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一句話叫做:"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父母"。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看,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孩子熊不熊,性格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他們的教育。
"你這什麼態度?"熊孩子拿水槍滋路人,母親不道歉還振振有詞
這不,在北京的一個公園裡,就出現了熊孩子和熊父母"聯袂演出"的鬧劇。據了解,這天在公園裡,有一個大概8、9歲的小男孩,拿著一把水槍滋路人。
被滋到的路人,有些脾氣好,懶得和熊孩子計較,徑直走開了。熊孩子見狀,玩得更加歡快,這時剛好有一對父女經過,熊孩子把小女孩的鞋子給弄溼了。小女孩委屈地流眼淚,而小女孩的爸爸見女兒哭了,連忙大聲喊到:"到底是誰幹的?是不是你做的。"
小女孩爸爸話音剛落,一個白衣女子衝了過來:"你衝我家孩子吼什麼?"這個白衣女子正是熊孩子的母親。"你家孩子把我女兒鞋都弄溼了,你不該道個歉嗎",小女孩爸爸說到。
結果熊孩子母親一聽,不僅不道歉,還振振有詞聲討路人:"你說一個大男人,衝孩子吼什麼,你這什麼素質?你這什麼態度?我小孩打你孩子怎麼了?"
兩人的爭執,引來了在附近巡查的保安。保安本想讓他們協商解決。但熊孩子母親態度惡劣,兩人爭執不下。更讓人無語的是,熊孩子的母親掏出自己的手機,邊拍邊說:"你敢吼我孩子,曝光你,上新聞吧。"
對此,一眾圍觀的人群都譁然了。果然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老祖宗留下來的話,直到今天依然能沿用。
為什麼說每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父母呢?
1.父母教育不到位,影響孩子三觀
許多熊父母,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不到位,甚至是包庇自己孩子的過錯。長此以往,肯定會影響到孩子的三觀。比如像上文的母親,一直包庇自己的孩子,就讓孩子覺得他用水槍滋路人的行為,並沒有錯。
2.父母自身言行不得當,孩子有樣學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多的是自身言行的潛移默化。比如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說粗口、佔小便宜等。慢慢地孩子就會有樣學樣,養成愛說粗口愛佔小便宜的習慣。
父母如何教育,才能避免自己的孩子變熊呢?
有原則不縱容
作為父母,對孩子要賞罰分明,有原則不縱容。平時不溺愛孩子,孩子犯錯後不包庇他們的錯誤。而是要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並且承擔相應的責任。
以身作則
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自己就要好榜樣。只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比如不想孩子沉迷玩手機,父母平時下班回家,就不要一直玩手機,多陪陪孩子。
多溝通少打罵
現在的社會人心浮躁,在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下,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缺乏必要的耐心。孩子犯錯以後,父母動不動就打罵,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與其打罵,不如和孩子好好溝通,找出問題所在,才能更好地解決。
今日互動話題:你遇到過熊孩子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