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解放軍使用過的步槍裡面,有一款雖然現在不怎麼看到,但是也是一直被稱讚。不是95,不是新步槍,而是被叫「八一槓」的81式自動步槍,這款步槍對於老兵來說依然記憶猶新,很多人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起初,81式自動步槍也被認定是介乎於56式衝鋒鎗和新型小口逕自動步槍中間的過渡性產品,但因為種種原因它卻一直留在部隊服役,反而成了老兵眼裡的一代經典。我國小口逕自動步槍的開山之作87式自動步槍還是在81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的,卻因為性能的不盡人意而沒能替代後者的位置。這讓81式一直服役到95式自動步槍的出現。
玩出花樣的「八一槓」
事實上,連95式自動步槍出現後在一段時間內也沒能做到迅速大批量量產,而95式的普及已經是21世紀初的事情了。至於一些二線單位,更是到2010年後才開始換裝95式自動步槍;而在95式步槍沒能裝備之前,還因為各自所處的任務環境而不得不將手頭的81式玩出了花來,比如加裝各種光學瞄具甚至是皮卡汀尼導軌,再加裝副廠的一些瞄準具。不過,這都僅限於各個單位的自費改裝,並沒有推廣。
受限於原始結構限制,81式自動步槍不能在射擊時會產生劇烈抖動的機匣蓋上加裝皮卡汀尼導軌、再加裝瞄準具,於是後續的自費改裝基本都有一個特點:要麼把光學瞄準具置於機械照門上,要麼就增加一個帶有皮卡汀尼導軌的護木套,再把光學瞄準具加裝在護木上。距離瞳孔較遠的改裝實際上人機工程並不好,這只是權宜之計。
加裝瞄準鏡的81式自動步槍很少見
81式自動步槍在工程塑料早已經開始大量普及的時候還用著鋼木結構,也因為國情而無法將光學瞄準具作為標配,更是因為沒有必要連預留導軌架都不設置,這導致81式的改裝空間實在是有限。雖然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左右設計並生產了81式自動步槍的"標配"版光學瞄準鏡,但至今也未能見有大規模實裝的照片,只有一張略顯模糊的黑白照片證明它曾在1985年後出現。這一瞄準具的數據更是少之又少。它的使用說明書還是在2000年10月份編寫的,這更難以考證具體量產裝備時間。
不過對它的差評也是挺多的:該瞄準鏡沒有採用克卜勒瞄準系統,鏡筒內沒有稜鏡組,因此結構簡單、廉價且便於製造。而同樣是因為沒能採用克卜勒瞄準系統,導致在通過瞄準具觀測目標物體時,目標物體會變形,視場也狹小至極。物鏡因為鍍膜而導致偏橙紅色,容易反光;目鏡同樣是因為鍍膜工藝而導致觀測物體泛青藍色。
它的固定機制也相當簡易。因為81式自動步槍的機匣蓋相當光滑,和機匣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瞄準具只能通過鏡橋簡易地卡在機匣兩側固定。如果要將槍械拆開,可能在拆槍之前還要將瞄準具拆下。若將瞄準具拆下後又裝回去,是需要重新校正的。更何況這種瞄準鏡只是簡單固定在後機匣蓋上,射擊時會伴隨著劇烈抖動,因此對於精度的提高來說並沒有太大幫助。
加裝瞄準鏡的「八一槓」很少見
無疑,儘管這樣的瞄準鏡能夠量產、下發已經不容易,但在當時這種瞄準鏡的使用機會更是稀罕。簡易的瞄準鏡使用效果並不好,拆封了之後反而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對其進行維護,再加上作戰環境壓根就不允許讓其大規模使用瞄準具,還容易導致損壞。戰士們也就沒必要去接觸、熟悉這款瞄準具的使用。可能正是因為這些,部隊才不喜歡使用81式配發的瞄準鏡,這也就導致了它的罕見。
加裝97-3型瞄準鏡的81式步槍
而在上世紀末針對武警在特殊環境下使用而研製的97-3型瞄準鏡,是81式步槍制式配用瞄準鏡的"巔峰"之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到了97-3型瞄準鏡的誕生,專用的側固定式L形鏡橋才出現。這樣一來,後置瞄準鏡在射擊時的隨槍抖動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它的外形有點獨特,反而像是兩個瞄準具同時裝在一起。其實不然,上方的圓筒是雷射指示器,只具備紅色雷射發射功能,用於夜間指示目標。而下方的圓筒是3倍白光瞄準器,可以和雷射指示器搭配使用。美中不足的是它的體積比較大,且在外形上並不規則、容易鉤掛到戰術裝具、影響步兵的戰術動作。也出於成本、性能等種種原因考慮,97-3型瞄準鏡最後也並未列裝。
護木套帶有極長行程的皮卡汀尼導軌
可能最負盛名的改裝是下面這種。它的護木套帶有極長行程的皮卡汀尼導軌,也增加了一隻類似95式自動步槍的提把,衍射式全息瞄準鏡就安裝在提把上方。而護木套的位置明顯妨礙了拉機柄的正常運作,因此還專門把拉機柄改為類似95式自動步槍的上置式拉機柄。但單從外行人的角度便可看出,該改裝件雖是利用了槍管進行加固,但皮卡汀尼導軌的長度太過於長且無用,大體積的護木套還會導致槍械重心的變化。
現代化改裝除外貿之外毫無必要
時至今日,81式自動步槍也大多退出了現役,只有少數二線單位、邊防單位在使用。而用到81式自動步槍的單位,極少有可能會讓它們走向戰場。更何況在95-1式自動步槍早已經全面普及的現在,81式自動步槍的現代化改裝更是除外貿之外毫無必要。
CS/LR14自動突擊步槍
為什麼說"除外貿之外毫無必要"?因為剛好是在2014年北京警務展覽上展出了81式自動步槍的現代化魔改版本:CS/LR14自動突擊步槍,剛好能滿足軍迷對81式自動步槍進行現代化改進的想像!CS/LR-14自動步槍雖然發射的是7.62×51mmNATO步槍彈,但外觀上仍然帶有濃重的81式自動步槍的影子。它的身形已經和81式自動步槍有了很大的區別,更為顯著的"現代化"特徵是它在機匣蓋頂端、護木四周都布置了可以連接各種戰術附件的皮卡汀尼導軌。它的展出,倒是讓軍迷們眼前一亮。
小結
總體來說,81式自動步槍的現代化改進基本是在95式自動步槍誕生後和大規模普及之前的一個過渡期中進行的。在這個過渡期裡的這幾次不成功的測試,也算是為我國輕武器事業提供的一些實踐機會:在當時的軍費條件下,為了和成本、性能相銜接而不得不搞出來的普及型瞄準具,就是這類實踐的成果。不過這樣的現代化實踐,倒是為接下來我國的輕武器發展探明了一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