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隊史上有兩個最重要的內線球員,一個是我們熟悉的「石佛」鄧肯。另一個就是「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
在1987年選秀大會中,大衛-羅賓遜以狀元秀身份被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選中,因為在美國海軍服役兩年進入聯盟的時間被推遲兩年,人稱「海軍上將」。
眾所周知,90年代是NBA的中鋒盛世,能裡能外的他常常讓防守者感到無所適從防不勝防,球迷最為熟悉的就是他與奧拉朱旺、尤因、奧尼爾被稱為「四大中鋒」。
本次S7歷史球星推出的大衛-羅賓遜是98年版本,98-99賽季是大衛-羅賓遜進入聯盟的第10個賽季,也是他第一個冠軍賽季。這個賽季大衛-羅賓遜開始更多地讓賢鄧肯,他開始離開籃下,將三秒區交給年輕的蒂姆-鄧肯,個人數據也因此下滑,場均只有15.8分10個籃板。他的犧牲也換來了球隊的進步,本賽季馬刺在季後賽一路順風順水,最終在總決賽擊敗紐約尼克斯捧得奧布萊恩杯。
那麼這個98大衛-羅賓遜在NBA2KOL2遊戲中的表現究竟如何?下面請看青春帶來的測評:
在正代單機MT模式中,「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依靠他優秀的模型與全面的能力壓制絕大多數內線,有些玩家甚至因為羅賓遜有一手穩定的投籃從而放棄奧尼爾和張大帥。
首先模型是完美的,216cm的身高與227cm的臂展,可惜18內核的羅賓遜並沒有17內核中羅賓遜的模型恐怖,在17內核中羅賓遜上肢粗壯的簡直像個拳擊手。
【內線:A+】
擁有的13個勳章全銀,除擋拆投籃手外,應該是具備了所有的內線勳章。
原地灌籃107並沒有達到爆表的能力值,僅107,但扣傾達到,並且羅賓遜的勳章豪華,站扣硬度極硬。
背身旋轉沉底步與上下假動作高手都具備,120的背身控制使他背身進攻極其刁鑽,背身進攻成功率極高。
113的原地上籃配上身高、模型與勳章,內線到了位置上籃非常穩,強上假球時常出現。
【中投:C+】
98羅賓遜只有79的中距離空位投籃,但是他的投籃包非常實用,很容易綠。
並且兩分線內中間這塊擁有許多熱區,可以說這張羅賓遜還是具備一定投射能力的,完全能夠拉開中投。
當然52的三分能力還是儘量不要去投。
【防守:A】
內線重要的防守勳章都具備。101的蓋帽與119的幹擾投籃,護框能力極強,78的無球速度使他移動起來也並不遲鈍。
可惜的是彈跳力不強,僅僅只有65,但總體來說98羅賓遜的防守依舊是頂尖水準。
【籃板:A】
122的卡位,101的進攻籃板與103的防守籃板,銀色的精英籃板手勳章,籃板能力不是很高但卡位爆炸。
彈跳過低,我用下來實戰裡也確實沒出過飛板的動作,所以搶籃板時一定要記住卡位,卡住位了籃板就非常穩,三樓搶板腦後摘瓜不是98羅賓遜的強項。
【總結】
可以說這張羅賓遜算是又一個遊戲中的頂級內線。能力非常全面,勳章也都是齊全的,比如擋拆高手,銅牆鐵壁,好鬥者與空接終結者,這幾個勳章讓他的擋拆進攻執行得非常完美。
最大的缺陷便是彈跳較低,導致籃板與防守能力並不非常頂尖。
和之前出過的一些歷史內線相比,羅賓遜最大的優勢便是勳章,之前大多數熱門的歷史內線的勳章都非常差。
與穆託姆博相比,防守應該還是不如穆託姆博,籃板的話看操作,只要內線技術夠紮實那麼羅賓遜的籃板就不會遜色於大多數內線。進攻完爆穆託姆博。
與吉爾莫爾相比我覺得羅賓遜是佔優的,吉爾非常熱門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一手中投,雖然吉爾的中投能力要比羅賓遜高出一截,但投籃包略遜,防守與籃板方面看操作。
總的來說,羅賓遜的勳章要比這兩名歷史內線好太多了,所以我認為如果有經濟實力的話,這張羅賓遜還是非常值得去入手的,無論是街頭還是王朝都會有他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