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NBA誕生50周年之際,大衛·羅賓遜入選NBA官方「50大巨星」。2009年,大衛·羅賓遜入選籃球名人堂。2013年,大衛·羅賓遜入選FIBA名人堂。
1987年NBA選秀,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在首輪第一順位選中大衛·羅賓遜。在認真考察羅賓遜大學期間的表現後,馬刺隊認為儘管他還要在海軍服役兩年後才能進入NBA,但他是值得球隊等待的。除了馬刺隊外,為了填補天勾賈巴爾退休後中鋒空缺的湖人隊也對羅賓遜虎視眈眈。只要在這兩年內他不與馬刺完成籤約,羅賓遜就會成為自由球員。但羅賓遜沒讓馬刺擔心太久,1987年11月他完成了籤約。
1989-90賽季,24歲的大衛·羅賓遜正式登陸NBA。新秀賽季的羅賓遜贏得了全部6個NBA月最佳新秀的榮譽,他平均每場得到24.3分,12.0個籃板以及3.89次蓋帽,並有53.1%的投籃命中率,在對明尼蘇達森林狼隊的比賽中拿到了個人職業生涯最高的12次蓋帽。賽季中46場比賽在全隊得分最高,61次拿下全隊最多的籃板。而且是馬刺隊僅有的兩名打滿82場比賽的球員之一。他得分排名聯盟第10,籃板排名聯盟第2,蓋帽排名聯盟第3,在賽季中期被選入全明星賽。賽季結束後,羅賓遜當選為年度最佳新秀,併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第二陣容。
1993-94賽季,馬刺得到了籃板手丹尼斯·羅德曼,羅賓遜得以減輕了他在前場的防守重擔,這也使他在該賽季中攻下了職業生涯最高的場均29.8分和助攻4.8次。在馬刺115比96贏下底特律活塞隊的比賽中,他砍下了34分、10個籃板、10次助攻和10次蓋帽,成為了NBA歷史上第4名得到四雙的球員。常規賽的最後一場比賽,在對洛杉磯快船隊的比賽中大衛·羅賓遜創造了另外一項紀錄,他攻下了71分,並藉此擊敗了奧蘭多魔術隊的中鋒沙奎爾·奧尼爾的場均29.3分,拿到了得分王的頭銜。71分也使得他成為了NBA歷史上第4名在單場比賽中得到70分以上的球員,在他之前的有威爾特·張伯倫,埃爾金·貝勒和大衛·湯普森。他在那個賽季的MVP評選中在奧拉朱旺之後排名第二。羅賓遜幫助馬刺隊取得了55勝27負的常規賽成績,球隊也連續第5個賽季取得了47場以上的勝利。然而,馬刺隊在季後賽的首輪比賽中以1比3敗給了猶他爵士隊。羅賓遜在這個系列賽中得到20.0分和10.0個籃板。
1996-1997賽季,羅賓遜由於腳傷只出場10次,馬刺隊未能進入季後賽。雖然那個賽季馬刺的戰績不佳,但馬刺順利抽中了狀元籤,並選中了影響到羅賓遜職業生涯的球員——蒂姆·鄧肯。
大衛·羅賓遜的第一個冠軍來自於他的第10個賽季。1998-99賽季,馬刺隊在季後賽中一路順風順水,僅僅失利2次並創造了季後賽12連勝的紀錄。冠軍戰,馬刺隊以4:1擊敗了缺少尤因的紐約尼克隊(尤因在東部決賽中拉傷了跟腱),大衛在決定冠軍的第5場比賽中抓到了12個籃板球。馬刺更成為了第一支奪得NBA總冠軍的原ABA聯盟的球隊。
馬刺隊在總決賽的第六場比賽中,通過在第四節的大反攻,以88比77取的勝利,並因此擊敗新澤西籃網隊,取得了總冠軍。羅賓遜在他還差2個月就要年滿38歲的時候,在場上作出了具有統治力的表現,羅賓遜和鄧肯幫助馬刺在籃板球上取得了55比35的巨大優勢,羅賓遜全場得到13分17個籃板和2個蓋帽。在這個6場的冠軍系列賽中,羅賓遜場均得到10.8分、7.3個籃板、1.83個蓋帽和1.17次搶斷。
2002-03賽季結束後,大衛·羅賓遜正式宣布退役,在他的NBA職業生涯中平均每場得到21.1分、10.6個籃板以及2.5次蓋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