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很多說法,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延伸到後面,再總結真相。老年人為了教育後代,往往喜歡說一些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一種形式,它們其實很受歡迎,因為它們形式簡單,容易理解。
其實《增廣賢文》裡有句話說到的事情很簡單:屋簷不避雨,不串娘家門。猛地聽起來這件事好像並不通。下雨的時候,躲在屋簷下不是很正常嗎?但是古人為什麼那麼強調呢?古人是在忌諱什麼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屋簷不避雨
正如許多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所知,農村的房子是用瓷磚建造的,甚至是茅草屋。但是很多老房子都有屋簷,牆壁幾乎都是土牆。所以為了避免雨水直接衝刷牆壁,就建了屋簷。
如果雨很大,可能會伴有風。即使你想在雨天躲雨,站在屋簷下,這種效果也達不到,因為雨會從地上濺起,因為風而落在你身上
古人真正想表達的是,想避雨就不要站在屋簷下,要進屋。其實古人是想告訴後人,要想真正解決問題,不要停留在表面,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不串娘家門
這句話真正的意思不是說女兒嫁出去後就不能回到娘家,而是不要經常回到娘家,因為古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嫁出去後就不再是她娘家的人了,是婆家的人了。
在古代,如果一個女人經常回娘家,不僅會讓村民認為她丈夫待她不好,還會認為她想回娘家。這樣,婆家就會有一些意見,甚至會認為有些女人會把婆家的東西拿到娘家去,所以是禁忌。
另一個原因是娘家的兄弟也結婚生子,有自己的家庭,既然結婚了,以後你來得太頻繁了,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負擔,就是古人通過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是說,娘家是過去的根本,現在婆家才是根本,你的生活狀態發生了重大變化,你也應該及時改變。
總結:
以上兩句話,看似很膚淺的說了一些現象,但背後的道理卻很深刻,主要說這些話當你面對困難、面對問題時要追根究底,不能把一時的權宜之計當成長期的計劃,也不能總是依靠外部條件,你要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從長遠考慮問題。
《增廣賢文》裡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總結後,先賢智慧的結晶。書裡面的每句話,並不長,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
如果你想學習為人處世的智慧,建議大家可以讀一讀《增廣賢文》這一本書籍。
《增廣賢文》涉獵頗豐,從人情世故到禮儀道德,再到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同時又通俗易懂,充滿大智慧,十分推薦大家閱讀學習。
書中諸多膾炙人口的俗語流傳深遠,這些俗語或談為人處世,或談人際關係,或談立志勸學「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知足常樂,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些俗語總結了千百年來人們為人處世的智慧,成為簡明生動哲理式的佳句。
感興趣的趕快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無障礙閱讀:原文+注釋+譯文+評析,可以輕鬆閱讀,獲取知識,還有故事連結,講述背後故事,讓我們可以更清晰的了解要表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