國政區輿圖的基礎下及參考胡林翼(1812–1861)主持編繪的《大清一統輿圖》所完成的。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描繪浙江省沿海6府各要口的海岸地貌地圖《浙江沿海要口全圖》
    《浙江沿海要口全圖》全圖涵蓋範圍:北起自杭州灣北岸與江蘇省交界處,南至溫州府甌江口;西至錢塘江杭州府一帶,東至海,主要描繪了浙江省沿海6府(嘉興、杭州、紹興、寧波、台州、溫州)各要口的海岸地貌。(如:島嶼、暗沙、礁石、江流、城鎮、海塘、沙灘、溪澗等)並標示有航道與水深。
  • 中國地圖全圖
    中國地圖全圖 地圖導航 大小: 39.58MB
  • 同樣是沿海地區,為什麼福建經濟不如廣江浙?福建人表示很無奈
    福建人愛拼 福建省位於我國沿海地帶,地處中國正東南的位置, 所以我們福建的衛視也被稱為東南衛視。在福建的正對面則是我們的寶島臺灣!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福建的位置可謂十分優越, 地處於廣東和浙江之間的東南沿海位置。從北到南我們可以看到 幾乎所有的沿海省市都是我國經濟十分發達的地區
  • 經天緯地:中國古代地圖博覽
    雍正年間,黃河河患中心轉移到河南段,導致河政管理制度的變革,引發了河渠圖類型與繪製內容的變化,表現河南山東段黃河的地圖開始出現。乾隆年間,乾隆帝效法康熙六次南巡閱河,江南河道總督高斌、高晉等人先後繪製《南河圖說》《黃運湖河全圖》等江南河道總督所管轄的黃河、運河工程圖集,而河東河道總督張師載等人也繪製《豫東黃河全圖》描繪河南山東黃河圖。
  • 這3個省所屬的島嶼被臺灣管轄至今,與大陸最近距離僅1750米
    ,給大家介紹了我國臺灣地區覆蓋的地理範圍,相信看過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有特別意思的問題,就是原來我們還有3個省份尚未完全統一,所屬島嶼被臺灣地區管轄至今。 福建省 首先要說的是福建省。目前,福建省沿海的金門群島、烏丘嶼、馬祖列島、白犬列島由臺灣管轄。
  • 用地圖形式描繪的19世紀中國清代臺灣沿海城鎮臺南的風土人情
    這張圖畫地圖描繪的是19世紀中國清代臺灣沿海城鎮臺南的風土人情,1624年左右荷蘭人在臺南建了兩座堡壘,至今仍保留著這些堡壘的遺蹟。雖然很難確定地圖創作的確切日期,但由於沒有外國船隻或數字,這表明這幅作品的創作時間晚於1662年荷蘭人的離開,以及直到1791年才建成的城牆的出現,這表明這幅1909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從德國收藏品中拍賣而來的畫作可能年代是十九世紀。
  • 福建南平行政區劃史,建寧延平邵武府,三分治理近千年
    秦朝秦朝統一六國以後,分五路大軍南徵百越,其中一路攻取東甌(今浙江省一帶)和閩越(今福建省一帶)。建安郡是福建省地區誕生的第一個地市級行政機構。轄區大概覆蓋今整個福建省,隋滅陳後廢,其行政建制未延續下來。此時,今南平市地區境內存在五縣,其中四縣延續至今。建安縣,即今建甌市前身,東漢末年置。此時位於今建甌市南、松溪南岸,南朝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移治今址,公元1913年與甌寧縣合併,改名建甌縣。南平縣,即今延平區前身,東漢末年置。
  • 全國沿海省份海岸線長度排名:廣東4000多公裡,福建和山東隨其後
    總的來看,我國臨海的省市區分布在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臺灣省、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12個省(市、區),(備註:香港和澳門,由於都是島嶼組成的,而且海岸線太短,不在這裡排名)。這些沿海地區也是我國經濟最活躍、工業最發達、GDP最高的區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12個省(市、區)的海岸線到底有多長,並進行排名,有利於深入了解我國海洋區域的分布。
  • 描繪1867年清同治六年浙江省杭州城市地圖《浙江省垣坊巷全圖》
    《浙江省垣坊巷全圖》全圖方位標示於圖沿四周,北在圖左,西在圖上方。全圖以傳統立面形象描繪了城內建築、河渠、橋梁、官署、寺廟等。圖中杭州城城牆及10座城門和縣西南鳳凰山巒皆以藍色著色。另外用線條畫出了杭州城內建築布局。
  • 【地圖收藏442】《福建省會城市全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福建省會城市全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回應日本:「1969地圖」恰恰說明釣魚島是中國的
    這是196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測繪總局繪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地圖》中的福建省、臺灣省合圖。該圖最右邊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上方用中文標註了「尖閣群島」這一名稱,並且其主島也標註為「魚釣島」。雖然1945年日本戰敗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在法律上與臺灣一同回歸了中國,但已在國際上長期使用的「尖閣諸島」一名,仍具有一定的歷史慣性。對於成立初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尚沒有能力對中國東南沿海島嶼和海域進行全面勘測。
  • 福建省谷歌衛星地圖下載(百度網盤離線包下載)
    福建,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南北最長為530千米,東西最寬為480千米。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三明、南平、寧德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縣)。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
  • 清代輿圖中的南海諸島
    《海國聞見錄》、1798年《七省沿海圖》卷首之《環海全圖》、1831年《皇朝輿地圖略》、1817年陶晉《大清一統天下全圖》、1895年佚名作《古今地輿全圖》。》中之《環海全圖》、1798年《鹹朝七省詳圖》、1798年《七省沿海圖》卷首之《環海全圖》和1831年《皇朝輿地圖略》中被稱為「氣」;中沙群島在1767年黃證孫《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1767年以後朱錫齡作《大清萬年一統全圖》、1810年《大清萬年一統地理全圖》、1817年《大清一統天下全圖》中被稱為萬裡長沙,在1730年陳倫炯《海國聞見錄》、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七省沿海圖》中之《環海全圖》、
  • 1905年的中國全圖,找找你的家鄉那時叫什麼又在哪裡
    《大清帝國全圖》,初版時間為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整套為兩冊分裝,一為《大清帝國全圖》,一為《大清帝國分省圖》,均為八開本。
  • 同樣是多山區的沿海省份,為何福建經濟卻一直落後於浙江?
    福建——沿海地區最「低調」的省美人美酒長相逐,莫怕猿聲發建溪。建溪,是福建省重要河流閩江上遊的源頭之一,也是閩江上遊三大溪中最大的溪流,水系源頭在武夷山脈和仙霞嶺餘脈。福建,在我們國內沿海地區的各個省市區中,它並不算出名,甚至讓人感覺它有些低調,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也沒有為它留下多少詩詞歌賦。
  • 用地圖描繪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山東運河光緒年間《山東運河全圖》
    《山東運河全圖》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清代光緒年間山東運河錯綜複雜的水道狀況。圖幅繪製精美、註記豐富,地圖中能清晰的看到脈絡貫通的運道、支渠、河流、湖泊、閘壩以及詳細文字註記。
  • 清代地圖中的西域觀
    一、清前中期的西域測繪與新疆構建 清前中期,由西方傳教士領銜、採用西方近代三角測量法測量和桑遜投影法繪製的《皇輿全覽圖》系列輿圖中,西域多繪注蒙古語和滿語地名,而清朝官員和學者私人所繪的西域地圖則基本保留漢唐西域地名。隨著清代對西域統轄的強化,開始出現,而且清代地圖中山川、政區和交通的表現精度也大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