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達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今天我來告訴你

2021-01-17 堇年的

一杯清茶,一把摺扇,一塊醒木,一身唐裝,一張快嘴,一副憨態可掬的外表,幽默風趣的語言,率性精闢的點評,讓觀眾會不自覺的沉浸的故事,這個人就是梁宏達,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老梁。那我今天一起看下梁宏達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第一、幼年的國學啟蒙就為梁宏達的嘴上功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梁宏達出身在書香門第,爺爺是私塾先生。在梁宏達3歲的時候就在爺爺的監督下背古詩詞。從小調皮的梁宏達,因為自己的貪玩、不夠用功,所以沒少被爺爺罰站牆角以及餓肚子。

從小在爺爺的嚴格監督下,梁宏達從《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學起,之後學《增廣賢文》、諸子百家格言、《大學》、《中庸》,再後來學唐詩宋詞元曲……,到他六七歲的時候,這些國學經典他已經倒背如流。

在這個期間的時候,梁宏達也是湊巧在鄰居家,看到了四本中國傳統相聲的大全,也是一時的興起,看了著了迷,背書當習慣、又擁有超強記憶力的梁宏達,當時的梁宏達竟背起了「相聲大全」,書中的段子他也是記得快又準。

因為相聲,梁宏達又逐漸對快板和鼓書以及評書等等傳統文化產生了興趣,憑藉自己的記憶力和領悟力,他無師自通,在當地的文藝演出時,老梁樣樣都能來幾段。當時的梁宏達還是個學生,卻早已成了同學們公認的「小博士」,小明星、小名嘴。

2、強聞博記為梁宏達的嘴上功夫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功底

當時的梁宏達受家庭環境影響,再加上記憶力超強,梁宏達看書簡直就是背書,不僅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資治通鑑》等古典書籍如數家珍,最讓人驚奇的是,人家對書中註解都倒背如流,強大的白話文知識功底非常了得。

之後梁宏達上大學學習西方哲學的時候,更是把國外的經典書籍翻了個遍,又是把相關註解全部背誦下來。這樣下來,梁宏達就成了一個移動的圖書館,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江河湖海,中至人生思考,梁宏達隨便從大腦中一拽就出來了。

從小梁宏達的嘴皮子功夫就非常的號,之後他從拜天津藝術大師金文聲為師,學習了相聲,也成為了郭德綱實打實的親師兄。金老先生擅長的「活兒」非常多,讓老梁語言表達能力也更上了一層樓,讓梁宏達成為語言奇才。

3、堅持學習的好習慣為梁宏達的嘴上功夫持續不斷地輸入新能量

梁宏達之前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說過:他我現在每天都用大量時間去看書,學習已經成為生活不可缺少的習慣,那麼變成習慣就不會是負擔,是真心愛學習。為了「應試」扭曲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我堅決反對。

現在的梁宏達依然堅持每天學習6小時以上,每個方面都有涉及。梁宏達認為,學習要見縫插針,不僅要從書本上學,更要從生活中去學。

在我們生活中往往隱藏著最鮮活的新聞以及最生動的事實。在梁宏達逛菜市場和坐火車以及回鄉探親的時候,不管是陌生人還是親戚朋友,梁宏達都主動與人聊天,從每個人身上學習具有個性魅力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為他對任何事的犀利而又切中要害的點評提供了實踐。

因為現在的人都不怎麼喜歡讀書,所以一比較,就會感覺到老梁什麼都懂,而其實並不是他真的就有那麼神,在古時候其實這是讀書人的基本功。大家多讀書吧,不要羨慕別人,你也一定可以的!

相關焦點

  • 梁宏達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我想很多人都覺得他非常的知識淵博吧,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雖然這樣的話說起來有些誇張,但確實給人一種這樣的感覺,這也讓一部分人產生了一絲的懷疑,一個人真的能夠這麼厲害嗎?他到底是幹什麼的才能練成如此本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梁宏達為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老梁涉獵甚廣,出口成章,我們都納悶他的這些知識都是哪裡來的。那時候,我負責和老梁約稿。老梁有個特點,喜歡拖稿,總在最後時刻交稿。而且,而且,老梁當時是不用電腦寫稿的,他會隨便找一張紙寫了1500字左右的稿子,我的工作就是把老梁的稿子敲出來,標題自然也是不用改的。關於桌球,老梁多會講技戰術。其他項目,老梁特別喜歡把話題扯開,聊點場外的事情,稿子輕鬆,自然讀者喜歡。
  •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
    高曉松為何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沒有被包裝?在講究知識付費的今天,誰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就意味著掌握了無窮無盡的財富。高曉松就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知識型人物,用網友的話說,他是一個只要張口就能忽略了長相的人。這樣優秀的人,就是傳說中的「顏值不夠,才華來湊」。
  • 他是如何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講段子評體育侃侃而談的?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思思說生活,定期會給大家分享本人原創作品,讓我們一起探討文化歷史!個人一直非常喜歡梁宏達,最開始聽老梁的段子是從中央教育頻道的老梁說體育開始的,記得每天晚上22點43分播出的,當時感覺這個人太有才了。
  • 梁宏達到底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不知曉
    說起梁宏達,我就想起一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梁宏達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新聞系,著名資深謀體編揖,在電視上,網絡上的《老梁故事匯》,《老梁看世界》,《老梁有話說》等的節目中,確實看得出老梁是一個知識淵博。大家應該都知道梁宏達的一個節目——《老梁故事匯》。
  • 高考前的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現在的我……
    高考前,可能是人這一生中最博學的時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算得了三角函數、解得了方程求得了數列背得出歷史年表外可說流利英語,內可誦飄逸古詩詞古今中外人文百科無不知曉電路圖小實驗樣樣精通寫起文章來妙筆生花橡皮擦一定要帶~否則這麼一小塊橡皮擦在那個特殊時刻能輕而易舉讓人心裡崩潰整場考試都在提醒自己千萬別塗錯答題卡2別死磕大題了!不作死就不會死千萬別跟大題死磕!
  • 那個曾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你,現在都成什麼樣子了?
    這讓我想起了,那個知乎上的問題:為什麼每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都備受關注?因為數理化不懂不說這個還怎麼裝逼?想想好像也是哦。當年,經歷過高考的你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的了三角函數,看得懂生物DMA基因遺傳;現在的你除了抖音吃雞微信微博你還會幹嘛?
  • 最可悲的三大星座,聰明過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最終迎來孤獨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羨慕一個聰明人,但殊不知,這世間一切都是公平的,至於聰明人心中的痛苦,又怎麼是我們哪個人能夠理解的呢?當然了,現實中也從來不會缺少這樣一類人,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無所不能,看起來光鮮亮麗,可實際上,又往往最可悲。
  • 瞧你這電工當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就是不懂電……
    士兵經歷過4年戰爭之後違章停車這花臂,萌不起來1明哥曾經暗戀一個女孩,有她的QQ號,她的籤名是:我在遊樂園,坐在摩天輪上看城市,城市沒有看我。我幫他改了這樣一段:我在遊樂園,騎著旋轉木馬追逐,卻只看到你的背影。
  •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
    姜昆評價主持人大賽選手,都是「雜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名譽主席姜昆,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身份是相聲演員,在曲藝界的影響力自然不必多說。在央視《我的藝術清單》節目中,朱迅就問姜昆有沒有看過2019年央視舉辦的主持人大賽,問他怎麼評價現在的這些參賽選手。姜昆說:「我偶爾看了幾次,雖然沒有全看,但感覺跟那個時候的主持人的一代一代,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那個時候,當那個主持人大賽的這種,篩選評委的時候,是楊帆、張蕾他們那一拔,尼格買提他們又是一代。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生眼中的「老梁」很全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汪瀧「老梁來了!」「老梁早啊!」在濟寧市實驗中學高二年級,每當梁漢儒出現的時候,認識他的學生經常會這樣和他打招呼。有時候碰上調皮的學生,他還會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你再調皮,我頭上的頭髮就更少啦!」說著,還要有模有樣的捋一捋頭上的頭髮。
  • 銀行筆試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高門檻等於沒門檻
    如果考試的門檻過高乃至於使多數人不得其門而入,這樣的考試實際上也就失去了門檻價值——大家都考零分與大家都考滿分,有什麼差別呢?如果銀行招聘考試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會不會覺得很吃驚?這位考生因此吐槽,「實在不想招人(大可)不必這麼來難為人了。」抱怨此次考試的,遠不止這一名考生。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IBM 的 AI 要去當老師了
    圖片來自:EdSurgeIBM 曾讓 Watson 參加了 2011 年的 Jeopardy 電視知識競賽,結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Watson 實力碾壓兩名冠軍得主,輕鬆奪冠。但 Teacher Advisor 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搜尋引擎,它不是簡單地進行資源羅列,而是收集相關資料,將它們以「相關概念知識圖譜」的形式顯示。比如你在為食物鏈單元備案時,軟體會將教學計劃示例、視頻、標準和評估問題等要素組合成知識網絡。這些材料可能來自網絡,也可以讓軟體從其他老師或個人分享的資源中進行搜索。
  • 通過《黃帝內經》悟「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人事」
    《黃帝內經·異法方異論》題解《黃帝內經》中有一篇專門講,相類似的病,因為地理不同,風俗習慣不同而開方不同的論述,就是《異法方宜論》。在大一的時候,我的《中醫基礎理論》老師說學中醫須得,上知天文,中通人事,下曉地理。那時覺得「中醫管的事還挺多。」
  • 梁宏達你是怎麼想的,一個滿腹經綸的人難道還不明白是非嗎
    老梁梁宏達,大家都知道,很有才的一個人,那可以說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曾撕過一位當紅女明星,讓很多網友追捧,有幾個別網友直接給老梁定位,說他是一個敢說實話的人,這也讓老梁一度收穫了很多粉絲。
  • 想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去哪學這兩門學科最好?
    導讀 古代形容一個人博學有才,都稱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如今在大學中,天文學和地理學都是同學們可以選擇的、可以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礎學科。不知道小夥伴們對它們之一有沒有興趣呢?
  • 最孤傲的三大星座,頂級聰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卻註定孤獨
    所以每個人都要學會審視自己的感情,要和值得的人交往,要和愛的人共度這一生,才會收穫幸福,讓自己沒有遺憾和痛苦。所以很多聰明又驕傲的人,面對感情這種事情寧缺毋濫。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三個星座,他們做人境界最高,寧願孤獨,也不願盲從,人群中獨自高傲。雙子座雙子座擁有著有趣的靈魂,同時內心很孤傲。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扎馬魯丁
    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即大汗位,始建年號稱中統,他重視天文曆法,承襲金代的制度,設立司天台,並把扎馬剌丁安置在司天台任職。司天台負責觀測天象,制定曆法,這正是扎馬剌丁的特長。他在來中國前,就已經熟知了阿拉伯民族的天文曆法知識,那時,阿拉伯的天文學已經發展到較高的水平,並且具有自己的特色。
  • 考點預測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才是學生們想要的「壓軸題」
    我們通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可見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同學們從初中開始學習地理這門學科,但是由於地理知識太凌亂,就好像天空的星星一樣,地理位置太廣泛,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而且很多知識點也比較抽象,這使得孩子們學習起來都非常的困難,成績也不是很理想,以至於很多人覺得高中地理應該劃歸到理綜的範圍。所以對於地理來說,臨考前一定要回歸教材,抓住主幹知識和高頻考點,構建知識體系,綱舉目張,把「星星」們都串起來,便於調動運用。
  • 「知人知面不知心」,《增廣賢文》6句精華語錄,參透人生百態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言行舉止與他的所見所學離不開關係,你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你就要像什麼樣的人學習。優秀的人和事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尤其是古人的智慧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