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曉珊的兒子今年12歲了,剛剛上初中,平時在班裡的成績是很不錯的,這次更是考了班級第一,讓曉珊非常高興。
前幾天,班裡開家長會,班主任就和曉珊商量,想請她在班級家長會上發言,分享一下自己的教育觀點,怎麼把孩子教得這樣優秀的。曉珊很高興地答應了,她覺得一方面會讓孩子覺得自豪,另一方面把自己好的經驗傳授給大家,也對班級的整體學習有好的影響,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在參加完家長會之後,曉珊卻說,自己一晚上都沒睡著,並且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理念。
當天,在老師講話完畢之後,就是家長代表,也就是曉珊發言。她站起來講話的時候,其他家長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應,好像沒聽到一樣,這讓曉珊覺得不是很舒服。本來她打算講5點的,看到大家的反應,她就臨時決定縮減發言,只講了3點。主要內容如下:
1、禁止孩子在周一到周五的時間看電視,只有到了周末才可以看,並且每次看的時間要嚴格控制在半小時之內。
2、要求孩子和老師配合,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某個老師就和老師做對。恰恰相反,假如說不喜歡哪個老師,反而要更加努力,向老師證明自己是最棒的。
3、每次都設定一個小目標,每次考試過後,要孩子對自己的成績進行梳理,分析自己考試 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並且,每次都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例如想成為班裡的第幾名,要超過某個人等,不能把目標設定的很籠統,也不能不切實際。
當孩子的成績到了班級前五名的時候,就可以稍微放鬆,不需要太過拼命,只要保持這個狀態,考上心儀的高中就好了。
對於曉珊的這個觀念,我覺得是蠻贊同的,但是在她講完之後,很多家長都表現的不以為然。有個媽媽立即大聲說,哪有孩子不看電視的?那些不看電視的孩子,根本就是書呆子!
聽了這位家長的話,其他家長哄堂大笑,曉珊也驚呆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也覺得自己很受傷。
首先她覺得自己沒有得到適當的尊重,曉珊說自己本來只是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也是為了大家好。如果其他家長不認同自己的做法,那可以平心靜氣地溝通,直接就大聲反駁,充分說明這位家長沒啥素質,不懂得尊重別人。
其次,她覺得這些家長根本就不懂怎麼教育孩子。不看電視就是書呆子,那看電視的都非常聰明了?假如是這樣的話,為啥我的孩子能考第一名,你家孩子卻不行呢?
現在曉珊提起來還是很生氣,她甚至因為這事有了想給兒子轉學的想法,她覺得兒子和這樣的學生在一起,可能會被感染,變得沒那麼努力。
其實小編覺得,曉珊有點過度緊張了。家長會上的發言本來就是為了分享自己的經驗,別人接受就接受,不接受也是自己的事,為啥要因為別人的想法來左右自己的判斷呢?孩子現在的成績很好,那就說明自己的教育是成功的,不是嗎?
親愛的寶媽,你們覺得曉珊的做法對嗎?你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呢?請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