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雲騰
編/王曉玲
本文由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自我造血能力有限的長視頻行業,早已經進入了生態競爭。背靠BAT,愛優騰儘管都搭建了自己的大文娛業務,但仍然沒能實現自我造血。作為IP源頭的網文,成為最新一輪改造對象。
5月20日晚間,中文在線發布公告,稱將與愛奇藝、寧波青梧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同成立中文奇蹟影視公司,由原中文在線執行總裁戴和忠出任中文奇蹟CEO。中文在線將向標的公司出資人民幣3000萬元,取得標的公司30%的股權;愛奇藝向標的公司出資人民幣3400萬元,佔股34%;青梧出資3600萬元佔股36%。根據公告表述,中文奇蹟將作為三方合資公司,負責將中文在線IP影視化後重點出售給愛奇藝,同時,中文奇蹟將作為樞紐推出聯合策劃及定製IP,構建高效聯動、路徑最短的IP影視開發新模式。
合作邏輯不難理解,只不過IP開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中文在線旗下目前共有17K小說網、四月天文學網、湯圓創作三大原創網絡文學平臺。17K為中文在線核心的原創內容生產平臺,累計註冊用戶數超1億,點擊量過億作品近百部,包括《修羅武神》、《超級商業帝國》等。四月天則是針對女性創作者及讀者的垂直網文平臺,匯集諸多老牌女頻作者及IP,包括近期開發為影視劇的《我的波塞冬》和《清平樂》等。
湯圓創作主要針對00後,主打00後作家代表,比如《盛年有桑桑》、《對方辯友,請指教》等。此外,中文在線還有包括劉慈欣、張小嫻等作家的著作版權,其面向各個數字閱讀平臺都有鋪設渠道。
和閱文一樣,中文在線也早早試水網文影視化開發,如之前就與愛奇藝《新白娘子傳奇》有過合作,並同時有《巫頌》、《家園》、《烽煙盡處》、 《匹夫的逆襲》、《沉魚策》、《女為悅己者》等IP在進行影視化開發。不過,在去年的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中,17K入圍的3部作品都未能最終當選,而獲選的熱門作品幾乎全由起點、縱橫這幾家大平臺包攬。
此前,中文在線已陸續嘗試過音頻、教育及出海等多項業務為旗下IP尋找變現途徑,併入股A站、遊戲公司晨之科這樣的標的,但這些深度直接導致中文在線陷入持續虧損和商譽減值當中。而在2019年,中文在線總共實現營業收入7.05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6.03億元,主要受營業收入下降以及資產減值影響。
看起來,影視化仍是網文平臺收益更可觀的變現途徑。
有網文從業者向AI財經社分析稱,網文行業已是一超(閱文)多強(縱橫、掌閱、17k)的局面,並且隨著網文產能的進一步收縮,作者資源和讀者注意力都進一步向頭部平臺集中。中文在線也受限於此。同時,免費閱讀也在蠶食老牌網文平臺的市場份額,如在2020年第一季度,米讀小說、連尚文學等新興的免費閱讀App就分別以9.6%、9.0%的份額佔據市場第一梯隊。
旗下IP聲量不算高,或成為中文在線+愛奇藝這個大組合包目前面臨的一個重要掣肘。像《慶餘年》的大熱就得益於原著在網文歷史中的獨特地位。不過,騰訊視頻+新麗+閱文的通道已被多部作品證明,愛奇藝和中文在線也可以對標這一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表述,中文奇蹟打算先試水一批類型化題材,如新青春題材、新懸疑題材、新現實題材以及新古裝題材等,這類IP開發一般有穩定的受眾盤,開發難度也相對更低。網文IP本身就自帶流量,同時,上下遊產業鏈的進一步整合也能節約開發成本。
此前,愛奇藝文學便是基於打通IP流量變現閉環的目的才打造。不過,本身已誕生於網文的衰退期,大神作者均已向頭部平臺匯集,愛奇藝文學並未取得應得的聲量。而且,網文平臺本身用戶增速遭遇天花板,商業模式又受免費模式衝擊,而作者、平臺圍繞其間的利益博弈,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網文創作產能的釋放,持續影響圍繞IP開發的產業上下遊。
在「開發一部少一部」之前能否完全打通和整合這一鏈條,是騰訊和閱文尚未完成的任務,而愛奇藝和中文在線也仍需要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