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告誡:「屋簷不避雨,不串娘家門」,啥意思,古人忌諱什麼

2021-01-14 銳傑講歷史

農村有很多說法,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延伸到後面,再總結真相。老年人為了教育後代,往往喜歡說一些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一種形式,它們其實很受歡迎,因為它們形式簡單,容易理解。

其實《增廣賢文》裡有句話說到的事情很簡單:屋簷不避雨,不串娘家門。猛地聽起來這件事好像並不通。下雨的時候,躲在屋簷下不是很正常嗎?但是古人為什麼那麼強調呢?古人是在忌諱什麼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屋簷不避雨

正如許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所知,農村的房子是用瓷磚建造的,甚至是茅草屋。但是很多老房子都有屋簷,牆壁幾乎都是土牆。所以為了避免雨水直接衝刷牆壁,就建了屋簷。

如果雨很大,可能會伴有風。即使你想在雨天躲雨,站在屋簷下,這種效果也達不到,因為雨會從地上濺起,因為風而落在你身上

古人真正想表達的是,想避雨就不要站在屋簷下,要進屋。其實古人是想告訴後人,要想真正解決問題,不要停留在表面,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不串娘家門

這句話真正的意思不是說女兒嫁出去後就不能回到娘家,而是不要經常回到娘家,因為古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嫁出去後就不再是她娘家的人了,是婆家的人了。

在古代,如果一個女人經常回娘家,不僅會讓村民認為她丈夫待她不好,還會認為她想回娘家。這樣,婆家就會有一些意見,甚至會認為有些女人會把婆家的東西拿到娘家去,所以是禁忌。

另一個原因是娘家的兄弟也結婚生子,有自己的家庭,既然結婚了,以後你來得太頻繁了,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負擔,就是古人通過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是說,娘家是過去的根本,現在婆家才是根本,你的生活狀態發生了重大變化,你也應該及時改變。

總結:

以上兩句話,看似很膚淺的說了一些現象,但背後的道理卻很深刻,主要說這些話當你面對困難、面對問題時要追根究底,不能把一時的權宜之計當成長期的計劃,也不能總是依靠外部條件,你要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長遠考慮問題。

《增廣賢文》裡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總結後,先賢智慧的結晶。書裡面的每句話,並不長,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

如果你想學習為人處世的智慧,建議大家可以讀一讀《增廣賢文》這一本書籍。

《增廣賢文》涉獵頗豐,從人情世故到禮儀道德,再到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同時又通俗易懂,充滿大智慧,十分推薦大家閱讀學習。

書中諸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流傳深遠,這些俗語或談為人處世,或談人際關係,或談立志勸學「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些俗語總結了千百年來人們為人處世的智慧,成為簡明生動哲理式的佳句。

感興趣的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無障礙閱讀:原文+注釋+譯文+評析,可以輕鬆閱讀,獲取知識,還有故事連結,講述背後故事,讓我們可以更清晰的了解要表達的內容。

相關焦點

  • 老祖宗的告誡:「省錢窮三代,摳門毀一生」,這句話是啥意思?
    比如省錢窮三代,摳門毀一生這句話,就在民間有著不小的影響力。那麼,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老祖宗的告誡值得一看。從字面上理解的話,大概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總是想方設法省錢的話,一家三代都會越過越窮。如果斤斤計較特別摳門兒,鐵公雞一般,那麼這個人一輩子就會毀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省錢就是勤儉節約,其實省錢跟勤儉節約是兩碼事兒。
  • 古人云:「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什麼意思?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
    俗語是古人對人生經驗的簡短概括,精闢簡短有意思,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環境改變很多俗語在今人眼裡都有點摸不清其中的含義,在農村還是多見,其實俗語話糙理不糙,非常能體現老祖宗的智慧所在,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
  • 古人云:「吃飯大汗,一生白幹」老祖宗這句經典俗語是什麼意思?
    ——明·袁白賓《楚江情》農村中至今還流傳著一些古人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並不複雜,基本上都是大白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中的道理,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知道俗語背後道理的人其實並不多。農村的俗語五花八門,這些俗語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大多是古人的經驗之談,比如老祖宗留下的這兩句俗語,就讓人受益終身。
  • 鼠年到,大年初一有啥忌諱?老祖宗總結了四件事,年輕人不妨謹記
    鼠年到,大年初一有啥忌諱?老祖宗總結了四件事,年輕人不妨謹記臨近年關,踏上返程的朋友是否已經到家了呢?看望闊別已久的父母,登門許久未見的髮小,過年是一件熱鬧的事。除卻這些固有的習俗之外,大年初一還有一些忌諱需要遵守,老祖宗總結了四件事,年輕人不妨謹記。
  • 老祖宗告誡:「男不娶兩女,女不嫁三男」,啥意思?如今少有人知
    文/當年一木老祖宗告誡:「男不娶兩女,女不嫁三男」,啥意思?如今少有人知!老人常說,「婚姻是一輩子的事」,如果選對了另一半,白頭偕老;要是所託非人,這一生算是毀了。古人也說:「擇偶不善,註定辛苦命」,你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另一半,所以對於選擇配偶,一定要萬分慎重。那麼該怎麼選擇另一半呢?古人早就有智慧的總結:「男不娶兩女,女不嫁三男」,這是啥意思呢?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由此可見,只有從古人的人生經驗當中汲取營養,才能夠總結成敗得失,避免重蹈覆轍!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
  • 農村俗語「人窮莫看娘家門」是什麼意思?
    人窮莫看娘家門的意思是如果女兒說的夫家經濟條件不好,家裡面很貧窮,就不要常回娘家。人窮莫看娘家門,讓出嫁的女兒不常回娘家,其實是有兩個意思:1、出嫁的女兒經濟條件不好,不讓父母擔心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都會帶些禮物,如果經濟條件不好,不買或者買不起貴的東西,父母無形之中,會心疼女兒,也不讓女兒買東西。
  • 古人云:「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忠告
    古人云:「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忠告我們常常聽人家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人言的重要性其實老人言不僅僅體現了對現實人生的認識和理解,更闡述了一種古老而實用的智慧老人言,就好比陳年佳釀,飄香持久老人言能夠流傳到現在這其中一定是有一些道理的,比如說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比如說「娶妻娶德不娶色「等等。
  •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古人通過這句俗語告誡我們什麼
    就比如我們經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說老人的經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指導我們的作用,防止我們走彎路;再有便是「人無笑臉莫開店,會打圓場自落臺」,這句俗語就是老祖宗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學會溝通和理解,老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就是這個意思!
  • 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我國文化上下五千年,關於生活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生活的智慧,都藏在一些俗語或者諺語當中。關於家庭生活,有這麼一句俗語:「一家不容三姓人。」這是來自老祖宗的告誡,說得也是非常有道理。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這是什麼道理?
  • 「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古人的忠告,是什麼意思?
    導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是古人的忠告,是啥意思?你怎麼理解?農村俗語是老祖輩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智慧結晶,對後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被農民接受,因而在廣大農村廣泛流傳,永不衰退,即使現在還有它的參考價值,其語意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關於農村建房布局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如俗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老祖宗告誡後人四不摸: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剩下的是啥?
    估計很多人小時候都被家中的長輩們告誡過,不能這樣,也不能那樣。特別是去其他地方做客的時候,長輩們都會千叮嚀萬囑咐,不能未經允許隨意觸碰他人的東西,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其實私人物品就代表著個人隱私,代表著私人領域。
  • 「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國,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很多人生大智慧,老祖宗勸誡子孫後代的經驗之談。正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對於老祖宗的一些有道理的話,還是有必要傾聽的。那麼在民間流傳的「生七不娶,暗九不過」,這句話有沒有道理?老祖宗留下的忌諱有道理嗎?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什麼是「生七」?老祖宗的智慧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還有句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比如說下面這句"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可能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是看不出來的什麼意思,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了解學習一下吧!生七不娶娶妻,自古以來都是人生最大的事情之一。這句話的意思是就古人認為,妻子只有犯了這"七出"才可以休掉。至於是哪7個呢?分別是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盜竊、忌妒、惡疾。比較有爭議的則是不孕和頑疾。
  • 老祖宗留下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指的是什麼意思?
    也有人猜測老祖宗所說的這三個姓氏之間可能存在很複雜的世仇關係,所以這三個姓氏的人絕對不能成為一家人。其實大家曲解了老祖宗的這句名言,老祖宗口中所說的「一家不容三姓人」指的並不是三個具體的姓氏,而是三個不同的關係。如果光從字面上來理解老祖宗的這句話,確實容易產生誤會。
  • 「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究竟是什麼意思?五樹指的是哪五種樹
    ——孟浩然《過故人莊》古人的很多俗語蘊含智慧,這些俗語包羅萬象,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如今隨著時代的變化,有的俗語已經脫離時代,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一定區別對待。比如古人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做: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為何為流傳出這樣的俗語?到底是哪幾種樹,古人如此忌諱?
  • 老祖宗告誡:「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說的是什麼意思?
    《增廣賢文》集結了人際交往、金錢觀念等多種多樣的社會潛規則,赤裸裸地展現了社會陰暗面,其中部分甚至真實得令人齒寒,古人智慧,令人嘆服。我在讀了這本書之後,對其中幾句話是深有感觸,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冷棺莫入村,熱孝莫登門。古語常說落葉歸根,但為什麼說冷棺不入村?事實上,這也是古人的智慧。自古以來,白事就是重大事件,人們非常重視,非常重視,民俗也一直被人們所遵守。
  • 俗語:人窮莫看娘家門,是什麼意思?為何不能常常回娘家?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另外一句,叫人窮莫上親戚門,兩句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如果你實在是太窮了,沒事就不要到親戚家串門了。如果是嫁出去的女兒太窮了,沒事也不要常常回娘家了。乍一聽,這不是嫌貧愛富麼,但是仔細一想,話糙理不糙。
  •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莊子曾言道:「睡下可起,為生,不可起,為死。如此,是大恐怖」,自呱呱落地之始,死亡便伴隨著人的成長直到最後迎接死亡,儘管這一過程是必然,但大多數人是無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