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科幻場景變為現實,盡在浦東智能製造!

2020-12-14 騰訊網

在康橋的車間裡,

機器人可以根據班組計劃,

進行機器人的裝配工作,

實現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

在金橋一家企業的辦公室裡,

一個屏幕可以掌控全局,

甚至可以比全國各處的使用者

更早預見機器可能存在的機械故障。

在洋山港的碼頭上,

從船上卸下來的貨櫃

被無人駕駛的跨運車送到指定堆場,

再由行車將其吊送到取貨的集卡上,

整個流程一氣呵成。

這些聽上去有點科幻的場景,如今正在浦東這片善於創造奇蹟的土地上,一點一點成為現實。

2019年,浦東「智能造」產業平穩發展,龍頭企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高端裝備製造規模以上產值預計985億元同比增長9%。而根據今年的浦東政府工作報告,「智能造」產業今年將挑戰千億級產業大關

「智能造」

今年挑戰千億大關

上海的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國內外巨頭集聚。浦東作為該產業重點布局的區域,近年來不斷優化機器人產業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目前已經形成國內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機器人產業基地。

2019年9月12日,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ABB對外宣布,其位於浦東康橋的機器人新工廠和研發基地正式破土動工。該工廠預計將於2021年投入運營,總投資額達1.5億美元(約10億人民幣)。

這個新工廠被稱之為「ABB未來工廠」,致力於打造全球機器人行業最先進、最具柔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一個使用機器人製造機器人的前沿中心。詳見:ABB機器人全球最大機器人超級工廠

2020年,浦東聚焦 「智能造」,將繼續大力發展機器人、數控工具機、海洋裝備等產業,帶動傳統製造企業自動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高端裝備產業產值力爭達到 1200億元。

新興技術賦能

「智能造」升級

不斷深化5G、人工智慧及工業網際網路等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發展,是發展智能製造的關鍵所在。浦東就有諸多鮮活案例,以點帶面地引導著重點領域開展新興技術賦能行動。

去年人工智慧大會期間舉行的上海5G應用創新大賽上,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的「5G賦能民用飛機製造綜合解決方案」獲得一等獎。

該解決方案正是5G+智能製造的典範,可以將機器視覺、實時協同交互等AR技術和傳統的飛機內部裝配場景相結合,提高提升裝配效率、裝配質量。

比方說,在鋪設機翼複合材料的質量檢測過程中,原來鋪設十分鐘,就要停下來檢測五十分鐘。現在有了5G+8K+AI技術的結合,鋪設同時就能回傳高清視頻,由後臺連接人工智慧進行分析是否鋪設合格,做到實時檢測。

金橋開發區是浦東智能製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園區企業沃爾沃建築設備在2018年年底正式啟用了一座嶄新的客戶體驗中心。

在這個體驗中心裡,除了可以通過虛擬裝備過一把「開」挖掘機的癮,更重要的是能通過設備運行中心,讓技術專家們精準掌控被監測設備的總體狀況。原來,沃爾沃建築設備出廠的設備上都裝有傳感器,通過運行中心的車載信息數據監測屏,在全國各個角落工作的設備運行動態因此能夠盡收眼底,甚至能夠在設備發生故障之前先行預警。

引領「上海製造」

布局全球發展

在技術不斷升級,設備不斷更新的基礎上,智能製造產品的道路越走越寬,繼而受到全球客戶的青睞。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岸橋產品在市場佔有率上常年位居全球第一,產品遍布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僅2019年最後一個月,振華重工的智能港口設備就先後在阿聯、義大利、瑞典等國家的港口投用。設備包括智能無人跨運車、自動化系統、電控系統、自動化軌道吊等。

短短一個月時間「連中三元」,展現的是近年來振華重工面對港口建設船舶大型化、節能環保化、智能自動化的趨勢,不斷轉型自動化碼頭整體解決方案工程總承包商的發展成果。

勇於在全球布局的不止像振華重工這樣的行業巨頭,還有一些新興領域的引領者。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2020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0)上,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攜旗下「PEANUT」首次亮相展會。

「PEANUT」是一款主要為餐飲業提高服務效率、減低人工成本、打造服務特色的送餐機器人。在主要服務的餐飲行業,「PEANUT」已在超過1000家餐廳上崗,既有海底撈、全聚德、外婆家等我們熟悉的品牌,也有分布於美國、德國、希臘、韓國等地的海外客戶。

目前,擎朗智能在餐飲機器人的出貨量上已經衝到全球第一,在室內無人配送機器人這座舞臺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科技企業的技術與產品實力。

編輯:姜天瑤

攝影&攝影:脫言

動圖:周雪濤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科幻變為現實之電影黑科技
    電影是發揮人類想像力的絕佳舞臺,尤其是在科幻電影中,只要視覺上能實現,無須經過複雜的科學論證就可以在精神領域盡情的奔跑—將不可能變為可能。但是隨著科技飛速的發展,一些當時的不可能已經變為現實。比如上世紀60年代的科幻電影中就出現了手機平板等智能設備,而據說賈伯斯設計的平板就是從電影裡得到的靈感。本期阿億就來說說從大屏幕中走到人類生活中的黑科技。NO.1 可穿戴設備對專注泡妞30年的007特工來說,可穿戴設備必不可少,比如邦德的重要道具智能手錶,功能不要太齊全。
  • 上海8個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昨天授牌,浦東有兩個,「專攻」智能製造...
    上海昨天授牌8個智能製造特色產業園區,分別是:機器人產業園、外高橋智能製造服務產業園、閔行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基地、中以(上海)創新園、嘉定氫能港、金橋5G產業生態園、臨港南橋智行生態谷、汽車新能港。上海將以這些產業園區為創新載體,集聚核心創新資源,打造國際一流產業生態。
  • 科技改變生活,這些科幻電影裡的場景現實中竟然全都有
    先來看看月初發布的訊飛首款TWS智能耳機iFLYBUDS。今天不討論這款耳機的設計或者是音質,主要來看看這款耳機所具備的功能,iFLYBUDS憑藉通話實時轉寫、智能撥號識別、通話譯文對照三大核心AI功能,能夠輕鬆滿足商務人士在自駕、通勤、會議等多場景中,解放雙手、重要信息記錄和從容溝通的需求。
  • 凡爾納小傳:讓潛艇、火箭變為現實的「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紅旗飄揚)凡爾納小傳:讓潛艇、火箭變為現實的「現代科幻小說之父」1828年2月8日,儒勒·凡爾納出生於法國的南特費多島。但他前後遭到16家出版社的拒絕,凡爾納生氣地將作品投入了火中,但幸好被妻子搶救了出來。終於一個叫赫澤爾出版商,看中了他的作品,於1863年正式出版(35歲)。這是一個乘坐氫氣球穿越非洲的冒險故事。
  • 全場景智能語音時代有望來臨 科幻電影走進現實?
    5G+Alot的組合給未來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想像,而且隨著人工智慧語音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語音識別技術有望普及,人們也許可以在不久的未來,就像是在科幻電影中看見的那樣,用語音控制家裡的設備。語音識別逐漸成熟隨著人工智慧語音技術的成熟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語音產品充斥在大眾眼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佔領市場,各大巨頭看中其中的商業價值空間都紛紛想來分一杯羹,一時間智能語音行業蓬勃發展。就以智能翻譯機為例,在離線的狀態下,它依舊能翻譯107種語言,讓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輕鬆交流。
  • 萬物互聯,智能隨行,智己汽車將未來拉進現實
    智慧大腦加持,一切盡在掌控 國內交通路況複雜多變,三輪車、摩託車、電瓶車以及行人橫行,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這就要求每一位駕駛者在開車時要更加專注。同時,這對於一輛智能汽車來說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 將科幻電影高科技搬回現實,2019北京科技周開幕!
    輪番上映的電影讓無數高科技湧入我們的視野,面部識別、無人駕駛、智能AI、虛擬實境···每一項場景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一切不過眨眼之間!高科技為科幻電影插上幻想的翅膀,引導我們在虛擬世界中走的更加深遠,在目不暇接的迭代中,變化的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不變的是「衣、食、住、行」的古老理念。如果告訴你,現實中也可以體驗未來生活,你要不要一起?
  • 人機融合的科幻與現實
    從前的科幻正在靠近現實,帶著對人工智慧未來既期待又擔憂的複雜心態,人們不禁探問:人類距離實現人機融合究竟還有多遠?人工智慧的威脅  隨著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生化機器人的發展和系統科學的綜合進步,計算機自主的邏輯思維將有足夠的行為表現,進而真正脫離人類的完全控制,擁有自主的智能思維。
  • 虛擬與現實場景碰撞,MR技術未來可期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MR混合現實技術應運而生。混合現實技術不只是一個單一的技術,而是一套技術組合。混合現實技術簡單來說就是VR技術與AR技術的完美融合以及升華,讓虛擬和現實互動,不再局限於現實,從而獲得前所未有的體驗。它將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相混合,然後展現大家所需要的場景。
  • 太空中建立電站,還能直接給飛機充電,科幻小說會變成現實嗎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看到很多的科幻變為現實。比方說太空電站,今年5月阿特拉斯五號火箭就發射了一艘神秘的太空梭進入太空。它是隸屬於美國太空軍的X37軌道飛行器,圍繞著這個飛行器的謎團其實有很多。今天講的是它本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對於太空電站展開測試。雖然太空電站這個概念已經在科幻小說裡面存在了快一個世紀了,但真刀真槍地進入到太空當中測試還是人類的第一次。
  • 5G與工業4.0的場景人類無法想像 要做好三件事……丨浦東30年•...
    半導體產業鏈非常長,最上遊是基礎材料,首先包括製造的襯底材料,就是晶圓,還包括微量元素構成的複雜材料,還有就是製造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氣體、液體,這些材料加起來林林總總有數百上千種。第二個是裝備製造,它是一個真正高精密的製造,是在完全看不到的微觀世界從事建樓的工作,而且要精確的建樓。第三個是工藝開發,這三個構成了產業的上遊。
  • 智聯樂家首次亮相上海浦東國際家居博覽會,黑科技智能床墊打造高...
    一年一度的浦東國際家具展9月8日如期在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展,智聯樂家首次亮相,並於現場舉辦了一場新品發布會。這家物聯網科技公司以一款神奇的黑科技智能床墊,驚豔了來自全球的家居人。
  • 歲月不居 天道酬勤——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榮獲"2020年浦東新區社會組織信息宣傳新秀獎"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傳來喜訊: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榮獲政府頒發的「2020年浦東新區社會組織信息宣傳新秀獎」!「特發此證,以資鼓勵!」極大地鼓舞了本協會全體成員,也證明了在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會長顧備女士的帶領和領導下,本協會團體成員的辛勤努力沒有白費!2020年屬實不易, 2021年上海浦東新區科幻協會全體將齊心協力牛轉乾坤再創輝煌!
  • 5G與工業4.0場景人類無法想像 要做好三件事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搭載展銳5G晶片的智慧型手機、CPE(移動信號接入設備),以及各類物聯網模塊已經在今年正式商用。本期對話嘉賓:楚慶,紫光展銳CEO。在通信、半導體領域從業20餘年,此前曾擔任過華為副總裁及海思半導體首席戰略官,2018年底履新紫光展銳。第一財經:聽說您第一次去了浦東,是帶著失望回去的,有這麼回事嗎?
  • 北京郵電大學「裸眼3D光場顯示」科研成果讓科幻成為現實(圖)!
    裸眼看到懸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同時實現與影像自然交互……這種場景是否似曾相識?是否有置身一部科幻大片的感覺?11月初,2020中國科幻大會在京召開,北京郵電大學桑新柱教授團隊的科研成果「離屏空間懸浮裸眼3D光場顯示」應邀參加科技創新新技術新產品展。該展品一經展出,便引得觀眾紛紛駐足觀看,讓大家親身體會了一次讓科幻照進現實的力量!
  • 科幻電影中有哪些高科技成為現實?
    原本科幻電影中被認為匪夷所思的場景、技術和產品現在已經成現實啦!對!科學家就是這麼厲害,今天就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吧!《銀河系漫遊指南》通用翻譯機此技術目前已變成了現實。2014年5月,堪比《星球大戰》中天行者的先進義肢手臂的智能義肢DEKA系統手臂(DEKA Arm System)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投入臨床使用。這款義肢也叫「盧克手臂」,是對《星球大戰》的致敬,由DEKA公司耗資4000萬美元研製。
  • 工業機器人解鎖開刃、縫製新場景 賦能中國智能製造
    原標題:工業機器人解鎖開刃、縫製新場景 賦能中國智能製造 當下,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大應用市場,中國工業機器人企業坐擁全球最大的市場,且市佔率連連提升,不少工業機器人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賦能中國智能製造。
  • CES看點|聯想推出智能增強現實眼鏡,面向企業場景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日前,聯想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1線上正式推出了ThinkReality A3智能增強現實眼鏡。作為一款企業級智能眼鏡,ThinkReality A3是聯想全面數位化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旨在通過更智能的技術帶給更多的人,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
  • 《流浪地球》第一部,有哪些科幻元素,能否在未來成為現實?
    科幻電影要創建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科幻世界,在構造的過程中,必然要使用到各種各樣的科幻元素、科幻裝備、科幻武器等主要組成。在構築不同的物理及社會環境時,要創造一個獨立且自成體系的一個讓人可以認可或者信服的幻想世界。然後在這個體系中,再去建立獨特的基於道德、心理、文化等故事和情節。
  • 2020中國科幻大會明天首鋼園開幕
    在工業風滿滿的硬核空間中,世界一線科幻小說家們同臺論道,人工智慧、5G等最新科技等待觀眾體驗,沉浸式科幻藝術展和科幻電影琳琅滿目……在即將舉辦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期間,首鋼園和流行科幻元素將碰撞出別樣的火花,濃濃的科幻氛圍將讓觀眾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