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鄭州市舉辦了一次大規模的民兵防空部隊實戰化比武,鄭州市內八個武裝小組的民兵參加了這一對抗比賽,在現場進行了戰術動作、輕武器射擊、搶險救援等超過十個項目的演習活動,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從現場傳回來的圖片中,有一張特別吸引人眼球。即民兵們的伏地射擊動作訓練科目演習,他們用的居然是中國的一代經典槍械——56式自動步槍。這讓很多軍迷和老兵們紛紛感嘆,從這一把槍械中可以看到中國成立這70年來軍隊的一路風雨。
據悉,56式7.62mm自動步槍是中國仿製前蘇聯的AK-47基礎上,改造了一些瞄準和導氣等細節零件製成的。該槍採用缺口式照門和柱狀準星結合,結構非常簡單,性能和精度十分良好。因為木託結構採用的都是優質的白樟木、山毛櫸木等,使得它耐腐蝕和潮溼的性能也很優秀。
該槍械一經裝備部隊,和56半自動(仿製蘇聯SKS)步槍並稱為我軍的「二件寶」。不但如此它還發展了一系列班用機槍,首次使得我軍裝上清一色的「56子彈」,極大方便了後勤補給。56自動步槍還能很方便的調節成為單發或連發,在當時子彈尚不充裕的時代,具有很大的意義。
在56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我軍還發展諸如了56-1、56-2、QBZ56式步槍,這也是我軍生產量最大的步槍。由於這種槍械的耐用性,甚至至今都有很多在裝備二線或者民兵部隊,這次鄭州軍事演習的56式步槍看起來仍舊非常嶄新可靠,在戰場上單兵環境中有不俗的殺傷力。
此外,我軍後來發展的槍族如61式、81槓等主裝備槍械,都有它的影子。直到換成5.8mm的95式槍族開始,它才慢慢淡出大眾視野。但現在的閱兵式禮儀槍枝上,仍經常看到56式自動步槍和半自動步槍出現,可以說它自定型開始,貫穿新中國60多年的軍備歷史。
而在場的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爭退役老兵,回憶起這把槍械仍舊稱讚不已,誇這把槍最大的優點就是「可靠」。一位退役多年的軍人稱,自己當年在越南前線用56式很多年,從未出現過一次故障,而且拿起它就有很強烈的安全感,不過後來部隊換裝了81槓,這種槍就慢慢退出現役一線軍隊了。
值得一提的是,56式自動步槍和56半自動步槍以及若干衍生型還統一配備了一把鍛造工藝精良的三稜刺刀,這種刺刀經過過熱處理,呈現磷白色,強度非常高,是當初前線近身搏鬥時期的一把利器,能令敵人聞風喪膽,把我軍的英雄氣概和尚武精神傳統發揮到巔峰,至今仍在中東很多國家被使用。
而在外國網站的武器視頻上,也有槍械愛好者對56式自動步槍(出口版)這種上世紀中國製造的武器表現出來很大的興趣,他們經過拆解評測構造認為非常簡單和實用,且數次射擊實驗和夜間射擊記錄都比同時期世界各國的其他自動槍械表現優異。