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裡的又一個高潮,粉絲效益的放大鏡

2020-12-2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直播電商,你除了可以獲得心靈上的自我安慰以外,還可以通過支付一般等價物獲得相應的商品,這個時候,下意識你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報的,而不是盲目的喜愛。

2020年4月1日,羅永浩再一次站在了網際網路的浪尖兒上,作為自帶話題的那個男人,已經在直播電商中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同時也掀起了直播電商裡的新高潮。

3個小時,累計觀看人數4892.2萬,銷售額1.77億,訂單量90萬,打賞收入362.3萬,恐怖如斯的數據,這讓我想到跟一個朋友聊天,說怎麼能快速賺到一百萬,我覺得這就是答案了。

老王本來不想聊這個的,就像新冠最艱難的時候,老王也是規避這個話題,因為我覺得除了蹭熱度,無法為這件事兒貢獻其他的價值。

但是,不說,不代表不關注,像羅老師在科技圈、網際網路圈這種大前輩,一舉一動都會被無數蜂擁而至的粉絲奉為圭臬(PS:老王對羅老師純屬關注度不高,不粉不黑)。

要說羅老師,其實我真的是不太了解,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某次在線看羅老師的發布會,錘子手機的『大爆炸』是真的驚豔我了,能把一個Ctrl+C與Ctrl+V玩出這麼一朵花來。

雖然我沒有買過錘子手機,但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思路,讓我覺得,這個男人就是為創業而生的。

後來我開始留意這個男人,錘子科技,子彈簡訊,小野電子菸,鯊魚皮,黑鯊遊戲手機等等,一系列的產品出臺,然後泯與眾人,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儘管這樣,你不得不承認,這個自帶話題的男人,是一個成功的kol,是一個行走的品牌。

好了,對於羅老師,儘管我不是粉,也不是黑,但是他仍然佔據了我的一部分記憶空間,我甚至不知道黑龍江省省長叫什麼,但是我知道他。

接下來,先復盤一下羅老師這次出臺的熱度與營銷。羅老師最早披露出有意涉水直播電商是在2020年3月4日,在於網友互動時爆出來的。在3月19日,官微發布決定做直播電商,並隔空喊話商務合作者。此後網傳抖音、快手大手筆競爭籤約羅老師,3月25日宣布獨家籤約抖音。3月27日開始倒計時,並且發布第一支抖音短視頻。4月1日晚20點正式開始直播首秀。

據悉,抖音在4月1日為其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位,除了開屏廣告位以外,刷抖音時,每隔三到四個抖音就會刷到羅永浩的內容和廣告。

巨量曝光,成熟的營銷方案,自帶話題的男人,廣域的貨源商家,為『辣個藍人』的直播電商第一槍,剷平了一切荊棘。4月1日這個愚人節,他再一次走到臺前,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風口。

相信有關注的人都知道,2018年淘寶就出現了直播帶貨,薇婭稱為了淘寶一姐,到2019年,從淘寶走出來的李佳琪,成功在抖音上一舉成名,快手的『老鐵』文化也早就開啟了帶貨熱潮,甚至於B站也有了電商的元素,2019年也被稱為直播電商元年。

這一行為的本質,在老王看來就是將廣告與用戶拉進了一步,商業行為的本質是交易,人類早期社會以物易物,到後來貨幣體系,但是無論商業行為怎麼發展,廣告從來沒有消失。

廣告,廣而告之,是將產品告知用戶,低級的廣告是告訴你這是什麼,買不買你隨便,高級的廣告是讓你覺得你需要這個東西,我能給你提供。

慢慢的,明星效應讓大家做廣告並不只是彰顯產品的本質與差異了,有了試用效應,明星都用了,你還不用?你可以跟明星用一樣的東西,你離明星也不遠了!你家ido都用了,不行,你也得用。

這個時候,飯圈文化產生了,飯圈的影響力被商家看重,越來越多的明星廣告,因為飯圈的fans們,會因為我家ido的廣告如果銷量不好,就會被商家和經紀公司拋棄,為了我的ido,我必須貢獻我的力量,買買買。(不要懷疑這個邏輯,老王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觸目驚心。)

直播帶貨的興起是怎麼來的,老王不知道,懶得查了,不過我們可以猜一下。老王最早其實有過一個想法,就是在線試穿,這個idea的來源是當年玩QQ秀的時候,有個衣物間,然後點擊哪個衣服,就試穿,好看就買,不好看就不買。

當時我記得淘寶還沒有手淘,我在網吧下單,網銀盾支付,第一次網購的是一雙足球鞋,還是假的,我記得不到100塊錢。當時我就想,如果有個人可以穿一下,動一動讓我看看效果,而不是模特照,可能更好。

直播電商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它也是新型的廣告模式,文字的交流永遠不及語言有煽動性和感染力,直播電商更能促進人們衝動消費,同時又塑造了素人明星,讓人趨之若鶩。

我們來看一下直播電商的一個大概的利益關係鏈,進一步分析在這個模式下,各方的利益是什麼,如何獲取。

首先是第一個鏈條,主播與用戶,有調性的主播天然吸粉,主播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幫助用戶試用產品,可以提高用戶信任度,刺激用戶消費,不僅僅是購物,也包括內容吸引和打賞。

其次,用戶可以更好的粘在直播平臺,為直播平臺的數據做出貢獻,更多的使用時長,留存等等,對於直播平臺來說,更多的用戶就意味著成功。

第三,用戶對於電商平臺,這裡把直播平臺與電商平臺拆開也是目前的一個趨勢,很多直播平臺在電商領域涉足不夠,直播帶貨跳轉到第三方的電商平臺進行消費,用戶的消費促進電商電商平臺的GMV。

第四,主播對於直播平臺,主播是直播平臺的核心資源,內容的生產者,但是,好的平臺也是主播的流量池,平臺用戶越多,主播可以獲取的粉絲或用戶越多。而從目前的直播平臺來說,頭部主播是擁有選擇權的。

第五,MCN與主播,這一部分是主播培養體系,MCN的主播是由運營團隊的,比起單打獨鬥,他們的資源更為充分,當然,主播成名更會反補MCN,使之獲得更多的收益,也可以幫助MCN帶火更多主播,這是一個閉環。

不過,大主播一般會總結自己的套路,自己組成MCN,這樣上下遊通吃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第六,商家與MCN,也可以說是商家與主播之間,商家支付一定的代言費,主播為其提供宣傳和帶貨服務。小主播更多是MCN提供帶貨來源,為MCN打工,獲取更多的資源傾斜,提升個人影響力。

大主播則是有權挑選商品,掌握更多話語權,當然,這個關係也是互相選擇的,帶貨主播需要選擇不為自己減分的商品,為粉絲獲得利益,從而提升個人形象和影響力。商家則是需要選擇與自身產品調性相符的主播,更好的將產品推出,藉助主播的影響力完成營銷。

第七,直播平臺與電商平臺,前文說了,直播平臺對於電商行業缺乏相應的積累,有時不得不依託第三方電商平臺,反過來說,直播平臺也是可以為電商平臺引流並提升GMV的。

直播平臺自建電商平臺也是大勢所趨,明明這些用戶是在自家平臺上產生購物慾望,最後這些成交額卻要流失到第三方平臺。

第八,電商平臺與商家,這部分沒什麼好說的,除了平臺本身以外,就是電商供應鏈的問題,單獨拉出來就是說,直播電商需要對這部分進行自建,這也是將內容消費產品向電商交易產品轉型的契機。

第九,用戶和MCN,按理說是不存在什麼交集的,不過素人直播也是越來越成為趨勢,尤其是抖音和快手的崛起,讓素人直播有了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而MCN也可以藉此收攏更多有潛力的素人主播,而素人主播也可以藉助MCN的專業性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而這種交易模式的核心,在於第一個關係,在直播場景中,用戶對於自己喜愛的主播,通過平臺提供的打賞功能,為自己喜愛的主播消耗一定的真實貨幣。而對於主播帶貨,同樣是牛奶,你自己去超市、淘寶上買也是買,主播推薦的而且價格又不離譜,你會不會買呢?

這其實是一個親近效應(不知道有沒有這個說法,老王瞎編的),隨著網絡興起,陌生人這個概念越來越小。一般陌生人的定義是我不認識這個人,走在大街上不認識的都是陌生人。而在網絡上,溝通更為便捷,明明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在網絡上反而更為親近。

直播,除了內容消費以外,也會催生出一種親近的情感,當你看了一個月的直播,每天在直播間發彈幕互動,當被主播叫到名字的那一刻,你會感覺你跟對方不是陌生人。心理防線的降低,在無害的建議下,很容易接受對方。

同樣的一個直播帶貨,看直播的和不看直播的,心理預期和防線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老王會說直播電商就是粉絲效益的放大鏡。較為理性或者說不追星,不盲從的人,在看直播或者明星時,最多耗費一些時間精力,以及少量的金錢。但是你收穫的都是心靈上的自我安慰。

而直播電商,你除了可以獲得心靈上的自我安慰以外,還可以通過支付一般等價物獲得相應的商品,這個時候,下意識你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回報的,而不是盲目的喜愛。

況且,人與人的互動是更能產生情感的,如果你在直播電商中獲得的是正向反饋,也就是說沒有買到垃圾,那麼你與主播之間,在你看來會更進一步,對主播自身而言,除了商業價值以外,也會有更多的附加價值。

這就是為什麼羅老師,明明在不認識的人看來,折騰了好多次,都失敗了,而在粉絲的視角中,這是一個百折不屈、有理想、有衝勁兒的『藍人』。

2020年的4月已經來臨,老王卻還沒有開始新的奮鬥,看到羅老師再一次站起來,我只想說一句「羅老師,賽高!」

作者:老王,一個不願意透露體重的90後產品經理;訂閱號《老王修煉指南》唯一作者。

本文由 @老王指南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中盟電商:市長直播賣貨,看似是自救,也是電商發展趨勢
    目前,直播電商呈一片火熱的現象,在2020年可謂踏上快速的軌道。近來中盟電商發現一個新的動向,多地的市長、縣長、第一書記開始線上直播賣貨。 疫情環境下,電商發揮的作用愈加凸顯。廣州番禺區區長嘗鮮直播帶貨,在線觀看最高峰值3209818人,在線總人數880多萬人次,商品共計定單數10041單,其中汽車認購2875輛。 中盟電商縱觀各地官員直播帶貨,讓直播間熱鬧了起來,後臺的訂單不斷地上漲,讓企業喜上眉梢。相關企業表示:「區長為我們帶貨,讓我們感受到政府和我們企業站在一起,共渡難關。」
  • 電商+直播 很多重慶人成功掘金
    直播與電商的結合,仿佛讓雙方都找到了新的增長點。主播+電商的模式會是下一個創業風口?近日,記者就採訪了多位重慶主播及從業者,看看他們熒幕後的故事。 現象 電商直播有多火?23家成交額破億 根據淘寶聯合淘榜單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通過淘寶直播引導成交達5000萬元的店鋪有84家,其中還有23家實現成交額破億。
  • 集市效應、複合體驗與直播電商陣地戰
    今天,我要講的依然是直播電商如何重構這個時代的消費方式,認為直播很low的朋友請馬上關掉本文,但如果你和你的品牌想尋求新增長並獲得翻倍的效益,請繼續..故而,未來的直播電商,不談可規模化,談效益,都是耍流氓。而其中的另一些點,則作為驅動的方式,在新電商場景的當下起到疊加效用,我將在第5部分展開分析。
  • 515王牌直播間高潮不斷,唄唄兔直播帶貨在線開吃播
    面膜、小龍蝦、螺獅粉、榨汁機......5月17日晚,帶貨達人唄唄兔直播間異常火爆。持續7小時的高能直播帶貨為粉絲種草美食、美妝、生活用品等多品類優質好物,整場直播還為粉絲送上多輪抽獎、秒殺福利,實力寵粉。
  • 新消費品牌爆發下,如何玩轉直播電商
    元氣森林成為飲用水Top1、王飽飽成為衝飲麥片Top1、開小灶成為方便米飯Top1、自嗨鍋成為即食火鍋Top1、空刻成為義大利麵Top1,食品賽道新國貨火力全開,都在極短的時間獲得了百萬級粉絲。  新消費勢力一派春風送暖,其集群式爆發的盛況讓資本眼熱心動。很多VP、財務顧問這些年都拿著放大鏡研究天貓,有的投資人會直接討論雙11的榜單。
  • 淘寶頭部主播陳潔kiki,籤約森馬電商直播合伙人
    時下,電商直播的熱度日益飆升。森馬電商火線籤約淘寶頭部主播陳潔Kiki作為直播合伙人。恰逢森馬電商8周年慶,特別授予合作已久的陳潔kiki"母嬰好物推薦官",併合作開展一場溯源之旅,從線上直播間到線下門店乃至產品生產的源頭,親自感受親身體驗,為寶媽心選好物。
  • 直播|農產品直播電商新動向
    今年以來,熱門的直播帶貨,也成為農業轉型的風口,足不出戶,打開手機的同時,順手就拍下了自己喜歡的產品,也成為了購物的新常態,一邊兒,就是直播間裡主播們賣力的銷售,那另外一邊,就是手機上消費者互動點讚,一句:「老鐵們,寶寶們」瞬間就拉近了主播們和網友的距離。
  • 從頭部MCN機構與主播的角度,看直播電商的未來
    我們特意採訪到行業知名達人,來聊聊這百態之下的直播電商行業,從他們的角度,體驗這一年裡直播電商行業的變化,窺探直播電商行業的未來。盛太:作為一名95後,中專畢業後做過普通銷售,也曾在瀋陽開過進口零食店,但效益卻並不理想,一時間我也曾陷入過迷茫,不斷考慮未來應該何去何從;就在開店的這一段時間內,店鋪旁邊有一家韓國服裝店,生意很火爆,讓我也萌生了試試看的想法;那年恰是2016年,直播電商正值風口之時,我開始了韓國東大門女裝的直播代購。
  • 羅永浩吹響了抖音快手電商直播大戰的號角
    作為僅次於淘寶直播的第二大直播電商平臺,面對抖音的高調入場,快手也感受到危機:至少要守住這個第二的位置。而在面對抖音更強的流量分發和變現能力時,快手電商是否守得住自己的位置?抖音電商調轉船頭抖音很早就開始布局電商。2018年3月,抖音通過邀請制為多個百萬級粉絲的抖音號開通了購物車功能,購物車連結直接跳轉到淘寶。
  • 直播電商浪潮的下一個機會竟然是?|海豚談直播
    電商的確是內容平臺流量變現的重要方式,但是從內容邏輯轉化到電商邏輯,勢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轉化上,快手做的比抖音更早,隨著快手小店的正式落地和技術服務費規定的實施,快手商城也逐步邁入正軌;而另一邊的抖音,雖然還在摸索內部的流量變現閉環,但是在短視頻中直接嵌入商品連結的做法倒是和快手如出一轍,很顯然他們都明白,想轉化到電商邏輯,目前還需要借力外部平臺。
  • 上千商家的 7 天電商直播狂歡,除了私域流量,騰訊直播還祭出了一個...
    雷鋒網了解到,此次騰訊直播發起電商直播嘉年華,旨在幫扶受疫情影響的商家,助力線下經濟復甦;但從商家和用戶的角度來看,這次嘉年華活動,也是騰訊直播在電商直播領域的一次大練兵,也是騰訊切入電商直播行業的一個重要節點。 從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轉化通路將如何打通?作為電商直播領域的一個闖入者,騰訊直播有著後來居上的潛力。
  • 直播經驗:淺析娛樂直播與電商直播的區別
    如今直播行業蓬勃發展,衍生出很多類型的直播。不過直播的種類從最開始的電腦直播,逐漸的演變成電腦、手機直播,而直播的行業也變得非常地多。今天,同泰5G網紅直播基地就給大家說說,娛樂主播與目前最火的電商直播,到底有什麼區別,希望對想要加入直播行業的小夥伴有所幫助。一、娛樂直播優點:門檻低,適用性強,變現速度快。娛樂直播主要分類為聊天主播,才藝主播,pk主播等。
  • 盛宴之下直播電商「生死三問」
    在直播電商的消費模式中,熱銷商品的公式主要由需求驅動、價格優勢、品牌效益三大方面組成。其中價格策略的成本是可衡量、可控的。目前,一個品牌、一家企業需要開發新用戶的成本已越來越高,而低價是品牌拉新成本最低的策略。並且,低價策略還能讓直播電商各主體獲利:主播可用低價吸粉,品牌用低價拉新,用戶能買到更便宜的商品。事實上,大部分消費者守候在直播間之中,等候的也是「全網最低價」。
  • 胡軒:直播電商下半場,細分供應鏈才是主播和服裝品牌突圍的關鍵
    4月25日攜手株洲網紅衣哥單場直播1400萬,成為抖音直播當時最高的男裝專場記錄,打破了普遍「男人消費力不如狗」的印象,一眾觀望的男裝品牌紛紛湧入,掀起整個抖音男裝專場的高潮。胡軒及旗下的HXTide快時尚男裝品牌也成為抖音直播服裝產業帶的SHOWCASE。在打造一連串經典案例後,胡軒在直播上進入了冷靜期,最後的一場大播也停留在了7月4日「創業17年周年慶專場」。
  • 僅3成消費者看好直播帶貨?茶行業直播電商的冷思考|興茶熱點
    【興茶網 資訊】今年的直播帶貨熱,熱得異乎尋常。特別是疫情發生以後,更是將直播帶貨推向一個全新的高潮,網紅、明星、品牌企業、商業機構、以及一地方一些政府官員,都熱衷於網絡直播帶貨。 但是,快速增長的背後,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 明星直播不行了,關直播電商什麼事?
    明星失敗了,但直播帶貨沒有關於直播帶貨和明星之間的關係,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前者的火爆吸引了後者的加入,早在後者入局帶貨之間,這一行業就已經初具規模。從時間線上看,明星帶貨作為行業早期重要的宣發和營銷手段,的確為直播電商的發展做出過一定的貢獻。
  • 直播電商戰疫手冊
    本文結合東吳證券公司研報、公開數據及莊帥零售電商頻道對直播電商的研究,從四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夠助力商家們打贏這場「直播電商戰疫」:直播電商平臺格局;直播電商平臺的流量邏輯;直播電商平臺的主要帶貨品類;直播電商平臺的費用。
  • 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發布,蘑菇街粉絲價值全網最高
    12月2日,36氪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根據顯示,目前直播電商玩家主要分為傳統電商平臺、娛樂內容平臺、導購社區平臺三大類。其中,作為導購社區平臺代表的蘑菇街,粉絲價值全網最高。直播電商是以直播為渠道來達成營銷目的的電商形式。
  • 直播電商頻暴雷、辛巴帝國崩塌,會影響快手IPO嗎?
    在此之前,移動視頻市場高速增長,疫情加速產業調整,直播帶貨浪潮迅速躥紅,全民直播參與,網紅大V不斷湧現,巨頭加碼,一派繁榮景象。快手提交上市申請後,社會各方對直播電商的各種質疑聲音隨之踏來。明星主播刷單、高退貨率、假貨糾紛等事件頻現。王海打假、辛巴「糖水燕窩」事件、羅永浩賣假羊毛衫等事件更是將帶到了新的高潮。直播電商的「虛假繁榮」到了必須審視的時刻。
  • 小伊伊直播帶貨老套路,欲擒故縱聯合電商演戲套路粉絲!
    這20年來,歐詩漫美膚用品今天是歷史最低價,這位電商在網紅小伊伊直播間說道,而且只有1000單!真的不能再多再這樣下去我血虧。網紅小伊伊的直播方式依舊老樣子,把直播間的網友當猴耍,用了一招孫子兵法的欲擒故縱,先和電商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