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力》:教育孩子太難?不說不吼,遊戲力幫你輕鬆搞定熊孩子

2020-12-27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疫情期間,孩子們不能去學校上學,也不能外出,熊孩子的本性在家全都暴露無遺了,這可把寶媽們都急壞了。很多寶媽跟我吐槽說,孩子在家總是搗亂搞怪,各種折騰。例如,把玩具搞得到處都是,不論怎麼勸說他都不肯收拾;總要去玩廁所的水,制止一次下次又趁爸爸媽媽不注意跑去玩了;爬到桌子上拼命按電燈的開關,弄得家裡一閃一閃的。寶媽們也試著給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都是左耳進右耳出,信誓旦旦說下次不會了,沒過一會又忘記了。

家長們都來諮詢我:"到底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輕鬆地搞定熊孩子呢?"

1、 認識遊戲力,輕鬆搞定熊孩子

最早提出遊戲力一說的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勞倫斯帶.科恩,他提出:與孩子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就是遊戲。

很多家長可能會說,不就是玩遊戲嗎,我每天都陪孩子玩啊。我想,大家所說的每天都陪孩子玩遊戲可能是這樣的:孩子不斷重複同一遊戲,你覺得很無聊不想再繼續下去;在和孩子玩遊戲的同時,你拿著手機不斷回覆信息;孩子幼稚的話語逗得你直笑,可是你卻不知道如何回應他。

家長們所謂的陪孩子玩遊戲,大多只是單純地想要陪伴他,卻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玩。

孩子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遊戲,在遊戲中,孩子會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現出來,孩子也能夠通過遊戲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技能。家長要將遊戲變成自己與孩子溝通的一個渠道,從遊戲中了解孩子的生活,從遊戲中教育孩子。

2、 遊戲力,幫助父母高效教育孩子

前幾天表姐帶他的孩子東東來我家裡住幾天,這孩子可真是熊,拿著水槍把水呲得到處都是。後來我想著運用遊戲力來跟他溝通。

我跟他說:"我們來玩個遊戲吧,來交換一下角色,你當阿姨,我當你怎麼樣。"東東一聽高興急了,這個年紀是最喜歡玩角色扮演的時候。於是我走到他的玩具區問他:"東東,我可以在這裡玩水槍嗎?"東東馬上糾正我:"你不能叫我東東,現在我是阿姨你是東東。""阿姨,我可以在這裡玩水槍嗎?""不可以,你這樣會把東西都弄溼的。"於是我又問他:"可是我好想玩水槍,該怎麼辦呢?"東東認真地想了一會,對我說:"等過陣子天氣再熱一點的時候,我帶你去海邊玩好嗎?"我露出非常喜悅的表情地對他說:"好啊好啊。"

玩完這個遊戲之後,東東自己跑過來跟我說:"阿姨,對不起,我以後不在家裡玩水槍了。以後你跟媽媽一起帶我去海邊玩好嗎?"我非常認真地跟他說:"好啊。"

面對東東在家裡玩水槍這件事情,我既沒有跟他講道理,也沒有吼他,只是運用遊戲力打開腦洞想了個角色扮演遊戲跟他玩。在遊戲中,東東自己意識到在家中玩水槍是不對的,同時也把自己的活動需求跟我講了。這種方法是不是比單純講道理或者責罵好多了呢?

對孩子來說,遊戲的作用不僅僅是玩而已,在遊戲中產生的愉悅體驗更容易克服孩子的反抗情緒,從而逐步達到父母所期待的教育結果。

3、正確開展遊戲力,家長要這麼做

遊戲是孩子吸收外界知識最重要的途徑,是孩子最天然的語言,父母只有掌握了孩子的這一門語言,才能有效地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懂得父母是愛他的,父母對他的教育都是出於善意的幫助而非是命令。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無論是哪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所感受到的教育者意圖越少,那麼教育的效果就會越大。也就是說,如果父母開展教育的時候帶有強烈的目的性,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產生排斥心理,預期的教育效果自然就很難達到。但如果父母運用遊戲力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而然地獲得教育,那麼孩子的配合度就會提高,從而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正確的開展遊戲力,父母還需要在對的時間找到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1、遊戲力育兒最基本的條件: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在解決熊孩子的問題時,很多父母喜歡通過說教或者責備來教育孩子,殊不知孩子不僅聽不進去任何道理,而且還容易發脾氣,導致家庭氛圍十分的緊張。

我偶爾會去鄰居家做客,他們的家庭氛圍十分嚴肅緊張。家裡的小孩在上二年級,家長給他報了很多個補習班,每天都會監督他做作業學習等,孩子一有點反抗情緒就責備他,導致有時候孩子接受不了就開始大吼大叫,就算是客人在那也是如此。

無休止地做作業會讓孩子失去童年的快樂,使孩子的情緒變得易燥易怒。健康的家庭應該是其樂融融的。

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雖然可以讓孩子提升很多學習技能,但是在孩子不情願的情況下,很容易使孩子的性格變得焦躁。童年的快樂是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在給孩子報補習班之前,家長要先問過孩子的意見。

當孩子感到疲憊而發脾氣時,家長不應該一上來就責備他,而是先接納他的情緒,同時給他一個擁抱,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他的,接著再詢問他原因。良好的家庭氛圍都是在一點一滴的日常生活中積累起來的。

2、尋找孩子需要遊戲的時機

教育孩子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要陪他玩遊戲。例如當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他根本沒辦法跟你玩遊戲。有時候我們試圖開玩笑逗他,他可能會更加生氣,以為我們沒把他的感受到當一回事。

不過經常陪孩子遊戲,可以減少孩子發脾氣的次數。與孩子進行遊戲,有兩種情況:一是孩子主動要求父母陪他遊戲,這種情況下父母只要專心地跟著孩子的步伐走,同時在一定的需要下加以引導,幫助孩子進行學習。二是父母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問題,想要通過遊戲幫助兒童改正,這種情況下需要父母選擇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遊戲,並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3、了解孩子對遊戲的喜好

父母想要運用遊戲力教育孩子時,要首先了解孩子對哪些遊戲比較感興趣。遊戲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講故事、角色扮演、競賽等等。小孩對遊戲也是有偏向性的,有的小朋友不愛聽故事,但是喜歡角色扮演,有的小朋友就很擅長從故事中學習東西,而男孩子們還喜歡玩競賽遊戲。

父母要了解孩子喜歡玩哪一種遊戲,並在教育孩子時巧妙地運用,才會到達預期的效果。

4、注重孩子的主導性

不論是孩子主動要求父母陪伴玩遊戲,還是父母邀請孩子一起玩遊戲,父母都要讓孩子去主導遊戲,而不是父母帶領孩子玩。在遊戲的過程中,父母要儘量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觀察孩子是否在遊戲中獲得了經驗。

多與孩子進行遊戲,能夠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並找到與孩子最佳的溝通方式,還能幫助孩子養成開朗自信的好性格。停止嘮叨說教,正確地開展遊戲力,幫助你輕鬆地解決熊孩子問題。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遊戲力=遊戲?父母需要了解一下「遊戲力」,才能和孩子「玩起來」
    不知身為"熊孩子"家長的你,每天是否都在為解決"熊孩子"的各種問題而焦頭爛額、不知所措呢?因為疫情影響,大家都不敢帶著寶寶外出,全部都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在隔離期間隨之而來的除了其他種種生活問題之外,還有就是要"解決"熊孩子。
  • 不說教,不吼叫,家長學會「遊戲力」,讓你輕鬆搞定育兒煩惱
    面對撫養孩子過程當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們總是覺得無可奈何又無計可施,往往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亂麻,孩子還總是不滿意,遇到這些情況我們就需要一種叫做遊戲力的東西,用跟孩子一起玩遊戲的方式去處理生活當中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
  • 《遊戲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場景轉換,熊孩子惱人時刻也不勝枚舉。但是用一點幽默和遊戲精神來化解。很多事情變得簡單又有趣。既達到目的,又不傷和氣。家有一個4-5歲的熊孩子是何等的體驗。就是你要求他的任何一件事,他都要找茬,脾氣暴躁,目空一切,又蠻不講理。早上起床曾經在我家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 你如此為孩子焦慮,可能是缺失了家庭「遊戲力」
    這些讓家長焦慮的普遍問題,其實都源於家庭「遊戲力」的缺失。遊戲激發想像力,玩耍提升行動力。在遊戲中,釋放孩子天賦能力。在歡笑中,共建親子情感橋梁。書名:《遊戲力》作者:【芬蘭】帕西·薩爾伯格 / 【英國】威廉·多伊爾譯者:耿一嵐出版:四川文藝出版社 數十位教育學、心理學專家聯袂推薦的現代養育指南《遊戲力》一書作者帕西·薩爾伯格本身就是世界知名的教育家、作家,哈佛大學客座教授。曾被多個國家聘請為教育顧問。
  • 邏輯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思維太難?幾個遊戲幫你輕鬆搞定!
    自己的孩子擁有敏捷的反應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小腦瓜變得更聰明。今天,小編就和您分享幾個超棒的逆向思維訓練遊戲,讓寶寶的大腦變得更出色!3-4歲的孩子屬於直覺行動思維階段。這一階段,對孩子進行逆向思維訓練,主要是通過給孩子創設一個輕鬆、有趣、愉快的遊戲環境,讓他萌發思考的興趣,並自己動手操作,讓孩子經常處於積極活動的狀態之中。
  • 你如此為孩子焦慮 可能是缺失了家庭「遊戲力」
    《遊戲力》 【芬蘭】帕西·薩爾伯格 【英國】威廉·多伊爾 四川文藝出版社孩子總是討厭上學,交不到朋友?學習時經常注意力分散,沒有進取心?遇到小問題總愛哭哭啼啼,等著他人幫忙?不願與家長交流,彼此難以溝通?這些讓家長焦慮的普遍問題,其實都源於家庭「遊戲力」的缺失。
  • 教育不一定動文武,家長學會「遊戲力」,那麼育兒煩惱將大大減少
    其實教導孩並非只有「文」或「武」兩種方法,當孩子還處在不懂事的年齡,怎樣實現親子間的和諧相處就看父母是否會運用「遊戲力」。孩子都有愛玩的天性,如果能夠順應孩子的愛好,把對孩子的打罵或是說教變成孩子喜歡的小遊戲,或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遊戲力」對促進孩子成長有妙處1.
  • 熊孩子拿水槍滋路人,母親不道歉還聲討路人:你吼我孩子,曝光你
    有一句話叫做:"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父母"。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看,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孩子熊不熊,性格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對他們的教育。 "你這什麼態度?"
  • 為孩子假期賴床而頭疼?試試德培(DAP)的遊戲力養育!
    這不知道啥時候到頭的假期,讓孩子們睡懶覺的行為可是一發不可收拾,在幼兒園養成的常規和作息這下全亂了套。那不如學學德培(DAP)理念的教養建議,來一個專治孩子不起床的個性化遊戲。>音樂:假裝遊戲與表演遊戲收穫:父母用愛的方式喚醒孩子,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常規同時讓親子關係更加親暱,在遊戲過程中趕走孩子不愛起床的壞情緒。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這套專業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解救你
    )針對兒童的專注力訓練,隨便就可以在網上搜到很多內容,順應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和訓練也是兒童最佳的學習和訓練方法,所以我提倡讓孩子在遊戲中去逐漸訓練專注力。這兩天看到一套很好的專注力訓練書,是由英國研發的兒童腦力專注力專業訓練遊戲書,由貴州教育出版社出版,最近宅家被很多家長推薦,簡直堪稱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神器!這套神奇的書就是《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
  • 《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孩子的專注力,要從「娃娃」抓起
    如果你是孩子(3歲—8歲)的家長,希望孩子以後能夠利用好自己的最寶貴財富,那就需要從「娃娃」抓起。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專注力怎麼培養呢?可以藉助這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本套書共有4冊,包括迷宮、連線、數字以及綜合訓練,從視覺、邏輯、推理、數字等方面全方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每本書包括超過100個精心挑選的有趣問題,並配以生動的插圖,寓教於樂,在遊戲中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大有裨益。對於新手媽媽,或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家長來說,這套書可以讓孩子玩的痛快,學的輕鬆。
  • 教你用Python自製拼圖小遊戲,輕鬆搞定熊孩子
    教你用Python自製拼圖小遊戲,輕鬆搞定熊孩子 本文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python實現拼圖小遊戲,文中還有示例代碼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參考一下。
  • 這套神奇的專注力訓練遊戲書,可以讓孩子在遊戲中提高專注力
    這樣反而讓孩子越發的想要逃離。畢竟孩子的年紀小精力旺盛,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本身就短,這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些專門培養專注力的遊戲,讓孩子在遊戲氛圍中,能夠讓孩子自我主動成長這才是更積極的教育方式。比如這套擁有超過400個神奇遊戲的書本,就是專門為訓練娃的專注力而產生。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很管用
    勝任力,拿手機遊戲來說,如果一款遊戲難度很大,你相信嗎,只要孩子嘗試幾次失敗,他很快就放棄了,因為他無法勝任,他總是被虐,這種感覺是很痛苦的。 對應到學習,其實也一樣,如果當前的課程太難,孩子hold不住,那麼他同樣也會放棄。 及時反饋,還拿手機遊戲舉例,遊戲生產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遊戲中設置各種反饋。
  • 孩子學習心猿意馬時,家長試試「遊戲思維」,提升孩子「學習力」
    別怕,與其擔心孩子會被遊戲「帶壞」,不如帶著遊戲一同進步,遊戲思維的應用,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學習力」,你知道嗎?同事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說起「高材生」這幾個字,他總有些不好意思,因為他從小就是「玩」過來的,相比於那些每門科目成績都非常優異的同學來說,他很慚愧。
  • 教育的最高境界: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管用
    有一句話叫」胡蘿蔔加大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聽話,那麼我就獎勵你,如果你不聽話,那麼我就懲罰你。 獎勵和懲罰也是一種驅動力,但它們屬於外部驅動力,相比較內驅力來說,外驅力有以下幾個問題: 不具有延續性。
  •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方法超簡單但管用
    愛爾蘭詩人葉芝說過一句話,被全世界的教育專家引用: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只有點燃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培養他主動學習,主動汲取知識的熱情,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 中英文繪本《嬰幼兒超級認知力》:和孩子一起翻轉數字、字母遊戲
    閨蜜在群裡吐槽給寶寶做早教太難了,教一個字母就費了老半天勁兒,可轉眼間孩子還是給忘記了。其實,給孩子做早教,並不需要刻意,只需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就能夠比較輕鬆地完成。何況,所謂早教,只是早期教育,起到啟蒙的作用,並不需要像正式的學習那樣還要用什麼結果來檢驗早教的效果。不過,正確的早教方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早教市場魚龍混雜,什麼都有。
  • 《遊戲力》:遊戲育兒,特別適合父親參與的育兒方法
    1如果你已為人父母,不知道有沒有為孩子吃飯發愁過?之前老大有些挑食,每到吃飯點,就是我和先生展現口才的時間,恨不能把飯說得天花亂墜、色香味俱全,只希望她能安靜地坐在那吃完飯。前幾天,由於廚藝有限,我把花生粉條稀粥做成了深色,看著就沒食慾。
  • 如何擺平熊孩子?只需要拿出這遊戲,熊孩子至少三天不敢玩你手機
    大家好,這裡是正驚遊戲,我是你們的正驚小弟。眾所周知,熊孩子對於父母或者是其他人來說都是非常令人頭疼的生物,但其實你不知道其實用遊戲就能輕鬆擺平他們!那麼下面就和小弟一起來看看,怎麼樣用遊戲輕鬆讓熊孩子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