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區可能這個季節應該有知了和青蛙的叫聲了,南北方是有季節差的。按照正常的節氣,北方現在本來就聽不到蟬鳴蛙叫。知了和青蛙的叫聲,需要等到入伏以後。現在剛剛夏至,雖說夏至就是夏天了,可離入伏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所以現在北方還不到蛙叫蟬鳴的時間。不過有一點兒倒是真的,按理說每年麥收以後,就會聽到我們當地有一種叫做「麥知知」的叫聲,可今年麥收已經全部結束了,到現在也沒有聽到一次麥知知的聲音,不知道是因為天氣還是今年閏四月不到時候。
退回二三十年前,每年進入三伏天以後,雨水漸漸多了起來,每下一場雨,地底下的知了就會鑽出一批。晚上拿了手電,去河邊或者蘋果園裡面照知了猴,就可以看到樹幹上爬滿了一串一串的知了猴,用手往下摘就可以了,摘回家以後,油炸知了猴,是我們當地的特色美食。現在或許是抓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也或許是農藥的關係,反正知了猴越來越少了,樹上一串一串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
那些知了猴,等到天亮以後,就爬到樹上變成了知了,拼命的鼓譟著炎熱的夏天。只要聽到知了的叫聲,那一定是在最酷熱的三伏天。蛙聲也是同樣在三伏天最熱鬧,因為三伏天的河裡以及池塘裡都有了水,有水才能有青蛙棲息的地方。這時候尤其是到了晚上,附近哪怕有個水灣,也會被蛙叫聲吵的人心煩意亂睡不好覺。
小時候家裡沒有空調電風扇,夏天的晚上熱的睡不著,就跟著大人去河邊涼快,仰面躺在草帘子上,看夜空中滿天的星星,聽河裡此起彼伏的蛙鳴,身邊左鄰右舍的大人們在說著不知道哪個朝代的故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童年的記憶,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現在夏季的夜晚也可以聽到蛙叫聲,可不再是我小時候的景象了。
其他地方可能沒有人把知了當成美食,我們當地每年夏季,有浩浩蕩蕩的捉知了的大軍。剛進入夏季的時候,市場上的知了每個好幾毛錢,賣知了的人跟前都守著一大堆知了,所以我們當地的知了越來越少。最近這些年,本地知了少了,很多人開著車去遠地方捉知了,不知道以後知了是不是也會和麻雀一樣,成為國家保護動物,那樣或許我們這裡的知了也會慢慢再多起來,恢復往日每棵樹都能聽到哇哇的知了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