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對於槍械製造研究的不斷深入,中國製造的槍械在世界範圍內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認可,並佔有相當大的國際市場份額。在第三世界國家中,我國之前所研發的不少物美價廉的槍枝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而不少最新研發的新型槍枝在高端市場也很受歡迎。我國在新型槍枝的設計上加入了不少先進設備,可以讓單兵作戰能力得到很大的進步。這也表明了我國對現代化軍隊建設的重視。然而在現在的解放軍部隊中,為士兵配備的制式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03式自動步槍,都沒有為其批量配裝瞄準鏡。前幾年,網絡上爆出來一張安裝了瞄準鏡的95式自動步槍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了眾多的議論。在步槍上安裝瞄準鏡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為什麼在中國開始出現這種事情時,卻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呢?
批量生產輔助裝備,要有一個周全的考慮,因為裝備問題十分複雜,牽涉的領域太廣。誠然,想要精確的打擊掉敵人就不得不使用瞄準鏡。但是成本上我們是否能夠承受,才是這個想法能否實踐的首要條件。美國是一個軍事強國,自然在軍費上的支出不小,一直都居於首位,但是他們的軍隊人數沒有我們多,所以美國士兵平均使用的軍費自然也比我們高了一個檔次。因此,在瞄準鏡的加裝上,如果中國向美國那樣做,這筆支出是比不小的數目,不知道又是美國的多少倍,這筆錢誰來出,國防部能夠負擔嗎?加上,瞄準鏡本來就是很嬌氣的東西,鏡片很容易刮花保養費也是一個很高的支出。如果批量加裝提上日程,意味著一年有好幾次,我們都要花一大筆錢在這上面,綜合考慮看,加裝瞄準鏡非常不值得。
在軍隊日常訓練中,士兵定點射擊,並不是每次都要擊中靶心,而是子彈能不能穿過靶子。在很多抗戰片中,士兵身上全是槍眼還能站起來不同之處是,現在的輕武器火力很猛,只要擊中目標,無論打在哪個地方,基本上士兵都會倒下。所以,只有狙擊手對其需要很大,一般的作戰方式例如大範圍的進攻和防禦一般是不需要瞄準鏡的。當下新研製的步兵武器上,幾乎都配有一般的觀測工具。在戰場環境中,針對普通士兵的射擊完全足夠了。這種光學瞄準鏡放在這裡是大材小用了。如果想要去追求其它國家的標準,不按事實說話,給步槍都安裝上瞄準鏡,在單兵作戰上的作用不大不說,反而影響步槍其它效能的發揮。
你可能會說,既然在軍隊步槍上批量裝備瞄準鏡,會耗費很多資金,那究竟是為何在美軍中, 瞄準鏡是一定會裝備上的呢?我們現在說的性價比不高其實是站在我國的角度來考慮才得出的結論。因為通過加裝瞄準鏡,不僅能提高單兵射擊的精準度還能擴大射程範圍。而且美方的士兵經常會參與海外作戰,在武器上配備美國最為先進的瞄準鏡,可以讓作戰的勝率更高,也可以大大縮短戰鬥時間。而且,從美國的角度來考慮,用在加裝瞄準鏡上的資金,真的是毫無壓力。既然可以給士兵最好的武器裝備,美國就不會再思考性價比這些問題。除美國之外,也只有很少的國家的軍隊可以做到把瞄準鏡作為標配。
即使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凡為軍事投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然而軍隊上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入不敷出是常態。瞄準鏡對步槍來說只是起了一個輔助的作用,大批量配備成本太高。但是並不表示中國就忽視瞄準鏡的發展。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國在這個領域完全沒有話語權。再加上西方在這方面做的保密工作,中國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發展瞄準鏡。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在瞄準鏡這個領域也有了「中國製造」,這就是我國的大突破--國產光學瞄準鏡。國產步槍從81式自動步槍開始就配套研製了光學瞄準鏡,但由於這個東西太昂貴了,沒有批量生產使用。沒過多久最新的突擊步槍95式自動步槍開始服役,我國為它配備了一款多用於步槍遠距離射擊白光瞄準鏡。與美國先進戰鬥光學瞄準鏡相比,中國的最新成果只是他們早已使用過的,與美國的最新成果acog比較,遜色很多。
現在,我國士兵最普遍使用的便是95式自動步槍。1995年,95式自動步槍設計定型。1997年於香港正式首次露面。覘孔式瞄具和準星是它所具有的兩個瞄具,光學瞄準鏡和夜視鏡位於導軌上。覘孔式瞄具,屬於機械瞄準具中的一種,與缺口式瞄具相比,它的精度要更高一些。但他的設計存在一些問題。缺點主要是由於當時的製造技術不是很完善,覘孔式瞄具的精度還沒有達到一個很好的水平,導致瞄準產生偏差從而影響作戰。帶有光學瞄準鏡的導軌處於提把之上,95式的提把是比較靠上的,因此瞄準時會出現一定的偏差。且95式自動步槍的部件是比較鬆散的,安裝光學瞄準鏡,射擊時會引發後坐力作用,部件由於沒有保護而產生鬆動。雖然設計時是把光學瞄準鏡包含在內的,但最初量產的95式自動步槍都沒有安裝光學瞄準鏡。
隨著進一步的改良優化,中國經濟也漸漸處於上坡路,瞄具的缺陷慢慢實現了更新優化。此前,一組95式自動步槍加裝光學瞄準鏡的照片流出,也讓很多人開始猜測,95式最終會被配備上瞄準器嗎?考察戰鬥力我們可以看出,光學瞄準鏡的附加特殊功能,確實能促進戰鬥力的增強。但結合我國經濟及可持續發展進行考慮,要實現全部安裝依舊很困難。要裝備也只可能是優於需要特殊作戰需求的作戰部隊進行瞄準器的加裝以及維護優化。
和適用範圍較廣的機械瞄準具相比,光學瞄準鏡就嬌氣多了。像這個領域的領先國家,都已經把珍貴的航天用品用在了這上面,但是淘汰速度還是很快,最主要的是它的使用年限很短。假設美軍把它大範圍的應用在戰場,一個瞄準鏡可能只有一年的使用年限。中國瞄準鏡的材質還沒有這麼高端,那麼損壞程度肯定是高於美國的。在當下這種環境,瞄準鏡的使用年限是要長一點,但是它的意義並沒有體現出來。加上技術的革新,瞄準鏡的種類會越來越豐富。因此,想要大力發展這個領域的國家,也會考慮市場的狀況,不會大規模的生產它。
哪些只能靠著瞄準鏡才能射擊的神槍手們,肯定不是一個好的狙擊手。所以說瞄準鏡這個東西,有或者沒有,士兵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硬實力,就當是沒有瞄準鏡可用,來進行訓練。兩軍交戰的時候,士兵開始發射子彈時,能在多快的速度內瞄準好目標。只有當一個士兵花費大量時間去進行練習了,才會在把槍端起來的一瞬間,迅速進入狀態,成功擊殺敵方目標。有很多經驗豐富的老兵也這樣說,百發百中,是老道的經驗帶來的。即使很多步槍依然沒有瞄準鏡,也沒有說哪個部隊集體抗議的,他們早已習慣這樣進行射擊,手感已經練好了。
當然,時代在進步,我們的技術發展也應該往更先進的未來發展。以先進的走向看,最先進的步槍加上最好的光學瞄準鏡,將會成為各國士兵公認的標準配置。雖說現在大範圍加裝瞄準鏡對很多國家還為時尚早。但一些發展較好的國家也開始研製更好的瞄準鏡。特別是現在已經有智能瞄準鏡了,以後或許能有更智能的出現,在戰鬥開始後,士兵能做到更規範,產生的效果也更好,能促使作戰效果變得更好。中國已經達到了軍事大國的地位,肯定要追上腳步。讓人期待的國產智能瞄準鏡的出現,也一定是指日可待,希望不會讓我們的等待變得太過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