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首甘為孺子牛,你知道孺子牛的本意嗎?
2021年是生肖牛年,我們要學習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精神,你知道孺子牛的出處嗎?孺子牛出自於《左傳·哀公六年》,說的是齊景公有個小兒子名叫荼,就是茶字多一橫,荼毒生靈的荼。齊景公非常疼愛這個荼。齊景公臨死前,立下遺詔,立他最喜歡的這個小兒子荼為齊國國君。等齊景公死之後,他的長子就和小兒子爭奪王位,大臣陳僖子叛亂,要擁立長子為國君,大臣鮑牧就站出來,對陳僖子說:「你這是違背先王的遺願,先王喜歡誰就可以讓誰做國君,你還記得嗎,先王喜歡他的小兒子到什麼程度呢,他還曾經當過被拉斷牙齒的孺子牛呢!」一句話,說的眾人無言以對。
-
俯首甘為孺子牛 ——發揚「三牛」精神①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春節團拜會上強調,「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將孺子牛精神放在「三牛」精神之首,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始終不變的初心使命。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只有大力弘揚「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才能一心為民不負人民,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地評線】映象網評:從「俯首甘為孺子牛」中汲取前行動力
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名言,原義是俯下身子給人們作牛馬,後來又比喻心甘情願地為人民服務。而今,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際,「俯首甘為孺子牛」更有著特殊含義。「俯首甘為孺子牛」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充分實踐。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這首詩背後有這麼多故事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魯迅是在什麼環境下寫的這首詩,其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根據魯迅的日記中說「偷得半聯,添成一律以請之。」可見這首《自嘲》作詩先有妙句,後有全詩。據說當天的宴席上,鬱達夫一見到魯迅就開玩笑說:「你這些天來辛苦了吧。」魯迅微笑著回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兩句聯語回答你,這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俯首甘為孺子牛,不待揚鞭自奮蹄
魯迅先生對牛有種十分虔誠的崇敬之情,他在《野草》一文裡說:「我好像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血。」表達了自己甘為人民大眾奉獻的情懷。他還在《自嘲》一詩中云: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人大代表風採錄】俯首甘為孺子牛——記省、市人大代表楊有義
【人大代表風採錄】俯首甘為孺子牛——記省、市人大代表楊有義 2020-10-16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魯迅先生詩中的「孺子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它出自這個典故
提到「孺子牛」,我們腦中瞬間想到的就是魯迅先生的《自嘲》中寫的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身甘為孺子牛。」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這首詩現在被選進小學語文課本裡。他自幼聰明伶俐,活潑可愛,已到花甲之年的齊景公經常和孺子一起嬉戲,孺子要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有一次,孺子要齊景公裝作一頭牛讓他牽著玩,齊景公就讓人拿來一根繩子,他自己用牙齒把繩子的一頭咬住,再讓孺子牽著繩子的另一頭。孺子很高興,他覺得他就是一個牧童一樣,於是他牽著「牛」跑了起來,齊景公自然也裝作牛跟在後面跑。然而跑著跑著,孺子一不小心跌了一跤。
-
微言堂|孺子牛 拓荒牛 老黃牛
孺子牛 拓荒牛 老黃牛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我們已經邁入2021年,這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我們要以什麼樣的精氣神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回顧過去一年徵途充滿艱辛、奮鬥成果顯著,熱情禮讚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英勇的人民,強調我們要深刻銘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鬥的百年艱辛歷程,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奮勇前進。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
-
俯首甘為孺子牛 一心為公保平安(阮利洪)
俯首甘為孺子牛 一心為公保平安阮利洪,男,漢族,現年36歲,中共黨員,2002年12月參加工作
-
【魯迅名言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解析: 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俯首聽命。橫眉,怒目而視的樣子,表示憤恨和輕蔑。冷對,冷落對待。千夫指,原意是許多人的指責。
-
鄭柏林:此生摯愛孺子牛
宋代以前已創造了完美的形式和技法,湧現出李嵩、韓滉、李唐、李迪以及馬、夏、李公麟、劉松年、梁楷等畫牛名家。唐代韓滉畫作《五牛圖》,作為現存最久遠的紙本中國畫牛作品,更是以其精湛的技法、傳奇的經歷為百姓所熟知。元明以後文人畫興起,以不求形似為高,以致使宋以前即達高峰的畫科停步不前。有畫家偶一為之,也只能如師牛堂主李可染,以牧牛為題材,牛成了配角,似乎牛的題材已無創新可言。
-
徐蘊慧:做「孺子牛」走「奮進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學「孺子牛」精神就是要求我們要腳踏實地。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出了提高「七種能力」的明確要求。
-
【特區40年】「孺子牛」雕塑:深圳精神的象徵
在深南大道,深圳市委大院門前,有一座深圳人最熟悉的銅雕——「孺子牛」雕塑,也有人稱它為「拓荒牛」。它重4噸、長5.6米、高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崗石磨光石片為底座;牛頭抵地,四腿後蹬,全身緊繃,肌肉線條極具張力,給人竭盡全力的負重感;牛身後則拉起一堆腐朽樹根。
-
人民網評:堅持人民至上,甘當為民服務孺子牛
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奮勇前進。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是我們砥礪奮進、創造歷史的精神基因,更是披荊斬棘、創造未來的生動標識。在中華民族的復興徵程上,億萬人民是最深沉的力量。進入2021年,我們將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徽縣王向華:俯首甘為孺子牛 初心閃耀扶貧路
他是一個扶貧老兵,他用他的一言一行生動詮釋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王向華是我們榆樹鄉幫扶幹部的楷模,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幫扶幹部的使命和擔當。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王向華同志緊緊圍繞精準扶貧中心工作,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責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礎上,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指導全村經濟發展,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入手,積極投身到駐村幫扶工作中,不斷強化幫扶意識、健全工作機制、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項目、解決農村實際困難,在他的帶領下,榆樹村幫扶工作紮實有序開展工作,有效增加了貧困戶收入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他創作的《孺子牛》是一代人的深圳記憶
直到有一次開玩笑的時候,一個情景在潘鶴的腦海中一閃而過:「特區裡那些忙碌著的推土機、拖拉機、汽車和建設者不都像是一群牛嗎?」於是潘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改革開放、搞特區建設,深圳經濟特區從無到有,要求我們這一代人奮鬥到底,雕塑一個「開荒牛」最合適不過了。
-
光明日報頭版: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
新華社記者 魯鵬攝「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迎辛丑牛年、話百年夢想,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春節團拜會的重要講話中特別勉勵全黨全國人民大力發揚「三牛」精神。
-
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 偉大時代的精神畫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31日舉行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指出,「我們要深刻銘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鬥的百年艱辛歷程,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永遠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鬥韌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奮勇前進」。
-
汴梁人物|開封市祥符區萬隆鄉宋鐵山的扶貧故事:俯首甘為孺子牛
痛恨病魔的無情,同情貧困的鄉親,想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做點事情。」宋鐵山如是說。近年來,宋鐵山為特困戶墊付醫藥費近1200元。除此之外,他還從事衛生健康志願者工作,通過應急救護培訓到學校、村裡累計培訓 5611人,佔到全鄉總人口的 17%,向更多的人傳遞急救知識,向村民普及災害發生時急救逃生的辦法。牢記使命守初心一路走來,遇到困難和阻礙,宋鐵山始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楊晉:俯首甘為孺子牛
畫中描寫的季節仍然是春季,一童右肩挎著鬥笠,伏於牛背上。水牛沿著土坡下行,望著左側的青草與湖面。一株楊柳垂下綠絲絛,樹梢上烏雀紛飛,湖面鴨群遊動。與《湖莊春曉圖》不同的是,畫面並無青綠山水,多為一望無際的湖山平遠,而且意境極為開闊,己意多於古意。秦祖永對楊晉作品曾做過這樣的眉批:「古大家衣缽相傳,如陳陳相因,有何趣味?蓋守前人之法,渾化其跡,方能自立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