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式自動步槍現代化改進之路:坎坷曲折,光學瞄準鏡為何不實用?

2020-12-15 雷姐的機械空間

引言

在解放軍使用過的步槍裡面,有一款雖然現在不怎麼看到,但是也是一直被稱讚。不是95,不是新步槍,而是被叫「八一槓」的81式自動步槍,這款步槍對於老兵來說依然記憶猶新,很多人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起初,81式自動步槍也被認定是介乎於56式衝鋒鎗和新型小口逕自動步槍中間的過渡性產品,但因為種種原因它卻一直留在部隊服役,反而成了老兵眼裡的一代經典。我國小口逕自動步槍的開山之作87式自動步槍還是在81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的,卻因為性能的不盡人意而沒能替代後者的位置。這讓81式一直服役到95式自動步槍的出現。

玩出花樣的「八一槓」

事實上,連95式自動步槍出現後在一段時間內也沒能做到迅速大批量量產,而95式的普及已經是21世紀初的事情了。至於一些二線單位,更是到2010年後才開始換裝95式自動步槍;而在95式步槍沒能裝備之前,還因為各自所處的任務環境而不得不將手頭的81式玩出了花來,比如加裝各種光學瞄具甚至是皮卡汀尼導軌,再加裝副廠的一些瞄準具。不過,這都僅限於各個單位的自費改裝,並沒有推廣。

一代名槍「八一槓」

受限於原始結構限制,81式自動步槍不能在射擊時會產生劇烈抖動的機匣蓋上加裝皮卡汀尼導軌、再加裝瞄準具,於是後續的自費改裝基本都有一個特點:要麼把光學瞄準具置於機械照門上,要麼就增加一個帶有皮卡汀尼導軌的護木套,再把光學瞄準具加裝在護木上。距離瞳孔較遠的改裝實際上人機工程並不好,這只是權宜之計。

加裝瞄準鏡的81式自動步槍很少見

81式自動步槍在工程塑料早已經開始大量普及的時候還用著鋼木結構,也因為國情而無法將光學瞄準具作為標配,更是因為沒有必要連預留導軌架都不設置,這導致81式的改裝空間實在是有限。雖然大約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左右設計並生產了81式自動步槍的"標配"版光學瞄準鏡,但至今也未能見有大規模實裝的照片,只有一張略顯模糊的黑白照片證明它曾在1985年後出現。這一瞄準具的數據更是少之又少。它的使用說明書還是在2000年10月份編寫的,這更難以考證具體量產裝備時間。

不過對它的差評也是挺多的:該瞄準鏡沒有採用克卜勒瞄準系統,鏡筒內沒有稜鏡組,因此結構簡單、廉價且便於製造。而同樣是因為沒能採用克卜勒瞄準系統,導致在通過瞄準具觀測目標物體時,目標物體會變形,視場也狹小至極。物鏡因為鍍膜而導致偏橙紅色,容易反光;目鏡同樣是因為鍍膜工藝而導致觀測物體泛青藍色。

它的固定機制也相當簡易。因為81式自動步槍的機匣蓋相當光滑,和機匣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瞄準具只能通過鏡橋簡易地卡在機匣兩側固定。如果要將槍械拆開,可能在拆槍之前還要將瞄準具拆下。若將瞄準具拆下後又裝回去,是需要重新校正的。更何況這種瞄準鏡只是簡單固定在後機匣蓋上,射擊時會伴隨著劇烈抖動,因此對於精度的提高來說並沒有太大幫助。

加裝瞄準鏡的「八一槓」很少見

無疑,儘管這樣的瞄準鏡能夠量產、下發已經不容易,但在當時這種瞄準鏡的使用機會更是稀罕。簡易的瞄準鏡使用效果並不好,拆封了之後反而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對其進行維護,再加上作戰環境壓根就不允許讓其大規模使用瞄準具,還容易導致損壞。戰士們也就沒必要去接觸、熟悉這款瞄準具的使用。可能正是因為這些,部隊才不喜歡使用81式配發的瞄準鏡,這也就導致了它的罕見。

加裝97-3型瞄準鏡的81式步槍

而在上世紀末針對武警在特殊環境下使用而研製的97-3型瞄準鏡,是81式步槍制式配用瞄準鏡的"巔峰"之作。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到了97-3型瞄準鏡的誕生,專用的側固定式L形鏡橋才出現。這樣一來,後置瞄準鏡在射擊時的隨槍抖動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它的外形有點獨特,反而像是兩個瞄準具同時裝在一起。其實不然,上方的圓筒是雷射指示器,只具備紅色雷射發射功能,用於夜間指示目標。而下方的圓筒是3倍白光瞄準器,可以和雷射指示器搭配使用。美中不足的是它的體積比較大,且在外形上並不規則、容易鉤掛到戰術裝具、影響步兵的戰術動作。也出於成本、性能等種種原因考慮,97-3型瞄準鏡最後也並未列裝。

護木套帶有極長行程的皮卡汀尼導軌

可能最負盛名的改裝是下面這種。它的護木套帶有極長行程的皮卡汀尼導軌,也增加了一隻類似95式自動步槍的提把,衍射式全息瞄準鏡就安裝在提把上方。而護木套的位置明顯妨礙了拉機柄的正常運作,因此還專門把拉機柄改為類似95式自動步槍的上置式拉機柄。但單從外行人的角度便可看出,該改裝件雖是利用了槍管進行加固,但皮卡汀尼導軌的長度太過於長且無用,大體積的護木套還會導致槍械重心的變化。

現代化改裝除外貿之外毫無必要

時至今日,81式自動步槍也大多退出了現役,只有少數二線單位、邊防單位在使用。而用到81式自動步槍的單位,極少有可能會讓它們走向戰場。更何況在95-1式自動步槍早已經全面普及的現在,81式自動步槍的現代化改裝更是除外貿之外毫無必要。

CS/LR14自動突擊步槍

為什麼說"除外貿之外毫無必要"?因為剛好是在2014年北京警務展覽上展出了81式自動步槍的現代化魔改版本:CS/LR14自動突擊步槍,剛好能滿足軍迷對81式自動步槍進行現代化改進的想像!CS/LR-14自動步槍雖然發射的是7.62×51mmNATO步槍彈,但外觀上仍然帶有濃重的81式自動步槍的影子。它的身形已經和81式自動步槍有了很大的區別,更為顯著的"現代化"特徵是它在機匣蓋頂端、護木四周都布置了可以連接各種戰術附件的皮卡汀尼導軌。它的展出,倒是讓軍迷們眼前一亮。

小結

總體來說,81式自動步槍的現代化改進基本是在95式自動步槍誕生後和大規模普及之前的一個過渡期中進行的。在這個過渡期裡的這幾次不成功的測試,也算是為我國輕武器事業提供的一些實踐機會:在當時的軍費條件下,為了和成本、性能相銜接而不得不搞出來的普及型瞄準具,就是這類實踐的成果。不過這樣的現代化實踐,倒是為接下來我國的輕武器發展探明了一些彎路。

相關焦點

  • 我國是否會將瞄準器大量安裝於95式自動步槍上?成本過高,不可取
    這也顯示出中國對於現代化軍隊建設做了很多努力。 它最開始是與81式自動步槍配備使用的,但由於這個東西太昂貴了,沒有大規模投入使用。沒過多久最新的突擊步槍95式自動步槍開始服役,我國又給它配備了一款最新的白光瞄準鏡。
  • 95式步槍:我軍步兵制式槍械,很少配有光學瞄準鏡
    目前,我軍的制式步槍就是95式和95-1式自動步槍(03式未被陸軍野戰軍看上只是少量裝備武警可視作不是制式步槍),採用無託結構,導氣式自動方式,可實施單發和連發射擊,部分槍械加掛40mm榴彈發射器,可用來發射40mm槍榴彈。
  • 為什麼很少見到中國步槍有瞄準鏡?而國外的軍隊幾乎都有
    這也表明了我國對現代化軍隊建設的重視。然而在現在的解放軍部隊中,為士兵配備的制式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03式自動步槍,都沒有為其批量配裝瞄準鏡。前幾年,網絡上爆出來一張安裝了瞄準鏡的95式自動步槍的照片,在網絡上引起了眾多的議論。在步槍上安裝瞄準鏡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為什麼在中國開始出現這種事情時,卻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呢?
  • 中國為何沒有給步槍都配備瞄準鏡?原因主要有三
    這也更好的顯示出我國在現代化軍隊建設的過程中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但是在我們如今的的解放軍部隊中,最常用的制式步槍——95式自動步槍及03式自動步槍,沒有將瞄準鏡作為其步槍標配。就在幾年前,網絡上公布過一張95式自動步槍裝上了瞄準鏡的照片,引發了大眾的劇烈討論。在步槍上安裝瞄準鏡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為何這種事情發生在中國時,卻會有如此高的關注度呢?
  • AK47本來是自動步槍,為何在中國卻稱為56式衝鋒鎗?
    通過給衝鋒鎗配用各種光學瞄準鏡、消聲器,使其具備有多種功能。衝鋒鎗這個詞在中國應用比較晚,大約是解放戰爭以後才在我軍開始應用的。按照《中國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分冊)中的定義,衝鋒鎗是單兵雙手握持,可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請注意「發射手槍彈」和「輕型全自動」這兩個關鍵詞,國內對衝鋒鎗的劃分方法是習慣以這兩個關鍵定義作為分類標準的。
  • 國外軍隊幾乎都給步槍配了瞄準鏡,為啥中國步槍卻很少見到?
    瞄準鏡能快速提高個人作戰能力,是在軍事世界中都承認的,我國也十分認同瞄準鏡的使用價值。我國的步兵所配備的88式狙擊步槍,就使用了白光瞄準鏡,可放大至原來的九倍。但對於超大批量使用的自動步槍,並沒有大批量地為武器安裝上白光瞄準鏡,這是我國考量種種因素後得出的結果。與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武器裝備不同,瞄準鏡的生產要求是比較多的,要求精細加工。
  • 為何很少見到中國步槍有瞄準鏡?而國外軍隊幾乎都有
    現在,我國士兵最普遍使用的便是95式自動步槍。95式自動步槍是我國研製的第二種小口徑步槍,於1995年設計定型。1997年於香港正式首次露面。它的瞄具有覘孔式瞄具及準星,其導軌處還附加上光學瞄準鏡、夜視鏡。覘孔式瞄具是一種機械瞄準具,其精度比缺口式瞄具高。然而它的結構設計並不是很完善。
  • 95式步槍是不是一把好槍?好在哪裡?
    新中國成立後,從第一代仿製前蘇聯M44式7.62毫米騎槍開始算起,一共定型了53式、56式、63式、81式、87式和95式六種制式步槍,在這七型步槍之中可以說只有95式自動步槍最招黑。95式步槍被詬病的三大缺點首先就是無託步槍的問題,單從步槍本身的長度來說,採用無託結構的95式自動步槍並不比採用摺疊槍託的81-1式自動步槍短多少
  • 95式自動步槍
    由於95式班用機槍自身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它與56式、81式輕機槍相比,對射擊要領的掌握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 鮮為人知的64式自動武器 服役超50年 日本第一支國產自動步槍
    豐和64式步槍,簡稱「64式」,是一款裝備日本自衛隊與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氣動式戰鬥步槍。64式使用7.62×51北約彈藥及可卸式的20發彈匣。由於日本法令的限制,64式從未輸出到其他國家,僅限日本使用。目前已經開始逐漸被較先進的89式所取代,不過仍有大批服役於自衛隊與日本海上保安廳。早在戰後日本自衛隊成立後,就決定自行設計一款適合日本士兵體型的自動步槍以取代當時使用的美制M1加蘭德步槍。當時主要的設計師有銅金義一、橫井由之介、巖下源蔵、津野瀬光男,由豊和工業負責開發。
  • 中國特色的AK47—56式自動步槍,為何我國卻長期稱為56式衝鋒鎗?
    56式自動步槍,當時定型時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作為AK-47的國內仿製型號,56式與原版AK-47自動步槍的性能基本一致,只是外形上略有區別。AK-47的準星為兩側護翼的半包式結構,而56式則為全包式的護環。56式自動步槍還裝有可摺疊式的三稜刺刀,方便白刃拼殺,充分發揚我軍"刺刀見紅"的精神。
  • 26式:一把栓動狙擊步槍,將取代88式狙擊步槍
    所謂CS/LR4狙擊步槍價值高達26萬元人民幣,除了槍械還應該包括隨槍配套的瞄準鏡和維護工具等,整槍估計也就價值10餘萬人民幣。 在裝上兩腳架,配上光學瞄準鏡以後,88式半自動步槍,遂搖身一變,就成了狙擊步槍;似乎與二戰時期,沒有裝備輕機槍的美軍,將採用20發彈匣供彈的白朗寧7.62mm自動步槍,裝上了兩腳架
  • CZ新品Shadow2OR型比賽手槍,光學瞄準鏡上身效果如何
    1991年,捷克與前蘇聯正式結束華沙條約後,CZ75開始在西方出名,次年國際實用射擊聯合會比賽(IPSC)快速引起人們的關注,CZ公司也在1992年成立了射擊隊。當時的CZ公司除了開發供軍事單位和執法部門使用的CZ75手槍外,還開發相應的產品以滿足美國射手對該槍作為競賽手槍所日益增長的興趣。
  • 美國海軍陸戰隊列裝新型戰鬥光學瞄準鏡 低倍可變倍將成為新潮流
    對於Trijicon來說,戰鬥光學瞄準鏡從來都不是理論上的產物,他們已經為之奮鬥了20多年。他們在研製「耐用、固定倍率」光學瞄準鏡獲得的所有經驗,都應用到「可變倍戰鬥光學瞄準鏡(VCOG)」上。第一款VCOG瞄準鏡是2013年問世的,當時倍率為1-6×,當時筆者已經退役,但軍中的一位朋友自費購買了一個,帶到阿富汗進行了兩次實戰部署。VCOG成為了、而且仍然是他最喜歡的可變倍光學瞄準鏡。他告訴筆者,有一次他摔倒時,86千克的體重和23千克的裝備全壓在VCOG瞄準鏡上。當時他認為瞄準鏡不可能保持歸零狀態。
  • 生不逢時的63式自動步槍
    年長以後,打過54式手槍,也打過56式槍族中的所有槍械,即衝鋒鎗、輕機槍和半自動步槍,只可惜平生沒有打過63式自動步槍。原因非常簡單,1978年時,63式就從部隊中撤裝了,年輕時在國企當基幹民兵時,也沒有裝備63式,到駐軍打靶時,也沒有63式。
  • 中國槍械發展迅速,95式步槍已足夠優秀,卻為何81式仍保留?
    從借鑑蘇聯槍械AK-47的基礎上,我們先後開發出56式衝鋒鎗和56式自動步槍,然後在我們步槍的發展上又發展了81式步槍和如今比較先進的95式自動步槍。 在相同的領域之內,95式很好繼承和發揚了我們軍工科研人員在步槍發展上的技術總結和經驗結果。但為何至今81式步槍仍舊保留在部隊的原因,卻是很少人知道。
  • 速龍光學公司1-10×28瞄準鏡問世 迅速走紅的LPVO究竟有何神通?
    Ares ETR 1-10×28符合LPVO的最新流行趨勢,這款10×瞄準鏡具有極高的多功能性。分劃板設在第一焦平面,可以模擬1×紅點瞄準鏡和10×精確射擊瞄準鏡的功能。採用超高清ED光學玻璃,可照明的分劃板,34mm鏡身,無論是戰術還是狩獵都能夠表現出色。
  • 德國裝備的經典自動步槍賞識
    今天咱們學習一下【德國裝備的經典自動步槍】,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 95式自動步槍性能如何?缺點優點並存,未來還能服役數十年
    ,目前改進後的95-1式自動步槍通過抬高瞄準具解決了這一問題,但實際上95式自動步槍在解放軍部隊和警察部隊中依舊佔了很大的比例。其次就是95式自動步槍的射程,95式自動步槍使用的是5.8x42mm小口徑步槍彈,該槍發射的子彈最大射程為600米,其中在100米距離內時,發射的子彈能夠直接穿透8毫米的硬鋼板,因此在殺傷力上95式自動步槍的表現還是相當的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