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故宮博物館在五一實施有序開放後,澎湃新聞獲悉,著名的文化地標——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5月10日起恢復開放。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今晚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1月24日起暫停開放,這次重新有序開放的背景是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轉變,按照國家和省市關於分級分區精準施策,做好安全有序復工的有關要求,結合莫高窟開放條件和遊覽特點,經報請省主管部門批准,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決定的,「這次重新開放我們經過了多次充分的考慮,畢竟莫高窟很多洞窟小,所以這次我們開放的是八個相對大型的洞窟,而且對人流等都做出了嚴格要求。」
五月的敦煌莫高窟據敦煌研究院今晚發布的公告,疫情防控期間,從5月10日起,只開放敦煌莫高窟洞窟參觀,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暫停觀影服務;敦煌藏經洞陳列館、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敦煌研究院美術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等場館暫不開放。莫高窟單日門票預約最大限量調整為總承載量的30%,即門票發售量為1800張/天,達到上限後將停票。莫高窟門票暫不接受旅行社團隊預約,團隊預約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疫控」期間,只參觀八大洞窟
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敦煌研究院自1月24日起對所管轄的莫高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窟、西千佛洞石窟暫停開放,各處石窟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已經網絡預約購票的遊客將通過原付款渠道全額退票。該院還取消了臨近開班的第十一期莫高學堂(成人班)研學活動。在「雲遊」期間,敦煌莫高窟與騰訊等共同打造的首個集探索、遊覽、保護敦煌石窟藝術功能於一體的微信小程序——「雲遊敦煌」搶先體驗版正式上線,並推出華為河圖,讓千年石窟以另一種方式「活」起來,為敦煌莫高窟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敦煌莫高窟對於這次重新對外開放,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對澎湃新聞說,「其實之前對防疫工作與都敦煌市防疫部門一起做過多次演練,可以說採取了最嚴格的措施,由於敦煌莫高窟一些洞窟相對較小,對於重新開放我們之前了一直有著較多顧慮,一個大的背景是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轉變,甘肅省已多日未出現病例,而且,五一期間故宮博物院的重新開放後,形勢較好,我們這次重新開放的是八個大窟,無論是面積還是空氣流通都較好,而一些面積較小的特窟並不對外開放。」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趙聲良表示,疫情防控期間,莫高窟暫不執行正常門票政策,發售B類「疫控」票,採取只參觀八大洞窟的方法,而且限定人數入窟,每組每次不超過十人。
敦煌莫高窟遠景據介紹,此前敦煌研究院下屬的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已對外開放,而莫高窟開放後,由於所有遊客預約購票前須提前申領「國家防疫信息碼」(甘肅省外遊客)或「甘肅省健康出行碼」(甘肅省內遊客)制度,(「健康碼」為綠碼的遊客可預約購票,黃碼或紅碼的遊客不可購票),而榆林窟尚未實施網上預約制度,所以此次開放只針對莫高窟,榆林窟尚未對外開放。
敦煌將繼續加快數位化進程
「通過這次疫情,敦煌研究院在數位化方面會有更加大的措施與進步。」趙聲良對澎湃新聞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敦煌研究院堅決貫徹落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優化人員、車輛管控流程,並在抖音、微信、微博、網站等平臺開啟「雲遊」莫高窟新模式,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有序維護日常工作的運轉,做到兩不誤,為防控疫情和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撐。
敦煌莫高窟數位化效果呈現今年敦煌研究院與華為進行的一系列合作探索也卓有成效。《易·繫辭上》有言:「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華為河圖體現的是古老傳說中的河出圖智慧與現代科技虛實融合的全新「數字現實」。它的作用就是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相連,將傳統的地圖服務引入虛擬與現實結合的全新體驗,既是一張導航圖,也是一張包羅萬象的「星河圖」。敦煌研究院與華為河圖一道,在如何讓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上進行了創新性嘗試,藉助河圖的強大能力,華為在此次發布的AR地圖上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算法、技術優化,對莫高窟進行高精度的掃描和數據採集,通過釐米級的空間識別技術,複製一個與實景相同的虛擬莫高窟空間,將數字敦煌高精度壁畫和洞窟三維模型在華為AR地圖中與真實景觀合二為一,一個嶄新的探索敦煌文化的道路也油然而生。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表示:「我們保護文物的目的就是讓更多人看到,就是讓人看的更多,看的更好,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讓洞窟得到更好的保護,在保護好的基礎上,讓人看的更多,現在通過華為河圖技術實現了『洞內壁畫洞外看』讓文物走出洞窟來,讓我們更加貼近敦煌藝術。」
藉助華為AR地圖,用戶可以從華為P40系列手機上獲取實時3D導引與場景解讀,比如會有漂浮的花瓣來指引前進路線;使用手機環視周圍,就會得到各類信息標識;一些特殊場景,還會出現3D影像,如九色鹿、飛天等,遊人可以利用AR拍照功能與之合影;莫高窟各個洞窟的名稱以及詳細信息都會出現在AR地圖中,用戶甚至可以參與到虛擬的活動中與之交互,將遊覽體驗升華。
敦煌研究院與華為合作的數位化開啟莫高窟虛實融合之旅據悉,敦煌研究院還將於 5 月 7 日起推出 " 莫高學堂 " 直播節目,本次 " 莫高學堂 " 直播節目,將特邀敦煌研究院各領域專家和知名學者共同組成莫高學堂導師團,帶領觀眾了解敦煌的悠久歷史與敦煌壁畫背後的內涵和意蘊。直播將於 5 月 7 日、5 月 14 日、5 月 18 日、5 月 24 日的 20 時分別推出敦煌石窟的營建、跨越洲際的旅程、敦煌壁畫的保護與修復、莫高窟風沙等直播課程。其中,5 月 7 日的首期莫高學堂直播將邀請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王惠民,揭秘敦煌石窟一千餘年的營造歷程。
附:敦煌莫高窟恢復開放的公告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轉變,按照國家和省市關於分級分區精準施策,做好安全有序復工的有關要求,結合莫高窟開放條件和遊覽特點,經報請省主管部門批准,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敦煌莫高窟自2020年5月10日起恢復開放。
為做好莫高窟旅遊接待和疫情防控工作,現將具體事宜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9:30-17:00
售票時間:9:00-14:30(網絡售票時間:7:00-22:00)
二、開放區域及服務調整
1、疫情防控期間,只開放莫高窟洞窟參觀,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暫停觀影服務;敦煌藏經洞陳列館、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敦煌研究院美術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等場館暫不開放。
2、莫高窟單日門票預約最大限量調整為總承載量的30%,即門票發售量為1800張/天,達到上限後將停票。
3、莫高窟門票暫不接受旅行社團隊預約,團隊預約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4、敦煌市區售票點(莫高窟參觀諮詢預約售票中心)暫不營業,遊客須前往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辦理門票業務,窗口只支持電子支付,不接受現金付款。
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地址:敦煌市314省道南側(又見敦煌劇場東側)。
三、購票方式
1、提前申領「健康碼」
所有遊客預約購票前須提前申領「國家防疫信息碼」(甘肅省外遊客)或「甘肅省健康出行碼」(甘肅省內遊客),「健康碼」為綠碼的遊客可預約購票,黃碼或紅碼的遊客不可購票。
2、線上預約
莫高窟實行實名購票制和實名驗票準入制,遊客可登錄莫高窟參觀預約網(www.mgk.org.cn)或關注「莫高窟參觀預約網」微信公眾號,預約10日以內的參觀門票。
3、現場換取「購票信息單」
已預約門票的遊客,需按照門票預約時間抵達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憑「健康碼」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現場掃碼核驗並進行體溫測量,核驗無誤後方可換取「購票信息單」。
四、票型票價
疫情防控期間,莫高窟暫不執行正常門票政策,發售B類「疫控」票,票價190元/人·次(莫高窟門票180元+往返莫高窟交通費10元)。
五、參觀流程
1、遊客換取「購票信息單」後,需持「購票信息單」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乘車區通過自動體溫複測及掃碼驗票後乘坐擺渡車。
2、抵達窟區後,以10人為一組配備專職講解員,參觀莫高窟8個開放洞窟。
3、洞窟參觀結束後乘坐擺渡車返回。
六、參觀須知
1、遊客須按照國家文旅部、國家衛健委有關疫情防控要求,配合景區工作人員落實「一進一測實名登記」制度,即驗健康碼、測體溫、登記信息,方可換取「購票信息單」,未攜帶二代身份證的遊客禁止進入。
2、遊客參觀全程須正確佩戴口罩,按照現場標識和工作人員的引導檢票參觀,如遇身體不適等異常情況,請及時與工作人員聯繫並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3、排隊及參觀遊覽時,請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乘坐景區擺渡車時,請隔位就坐。
4、遊客乘坐擺渡車抵達窟區後,須在窟區入口處分組參觀,參觀結束後從遊客返程區有序乘車返回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
5、遊客自駕車輛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停車場統一停放,車輛停放時注意保持車距,隔位停放,並主動配合相關檢查。
6、疫情防控期間,景區進行流量控制,遊客人數達到疫情景區承載量後,景區將進行管控,必要時採取停票措施,請廣大遊客積極配合,理性選擇、錯峰旅遊。
7、景區提倡有序入園不聚集,文明參觀不扎堆,讓我們共同努力,營造健康、文明、有序的遊覽環境。
8、以上內容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上級要求及景區工作需要及時調整,詳情請關注莫高窟參觀預約網發布的最新公告。
莫高窟參觀諮詢電話:4008-333-715。
七、優惠政策
在執行莫高窟門票原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自恢復開放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含港澳臺地區)醫護工作者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及從業資格證(國家衛生部或省級衛生部門頒發的醫師資格證或護士執業證),享受免除莫高窟門票費用的特別優惠。
敦煌研究院
2020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