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本來是自動步槍,為何在中國卻稱為56式衝鋒鎗?

2021-02-20 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期,對於衝鋒鎗有不同的叫法。德國人稱為Maschinen-Pistole,意為機關手槍,縮寫為MP,所以德軍衝鋒鎗都冠以「MP」的編號,例如一戰的MP-18,二戰的MP-38和MP-40,以及二戰以後最有名的MP-5。

俄國人的叫法是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前一個單詞是手槍,後一個單詞是機槍,這種叫法和德國人類似,所以俄國衝鋒鎗型號都以ПП(英文PP)開頭,例如二戰時期著名的ППШ波波莎和ППС波波絲衝鋒鎗。

在上世紀20至40年代,國內通常以美國稱呼 submachine gun(SMG) 作為衝鋒鎗的名稱,直譯為輕機槍,短機關槍,手提機關槍等等。日語則為輕機關銃,而英國人有時候稱之為 machine carbine,意為機關卡賓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發現現有的手槍火力不足以應付戰壕和城鎮等狹窄空間內的火力需求,機槍又太笨重而無法展開,於是衝鋒鎗就應運而生的, 德國人在1918年設計的MP18衝鋒鎗被認為是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衝鋒鎗。

德國的MP38式是世界上第一支摺疊式金屬託衝鋒鎗,法國的E·T·V·S是第一支摺疊式木託衝鋒鎗;除了蘇聯採用7.62mm手槍彈和美國採用11.43mm手槍彈外,其他國家普遍採用9mm帕拉貝魯姆手槍彈,這種槍彈可與大多數手槍通用。

如今使用手槍彈的常規衝鋒鎗進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發展。通過給衝鋒鎗配用各種光學瞄準鏡、消聲器,使其具備有多種功能。

衝鋒鎗這個詞在中國應用比較晚,大約是解放戰爭以後才在我軍開始應用的。按照《中國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分冊)中的定義,衝鋒鎗是單兵雙手握持,可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請注意「發射手槍彈」和「輕型全自動」這兩個關鍵詞,國內對衝鋒鎗的劃分方法是習慣以這兩個關鍵定義作為分類標準的。衝鋒鎗介於手槍和自動步槍之間,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衝鋒,因而得名「衝鋒鎗」。

我軍唯一例外發射步槍子彈的衝鋒鎗是56式衝鋒鎗,它是蘇聯卡拉什尼科夫AK-47型突擊步槍的國產仿製型號,該槍發射7.62x39mm56式步槍彈,按照概念劃分,應該屬於自動步槍。但由於1950年代我國的武器思想較為傳統,還沒有突擊步槍和自動步槍等概念。

另外,衝鋒鎗一開始並沒有短小輕便的概念。我國的50式衝鋒鎗,仿製於蘇聯ППШ-41波波莎,由於原槍配備的71發彈鼓很不好用,經常被磕癟,故障較多不可靠,所以50式衝鋒鎗改用供彈順暢的35發彈匣。該槍過於笨重,全重七斤三兩,比現在的95式自動步槍還要重七兩。後來我軍改進為金屬摺疊槍託,仿製ППС-43波波絲成為54式衝鋒鎗。

那時候普遍認為只有56式半自動步槍和莫辛納甘栓動步騎槍那樣的槍枝,才能稱為步槍,而把發射中間威力型步槍彈的全自動武器稱之為衝鋒鎗,戰術定位也被設定為班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於提供近距離壓制火力,因此定型為衝鋒鎗,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

56式衝鋒鎗是我國生產和裝備量最大的自動步槍,1956年生產定型,1963年改型56-1式, 1980年改型56-2式, 1991年改型QBZ56C式。56式衝鋒鎗與AK-47突擊步槍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上稍有不同,例如AK-47的準星為半包式兩側護翼,而56式衝鋒鎗則為全包式的護環,護環頂端有開孔,56式衝鋒鎗最特別的是採用了摺疊式的三稜刺刀,充分發揚我軍「刺刀見紅」精神。56式衝鋒鎗的產量極大,甚至比蘇聯原裝貨AK47還要大得多,原因是AK47突擊步槍在蘇軍的裝備時間較短,很快就被AKM槍族所取代,而中國產的56式則一直生產到90年代初。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的AK47—56式自動步槍,為何我國卻長期稱為56式衝鋒鎗?
    自從二戰德軍的STG44突擊步槍開創了全自動步槍的新時代,各主要軍事強國都迅速發展自己的自動步槍。很幸運,這次中國沒有落後太多。借著中蘇合作的東風,我國從蘇聯引進了大名鼎鼎的AK-47突擊步槍,並於1956年仿製成功了我們自己的自動步槍,這就是56式自動步槍。
  • 生不逢時的63式自動步槍
    年長以後,打過54式手槍,也打過56式槍族中的所有槍械,即衝鋒鎗、輕機槍和半自動步槍,只可惜平生沒有打過63式自動步槍。原因非常簡單,1978年時,63式就從部隊中撤裝了,年輕時在國企當基幹民兵時,也沒有裝備63式,到駐軍打靶時,也沒有63式。
  • 56式衝鋒鎗列印立功,三稜軍刺為何無緣戰鬥?老帥:趕緊配刺刀
    而對於很多與中國軍人交過手的外國士兵來說,裝備量最大的56式軍刺是一種讓人膽寒的武器。 這種軍刺主要裝備於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鎗(自動步槍)。
  • 波波沙衝鋒鎗名噪一時,為何慘遭棄用?無論我國,還是蘇聯都不要
    有網友問:蘇聯波波沙衝鋒鎗,彈鼓設計使其名噪一時,二戰後為何慘遭棄用?波波沙衝鋒鎗,殺傷精度好,彈藥量大,方便攜帶。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步兵輕武器。但是在戰爭當中,也暴露出很多缺點,射程太近,手槍子彈威力太小等等。
  • 56衝的究極魔改—86式自動步槍,國產無託步槍的首次大膽嘗試
    到20世紀70年代末,先後湧現出了以法國法瑪斯5.56mm自動步槍、奧地利斯太爾AUG 5.56mm步槍等為代表的無託結構世界名槍。奧地利斯太爾AUG 步槍國內也早就注意到無託步槍的優點並開始了相關研究,在這種背景下就誕生了本文的主角—86式自動步槍。86式自動步槍是北方工業公司為適應國外民用槍市場的需求而研發的一種步槍。
  • AK-47突擊步槍:56式槍族、81式步槍,都發射7.62mm短彈
    56式步槍,這個稱呼其實是非常少的,一般資深軍迷都知道的,56式曾經是以槍族的形式,即56式衝鋒鎗、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成為我軍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末期的制式步兵槍械。
  • AK-47突擊步槍:56式槍族、81式步槍,都發射7.62X39mm短彈
    永遠的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鎗,就是當年引進原槍和所有技術圖紙的AK-47突擊(自動)步槍,發射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但仿製以後的此槍,卻被命名為56式衝鋒鎗。此槍,誤導中國軍隊和民眾數十年,直到若干年以後,81式自動步槍裝備我陸軍步兵時,才被重新命名為56式自動步槍,但顯然已經晚矣,人們早就習慣了56式衝鋒鎗,稱56式自動步槍,反倒有許多人不習慣了。
  • 56式7.62毫米衝鋒鎗
    1956年生產定型的衝鋒鎗稱為56式衝鋒鎗,56式衝鋒鎗是在我國引進蘇聯技術時期生產定型的,仿製的是蘇聯AK-47,是發射中間威力型步槍彈的全自動武器。56式衝鋒鎗56式衝鋒鎗則為全包式的護環,護環頂端有開孔,採用了摺疊式的三稜刺刀,56式衝鋒鎗的槍託為木製固定槍託。
  • 一代中國人的記憶,56式自動步槍重現比武考核現場
    即民兵們的伏地射擊動作訓練科目演習,他們用的居然是中國的一代經典槍械——56式自動步槍。這讓很多軍迷和老兵們紛紛感嘆,從這一把槍械中可以看到中國成立這70年來軍隊的一路風雨。據悉,56式7.62mm自動步槍是中國仿製前蘇聯的AK-47基礎上,改造了一些瞄準和導氣等細節零件製成的。該槍採用缺口式照門和柱狀準星結合,結構非常簡單,性能和精度十分良好。
  • 中越戰爭:開戰前部隊臨時換裝56式半自動步槍,有何用意?
    並於50年代按照前蘇聯7.62mmCKC半自動卡賓槍仿製而成56式半自動步槍,56年定型生產,裝備部隊達30年之久。56式半自動步槍自動方式採用導氣式,閉鎖方式為槍機偏移式,實施單發射擊,用10發固定彈倉供彈,發射7.62mm56式槍彈。當時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衝鋒鎗(仿前蘇聯AK—47自動步槍)形成了完整的步兵火力組合。
  • 邊境近距離搏鬥,03式步槍,為何比95式步槍更有優勢?
    目前,我國官兵的主要步槍,大體上有81式自動步槍、95式自動步槍和03式自動步槍。其中,95式自動步槍佔據了主體地位。此外,還有2019年才公開亮相的新一代步槍,不過數量比較少。95式和03式屬於同時代的產品,二者各有千秋。但是在近距離的搏鬥中,95式步槍明顯不如03式步槍。那麼,為何會出現這個問題呢?今天,我們仔細聊聊。
  • 關於56式輕機槍:我軍歷史上火力最猛的輕機槍
    56式輕機槍,是我軍歷史上裝備時間最久的一挺輕機槍,迄今為止,仍然有軍隊在使用,原因就是此後取代56式輕機槍的81班用機槍,取代81式班用機槍的95式班用機槍,火力持續性能、有效射程等輕機槍的硬性指標,都大大遜於56式輕機槍,可謂一挺不如一挺,這在全世界軍界都是獨一味,讓軍迷感到莫名其妙。
  • 中越戰爭:64式微聲衝鋒鎗,越南戰場上的死神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期間,解放軍步兵班武器以56式槍械為主,具體講一個步兵班配有56式衝鋒鎗3支,56式半自動步槍4支,56式班用輕機槍1挺,加強班配40火箭筒1具。
  • 中國槍械發展迅速,95式步槍已足夠優秀,卻為何81式仍保留?
    從借鑑蘇聯槍械AK-47的基礎上,我們先後開發出56式衝鋒鎗和56式自動步槍,然後在我們步槍的發展上又發展了81式步槍和如今比較先進的95式自動步槍。 在相同的領域之內,95式很好繼承和發揚了我們軍工科研人員在步槍發展上的技術總結和經驗結果。但為何至今81式步槍仍舊保留在部隊的原因,卻是很少人知道。
  • 巴基斯坦魔改56衝比95還酷!巴淘汰56為什麼不買中國97?
    ▲巴軍慶祝勝利,後面的梟龍清晰可見實際上巴基斯坦除裝備了不少梟龍戰鬥機外,在輕武器這塊也是中國槍械佔大頭,其中,裝備最多的就要屬我國的56系列衝鋒鎗。▲中巴聯合軍演中,巴基斯坦使用的56系列衝鋒鎗56衝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AK47中國仿製版本,這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56年生產定型,被命名為1956年式衝鋒鎗。隨後在1963年,中國又生產了仿製AKS,生產了摺疊槍託的56-1衝鋒鎗,56-1和原版56對比圖如下:其實56式衝鋒鎗和56-1式衝鋒鎗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 81式自動步槍現代化改進之路:坎坷曲折,光學瞄準鏡為何不實用?
    不是95,不是新步槍,而是被叫「八一槓」的81式自動步槍,這款步槍對於老兵來說依然記憶猶新,很多人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起初,81式自動步槍也被認定是介乎於56式衝鋒鎗和新型小口逕自動步槍中間的過渡性產品,但因為種種原因它卻一直留在部隊服役,反而成了老兵眼裡的一代經典。我國小口逕自動步槍的開山之作87式自動步槍還是在81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的,卻因為性能的不盡人意而沒能替代後者的位置。
  • 軍用衝鋒鎗發展之路:越來越短,越來越小,越來越少
    在二戰中,各大參戰國或多或少都有參戰部隊裝備過衝鋒鎗。英美蘇德更甚:在這四國裡,衝鋒鎗已經作為班組自動武器而被廣泛使用。衝鋒鎗甚至還影響了中國的輕武器發展。建國初期,解放軍在班一級配備了1-2支衝鋒鎗作為班級自動武器,即便在56式槍族誕生以後也是如此:使用56式步槍彈的56式"衝鋒鎗"替換了此前54式、50式衝鋒鎗的位置。沒錯,這貨在中國叫"衝鋒鎗"。
  • 56式半自動步槍,SKS步槍的中國版本,一代不老的傳奇槍械
    不過這款槍服役不久就被大名鼎鼎的AK-47自動步槍所取代,但SKS半自動步槍曾被蘇聯廣泛出口到前東歐集團國家和中國,中國製造的SKS步槍就被命名為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是中國引進蘇聯的SKS全套圖紙進行仿製而成的,在外形上都和SKS非常相似,56式半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方式為槍機偏移式,實施單發射擊,用10發固定彈倉供彈,發射7.62 × 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該槍裝有摺疊式刺刀,可以同敵人進行白刃拼刺。
  • 95式自動步槍性能如何?缺點優點並存,未來還能服役數十年
    95式自動步槍之所以被命名為"95式",是因為這款步槍最早於1995年開始設計,由中國工程院朵英賢院士主刀,隨後交給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08研究所開始研製,並於1997年正式裝列我國軍警部隊。,目前改進後的95-1式自動步槍通過抬高瞄準具解決了這一問題,但實際上95式自動步槍在解放軍部隊和警察部隊中依舊佔了很大的比例。
  • 中國軍隊武器更新,退役了400多萬支81槓,到底如何處理?
    說起赫赫有名的81式自動步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從80年代開始,81式自動步槍開始裝備中國軍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在各種蘇式武器的基礎上,進行了仿製、生產工作,例如59式坦克、殲5戰機等等。其中,在輕武器方面,先後出現了54式手槍、56式衝鋒鎗、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輕機槍等眾多槍械。56式衝鋒鎗和56式半自動步槍,屬於我國部隊的主要單兵武器。56式衝鋒鎗的原型是蘇聯AK47自動步槍。 在我國部隊的步兵班中,主要裝備班長和副班長,負責火力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