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西方政客和媒體將疫情當作打擊中國的一根大棒,馬丁·雅克...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之外迅速蔓延,世界衛生組織11日宣布疫情在全球構成「大流行」。為應對新冠病毒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敵人,越來越多的聲音在呼籲拋棄偏見,團結合作。須知,在過去這段中國是「主戰場」的時期,從病毒名稱到抗疫舉措及社會制度,中國均遭遇西方一些媒體及政客的持續攻擊,甚至眼下歐美疫情急轉直下,他們也要「甩鍋」中國。《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專訪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系高級研究員、「中國通」馬丁·雅克,聽他從一個西方人的視角解讀這一現象。

體制問題暴露?中國政府應對這類突發事件的能力遠超任何西方政府

環球時報:有人將這一流行病視為對不同政治制度的考驗,還有聲音批評中國的體制,您怎麼看「體制問題」?

馬丁·雅克:西方從疫情一開始就對中國有很多批評,現在仍然存在。你可以看到、讀到諸如「中國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這是政治制度的反映」等文章。這一立場正在失去吸引力,因為中國應對疫情的努力顯然非常有效。這一立場沒有意識到:第一,這是一個非常大規模的疫情暴發;第二,起初中國並不知道它是什麼——這是一種人類沒有接觸過的全新病毒。顯然,中國在最初的應對上犯了一些錯誤。但我們必須記住,這是一種無人知曉的新病毒,可以說中國是小白鼠。也正是因為中國,他們知道了新的冠狀病毒是什麼,他們不需要從頭再來。

一旦中國政府意識到新冠病毒有多危險,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後,中國提供了一個應對這一局勢的教科書級別的處理方式。我認為,中國政府應對這類突發事件的能力遠超任何西方政府。中國的制度、政府在處理這樣的重大挑戰方面優於其他國家的政府。原因有兩個:首先,中國政府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機構,能夠進行戰略思考並動員社會;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人希望政府在這類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並遵循這一領導。

我們必須記住,這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總是會犯錯誤。大多數西方國家,可能是所有的西方國家,對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準備不足,儘管中國的經驗為他們提供了很多。他們太慢了,大大低估了病例數量。

環球時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一些政客將疫情政治化,攻擊中國的政治制度和共產黨的領導,您如何評論?

馬丁·雅克:可恥!太不光彩了。對於中國出現的嚴重醫療健康危機,完全缺乏同情心是太多西方政客和媒體的反應。他們將疫情當作用來打擊中國的一根大棒。他們這樣做的同時,也或明或暗地鼓勵了某種針對中國人的種族主義,不僅僅是針對在中國的中國人,也包括在海外的華人。因此,中國在這方面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英國媒體上有很多類似文章,他們只是把這場疫情當作批評中國政府的一種手段。

這樣的看法現在越來越陷入困境,原因有二:首先,中國在以日益有效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應對疫情,世界衛生組織大力讚揚了中國的貢獻。事實是,中國看起來控制住了局勢。其次,西方現在形勢堪憂,我們會看到他們如何管理,但根據目前的情形,我並不太樂觀。我們太慢,沒有看到危險——太多人認為這只是中國的問題。他們對中國的批評已經開始偃旗息鼓,甚至承認必須向中國學習。

病毒是「中國製造」?任何可以用來反對中國的東西都被他們撿了起來

環球時報:《華爾街日報》之前的一篇文章稱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一些歐洲媒體稱病毒是「中國製造」。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言論?

馬丁·雅克:將疾病與種族和民族關聯起來,可追溯到很久以前。愛滋病毒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它被認為與同性戀者和非洲人有關,被稱為同性戀疾病。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所以並不新鮮。古往今來,這一直是人們對疾病的反應症狀。不幸的是,它由部分媒體培養、培育和鼓勵,自然也讓人們恐懼。

我另外想強調的是,自2016年前後以來,西方對中國的看法發生轉變,變得更加消極。整體上,從大約2000年到2010-2012年,有一段時間,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因中國的經濟增長、讓數億人擺脫貧困等而變得更加同情。但那種情況、情緒改變了。為什麼?很複雜,我認為西方現在有一種深深的自我懷疑,因為它從未真正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現在人們不僅認識到中國正在崛起,而且認識到它的崛起將是持久、長期的。中國將在世界舞臺上成為一個強大的玩家。事實上,它已經是了。因此,西方對中國的態度變得更加嚴厲,更加挑剔,任何可以用來反對中國的東西都被撿了起來。 

環球時報:您提到世衛組織讚揚中國採取的措施,不過,有人質疑中國與世衛組織的關係,認為這種讚譽是因為來自中國的壓力。

馬丁·雅克:西方有些人對世衛組織如此客觀和同情中國感到惱火,他們指責世衛組織與中國走得太近。你會支持誰?世衛組織或川普這樣的人?我認為應該選擇世衛組織,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說什麼。他們與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打交道。他們知道,總體而言,中國對這些問題的理解要比富裕國家好得多。而且事實是,中國在處理世界各地的衛生問題方面將非常重要,在改善衛生設施和醫療保健方面有很好的記錄。

環球時報:《柳葉刀》雜誌前不久發表多國專家的聯署聲明,對中國科學家、公共衛生和醫學界人士抗擊疫情表示支持,譴責病毒並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您對「人造病毒」有什麼看法?

馬丁·雅克:我們生活在陰謀論的時代,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對世界的看法都與現實有些脫節。這是假新聞的時代,反科學的時代,所有本質上錯誤的想法和偏見都可能滋生,而且正在滋生。種族主義在許多國家抬頭就是例子。我自己的觀點是,當涉及醫學問題時,我會聽取科學家的意見。

疫情是「中國的問題」?現在不是了

環球時報:世界政治格局將受到什麼影響?這場疫情,美國未顯示出作為超級大國的領導力,你的看法是什麼?

馬丁·雅克:我認為現在對可能的政治影響做判斷為時尚早。如果你只關注流行病如何被政治化解釋或利用,那麼在短期內,這與全球政治局勢惡化的方式完全一致,因為美英兩國本質上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作為攻擊中國及其管理體系的手段,當然,考慮到流行病的性質,這是一種新的方式,且讓人很不愉快。但你現在也可以看到這種情況開始改變。我認為,西方被迫撤退,因為中國在疫情方面的行動取得了成效,也因為現在西方越來越困擾於新冠病毒在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傳播。由於中國如此成功地應對了疫情,看起來中國將因其處理方式而獲得很大讚譽。

世衛組織曾表示,中國已經展示了如何應對,其他國家需要向中國學習,中國值得世界感謝。因此我認為,你已經可以看到一種正在發展的局面,中國從中獲得了重要的公共關係信譽。

硬幣的另一面是,整個疫情將如何影響中美關係。例如,中美關係正在發生什麼?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會更加肯定事情的發展方向。美國的反華情緒不是暫時的,而是長期的。這一點在美國總統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但如果你看看民主黨初選中的候選人,即使是那些左翼人士也對中國懷有敵意。因此,我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將更加困難,不會被修補。中美在貿易問題上暫時達成了停火協議,但科技戰爭正在加劇。所以,我認為我們正在走向一個分歧更大的世界。我認為,這場流行病可能會起到推動這一進程的作用。

環球時報: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城市治理和國際合作方面,這一流行病能為世界提供什麼經驗和教訓?

馬丁·雅克:我認為最大的教訓將是,疾病知道對它來說邊界是不存在的,它可以去任何地方。最初一些人的反應說這是一種「中國病」,這完全是胡說八道。現在,隨著病毒在世界各地傳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在同一條船上。我們必須相互學習,這是重大的人道主義問題之一。我們都是人,我們有同樣的問題,我們都會生病,我們同樣害怕生病,所以這是一個本質上不是政治問題的問題。這是一個人道主義問題,因此需要合作、協作和齊心協力。

在早期攻擊中國後,現在人們說我們需要向中國學習,看看他們做了什麼,比如隔離,看看他們是如何控制局勢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互相學習。直到最近,這場疫情基本上還被視為「中國的問題」,但現在不是了,病毒已經蔓延到所有地方。這一流行病有可能將世界團結在一起,這是我對這場疫情所能做出的最樂觀批註。

相關焦點

  • 馬丁·雅克:不質疑中國 部分西方國家的臉往哪兒放?
    馬丁·雅克:中國抗疫表現令人讚嘆 有西方媒體和政客指責中國抗疫失敗,甚至有人說「如果中國早點採取行動,疫情就不會擴散到我們這兒」,對此,馬丁·雅克稱這種指責是胡扯,是妄想,單單只是為了怪罪中國。 馬丁·雅克:美國浪費了兩個半月時間,沒有學習中國的抗疫經驗。
  •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西方的疫情應對失敗了
    英國知名學者、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是中國問題研究專家。當地時間12月21日,馬丁·雅克連發多條推特,批評西方國家的疫情應對。與此同時,他還稱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在抗疫方面的表現。 在馬丁·雅克看來,東亞國家已經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而西方世界的情況正在惡化,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中國疫情應對失敗?英國...
    馬丁·雅克:中國抗疫表現令人讚嘆 有西方媒體和政客指責中國抗疫失敗,甚至有人說「如果中國早點採取行動,疫情就不會擴散到我們這兒」,對此,馬丁·雅克稱這種指責是胡扯,是妄想,單單只是為了怪罪中國。 馬丁·雅克稱,不管怎樣,疫情還是會在全球各地擴散,因為新冠肺炎傳染性極強。中國是第一個應對疫情的國家,當中國出現疫情時,沒有其他任何國家對病毒有任何了解,中國對其也一無所知,這使中國的抗疫任務更加艱巨。
  • 馬丁·雅克:香港,不明朗的未來
    「這個地區享有巨大的發展機會,而香港需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這一帶將成為全世界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馬丁·雅克說。英文媒體《中國日報》網站2019年10月10日刊發了該報對英國學者馬丁·雅克的採訪報導北京希望香港能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和貿易中心,而擁有7000萬人口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的科技和創新中心。今年2月,中國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西方的疫情政治攻勢與中國的應對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少數西方國家政客和媒體從輿論、外交、安全等領域對中國發起疫情政治攻勢,中國與西方的疫情政治鬥爭正從遭遇戰、阻擊戰發展到總體戰階段。西方疫情政治攻勢主要表現為八種謬論,行使的是四種伎倆,形成了五步連環的方法論路線圖,充斥著反智主義、反理主義、工具主義的認識論迷思。
  •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連發8推:西方失敗了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侯佳欣】「西方失敗了(The West hasfailed.)。」當地時間12月21日,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連發8推,批評西方國家的疫情應對。與此同時,雅克還稱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等東亞國家在抗疫方面的表現。在雅克看來,東亞社會已經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然而西方社會並不承認這一點。「我們絕望地選擇忽視中國已經在我們潰敗的問題上取得成功(這個事實)。」雅克的推特從英國現狀開始說起。「英國已幾乎徹底『封城』,這是9個月以來的首次。歐洲關閉了與英國的邊境,(而)整個歐洲的疫情正在惡化。
  • 「人權」大師打人拳,西方媒體齊發「炎」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一些以往不受人重視的事情逐漸成為了全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也由此引發了一些爭議。通過長期的爭論,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發現,東西方對於人權的理解差異是十分巨大的,美國和中國之間長期的人權之爭就由此而來。
  • 文揚:西方如何跳出「國強必霸」邏輯,真正理解中國和中華文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文揚】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學者馬丁·雅克研究中國很多年了,他一直以來向讀者們宣揚的一個觀點就是:中國並不是一個與西方國家一樣的民族國家,中國的主要特徵來自於中華文明的歷史,而不是來自於19世紀才剛剛成型的民族國家。西方一直試圖用西方的方式來理解中國,這是個很大的錯誤。
  • 疏遠中國,英國將走向何方?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英國將走進一條「死...
    馬丁·雅克: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考量一個背景:英國即將在2021年1月1日最終離開其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而英國終止與華為的關係將不可避免地為英中經貿關係帶來極為負面的影響。也就是說,英國在同時拒絕歐洲和中國。
  • 馬丁教授:西方抗疫如此差勁如不把責任推給中國他們的臉往哪擱啊
    這段小視頻一經網絡發布,包括美國《新聞周刊》、法國《費加羅報》以及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在內的西方主流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導。但這些媒體都不懷好意地將此視頻稱為中國的「政治宣傳」!對比疫情爆發以來,西方媒體歪曲事實的報導你會發現西方輿論的險惡用心。
  • 西方媒體對中國抗疫的污衊讓我無比憤怒
    隨著新冠疫情在歐洲越來越嚴重,此前一直佛系抗疫的英國也不得不採取越來越嚴厲的措施,那麼效果如何?中國有效遏制疫情發展,西方會另眼相看嗎?這次新冠疫情,會對中國治理模式和西方自由民主帶來怎樣的影響嗎?對此,觀察者網連線正在英國的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以下為採訪全文: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採訪/觀察者網 楊晗軼】觀察者網:您最近還好吧?
  • 將對疫情應對不力歸因「中國隱瞞論」:西方還要自欺欺人到何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聒噪不休,「中國隱瞞論」正是其炮製出的典型產物之一。這些人信口開河地污衊中國瞞報了境內病毒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然後將本國對疫情的應對不力歸因於此。與之同時,中國將最新診療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術文件分享給了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通過遠程視頻方式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技術交流會議……可以說,中國與病毒「全速賽跑」,並將每一步最新進展及時告知了世界。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疫情發生後,「所有國家都立刻獲得了相關信息。」
  •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連發8推:西方失敗了,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西方失敗了(The West hasfailed.)。」當地時間12月21日,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連發8推,批評西方國家的疫情應對。與此同時,雅克還稱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等東亞國家在抗疫方面的表現。在雅克看來,東亞社會已經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然而西方社會並不承認這一點。
  • 馬丁·雅克:我們為什麼需要了解中國?
    導讀:本文為2020年BUZZ Expo China Summit,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的演講。他認為,西方世界經常認為,當社會、經濟發展的時候,他們會融合到我們的西方模式中。然而,這種觀點並不總是正確的。尤其是在我們談論中國的時候,這就尤其錯誤。
  • 馬丁·雅克:事實證明中國治理體系更勝一籌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 (文/馬丁·雅克)2020年是1945年以來最不尋常的一年。新冠疫情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挑戰著世界幾乎所有政府的極限。當然,這一切還發生在中美分歧日益擴大的背景之下。2008年的西方金融危機是1931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必然會造成深遠的影響,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 英政客陰陽怪氣,聖誕節取消賴中國,還要中國向西方賠款
    現如今英國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已經超過2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6萬人,在疫情如此危急時刻,英國也迅速將倫敦等地防控級別從三級提高到四級,並且採取封城等各種措施。雖然疫情已經如此危急,部分民眾依舊不配合,在宣布限制人們外出的時候,有部分居民甚至連夜坐車逃離倫敦。
  • 俄媒:西方媒體錯了,俄羅斯和中國不會因為新冠病毒反目成仇
    隨著美國疫情失控,白宮更需要把中國當作替罪羊,中美關係越來越冰冷。與此同時,西方西方媒體挑撥離間,企圖把俄羅斯拉到反華陣營。據此,《今日俄羅斯》刊發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約姆盧金的文章稱,西方主流媒體關於新冠病毒危機將影響中俄關係的說法,反映了西方精英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俄羅斯和中國的關係可能會變得更加緊密。作者認為,甚至在疫情暴發之前,中美關係就日益緊張。
  • 黃星原大使推特帳號被封,美國政客標榜的民主言論自由遭打臉
    中國駐斯裡蘭卡大使館推特帳號被暫停使用後,同一天中國駐賽普勒斯大使黃星原的帳號也被推特暫停,直到今天帳號還是暫停狀態。被暫停的原因就是由於「違反推特規則」。違反推特規則違反推特規則肯定是藉口,前一段時間西方政府欲將抗擊新冠疫情不力的「鍋」甩給中國,中國政府一再在各大平臺上發聲澄清,稱中方早已向全世界通報了疫情信息,是西方政府在得到警告後未及時採取行動
  • 美國將翻一筆舊帳,對昔日盟友揮動制裁大棒
    據海外媒體報導,美國和中東大國土耳其的關係從歐巴馬卸任後越來越差。原本土耳其是美國在該地區重要的"代理人",但土國內實行政教合一的體制,包括新領導人埃爾多安在"人權"方面一直讓西方國家很不滿意;歐巴馬政府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兩國關係尚算維持的過去。
  • 五眼聯盟攻擊中國,揚言掌握重要證據,關鍵時刻該國又為中國撐腰
    隨著各國對我國的好評不斷,奉行霸權主義的美國坐不住了,不顧自己國內疫情肆虐,瘋狂對我國進行抹黑和汙名化,想要藉此推卸自己抗疫不力的責任,同時對我國進行攻擊。美國政客不斷將病毒政治化,當作政治手段的行為毫無底線。在我國遭到美國抹黑時,我國好兄弟俄羅斯多次站出來為中國撐腰,這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