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馬丁·雅克連發8推:西方失敗了,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2020-12-26 和訊網

「西方失敗了(The West hasfailed.)。」當地時間12月21日,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連發8推,批評西方國家的疫情應對。與此同時,雅克還稱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等東亞國家在抗疫方面的表現。在雅克看來,東亞社會已經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然而西方社會並不承認這一點。「我們絕望地選擇忽視中國已經在我們潰敗的問題上取得成功(這個事實)。」

雅克的推特從英國現狀開始說起。「英國已幾乎徹底『封城』,這是9個月以來的首次。歐洲關閉了與英國的邊境,(而)整個歐洲的疫情正在惡化。美國已有30萬人(因新冠)去世。西方世界的情況正在惡化,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西方失敗了」↓

隨後,雅克對西方世界應對疫情的反應進行了反思。他在推文中寫道:「西方世界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一個事實,這次新冠疫情,是西方政府、社會、文化遭遇的一場歷史性的危機?西方(的表現)證明,沒有疫苗,他們對病毒束手無策。(現實情況)讓(西方)不得不承認,(他們已被病毒)打敗,並要學著適應現實。(西方)正在輸掉這場戰役。」↓

在雅克看來,「西方世界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國際化的。他們錯了,他們的心態變得越來越狹隘。東亞社會已經戰勝了病毒,而我們甚至不承認這個事實。我們絕望地選擇忽視中國已經在我們潰敗的問題上取得成功(這個事實)。」↓

隨後,雅克對西方社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果西方真的能以國際化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們會主動向東亞學習,並請教成功的經驗。然而,事情變得越糟,西方對東亞的好奇心就越弱……」↓

談及中國及東亞國家的抗疫成功經驗,雅克將其歸納為三方面的內容:「1. 有能且有謀的政府;2. (民眾)對政府和權威有充足的尊重;3. (民眾)對社會和社會紐帶有強烈負責感,而不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

雅克以自己兒子的經歷為例。「我兒子在首爾待了3個月,(期間)他在戶外沒有看到一個人不戴口罩的,這就是遵守、尊重社會紀律。(韓國的)疫情被基本控制了。我們缺乏的是一種相信社會而非個人至上的文化。」↓

隨後,雅克總結稱,「簡單地將西方的困境歸因於厄運、或無法預測的災難是徒勞的。對於政府和社會的最大考驗,是他們應對這種災難的能力,無論是戰爭還是疫情。很明顯,西方社會從根本上缺乏韌性。」↓

「西方社會在專注於優先事項、抗擊疫情這件事上節節敗退,他們沒能進行戰略性思考,他們沒能展現領導力,而(西方)民眾社會紀律散漫、不尊重社會也是本質問題。」雅克最後說道。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新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22日20時22分,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800萬例,累計達18043824例,死亡病例也已增至319466 例。大西洋的另一端,歐洲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尤其是英國發現了一種「傳染性增強70%」的變異新冠病毒,該國衛生大臣稱情況「正在失控」。英國首相詹森因此在12月19日突然宣布涉及1600萬人的「居家令」,這令原本計劃與家人共同慶祝聖誕節的民眾苦不堪言,倫敦甚至出現「連夜大逃離」的場景。

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連發8推:西方失敗了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侯佳欣】「西方失敗了(The West hasfailed.)。」當地時間12月21日,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連發8推,批評西方國家的疫情應對。在雅克看來,東亞社會已經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然而西方社會並不承認這一點。「我們絕望地選擇忽視中國已經在我們潰敗的問題上取得成功(這個事實)。」雅克的推特從英國現狀開始說起。「英國已幾乎徹底『封城』,這是9個月以來的首次。歐洲關閉了與英國的邊境,(而)整個歐洲的疫情正在惡化。美國已有30萬人(因新冠)去世。西方世界的情況正在惡化,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 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西方的疫情應對失敗了
    英國知名學者、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是中國問題研究專家。當地時間12月21日,馬丁·雅克連發多條推特,批評西方國家的疫情應對。與此同時,他還稱讚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國家在抗疫方面的表現。 在馬丁·雅克看來,東亞國家已經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而西方世界的情況正在惡化,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
  • 馬丁·雅克:不質疑中國 部分西方國家的臉往哪兒放?
    近日,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不是空談家,而是行動派。對於那些見不得中國好的人,無論中國做什麼,他們都會消極對待。所以,中國走自己的路,讓他們說去吧! 馬丁·雅克:中國抗疫表現令人讚嘆 有西方媒體和政客指責中國抗疫失敗,甚至有人說「如果中國早點採取行動,疫情就不會擴散到我們這兒」,對此,馬丁·雅克稱這種指責是胡扯,是妄想,單單只是為了怪罪中國。
  • 疏遠中國,英國將走向何方?英國學者馬丁·雅克:英國將走進一條「死...
    更須注意的是,英國種種舉動背後不難看到美國的身影,而美國正全方位對華施壓和挑釁。中英關係在經歷什麼?美國因素在其中發揮了多大作用?《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英國知名學者、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在他看來,為了國家的未來,英國需要對美國說「不」,但現在卻選邊站隊,回到了那個最古老的盎格魯-撒克遜聯盟。
  • 馬丁·雅克:香港,不明朗的未來
    「這個地區享有巨大的發展機會,而香港需要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這一帶將成為全世界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馬丁·雅克說。英文媒體《中國日報》網站2019年10月10日刊發了該報對英國學者馬丁·雅克的採訪報導北京希望香港能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和貿易中心,而擁有7000萬人口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的科技和創新中心。今年2月,中國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海評面:「西方正在輸掉抗疫這場戰役」
    在英國,新冠病毒變異體的出現令本就艱難的英國抗疫工作雪上加霜,一夜之間,倫敦等地進入最高的第四級「封鎖(lockdown)」防控級別。美國疫情數據同樣居高不下,在12月的前20天裡,美國新增確診病例達400萬,新增死亡病例約5萬例。「身處懸崖邊緣」「『最黑暗時刻』遠未到來」……外媒對於歐美疫情紛紛給出消極評價。
  •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中國疫情應對失敗?英國...
    近日,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不是空談家,而是行動派。對於那些見不得中國好的人,無論中國做什麼,他們都會消極對待。所以,中國走自己的路,讓他們說去吧! 馬丁·雅克:中國抗疫表現令人讚嘆 有西方媒體和政客指責中國抗疫失敗,甚至有人說「如果中國早點採取行動,疫情就不會擴散到我們這兒」,對此,馬丁·雅克稱這種指責是胡扯,是妄想,單單只是為了怪罪中國。
  • 太多西方政客和媒體將疫情當作打擊中國的一根大棒,馬丁·雅克...
    須知,在過去這段中國是「主戰場」的時期,從病毒名稱到抗疫舉措及社會制度,中國均遭遇西方一些媒體及政客的持續攻擊,甚至眼下歐美疫情急轉直下,他們也要「甩鍋」中國。《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專訪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系高級研究員、「中國通」馬丁·雅克,聽他從一個西方人的視角解讀這一現象。體制問題暴露?
  • 英國著名學者:西方「普世價值」不能決定中國未來的發展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一篇附帶視頻的文章,題為:「沃爾夫:西方眼中最大的『中國謎題』」。文章中,沃爾夫以一個經濟學家、思想家及媒體人的角度,就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中國模式、以及西方在2016年之後的路徑選擇談了他的看法。在他的言語中,不時顯露出對中國的發展成就、中國政治體制在中國發展中作用的讚嘆,以及對西方民主制度的反思。
  • 西方學者:歐洲人不懂,中國並非單純的國家,是「偽裝」後的文明
    ——唐律疏議 神話雖然是傳說,沒有現實依據,但是在世界的所有文明,無一不是從神話的起源開始。中國有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西方則是亞當夏娃,上帝創世紀。而中華文化從神話開始,又超脫神話,演變為一支以文明禮儀為骨架,小農經濟為血肉的華夏文明。
  • 文揚:西方如何跳出「國強必霸」邏輯,真正理解中國和中華文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文揚】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學者馬丁·雅克研究中國很多年了,他一直以來向讀者們宣揚的一個觀點就是:中國並不是一個與西方國家一樣的民族國家,中國的主要特徵來自於中華文明的歷史,而不是來自於19世紀才剛剛成型的民族國家。西方一直試圖用西方的方式來理解中國,這是個很大的錯誤。
  • 英國禁華為還要派航母 英專家:是誰下的命令?美國?
    事實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華為在成功打入英國市場時做錯過什麼,英國還在與華為的合作中獲利不菲。他表示,更荒謬的是,剛說完禁華為,英國甚至還要向南海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這兩種對中國的敵意行為是在西方大國幹預香港穩定性的情況下作出的」,他諷刺,「違和」的是,脫歐後的英國即將告別來自歐盟國家的大量移民,現在卻說要向(有資格申請BNO的)香港人提供入籍途徑,也引發中國不滿。這位前議員稱,祭出「制裁、航母和護照」的三重打擊手段,英國仿佛奏起了《不列顛萬歲》(Rule,Britannia!
  • 英國教授馬丁:在過去,西方人一直低估了中國以及中國人
    英國教授馬丁·雅克給出了答案:"這源於中華文明的自信"。一:百年屈辱,崩潰邊緣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正式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我華夏子孫只能任人宰割,列強在中國隨便架起幾門洋槍洋炮就能佔領中國領土的事件屢見不鮮,甚至當時的彈丸小國都能任意欺辱中國。
  • 美歐淪為世界最大「毒窩」後,西方政客接連露出醜態
    一夜之間,英國突然從最先接種美國輝瑞疫苗的國家,變成了「歐洲病夫」。對於這個尷尬境地,英國政客又開始到處「甩鍋」了。果不其然,這次又賴上了中國。 據觀察者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英國「脫歐黨」領袖奈傑爾·法拉奇在推特上發表了一則毫無事實根據的推文,推文內容稱:聖誕取消了。謝謝你,中國。
  • 為什麼西方人總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是可怕的?英國教授給出了答案
    然而,在外界和許多學者看來,中國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這是為什麼呢?許多人說,中國似乎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沒有信仰的地方之一,此前一項全球調查顯示,超過60%的中國人明確表示自己是無神論者。這樣的數據被曝光和分析,不禁引起全世界的討論:中國人沒有信仰,他們的生活是不幸的,就像行屍走肉。這樣的調查結果和外界的評論也讓我們深思。
  • 西方學者:鄭和下西洋是侵略和殖民!非洲學者反駁一針見血
    然而,一些西方學者卻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其實是侵略和殖民,而且以當時航海條件,根本不可能將3萬人的艦隊送到非洲。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中國問題專家愛德華·弗裡德曼教授:鄭和艦隊絕非和平使者,他們攜帶有大量先進武器,曾進行了數次軍事行動,在爪哇、蘇門答臘和斯裡蘭卡都與當地人發生了衝突。 那麼,鄭和艦隊真如西方學者所言嗎?
  • 西方國家以己度人,英國一位學者說出關鍵
    但事實的發展卻出乎各國意料,建國後的中國用了不到百年時間就實現了對大部分國家的超越,在這種勢不可擋的發展速度下,西方國家開始慌了神,為了阻止中國繼續崛起,他們開始對中國展開各個領域的技術封鎖,不過,即便如此,中國也沒有就此消沉,反而在很多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
  • 英國教授:中國復興是必然現象,原因是中國並非真正意義「國家」
    英國教授:中國復興是必然現象,原因是中國並非真正意義「國家」在晚清時期,列強在海岸邊隨便架起一座大炮便可以在這個古老的國度肆意妄為,八國聯軍侵華、二戰日本侵略,讓這個古老國度的人民飽受磨難。但是,如今已經都一去不復返了。
  • 西方學者:中國人的信仰我們做不到
    信仰是貫穿在中國人心目中的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讓我們足以勇敢面對世間一切,不怕失敗,不怕失去,這種力量也讓我們相信我們不會失敗。曾經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中國和外國,為何會有這種說法?西方一名學者解釋了這種說法,他說:中國人的信仰是我們做不到的。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