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說,這4種話不要說,會感召不好的因緣果報

2020-12-23 淨慧梵行

佛門有句話叫做:「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實實在在的萬物規律。古德聖賢們一直在宣揚積善行德的重要性,就是因為他們相信因果善惡的存在。

《太上感應篇》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福與禍是途經不可尋求的,全靠自己的言行感召而來;做善行善就會產生福德,做惡行惡就會招來禍端,這種善惡報應,就像影子一樣,會緊緊跟隨著你,不會有絲毫差錯。

在佛教中還有一個偈子叫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個偈子告訴我們,你想要得知過去生中自己是什麼樣的?看看現在所承受的果,就能夠明白了;你想要知道未來世會活得怎麼樣,看看現在所做的因,就能夠了知了。

我們的生活就是被連續不斷的因與果連接而成,因會感召果,果又會繼續造下因,如此循環不斷。而高僧說,如果不想感召不好的因緣果報,這4種話不要說。

一、妄語不要說

妄語就是亂講話,說謊話和不真實的話來騙別人。而在佛教中,最大的妄語就是自己沒有證道,而宣稱自己已經得 道。高僧告訴我們,佛經中講到妄語的因果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如果你知道了妄語會感召這種不好的結果,就不會再隨意妄語了。

妄語會令眾生下墮三惡道,如果在三惡道中把應該承受的報受受完後,還要承受兩種因果受報:一就是常常要受到他人的指責和冤枉;二是因為曾經喜好騙人,所以現在也常被他人欺騙。

二、兩舌不要說

兩舌就是挑撥他人感情,離間他人關係,這樣的話是不能說不能做的。如果經常兩舌傷害他人之間的感情,要承受兩種因果:一就是因為曾經離間他人關係,所以自己與親屬關係會不和睦,或難得相聚,常常分離;二就是自己的家族親人中,大多相貌醜陋,很少有長得俊秀的,而且互相之間多關係不和。

三、惡口不要說

惡口就是常常口出惡言,對他惡言惡語,出口傷人,刻薄寡情,不給他人留有餘地。人們常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好話,會給予人們非常的溫暖和正能量;而惡語傷人,也會讓人難過很久。

惡口行為也會感召兩種因果:一個就是常常受到他人的惡口惡語對待,開口就會與他人爭論,甚至會發生訴訟的事情;第二個就是會常常受到他人的惱害。

四、綺語不要說

綺語,大家對這個詞都比較陌生,它的意思就是邪話,挑逗他人的話,引發他人產生不正當思想的話。而說話尖酸刻薄、冷嘲熱諷,也屬於綺語。

常常綺語會帶來兩種因果感應,第一就是因為常常用語言騷擾他人,所以會使得他人不在理睬;第二個就是會導致說話口齒不伶俐,無法吸引他人的注意。

人們說語言是最具殺傷力的,好的語言,可以引來好的善緣;而傷人的語言,也會帶來惡緣。古人說,說出去的話和潑出去的水,都是無法收回的,以此來忠告我們要謹言慎行。

而佛教更是擁有五戒十善的戒律保護,讓修行人學會善護口業,因為口業很容易造,感得的果報也會很容易到來,所以我們一定要說善語,傷害他人和欺騙他人的話不要再說了,這樣是為他人好,更是為自己好。

相關焦點

  • 因果不饒人,這2類靈氣動物,不要傷害,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每個人一生的吉兇禍福,都是自己的言行舉止所感召來的,所以想要人生事業順暢,家庭吉祥,積德向善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因為又因必有果,我們與人為善,將來所遇到的事也都是善的。行善的前提,先做到不去作惡,不然就像往有洞的桶裡注水一樣,一邊積福,一邊折福。行善就要做到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 高僧的告誡:嘴是福禍門,多說這3種話,就是在感召好運
    我與揚州禪智寺的得道高僧有過交情,過去我就曾同他談及過「口業」這個話題,想問,既然一張嘴能夠給人帶來諸多厄難,那反過來,又如何通過一張嘴來給自己積累福源善報呢?當時高僧就很明確地告誡過我:「一個人要想福報越深,就要多積累口德。這三種話說的越多,就是最好的布施,也是在締結善緣和感召好運!」
  • 一位高僧說:嘴是最好的風水,不吝嗇這4種話,福氣也就來了
    不是誇迎接我們的小和尚有慧根,就是跟正在清掃寺院的僧人聊天,說人家長得跟佛很像,以後必是一位得道高僧。如此一番言論,引起眾人大笑不已,甚至將寺院的高僧也吸引了過來。我本來想解釋一下,但高僧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們都有點意外。高僧說:「這位施主,定是一個有福之人啊。」這下,輪到朋友興奮了,立即上前請教,高僧何出此言?
  • 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佛說,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你所遇到的都是該出現的」,是一個意思。這也是佛法解釋的,為什麼有人作惡反而能夠享受好報,有人行善反而命運坎坷?因為他們因緣和合的緣故,比方說這一世某人的善業條件具足了,他就會受到善報,下一世他的惡業顯現了有了共同受業的因緣,那麼他就會受到惡報。
  • 因緣果報是如何成就的
    同時在那時候,最後會有菩薩來告訴所有的行者,大家已經完成這一期的責任,就應該繼續來求取佛道;因為世間已經沒有學佛的因緣了,也沒有辦法可以來度這些眾生,剩下都是諸佛菩薩、大菩薩們的事情;因為我們要建立一個可以向佛的這種性向,並不是很容易的。所以,這時候小菩薩們就知道,應該不要再瞻留、留戀這個世界,都應該往諸佛淨土來往生、來求生。
  • 高僧說:這三種有福氣之人,好姻緣不請自來,看看有你嗎
    來到寺廟,求了籤,便來到解籤處,見一位高僧坐於此處,便與高僧說明來意,高僧邀請我們坐下,高僧還未開口,表弟便問:「我實在條件不錯,為什麼好姻緣還沒來呢?」高僧笑著答道:「只要嫁得好,不要嫁得早。只要婚姻合,鐵棒打不脫。好的姻緣是一個人幸福的港灣,如果施主的姻緣還未到,也不要著急。
  • 縱使百千劫 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波斯匿王對善光冷嘲熱諷:「你憑自己的業,不要再靠我,今後你自己獨立生活去!時間會檢驗你所說的是否是真理!」此時善光仍然堅持無悔,並心無反顧地與乞丐離宮而去。途中,善光問丈夫:「你父母還健在嗎?」乞丐回答:「父母先前是舍衛城最大的長者,如今已去世,留下我伶仃孤苦,日以乞食過活。」善光又問:「先父母的住宅還記得嗎?」「當時的宅院已被毀壞,只留下一片空地,地址還記得。」
  • 佛說:邪淫會有什麼嚴重果報?看完再也不敢了!
    佛說:「人在這個世間,不冒犯他人的人,心也不思念邪僻的事情,因為這個緣故,可以得到五種善的果報。第一是不會損失金錢,第二是不會懼怕官府,第三是不會畏懼他人,第四是家庭和睦、幸福美滿,妻賢子孝。第五是自己的五官會越來越端正,精氣神會越來越好,形象氣質會越來越佳;今天見到有些人,長相端正美好,這都是他精進修為,不冒犯他人所得到的果報!反之,人若是在這個世間不精進修為,冒犯了他人;因為這個緣故,會感得到五種的惡報。
  • 99歲老僧的忠告:這四種話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
    老僧的忠告:不管你是否信佛,這四種話都不要亂說,因果不饒人,只要你能護住口業,不亂說話,就能事事逢兇化吉。老僧對我說:口業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阻力,口業也是一個人墮入惡道的主要業力,如果你信佛,就一定要去清淨口業,不要亂說這四種話。第一、妄語。
  • 高僧:不管你信佛與否,這3句「話」最好別說,有損自己的福氣
    那麼在社會的社交活動當中,一個人是否會說話,那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在寺廟當中,有一位高僧,他雖然是修佛人,但是非常樂意幫助別人,但是在生活當中卻是很少說話的。那麼這位學佛的高僧為什麼願意說話呢?如果一個人經常行善事,那麼他就有善良的果報。因此若一個人,一旦說錯了話,被佛菩薩所聽到的時候,就很容易為個人帶來一些災禍。高僧與我說:不管你信佛與否,這3句"話"最好別說,有損自己的福氣。
  • 佛教:這2種動物不能吃!因果真實,果報明顯,請快快改正
    在佛教的五戒中,雖然並沒有說不能吃肉,只是設立了「不殺生」戒。但是慈悲為懷的學佛人還是勸導我們少吃肉為妙。因為持不殺生戒,一是為了不讓我們種下惡的因果;二也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積極地與眾生結下善緣。
  • 出現這3種跡象,是佛在提醒你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都是因為我們曾經種下的因果,在因緣成熟後感召而來。而因果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種下善因就會結出善果;而我們種下惡因就會結出惡果。生活中的違緣和傷害我們的人,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往種下過惡因、傷害過他人,現如今因緣成熟,這些果報顯現了。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千萬要小心!
    佛教常說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即因果,因緣果報即因果緣法,世間一切事物皆因緣聚散而生滅變幻,成住壞空皆不離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的命運如何全在於自己,你種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報。
  • 高僧的告誡:這三種話口業深重,一說,禍事就來了
    語言能夠造成的其實很深,很多禍事其實都是從嘴裡說出來的,所以佛教有「閉口禪」這種修行方式,古人也告訴我們「沉默是金。」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正確認識到說話不當會帶來的危害,生活中經常說話不經大腦,不分場合不分人說些不合時宜的話,讓別人得罪了人還不自知,最終給自己帶來了苦果。
  • 佛教:「禍事」來臨前,會出現這3種不好的跡象,要注意了!
    我們心中生起什麼樣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因」,它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即為「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人們往往認為災禍是上天安排的,其實大多數所謂「天災」其實都是「人禍」,是人自身的業力所感召的,背後都是有因緣的,並非無緣無故。所謂「命」,其實也都是個人的「因果」。常言道: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好事做多了,人人恭敬你;壞事做多了,人人厭惡你。
  • 「命好不好,嘴上見分曉」,高僧:嘴不好的人,多半命不好
    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我曾偶遇一位無名高僧,他告訴我:「腹有詩書氣自華,胸無點墨美亦俗。」從一個人的言談舉止中,不難分辨出這個人的道德修養和發展趨勢。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說出來的話也往往符合自己的形象氣質,自身的談吐措辭會形成一種氣場。而命運的好壞,也就全憑氣場的大小決定,所以生活中但凡嘴不好的人,多半命數也好不到哪裡去。
  • 民間故事:寡婦的因果報應,前後因緣令人唏噓不以
    」而今日我們所承受的果報,皆是由於往日所造的因成熟感召而來。但世間之人常常不能察覺到這其中的緣由,當世人在種因的時候,常常不自知,等到果報來臨時,想要再避免卻也回天乏力。種因必會得果,只不過這果報有時來得早,有時又來得比較晚,但不管早晚,它終究會到來。小到境遇的順或不順,大到生死沉浮,都是因因果往返循環感召。
  • 102歲高僧說了這樣1件事情,結局讓人意外
    我們從這些名言警句中就不難看出,高僧大德們非常注重行善積陰德,止惡斷惡的言行。高僧大德和古德先賢們之所以如此注重這些品德的修養,是因為他們相信世間是存在因果報應的。種瓜會得瓜,種豆會得豆;行善會得福,作惡會降禍。
  • 「舉頭三尺有神明」:最損福報的4件事,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有句話這樣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雖然不會馬上讓我們富貴,但是卻可以趨吉避兇,令災禍遠離;作惡可能不會立即有惡果災禍,但其實福氣已經走遠。 人生所種下的每一份善業都不會被白白辜負,舉頭三尺有神明,以下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 佛教:不要傷害這5種人,因果報應很嚴重!
    佛教認為,因果之間還有一個緣,因緣和合才會有結果,這也是很多人誤解,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的原因,是因為因緣還沒有聚合,所以果報沒有出現。人與人的相遇,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如果一個人經常種善因、結善緣,就會遇到善果,如果一個人經常結惡緣、種惡因,就會遭到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