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半自動步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列裝的第一支制式半自動步槍,仿製於蘇聯的SKS半自動步槍,曾經廣泛裝備我國部隊,可以算是我國產量最大的一型步槍。
提起56式半自動步槍的仿製原型SKS半自動步槍,這款生不逢時的步槍因為近年來吃雞遊戲的流行而廣為人知。SKS半自動步槍由著名蘇聯槍械設計師西蒙諾夫設計,在1946年定型服役蘇聯軍隊。不過這款槍服役不久就被大名鼎鼎的AK-47自動步槍所取代,但SKS半自動步槍曾被蘇聯廣泛出口到前東歐集團國家和中國,中國製造的SKS步槍就被命名為56式半自動步槍。
56式半自動步槍是中國引進蘇聯的SKS全套圖紙進行仿製而成的,在外形上都和SKS非常相似,56式半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方式為槍機偏移式,實施單發射擊,用10發固定彈倉供彈,發射7.62 × 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該槍裝有摺疊式刺刀,可以同敵人進行白刃拼刺。
56式半自動步槍的射擊精度優良,特別適合射擊400m距離內的有生目標,彈頭在1500m距離處仍有殺傷力。一位叫巖龍的解放軍戰士,曾經在作戰中以該槍創造過125發槍彈連續斃敵56人的戰績。難怪吃雞遊戲裡把56半的原型SKS稱為SKS狙擊步槍。
從1956年開始生產到1980年停產,56式半自動步槍積累了巨大的產量。在20多年的生產過程中,不同時期均對其有不同的改進。比如,早期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其原型SKS步槍一樣,採用劍形刺刀,刺刀兩面均開有血槽。但是部隊使用後發現這種刺刀存在剛度不足等缺點,加上當時作戰思想上強調「刺刀見紅」,所以後期生產的56式半自動步槍一律改用三稜刺刀,這種刺刀可謂是大名鼎鼎,具有結構強度好、殺傷力大的優點。
56式半自動步槍大量裝備部隊後取代了解放軍裝備的各種雜式步槍。1962年在西部高原的作戰是56式半自裝備後首次投入戰鬥,56式步槍以其較高的可靠性及火力壓制了敵軍裝備的英制恩菲爾德步槍。但在南疆作戰中,56半精確射擊的特點在兩國邊界一帶的山地叢林環境中無從發揮,反而在近戰中被具備連發射擊能力的自動步槍壓制。此後56式半自動步槍被81式自動步槍取代。但56式半自動步槍仍裝備民兵部隊以及作為儀仗隊的儀仗槍。
8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開始向美國市場出口56式半自動步槍,由於大部分是通過北方工業公司出口的,因此該槍在美國被稱為「北方SKS」,因為價格低廉,廣受美國人的歡迎,銷售形勢一度大好。
雖然56式半自動步槍早已從部隊中撤裝,但現在有些學校在軍訓時依然有可能接觸到56半,用56半打靶也可以說是很多人的軍訓回憶了。56半服役我軍多年,伴隨解放軍參加了多場保家衛國的戰爭,不愧是一代不老的傳奇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