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葉嘉瑩先生

2020-12-14 古今文賞

先生,不僅是一種稱謂,更蘊含著敬意與傳承。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更有著溫潤深厚的德性、豁達,仍固守信念。在市場強勢奔襲的時代,先生們還教書、做人的一盞燈。文化的傳燈人,站在通往詩誘惑,為後生晚輩持起讀書的庇所。

葉嘉瑩是中國古典屆可堪先生之名者,不僅包容的情懷,任風吹雨打需耐得住寂寞、在通往詩詞王國的道路上,誨人不倦,渡人無數,在浮躁喧囂中,引領眾生回歸心靈。作為一個承習"舊道德,新知識」家教的女子,葉嘉瑩借他度過憂禍,獲得療愈。在詩詞這樣一種古老而蘊藉的文學形式中,葉嘉瑩開了自己多難、真實而又審美的一生。

葉嘉瑩,女,1924年7月出生,號迦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現為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葉嘉瑩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曾任臺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受聘於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5年10月18日,阿爾伯塔大學授予葉嘉瑩榮譽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2016年3月21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葉嘉瑩獲得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2018年4月,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名單。榮獲2018年度最美教師稱號。2018年12月,入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候選人。

01捐財產

「心有持守,就活得平安而快樂」

2018 年6月3日,葉嘉瑩將自己的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繼續支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贈1857萬元。談及向南開大學捐贈的事情,葉嘉瑩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對現實利益很關心的人。」她說:「我從來不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憂慮煩惱,這也是我為什麼經歷那麼多挫折、苦難,居然還頑強地活下來了,就是因為我對世俗的成敗有持守,這樣我的內心就活得「心有持守,得失不在乎,內心有理想。

《論語》是葉嘉瑩童年時所讀的第一冊啟蒙讀本,也是對她平生影響最大,使她受益最多的一本書。自幼姨母教她背念《論語》,由於姨母覺得她年紀尚小,所以講書時並不斤斤於字句訓詁,而著重說明義理大略。葉嘉瑩對書中義理並無深刻了解,卻極感興趣。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葉嘉瑩表示這是她所注重的真正美好的理想。

02古詩詞

「讓年輕人在雜亂的塵世中不迷亂」

1945年大學畢業,葉嘉瑩開始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從臺灣到美國,從美國到大陸,她的足跡遍及數百所大學,風雨六十載,桃李滿天下。生於戰亂,長於動蕩,葉嘉瑩歷經了去國離鄉的悲哀與痛楚。時代的洪流裡,憂患接連而至。17歲失去母親,她寫了8首《哭母詩》,52歲女兒去世,她寫了10首《哭女詩》。「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一生經歷的大悲大苦太多,近百年的歲月,很多事情葉先生都已經記不真切,,但詩詞成了她最重要的陪伴,一生的起伏盡在這抑揚頓挫的平平仄仄裡。

葉嘉瑩說:「我現在活了快一個世紀了,我這一輩子要做的就是把中國的吟誦傳下去。」「我是真的喜愛詩詞總想把我所懂得的、體會的的詩詞的美好內涵傳播出去不然上對不起古人,下對不起後來的年輕人。我別無所長,就是喜歡詩詞,而且願意把我喜歡的詩詞介紹給年輕人」她表示:「希望可以把古代傳統文化的精華,把古的詩人、詞人們的生命、理想、志意、品德、修養,帶著鮮的生命流傳下來。能夠讓年輕人不至於茫然,不至於耳乎五音,目迷乎五色,不在這雜亂的塵世之中迷亂,能真實認清人生最寶貴的生活方式,認清生存的理想,我的那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一件事情。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故以一言以蔽之:詩,讓我們的心靈不死!

相關焦點

  •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葉嘉瑩的詩詞人生
    她和林徽因、楊絳、張愛玲同時代,被稱為中國最後的女先生: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一個女人的美,在世俗眼中,是有年齡限制的,一個94歲耄耋之年的老太太,卻偏偏被評選為中國最美教師,被人們讚不絕口。葉嘉瑩先生歷經坎坷流離,沒有被生活的困苦所打倒,卻穿越了時光的侵蝕,活出生命的純粹,靈魂的富足高貴。
  •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之前由央視播放的《主持人大賽》實在是太火爆了!原本定於上星期六播出的決賽第2場,由於央視的節目安排,沒有播出。這一個節目時隔7年再一次回歸,陣容十分強大!撒貝寧當時也是通過主持人大賽當上央視的主持人,而這次也是他主持。央視一姐董卿和央視一哥康輝作為評委。這麼多期節目看下來,我對文藝類選手李七月印象深刻!
  •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和魅力,這麼些年我們走過的路、經過的風雨,對此作出的思考,這一切都會在我們的心裡烙下印跡,而這些都是我們的財富,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接納了我們的人生,也就是接納了我們自己。和歲月和解,我們的心境就能平靜喜悅,更好地享受我們現階段的一切。
  • 央視一姐董卿用她的人生證實了: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鼓勵熱愛詩詞的「饅頭哥」「在「雲端裡愛詩,在泥土裡生活,在歲月中一直灑脫。」而這種出口成章的能力和溫文爾雅的氣質不難看出得益於傳統詩詞的浸潤和培養。很難想像在現在越發物質浮躁的生活裡,還有人能夠沉澱下來,離開手機,用詩詞豐富自己。古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教誨似乎已經被我們拋之腦後。
  •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人品比顏值難忘
    很多人不明白,明明已經被訂上了恥辱柱,完全沒有辦法「洗白」的林徽因,為何會有那麼多死忠粉。這些人同樣不明白,什麼叫做靈魂高貴到,跳梁小丑根本無法褻瀆。梁思成的一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了解林徽因的人應該知道,她的性格是外向的,是喜歡熱鬧的,也是真正過過好日子的人,可李莊的生存環境,根本稱不上有多好。這裡的環境,比起昆明避難的日子還要艱難。但他們還是堅持到了最後,誓與國家共存亡。
  •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古典詩詞的世界裡,她就是女神
    她就是葉嘉瑩,於詩詞中孕育而生,亦是一抹近百年來的詩詞風景。葉嘉瑩先生常說「弱德之美」,這個「弱」是取一種姿態,但本身是一種持守,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不去隨波逐流、去改變,此弱非彼弱,它是一種品格的恪守,所以葉先生自稱她不需要那種深閨愁緒穿裙子的士。
  • 才女董卿: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在2005年,首次亮相央視春晚而被我們熟知,有許多可以描述她的句子「腹有詩書氣自華」「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許多人覺得董卿優秀,可能除了喜歡她那動聽的聲音和她那滿腹的才情,可能更是著迷於她所傳達的美好感動和她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 品讀葉嘉瑩先生的詩詞,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荷花凋盡我來遲,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千春猶待發華滋。4、不競繁華日,秋深放最遲。群芳凋落盡,獨有傲霜枝。5、一瓣心香萬卷經,茫茫塵夢幾時醒。前因未了非求福,風絮飄殘總化萍。時序晚,露華凝。秋蓮搖落果何成。人間是事堪惆悵,簾外風搖塔上鈴。
  •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嚴歌苓說年輕的時候可以靠臉,30歲以後的女人就是靠氣質撐起來的,對於這一點,我深表贊同,但是有氣質就代表女人一定要柔弱無骨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真正有氣質的女人,應該是雌雄同體的,有男人的思維邏輯,和女人美麗的外表和溫柔的舉止。
  • 讀懂葉嘉瑩才知道,什麼是真名媛
    不久,母親患病,在天津動手術不幸感染敗血症,心裡放不下三個孩子,坐火車趕回家途中去世。葉嘉瑩一直記得母親入殮那天釘子釘在棺木上的聲音,那聲音成了她心裡一塊疤。她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的責任,萬幸有伯父伯母關照,她還能夠繼續上學。國學大師顧隨最欣賞的兩個得意門生,一個是周汝昌,一個就是葉嘉瑩。
  • 楊冪:因為歲月從不敗美人啊
    「歲月從不敗美人」,這句話出自《抱得美人歸》,原文是:白髮戴花君莫笑,歲月從不敗美人。若有詩書藏在心,擷來芳華成至真。大意是說,白髮婦人帶花,你不要去笑她,因為歲月從來不會在美麗的人身上留下痕跡,如果心中有「詩書」,那種氣質隨手採擷來就是。
  • 《天道》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這是說什麼樣的女人
    要做怎麼樣的人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同樣,女人也在思考要成為什麼樣的女人,每個人角色多樣,也許我們是女兒、是妻子、是為人母,但是有一個核心沒有變,每個女人都希望遇到一個可以相守終生的男人(有個前提就是有充裕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 葉嘉瑩先生關於《中國詩詞大會》的對話
    編者按:葉嘉瑩先生生於1924年,1945年開始教學生涯,至今已經70餘年。葉先生說: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詩詞傳給下一代人。「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葉先生是用整個生命去傳承和傳播古典詩詞,同時她非常關心古典詩詞的普及工作。最近,葉先生和她的弟子南開大學的張靜老師,由《中國詩詞大會》緣起,談到了中國古典詩詞的薪火相傳,她欣喜於各行各業的中國人對古典詩詞的濃厚興趣。葉先生專門講道:要將這篇談話發表在《學習時報》,同願中華古典詩詞成為更多中國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燈!
  • 葉嘉瑩:她是柔弱的女子,也是白髮的先生
    它講述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的傳奇一生。葉嘉瑩是著名的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穿裙子的士」,受聘於臺灣大學、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執教。她是加拿大皇家學會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也是2015-2016年度「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
  • 最後的「女先生」葉嘉瑩:把不懂詩的人接到詩裡來
    17年時考入大學,跟隨老師顧隨學習,寫出不少佳句,同為詩詞學者的顧隨常誇讚她: 作詩是詩,填詞是詞,譜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當善自護持。
  • 「櫻花女神」山口百惠62歲:歲月從不敗美人,一代女星優雅老去
    「櫻花女神」山口百惠62歲:歲月從不敗美人,一代女星優雅老去三浦友和與山口百惠是一代人的回憶,夫妻倆被譽為影壇上的「黃金搭檔」,亦是日本明星夫妻典範。如今,山口百惠已經62歲,真的應了那句:歲月從不敗美人,一代女星優雅老去。
  • 葉嘉瑩:我這一生幾經苦難,幸好還有詩詞相伴
    在這段痛苦的歲月裡,是詩詞也開導了她。她從王安石的一首詩裡悟到了一些道理:「眾生造眾業,各有一機抽」,每一件事的背後都有它的原因,包括她丈夫的暴躁。這麼一想,也就釋然了。除了備課教書,葉嘉瑩也會忙裡偷閒去旁聽一些課程,像英文詩歌、文學理論,自己也會找來相關書籍來研究,這些西方的思想理論讓她在研究古典詩詞方面有了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就這樣在大學教書研究,那也算歲月靜好了。可惜,厄運再一次降臨到了葉嘉瑩頭上。
  • 古典詩詞「引渡人」葉嘉瑩 | 一輩子都在和古詩詞談戀愛
    近日,講述中國古典詩詞大師葉嘉瑩先生的紀錄片電影《掬水月在手》榮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獎項。該片自10月中旬在院線上映以來,得到網民普遍讚譽,大家認為,「該片是看過的最美的紀錄片」「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 葉嘉瑩:執教70載,詩詞在心中溢滿芬芳
    而這位詩詞大家,私下一直過著一簞食、一瓢飲的樸素生活。 2019年5月,一條「葉嘉瑩先生再次給南開大學捐款」的熱搜,在各類明星八卦中格外顯眼。 為了推廣詩詞教育,葉嘉瑩多次為南開「裸捐」,總金額已達3600萬。
  • 葉嘉瑩:一世多艱,寸心如水,愛情應當「不遇天人不目成」
    其中"目成"二字出於楚辭《九歌》"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滿堂美人這麼多,唯獨我與你目光相遇時,心為之所動。"不遇天人不目成"也就是說遇不到合適的人,看不到我們喜歡和仰望的人,那是無法真正心動的。葉嘉瑩心中的愛情理想如此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