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步槍:我軍步兵制式槍械,很少配有光學瞄準鏡

2020-12-15 國平視野

所謂制式步槍,是指軍工已經完成試驗定型,已經獲得國家相關部門或軍方同意,投入大規模生產和列裝作戰單位的步兵槍械。

目前,我軍的制式步槍就是95式和95-1式自動步槍(03式未被陸軍野戰軍看上只是少量裝備武警可視作不是制式步槍),採用無託結構,導氣式自動方式,可實施單發和連發射擊,部分槍械加掛40mm榴彈發射器,可用來發射40mm槍榴彈。

95式步槍,照門為覘孔式機械瞄準裝置,槍重3.25公斤,槍長0.764米,5.8mm口徑,初速930米/秒,30發塑料彎彈匣供彈,有效射程400米。

由於95式和95-1是大量裝備我陸軍步兵的制式步槍,因此,除了槍上的覘孔式機械瞄準裝置以外,隨槍很少配備光學瞄準鏡。

軍中除了執行特種作戰任務的偵察兵、警衛員、神槍手和其他特勤人員等以外,很少有普通士兵的95式和95-1式步槍,有配發光學瞄準鏡。

這個情況並非中國陸軍所獨有,全球其他國家軍隊陸軍當中的普通士兵,基本上也不配發光學瞄準鏡。

之所以普通士兵的槍械,不配發光學瞄準鏡,是因為對普通士兵來說,在步槍上沒有必要裝上光學瞄準鏡。

原因是普通士兵的交戰距離,也就100-200百米,頂多300-400米的距離而已,儘管當下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步槍包括發射小口徑彈的步槍,有效射程大都在400米,但戰場上兩軍真正的交戰距離,實際上也就100-200百米區間。

在此距離內,步槍上的機械瞄具足以對戰場上的有生目標,形成非常有威脅的射擊,況且,現代打仗特別強調火力,一梭子子彈打出去,總歸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即便打不死對手,打傷對手或是壓制對手的進攻,也能緩解守方的壓力,因此火力非常重要。

光學瞄準鏡,即便軍方大批量採購,仍然是價格高昂的精密儀器,顯然昂貴的價格,制約了許多國家軍隊採購光學瞄準鏡,作為制式步槍的配件。

此外,光學瞄準鏡,裝上步槍以後,槍手要非常小心翼翼,甚至稍大的戰術動作,都有可能對光學瞄準鏡造成影響,或是直接損壞了光學瞄準鏡。

步槍上裝光學瞄準鏡,需要精心調試、保養和維護,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稍微磕磕碰碰的掛鈎現象,都會影響光學瞄準鏡,影響步槍的射擊精度,槍手有時反而不如使用機械瞄具射擊來得靠譜。

此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光學瞄準鏡的使用壽命比較低,二戰時期,裝備在手動步槍上的光學瞄準鏡,平均使用壽命也就數百發子彈而已;此時,就需要更換光學瞄準鏡了,否則,再打時就會影響射擊精度。

為了保證射擊精度,光學瞄準鏡和步槍採用燕尾槽卡住,或是加裝在皮卡汀尼戰術導軌上,與步槍都是硬結合,射擊時要承受非常大的衝擊力。

與燕尾槽相結合的光學瞄準鏡,射擊時很容易產生鬆動現象,進而影響步槍的射擊性能,需要經常調整光學瞄準鏡。

我軍裝備光學瞄準鏡的95式步槍,甚至被某些士兵用線捆綁起來,目的就是為了固定光學瞄準鏡,畢竟95式步槍在射擊時,光學瞄準鏡與燕尾槽配合有間隙,常會出現光學瞄準鏡的跳動現象,反而影響了95式步槍的射擊性能。

相關焦點

  • 國外軍隊幾乎都給步槍配了瞄準鏡,為啥中國步槍卻很少見到?
    除了一些被製造裡限制了的國家,其餘國家為增強軍隊單兵為戰的能力,都為本國的槍械研究了配套的瞄準鏡。特別是美國之類的西方發達國家,士兵配備的步槍,瞄準鏡基本上做到了全覆蓋使用。轉頭看中國,本來我們的單兵裝備就不如美俄,我們還沒有給步槍大範圍裝備瞄準鏡。既然瞄準鏡對步槍的重要性是全球共識,而且國外的軍隊幾乎都給步槍配備了瞄準鏡,為啥就很少見到中國步槍有瞄準鏡呢?
  • 95式步槍是不是一把好槍?好在哪裡?
    新中國成立後,從第一代仿製前蘇聯M44式7.62毫米騎槍開始算起,一共定型了53式、56式、63式、81式、87式和95式六種制式步槍,在這七型步槍之中可以說只有95式自動步槍最招黑。然後是一直被批判的瞄準基線高的問題,加裝光學瞄準鏡後的95式自動步槍瞄準基線確實有些高,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畢竟當年設計95式自動步槍時提出的要求是以機械瞄準具為主,加裝光學瞄準鏡後出現一些問題也是可以理解的
  • 為什麼很少見到中國步槍有瞄準鏡?而國外的軍隊幾乎都有
    然而在現在的解放軍部隊中,為士兵配備的制式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03式自動步槍,都沒有為其批量配裝瞄準鏡。前幾年,網絡上爆出來一張安裝了瞄準鏡的95式自動步槍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了眾多的議論。在步槍上安裝瞄準鏡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為什麼在中國開始出現這種事情時,卻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呢?
  • 81式自動步槍現代化改進之路:坎坷曲折,光學瞄準鏡為何不實用?
    引言在解放軍使用過的步槍裡面,有一款雖然現在不怎麼看到,但是也是一直被稱讚。不是95,不是新步槍,而是被叫「八一槓」的81式自動步槍,這款步槍對於老兵來說依然記憶猶新,很多人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至於一些二線單位,更是到2010年後才開始換裝95式自動步槍;而在95式步槍沒能裝備之前,還因為各自所處的任務環境而不得不將手頭的81式玩出了花來,比如加裝各種光學瞄具甚至是皮卡汀尼導軌,再加裝副廠的一些瞄準具。不過,這都僅限於各個單位的自費改裝,並沒有推廣。
  • 為何很少見到中國步槍有瞄準鏡?而國外軍隊幾乎都有
    由於處在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各類瞄準鏡被發明出來,有的能增強夜視,還有的增加了能檢測目標的功能。除卻少數製造能力不足的國家,大部分的國家出於想提升個人作戰能力的目的,全都對應本國使用的槍械準備了適用的瞄準鏡。其中以西方國家做的更為突出,士兵配備的步槍,幾乎每一個都有瞄準鏡。
  • 26式:一把栓動狙擊步槍,將取代88式狙擊步槍
    所謂CS/LR4狙擊步槍價值高達26萬元人民幣,除了槍械還應該包括隨槍配套的瞄準鏡和維護工具等,整槍估計也就價值10餘萬人民幣。 因此,88式狙擊步槍600米的有效射程,開創了全球狙擊步槍有效射程最低的先河,即便國外現在在步兵班配備1-2支的精確射手步槍,有效射程也有800米甚至以上。
  • AK-47和95式:兩把不同時代的槍械,口徑等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槍械的裝備與人是一個道理,AK-47如奶奶輩,已經是風燭殘年,肯定要比95式先退出現役;95式如姐姐一般,青春靚麗、風華正茂,今後的好日子長著呢! ,總產量超過1億支,堪稱自動步槍中有史以來存量最高的步兵槍械。
  • 中國為何沒有給步槍都配備瞄準鏡?原因主要有三
    為了提升士兵射擊的整體水平,各個國家在設計新的狙擊步槍時都會進一步的加強其性能,同時還結合它的整體做了很多配套的輔助設備,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加裝瞄準鏡。隨著中國在槍械製造能力上的不斷提升,中國製造的槍械在世界範圍內都獲得了非常高的認可,並佔有相當大的國際市場份額。
  • 為何95式步槍用機械瞄準,而美國的scar用瞄準鏡?聽完原因網友沉默了
    許多了解槍械的人都知道,對於我們而言最具有招牌意義的武器就是95式步槍了,但是看到那麼多人使用95式步槍的圖片,他們之間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部都沒有裝上瞄準鏡,而是一直使用的三點一線式的機械瞄準法。
  • OC-14 Groza是95式步槍的抄襲對象?你就不懂啥是Groza
    OC-14並不是單純一種步槍,而是一個集成了步槍、槍口消音器、帶前握把的加長槍管和榴彈發射器組件的模塊化武器系統。在此之前,蘇軍曾在特種作戰單位中試驗性裝備30mm口徑PS-1「沉默」微聲榴彈發射器,後又在AKM、AK-74步槍槍管下掛載40mm口徑GP-25榴彈發射器,對槍掛式榴彈發射器使用積累了一定經驗,其中GP-25榴彈發射器列為制式大量列裝。
  • 「又貴又不好用」:繼嘲諷印度步槍失敗後,美媒把矛頭對準這款日本...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12月6日報導稱,作為日本自衛隊的制式槍械,日本豐和公司(HOWA)生產的89式突擊步槍成本非常高,在人體工程學方面卻存在許多缺陷,同時還缺乏現代化的導軌部件,在升級進度上落後於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同類產品。
  • 我國是否會將瞄準器大量安裝於95式自動步槍上?成本過高,不可取
    但是在我們如今的的解放軍部隊中,為士兵配備的制式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03式自動步槍,沒有將瞄準鏡作為其步槍標配。 瞄準鏡具有增強作戰效率的能力,是顯而易見的,我國自然也十分重視它。我軍的88式狙擊步槍,就安裝了白光瞄準鏡,可放大至原來的九倍。
  • 薩諾的後起之勢:中國的95槍族
    槍械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時盟國的軍用步槍型號雜亂,口徑多種多樣,於是1947~1956年間,北約盟國進行了長達10年的口徑論戰,最終在政治幹預下選擇了美國的7.62×51毫米步槍彈作為北約的制式槍彈,稱為全威力槍彈。
  • 日本九九式短狙擊步槍 僅生產一萬多支 給美軍造成了慘重傷亡
    這是日本某古董槍械公司的商品,九九式短狙擊步槍(九九式短狙撃銃),小倉兵工廠1943年製造。該槍就是在九九式短步槍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配備光學瞄準鏡,以提高瞄準和射擊精度。九九式步槍是以三八式步槍為基礎研製的,主要是使用7.7×58mm彈藥取代了三八式步槍的6.5×50mm彈藥,提高了殺傷力。
  • 我軍最出色的步槍,也是士兵心中的「白月光」
    在我軍制式步槍的研發裝備歷史上,上世紀80年代問世的81-1式自動步槍不僅具有劃時代意義,也是中國史上最出色的步槍代表。俗稱「八一槓」的81-1式自動步槍是解放軍首款班用制式槍族系列,相對於此前的56式半自動步槍有了全面的性能提升。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因此,有許多不明就裡的人,就以為56式輕機槍採用彈鼓供彈,非軍迷不仔細的話,與此後服役我軍的81式和95式班用機槍的彈鼓非常相似的。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 為什麼很少看到有國家將SCAR當做軍隊的制式步槍?
    而且從下圖的各種戰術掛件和零部件配置來看,拓展性很強,這是一款標準的多用途突擊步槍。如此優秀的突擊步槍為何沒能成為一款制式步槍裝備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太貴了。SCAR步槍的誕生本來就是為競標美國特種部隊用槍,起點就如此高大上,自然各項指標定得就很高,而且為了使用特種部隊執行各種複雜、危險任務,SCAR非常注重槍械戰術掛件的拓展性,這一點從SCAR上下左右的皮卡汀尼導軌就可見一斑。
  • QBZ-191引領步槍革命,突出近戰能力,美軍或被治安戰迷惑
    如今,QBZ-191突擊步槍已成為「新晉網紅」,相比多數軍迷更加遙不可及的055型萬噸大驅或殲-20戰機,這種每名士兵都可能接觸的單兵作戰武器顯然更接地氣、更加親民。與QBZ-191的前輩95式不同,這款突擊步槍從設計理念到實際使用都與95式相差很大,外型和顏值更加西化。
  • 德國陸軍制式步槍 一度是宇宙最強突擊步槍
    現代單兵武器系列(2)G36上期咱們說到使用無殼彈藥的G11突擊步槍,G11和G41(G3步槍的改進型)都是為了替代老舊的G3而設計研發的,但還沒來得及裝備德軍便迎來了世紀大變革的冷戰結束和柏林圍牆倒塌。於是便迎來了新一代的繼承者G36突擊步槍。
  • 步槍有託無託之爭即將落下帷幕?五常恐怕將只剩英國用無託步槍了
    曾經,在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中、英、法的制式步槍皆是無託結構,僅有美、俄兩國持AR、AK兩大有託槍族與之分庭抗禮,在那個年代似乎無託步槍還更勝一籌。▲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制式步槍中有三款都是無託結構但在近些年來,先是法國正式宣布將用10萬支HK416F取代服役多年的FAMAS步槍。而之後網絡上也流傳中國的下一代步槍將是有託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